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一下我為什麼現在不支持Fat-positive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我最近也開始打算要放棄Fat-positive這個議題。由於篇幅可能比較長,所以我用沙漏型的寫法來表達我為什麼現在放棄Fat-positive的議題。

我先說結論好了。其實這個社會要反肥胖歧視,勢必是要像第一波女權一樣,是需要靠激烈手段去爭取胖女人的權利。事實上各種反歧視的運動一開始確實是要流血流汗用激烈方式爭取這個群體的權利,例如早些年前,女權為了爭取投票等公民權利,而在郵箱放炸彈、絕食抗議、帶著抗議旗幟跑到塞馬場抗議;而在更早之前,黑人在爭取權利的時候,甚至不惜武裝鬥爭,這些都是各種人權運動一開始會有的情況。

然而問題是,在當前社會甚至連胖女人都覺得為胖女爭取權利是小題大做,甚至談一下還會生氣,那麼這個運動說到底該怎麼爭,都是問題。因為連胖女都不覺得自己被歧視是一回事,那要如何解決胖女長期被歧視的問題。

除了胖女本身對待Fat-positive的態度過於消極外,資本主義將人的身材統一化,以達成服裝產業以及各種空間與用具標準化,吸引更多產業以這種標準尺寸進行生產,就好比Gogoro試圖要用自己的標準去規劃所有的電瓶車的電池一樣。

而與此同時,資本主義為了要統一所有產業的尺寸,他們也發明了很多關於身體的恐懼,讓人們的身體進行標準規範,甚至以S碼為榮,而導致了人們的身體焦慮。這也是資本主義如何影響當代人類外型與身體價值觀的闡現。

raw-image

從性別方面來說,也因為資本家大多是男性,所以他們對於女人的身材就比較苛刻,並且反而不是那麼在乎男人的身材。也因此,當男性資本家說“連吃都管不好還能控制什麼”,這句話本身指射的對象並不是所有胖子,而是只有肥胖女性,因為作為資本家的男性他們相較男性更在意女人的身材,因此這種規訓往往只規訓女人而不規訓男人。

根據我過去在果殼網的舊文有提到這個部分:

英國2014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在學歷、社會經驗等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比起一般體重的女性,肥胖女性獲得的工作機會更少且工資更低——她們更容易從事保姆、護理之類的體力勞動,超過標準體重6公斤就會比其他女性每年少賺9000美元,特別肥胖的每年少賺19000美元。但是,肥胖男性和一般男性的職場待遇差不多,收入也差不多。

由此可知,外貌規訓本身就是針對女人的,但是目前的女權卻沒有一個人會針對這個部分進行批評,甚至當MRA嘲笑“支持女權的女人都是胖醜女”時,還極力表示自己很美身材很好而沒有要指出這句話本身的問題,我覺得有點心酸。

從女權上來說,網路上很多MRA常常嘲笑女權都是胖醜女,但是女權有幫胖醜女說什麼嗎?沒有啊,還不是拿“健康”當理由說胖女要減肥,以及一直說“自己很瘦、很美,我們不胖不醜”,那這種直接把胖醜的女生拒於門外的行為究竟真的有接住所有女性嗎?說到底其實連女權都沒有接住胖女。
我覺得很多女權為了證明“不是女權都是胖醜女”這件事情本身就是很奇怪的事情,這樣除了表示真正的胖醜女沒資格支持女權以外,再怎麼證明自己纖細好看也依然改變不了MRA只是要讓妳生氣這件事而已。

而且說真的,其實被說是胖醜女是很糟糕的事情嗎?像國外從六○年代開始就發展出“fat-positive feminism”,並且很努力的在洗刷女性胖體在性別議題中的劣勢位置,但是感覺上好像無論是性平仙子還是基進女權好像都沒有特別想要為女性胖體說些什麼,還會計較無腦的MRA說女權都是胖醜女支持的,讓我覺得相當遺憾。

raw-image

另外讓我覺得費解的是,即使台灣真的有發展出“fat-positive”運動,但是這種運動也多半是表達“胖女也能很性感,讓人慾望”,或者是用溫柔的方式表達胖女的困難,那說到底這種運動真的有提升女性整體權利嗎?好像也沒有。

所以講了這麼多,這跟我不再支持Fat-positive有什麼關係?我的想法是,即使現在已經發展出跨女可以依照自我認同選擇更衣室,以及發展出無性別廁所,性別的問題究竟真的有更廣泛的觸及到各個層面嗎?我覺得沒有。因為直到現在女人還是要因為肥胖就要受到社會上的廣泛歧視,甚至連女人(以及胖女人)都會覺得提出這種事情是自己不長進,那麼即使我談了這個議題又有什麼用?最終都是我自己一個人討論這個問題,並且被指責是不長進的自怨自哀。

說真的我不想減肥嗎?老實說,如果這個社會不要那麼崇尚瘦的文化我當然會選擇減肥,但是問題是,現在的社會幾乎是“只要你不瘦下來,你就不可以有跟其他人一樣的權利”,而這麼赤裸裸的歧視卻沒有任何一個人覺得這是歧視,並且也沒有有系統的想要去進行抗爭,這對我來說,這太孤獨了,我一個人是沒辦法反抗的。

所以如果日後有規劃,我大概還是會選擇減肥吧?如果這個世界,只要不瘦下來就背負了整個社會的原罪,覺得胖就是不上進所以沒有資格擁有跟其他人一樣的社會權利,甚至我必須要因為整個社會對我的偏見歧視以及暴力而承認這個社會的歧視是正確的,那麼我們就承認這些暴力才是正確的吧!反正全世界也沒有人會救我們,我們如果沒有試圖去累積能量,並且將這些能量發送給更多的人,那麼我們也就無法再拯救更多人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空心二胡Hardiness不空心的沙龍
59會員
143內容數
個人生活|逛街|消費|旅遊|日常
2025/02/27
剛剛看到跨女強暴14歲順男的新聞,我是一點也不會幫女權團體支持反跨的。 當初我在譴責跨女受到男性暴力時,當時挺跨的女性主義者看到我這麼反順異男是非常瞧不起我的,因為她們覺得我只是「女incel」並嘲笑我吃血饅頭。 所以這波女性主義者反跨我是絕對不會站隊的。
2025/02/27
剛剛看到跨女強暴14歲順男的新聞,我是一點也不會幫女權團體支持反跨的。 當初我在譴責跨女受到男性暴力時,當時挺跨的女性主義者看到我這麼反順異男是非常瞧不起我的,因為她們覺得我只是「女incel」並嘲笑我吃血饅頭。 所以這波女性主義者反跨我是絕對不會站隊的。
2025/02/12
說起來在反跨運動形成之前,我好像是最先反跨的那批人之一,因為我被國外的跨運人士氣到過。 現在想起來,跨運的問題,並不是所有跨性別(尤其是跨女)的責任,原因是因為有些跨性別也對於跨運和誇張的同伴感到不滿。
2025/02/12
說起來在反跨運動形成之前,我好像是最先反跨的那批人之一,因為我被國外的跨運人士氣到過。 現在想起來,跨運的問題,並不是所有跨性別(尤其是跨女)的責任,原因是因為有些跨性別也對於跨運和誇張的同伴感到不滿。
2024/12/21
文章探討了女性主義者在離開運動後對A片的看法,並指出以Metoo事件為藍本的色情作品可能會引發性別刻板印象和不正確的性觀念。透過分析這類作品對社會的影響,作者強調了反思和改變的重要性,並提出性別之間的差異與理解。這是一個關於性別、文化與倫理的深刻議題,值得各方深入討論與思考。
Thumbnail
2024/12/21
文章探討了女性主義者在離開運動後對A片的看法,並指出以Metoo事件為藍本的色情作品可能會引發性別刻板印象和不正確的性觀念。透過分析這類作品對社會的影響,作者強調了反思和改變的重要性,並提出性別之間的差異與理解。這是一個關於性別、文化與倫理的深刻議題,值得各方深入討論與思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即使對自己說一萬遍「我已經夠好了」,也抵擋不了過去曾經被別人嘲諷過一句「你很胖」。縱然我可以透過觀眾的眼光去欣賞女性更多元面貌的美麗、性感與生命力,但是當鏡頭轉向自己時,這些美麗的部分卻無法套用在我身上。當我們看清楚那無形的靈魂本質,便可以透過認出那些信念,從集體意識和個人限制信念的牢籠裡掙脫出來。
Thumbnail
即使對自己說一萬遍「我已經夠好了」,也抵擋不了過去曾經被別人嘲諷過一句「你很胖」。縱然我可以透過觀眾的眼光去欣賞女性更多元面貌的美麗、性感與生命力,但是當鏡頭轉向自己時,這些美麗的部分卻無法套用在我身上。當我們看清楚那無形的靈魂本質,便可以透過認出那些信念,從集體意識和個人限制信念的牢籠裡掙脫出來。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用方格子的編輯器寫文章,也是我在思索約一天的時間以後才寫下這些東西。我知道很多討厭我的人會特別針對我寫下我的人生創傷的文章並對我取笑,但是我還是覺得,作為一個有能力描述自己處境的胖子,我必須要說些什麼才能完善這些“網路社運”的坑坑洞洞。所以我還是下定決心來寫這篇文章了。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用方格子的編輯器寫文章,也是我在思索約一天的時間以後才寫下這些東西。我知道很多討厭我的人會特別針對我寫下我的人生創傷的文章並對我取笑,但是我還是覺得,作為一個有能力描述自己處境的胖子,我必須要說些什麼才能完善這些“網路社運”的坑坑洞洞。所以我還是下定決心來寫這篇文章了。
Thumbnail
最近在圖奇有人問我為什麼不減肥,我私訊給他這一大串信件,內容是這樣的
Thumbnail
最近在圖奇有人問我為什麼不減肥,我私訊給他這一大串信件,內容是這樣的
Thumbnail
其實這個社會要反肥胖歧視,勢必是要像第一波女權一樣,是需要靠激烈手段去爭取胖女人的權利。然而問題是,在當前社會甚至連胖女人都覺得為胖女爭取權利是小題大做,甚至談一下還會生氣,那麼這個運動說到底該怎麼爭,都是問題。
Thumbnail
其實這個社會要反肥胖歧視,勢必是要像第一波女權一樣,是需要靠激烈手段去爭取胖女人的權利。然而問題是,在當前社會甚至連胖女人都覺得為胖女爭取權利是小題大做,甚至談一下還會生氣,那麼這個運動說到底該怎麼爭,都是問題。
Thumbnail
我在四年前還有跟台灣主流女權的網友交流的時候,我有加入一個討論胖女身體意識的臉書群組。其中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其中有個網紅她本身就有讀性別所,並且研究胖女的肥胖歧視,所以我大概看了一下她的論文。
Thumbnail
我在四年前還有跟台灣主流女權的網友交流的時候,我有加入一個討論胖女身體意識的臉書群組。其中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其中有個網紅她本身就有讀性別所,並且研究胖女的肥胖歧視,所以我大概看了一下她的論文。
Thumbnail
記得四年前吧?台灣曾經流行一個“Freaking Hot”的運動,內容是一群研究肥胖歧視的網紅拍攝性感寫真的行為,當時這個行為引起了網路女權的狂歡。但現在四年過去了,我在其他社群網站聽到有人提起這個活動,我問他們的想法時,他們其實覺得很不堪,其實本質上並不會激起別人的共鳴。
Thumbnail
記得四年前吧?台灣曾經流行一個“Freaking Hot”的運動,內容是一群研究肥胖歧視的網紅拍攝性感寫真的行為,當時這個行為引起了網路女權的狂歡。但現在四年過去了,我在其他社群網站聽到有人提起這個活動,我問他們的想法時,他們其實覺得很不堪,其實本質上並不會激起別人的共鳴。
Thumbnail
寫這篇文章,想當然爾又是因為被評論轟炸所以才寫這篇文章,雖然我其實對於肥胖者議題蠻無奈的,原因是因為肥胖者議題其實跟同志議題一樣,常常都是一群根本不是肥胖者/同志的人討論肥胖者/同志的事情,但是更可悲的是,相較於同志權利,肥胖者對於自身議題更冷漠,可以說是“姥姥不疼,舅舅不親”的狀態,
Thumbnail
寫這篇文章,想當然爾又是因為被評論轟炸所以才寫這篇文章,雖然我其實對於肥胖者議題蠻無奈的,原因是因為肥胖者議題其實跟同志議題一樣,常常都是一群根本不是肥胖者/同志的人討論肥胖者/同志的事情,但是更可悲的是,相較於同志權利,肥胖者對於自身議題更冷漠,可以說是“姥姥不疼,舅舅不親”的狀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