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心得|《燃燒女子的畫像》因著迷而燃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燃燒女子的畫像》是導演瑟琳·席安瑪於2019上映於法國的電影,兩位女主角由諾耶米·梅蘭特及阿黛兒·艾奈爾飾演,此片獲得了酷兒金棕櫚獎及第72屆坎城影展的最佳劇本獎。故事發生在西元1770年的法蘭西王國,當時婚嫁方式需要女方肖像畫,男方收到後確認滿意再進行迎娶,可主角艾洛伊茲(阿黛兒·艾奈爾飾)不配合出嫁而拒絕被畫,伯爵夫人則委託了女畫家瑪麗安(諾耶米·梅蘭特飾)並希望她以盲畫的方式完成肖像畫,故事也就此展開……


raw-image

   電影的節奏緩慢,因此能將每一個細節仔細呈現於觀眾前,尤其在繪畫上從打底到完成都能看見過程,情感的透露也在這樣的緩慢中凸顯出來,尤其在瑪麗安對艾洛伊茲的凝視,從為了盲畫,到包含情感。其中一幕也是電影名稱來由,二人在篝火旁對視,他人的歌聲成為背景,二人的眼神只有彼此,那一幕緩慢而內斂,內心說不出的話語,那對於對方的深刻情感,都藉由眼神交換而彼此確認,也因為對瑪麗安的著迷,艾洛伊茲連裙襬燒起都沒發現,這幕也成為了瑪麗安筆下的其中一幅畫,名為-燃燒女子的畫像。

   其中提及到「自由」,瑪麗安提到獨自出門可以享受自由時,艾洛伊茲則回答「自由就是一個人嗎?」他們也許沒有被實物束縛,但仍被世代的期許束縛,女子便是要嫁夫,在連夫婿長的樣子都未知曉,就需嫁去米蘭的人生,即使短暫的一個人也能被稱作是自由嗎?若沒有這些世代的枷鎖,她們也許能牽起彼此的手,成為街道上其中一對在平凡不過的情侶,只可惜她們無法抵抗,她們只能在對方的肖像畫內回憶所有她們所相處過的日子。


raw-image


  三人在一次艾洛伊茲念書時,談起希臘神話奧菲斯到地獄拯救逝世的妻子,卻在離別時回頭,而導致兩人永遠分離的故事,此也在電影兩人分離時,艾洛伊茲呼喊的那聲,讓兩人的最後相見留下了最美的畫面,暗示了兩人的生活彼此分離不再擁有彼此。那些情感的回憶存在畫像中、存在歌曲中、存在書本中,她們彼此思念,卻也無法相見,最後一幕艾洛伊茲在聽《四季-夏》時的情緒,從悲傷到微笑,也許她看見了兩人的回憶,她想著她與瑪麗安所發生的一切,即使她沒有回頭看想瑪麗安,但這樣的思念就已經足夠了。

  相當推薦去觀賞《燃燒女子的畫像》,你能獲得的是二小時的視覺饗宴,以及看見當一對情侶擁有彼此時的快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霜葉的沙龍
1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致謝 Savoir|影樂書年代誌 刊登本文:https://www.savoirtw.org/article/4546 LGBTQ得以作為一種題材被表現,然而,在電影的媒介必須面對如何讓幕後隱身。在《燃》中明顯地是失敗的範例,這點尤其出現在故事中的千金與畫家互相訴說對於對方一舉一動的觀察時,這些內容
Thumbnail
致謝 Savoir|影樂書年代誌 刊登本文:https://www.savoirtw.org/article/4546 LGBTQ得以作為一種題材被表現,然而,在電影的媒介必須面對如何讓幕後隱身。在《燃》中明顯地是失敗的範例,這點尤其出現在故事中的千金與畫家互相訴說對於對方一舉一動的觀察時,這些內容
Thumbnail
「戀人們都覺得自己是創造者嗎?」或許不然,但瑪麗安與艾洛伊茲終究創造出了一篇屬於她們的史詩,難以被抹滅。
Thumbnail
「戀人們都覺得自己是創造者嗎?」或許不然,但瑪麗安與艾洛伊茲終究創造出了一篇屬於她們的史詩,難以被抹滅。
Thumbnail
  《燃燒女子的畫像》是導演瑟琳·席安瑪於2019上映於法國的電影,兩位女主角由諾耶米·梅蘭特及阿黛兒·艾奈爾飾演,此片獲得了酷兒金棕櫚獎及第72屆坎城影展的最佳劇本獎。
Thumbnail
  《燃燒女子的畫像》是導演瑟琳·席安瑪於2019上映於法國的電影,兩位女主角由諾耶米·梅蘭特及阿黛兒·艾奈爾飾演,此片獲得了酷兒金棕櫚獎及第72屆坎城影展的最佳劇本獎。
Thumbnail
《燃燒女子的畫像》裡面的女子讀書、喜好音樂,生在啟蒙時代。一個繼承父業,以畫為生,卻免不了仍必須以父親的名字發佈作品的窘境;另一個貴族二小姐,在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革命尚未有端倪的時刻,奉身為伯爵夫人的母親之命,代替死去的姐姐遠嫁米蘭。
Thumbnail
《燃燒女子的畫像》裡面的女子讀書、喜好音樂,生在啟蒙時代。一個繼承父業,以畫為生,卻免不了仍必須以父親的名字發佈作品的窘境;另一個貴族二小姐,在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革命尚未有端倪的時刻,奉身為伯爵夫人的母親之命,代替死去的姐姐遠嫁米蘭。
Thumbnail
《燃燒女子的畫像》沒有純粹為觀者服務的鏡頭,這並不表示它不美──自然變幻的光線,油畫般濃郁的色彩,愛人們會心的視線無疑是美的,但瑪莉安和艾洛伊茲並沒有讓別人眼中的她們取代她們對自己的認知,好比瑪莉安在電影開頭的油畫課很明確地下了指令:「你們應該用這樣的方式觀看我。」
Thumbnail
《燃燒女子的畫像》沒有純粹為觀者服務的鏡頭,這並不表示它不美──自然變幻的光線,油畫般濃郁的色彩,愛人們會心的視線無疑是美的,但瑪莉安和艾洛伊茲並沒有讓別人眼中的她們取代她們對自己的認知,好比瑪莉安在電影開頭的油畫課很明確地下了指令:「你們應該用這樣的方式觀看我。」
Thumbnail
「當妳動搖時,妳就出現那個手勢;當妳窘迫時,妳就抿嘴;當妳氣憤時,妳就張大眼。」 「如果妳一直看我,那我看的是誰呢?」 2019最撩神片!
Thumbnail
「當妳動搖時,妳就出現那個手勢;當妳窘迫時,妳就抿嘴;當妳氣憤時,妳就張大眼。」 「如果妳一直看我,那我看的是誰呢?」 2019最撩神片!
Thumbnail
最初的凝視,是窺測探索,充滿好奇與想像,再次的相望,是眼神交會的炙熱的吸引力,令人目眩神迷。畫家瑪莉安前後畫出兩幅艾洛伊茲的肖像畫,卻因距離所產生的美感,以及彼此愛戀所油然而生的情感,在神韻上有了差異變化,是細膩觀察之後的反芻,恐怕也是一種頓悟與驚嘆吧!    誠如片名《燃燒女子的畫像》,全片緊扣「
Thumbnail
最初的凝視,是窺測探索,充滿好奇與想像,再次的相望,是眼神交會的炙熱的吸引力,令人目眩神迷。畫家瑪莉安前後畫出兩幅艾洛伊茲的肖像畫,卻因距離所產生的美感,以及彼此愛戀所油然而生的情感,在神韻上有了差異變化,是細膩觀察之後的反芻,恐怕也是一種頓悟與驚嘆吧!    誠如片名《燃燒女子的畫像》,全片緊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