“三八婦女節”?不是我的婦女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文/空心二胡
我在寫這篇之前,我在豆瓣上就已經用氣憤的口氣,寫過不少篇關於我對於性別運動(特別是台灣)的看法。後來我把這些想法關自己可見,並且我稍微思考一下,試著透過一種比較理性但是又不矯情的方式表達我對婦女節以及性別運動的看法。
關於“三八婦女節”的由來以及闢謠等資料,你可以在本站中找到不少寫手的整理,在此先感謝這些寫手無私的分享,我們給他們一個讚。
但是即使婦女研究的資料這麼豐富,豐富到只要點點手指我們就能輕易獲得這些資訊,但是在婦女議題上,我們這些胖女人或者廣義上不好看的女人,與“婦女”這個詞的距離,可能比一個銀河系還要遙遠。原因是因為,在我們的生命經歷中,我們可能因為胖,或者黝黑瘦小,或者單純不好看,我們就不被視為“女人”--而當然,我們也不被視為男人,或者更精準來說,我們被社會視為一個“非女非男的怪物”。所以在我們的生命經歷中,我們其實沒有跟大部分婦女重疊的部分,甚至在兩岸和各地的女權運動中,我們也是經常被忽略的部分,我們甚至會被一些有性吸引力的女人認為“長得不好看至多只是被罵一下,而不會經歷像她們經歷的性騷擾、強姦、以及差點被強姦的經歷,所以有性吸引力的女人的權利更值得被關注”。
老實說,這種說法以我們的角度來說是傷口上撒鹽,因為性騷擾和強姦是任何女人都有可能會經歷到的事情,但是不符合社會期待的女性遇到這種事情,反而更容易被否認、被嘲笑、被冷處理,而不會受到正視,更不會因為長得比較不好看就不會經歷到這些事情
這是一直以來存在於女權運動的迷思,而我也一直很驚訝這樣的迷思不但沒有人想要解釋而且還得到不少人認同。
當然還不用說,像我們這些不好看的女人,由於在社會上一直不被視為是“女人”,也不被視為一個“人類”看待,所以我們受到來自社會非常大的惡意。我們被社群孤立;我們受到社群言語和肢體的暴力;我們無時無刻被騷擾、惡作劇、恐嚇威脅,以及各種污衊;我們必須要因為我們的外表而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否定和打擊;我們必須要因為我們的外表就要被預設立場認為我們什麼都很差勁;甚至這個社會中有很多人為了要打擊像我們這種人什麼事情都能做得出來。
然而這世界對我們的打擊也不是只有在社會,有很多時候家人也會因為我們長得不符合社會期待,而認為我們很丟臉,我們無法為家人爭光,而受到家人的家庭暴力以及冷落。
也因為我們這種人的人生經歷是長期受到否定以及打擊的過程,所以我們這種人日後要重新社會化與復健是很困難的,因為我們的人生長期以來一直被社群孤立,我們的人生長期以來一直被剝奪與社會正常交流與對話的能力,導致我們要重新建立自信心以及與社會建立關係是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的。我身邊有很多看起來很成功的胖女其實也是經歷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社會化復健”才能表現得像正常人一樣,而直至今日我還一直在復健,因為我們一直知道這世界上不會有人幫我們,所以我們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就算被打擊到雙腿都斷了,我們還是使勁權力讓自己重新在社會上站起來。
但是我們這種人從被打擊到重新站立的過程幾乎是在整個社會語境下被忽略的,因為無論社會上的每個人無論有沒有直接參與打擊胖醜女的過程,我們的社會都一直在默許這種文化。我們社會上的每個人其實都是這種文化下的幫兇,導致沒有人會在乎胖醜女是怎麼被暴力,沒有人在乎胖醜女為了要生存受到多少挫折,沒有人在乎胖醜女重新在社會上站起來花了多少努力,人們只會看到一群“成功又健談的胖醜女”在人群中談笑風生而不知道她們背後為了要生存流下多少眼淚。
因此我不禁懷疑,其實現在的女權運動究竟是在針對誰呢?當女權運動塑造一個“女性共同體”的氛圍時,這些人究竟是不是真的在乎“所有”雌性人類?還是就像台灣流行語所說的“漏接”,你在倡議這些東西的時候是不是遺漏我們這些不符合社會期待的女體?或者你壓根從來就不打算在乎這些不符合期待的女體?
因此我現在不再以“女權主義”者自稱。主要是因為,當前的女權語境從根本上是忽略我們這種人的生命經驗的,我們經常看到常規甚至有性吸引力的女性的性別困境,我們也經常為這些女性倡議一些女權言論,但是從來沒有看過這些女人會用同樣的力道為我們這些因外表而受到社會暴力的雌性人類倡議什麼。甚至在女權運動中,只要不是在父權結構下成功的女性都會被視為是“生活過得不滋潤的抱怨”,而被視為“沒資格倡議女權運動”。這讓我覺得很扯,因為女性群體打從一出生就因為性別而受到社會上的阻礙,再加上外表是否符合社會期待的問題,這個社會會依照這個因素給每個女人不一而同的差別待遇。如果一個雌性人類,因為自己外表而不視為“女性”,甚至不被視為“人類”,而這樣的現象還不能被視為“性別議題”,那麼究竟有什麼議題可以被稱為性別議題呢?
然而當我們提出這個問題時,我們卻要被譏笑是“拉座位給自己坐”,甚至是“女權巨嬰”,好像我們的生命經歷不是問題,我們的痛苦是不需要被重視的。我們是不是只有關心那些白領都會精英女性;或者是有性吸引力的女性,我們才能自稱自己是“女性主義者”?我們才有資格說“自己在提升女性權利”?
對於“三八婦女節”對我的意義,這個節日乍看之下是“所有婦女的節日”,然而實際上卻少了這世界上很多女性的位置,因為儘管女權運動走了超過一百多年,但是這個運動對中心受益者而言可能永遠是不屬於某些特定女性的。這讓我想到之前大陸Metoo爆發的時候,有一個長期被性騷擾的大陸網友看到我發帖說“我長期因為外表被霸凌”,就立刻轉載我的帖子並高呼“大家來看!這個也是性暴力!我們要杜絕各種性暴力!”。我要怎麼講?其實在大陸不是沒有女權認為“胖女的性別困境不是性別困境”的人,但是至少我覺得我在大陸的輿論環境可以看到其他聲音,而不至於是“你只有支持這個聲音才配被稱為女權”。
因此我只能說,一個人是否真的在意女權,不是在於他究竟讀多少書或者是對女權有多少理解,而是在於當你看到一個明顯是性別問題的社會現象你會不會去關心它?
“三八婦女節”不是我的婦女節。儘管“婦女節”代表了“婦女”,但是這個“婦女”卻不代表我。如果這社會對於“婦女”的定義永遠只有某群女性,那麼這個“婦女”有沒有資格代表所有女性呢?如果這個婦女節或各種婦女議題從來不為我倡議什麼,為什麼要讓這個“婦女”代表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個人生活|逛街|消費|旅遊|日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剛剛在方格子跟一個寫情色文學的老師談我對她作品的心得,雖然我直接表明我作為無性戀對她的作品其實沒有什麼感受很失禮,但是因為老師的作品確實有值得借鏡的地方所以我會很認真follow她的作品。大家可以點閱筱貓老師的作品,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因為我在現實幾乎沒有所謂的社交圈,所以我的生活基本上就是網路上的生活。 要說我的生活都在網路其實是不為過的,我和大陸的網友常常互相交換明信片,常常寫親筆信以及贈送小禮物;我常常委託大陸的朋友幫我代購大陸的東西,我也常常買台灣的特產送給大陸網友。
除非是發洩情緒,不然我很少提到我關於自我認同這部分。但是如果真的要認真談這件事情,我的說法可能會讓一些人不爽,但是我不得不說其實我在台灣生活這麼久,我從來沒有去過大陸,但是光是透過網路和現實的互動,我不敢說我對大陸有情懷,但是我確實是覺得台灣沒有讓我有種“家”的感覺。所以當有人要拿台
關於我 空心二胡,1988年出生,生於台中。 經歷 2015-2018女人迷Womany專欄作家 ​2016 Yahoo!奇摩客座專欄作家 2019 果殼網簽約作家 2019 DearMoody駐店作家 專長 兩岸議題 肥胖者培力與生活資訊 以及各種沒有用的知識
剛剛在外站看到有人提到華人社會中的女權運動處境,內容說女權經常被分化好壞,並且將所謂的“壞女權”稱為“女拳”、“拳師”。 其實這個稱呼還蠻……文雅的。 首先從脈絡來看,女權運動從工業革命開始到現在,哪個沒有做過暴力抗爭?有看過電影《Suffragette》都知道當時性別運動者為了爭取
文/空心二胡 我昨天在反思目前國內外針對肥胖者或者不好看的女人的描述,我發現其實有蠻多的作品在描述胖醜女的時候,不是將胖醜女惡意刻畫為丑角,不然就是塑造成勵志主旋律的“快樂胖醜女”或“人生勝利胖醜女”的樣貌,甚至正經的數據也經常會出現人生過得滋潤的胖醜女的數據,這些內容其實讓我覺得很氣憤,我其實一點
剛剛在方格子跟一個寫情色文學的老師談我對她作品的心得,雖然我直接表明我作為無性戀對她的作品其實沒有什麼感受很失禮,但是因為老師的作品確實有值得借鏡的地方所以我會很認真follow她的作品。大家可以點閱筱貓老師的作品,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因為我在現實幾乎沒有所謂的社交圈,所以我的生活基本上就是網路上的生活。 要說我的生活都在網路其實是不為過的,我和大陸的網友常常互相交換明信片,常常寫親筆信以及贈送小禮物;我常常委託大陸的朋友幫我代購大陸的東西,我也常常買台灣的特產送給大陸網友。
除非是發洩情緒,不然我很少提到我關於自我認同這部分。但是如果真的要認真談這件事情,我的說法可能會讓一些人不爽,但是我不得不說其實我在台灣生活這麼久,我從來沒有去過大陸,但是光是透過網路和現實的互動,我不敢說我對大陸有情懷,但是我確實是覺得台灣沒有讓我有種“家”的感覺。所以當有人要拿台
關於我 空心二胡,1988年出生,生於台中。 經歷 2015-2018女人迷Womany專欄作家 ​2016 Yahoo!奇摩客座專欄作家 2019 果殼網簽約作家 2019 DearMoody駐店作家 專長 兩岸議題 肥胖者培力與生活資訊 以及各種沒有用的知識
剛剛在外站看到有人提到華人社會中的女權運動處境,內容說女權經常被分化好壞,並且將所謂的“壞女權”稱為“女拳”、“拳師”。 其實這個稱呼還蠻……文雅的。 首先從脈絡來看,女權運動從工業革命開始到現在,哪個沒有做過暴力抗爭?有看過電影《Suffragette》都知道當時性別運動者為了爭取
文/空心二胡 我昨天在反思目前國內外針對肥胖者或者不好看的女人的描述,我發現其實有蠻多的作品在描述胖醜女的時候,不是將胖醜女惡意刻畫為丑角,不然就是塑造成勵志主旋律的“快樂胖醜女”或“人生勝利胖醜女”的樣貌,甚至正經的數據也經常會出現人生過得滋潤的胖醜女的數據,這些內容其實讓我覺得很氣憤,我其實一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胖女人在社會中所受到的各種困難與挑戰,除了釐清胖體歧視問題外,也提供弱勢環境的思考。文章語言清晰直接,以作者對於胖女人在社會中的困境的感受與自己所面臨的鄉民都會面對的主觀研究為主軸。透過深入的敘述,得以引起讀者對「胖女人」議題的討論與思考。
Thumbnail
當代性自由運動宣揚積極性實踐才能獲得性自主,但這樣的概念是否不適用於所有人?我以無性取向的視角,反思社會對女性性別角色的期待,並展望我對性解放的理想,期盼在世界上能夠適當地被尊重。
Thumbnail
文章討論了對於社會議題的探討,以及對自由與性別等同的看法。作者分享了一些觀察和感想,認為社會學概念應該要真正解決問題,而不是表現自己的進步,指出有些自稱feminists或性平支持者的人缺乏真正關心社會議題的意圖。
Thumbnail
#你認為「女性主義」是什麼? 身為一個女性,我從小到大一直很疑惑,為什麼有些事情只有男生可以做?像是:祭祖、傳宗接代。為什麼有些事情女生不能做?像是:月經來時不能拜拜。在成長的過程中,即使遭受因男女差異造成的雙重標準對待,但我未曾因自己是一個女性而感到低人一等,然而並非所有女性都是如此。
Thumbnail
#小獸吃書 3/8是 #國際婦女節 ,也是基隆228的紀念日,相信有很多更加專業的帳號分享了為什麼基隆是在這天來紀念,所以書屋就來推薦幾本好書吧! ◆《查某人的二二八:政治寡婦的故事》 白色恐怖壟罩的是整個台灣,所有生活在這座島嶼的人都受其迫害,只是有形或無形、身體上或思想上、有意識或無意識的。 二
38女人節;並不是說我們女人很〔38〕,但有些超級例外,很多女力身兼數職與角色,在每個角色在任何場域都可以發光發熱,但其中心酸與受到傳統文化約束想走出自己的要比別人還要辛苦。 我是身障兼長照女力,從孩子早療開始面臨許多外面看不到的壓力與言語、精神上的霸凌,連工作早就保不住就瘋狂的自費早療,只要早療
Thumbnail
婦女節旨在紀念百年前婦女們為反抗男性霸凌與歧視所作出的抗爭和犧牲。當今女權運動被扭曲到以情慾解放為首要的方向,例如各大媒體常見到描述女體新聞標題,用詞包括如事業線、胸器、車頭燈、UU奶、馬甲線、屁股蛋等,極盡吸睛煽情之能事。本文從資本主義、消費主義及媒體宣傳等角度檢視「女性解放」陷入的情色誤區。
國際婦女節為紀念婦女權利運動而設的重要國際性節日,意義深遠且歷史悠久。各國慶祝方式皆略有不同,反映出國際婦女節對女性和社會的重要貢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望對個人的認同的深遠影響,以及在華人文化中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作者分享了對於自我認同和性別平等的反思,並提倡所有生命應該被平等對待。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胖女人在社會中所受到的各種困難與挑戰,除了釐清胖體歧視問題外,也提供弱勢環境的思考。文章語言清晰直接,以作者對於胖女人在社會中的困境的感受與自己所面臨的鄉民都會面對的主觀研究為主軸。透過深入的敘述,得以引起讀者對「胖女人」議題的討論與思考。
Thumbnail
當代性自由運動宣揚積極性實踐才能獲得性自主,但這樣的概念是否不適用於所有人?我以無性取向的視角,反思社會對女性性別角色的期待,並展望我對性解放的理想,期盼在世界上能夠適當地被尊重。
Thumbnail
文章討論了對於社會議題的探討,以及對自由與性別等同的看法。作者分享了一些觀察和感想,認為社會學概念應該要真正解決問題,而不是表現自己的進步,指出有些自稱feminists或性平支持者的人缺乏真正關心社會議題的意圖。
Thumbnail
#你認為「女性主義」是什麼? 身為一個女性,我從小到大一直很疑惑,為什麼有些事情只有男生可以做?像是:祭祖、傳宗接代。為什麼有些事情女生不能做?像是:月經來時不能拜拜。在成長的過程中,即使遭受因男女差異造成的雙重標準對待,但我未曾因自己是一個女性而感到低人一等,然而並非所有女性都是如此。
Thumbnail
#小獸吃書 3/8是 #國際婦女節 ,也是基隆228的紀念日,相信有很多更加專業的帳號分享了為什麼基隆是在這天來紀念,所以書屋就來推薦幾本好書吧! ◆《查某人的二二八:政治寡婦的故事》 白色恐怖壟罩的是整個台灣,所有生活在這座島嶼的人都受其迫害,只是有形或無形、身體上或思想上、有意識或無意識的。 二
38女人節;並不是說我們女人很〔38〕,但有些超級例外,很多女力身兼數職與角色,在每個角色在任何場域都可以發光發熱,但其中心酸與受到傳統文化約束想走出自己的要比別人還要辛苦。 我是身障兼長照女力,從孩子早療開始面臨許多外面看不到的壓力與言語、精神上的霸凌,連工作早就保不住就瘋狂的自費早療,只要早療
Thumbnail
婦女節旨在紀念百年前婦女們為反抗男性霸凌與歧視所作出的抗爭和犧牲。當今女權運動被扭曲到以情慾解放為首要的方向,例如各大媒體常見到描述女體新聞標題,用詞包括如事業線、胸器、車頭燈、UU奶、馬甲線、屁股蛋等,極盡吸睛煽情之能事。本文從資本主義、消費主義及媒體宣傳等角度檢視「女性解放」陷入的情色誤區。
國際婦女節為紀念婦女權利運動而設的重要國際性節日,意義深遠且歷史悠久。各國慶祝方式皆略有不同,反映出國際婦女節對女性和社會的重要貢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望對個人的認同的深遠影響,以及在華人文化中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作者分享了對於自我認同和性別平等的反思,並提倡所有生命應該被平等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