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習慣思維!千錘百鍊的管理心法是如何誕生的?毛治國現身說法

打破習慣思維!千錘百鍊的管理心法是如何誕生的?毛治國現身說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立刻訂閱「NCTU PRESS 說書中」🛎小鈴鐺開起來!

本書之超越一般管理學著作,在於全書之立論始於科學哲學層次,對於傳統管理理論所依據之典範進行挑戰。

──台灣管理學界宗師 許士軍 專文導讀

管理=決策力X執行力
這是一本領導者或想當領導的人必備的案頭書

本書融會東西方管理哲學,結合作者毛治國豐富的工作經驗,將管理單刀直入切為決策與執行兩大塊,探討如何改善與提升管理者決策力與執行力的竅門。作者特別用20年鑄一劍的工夫,從複雜系統科研成果中淬煉出,一舉突破傳統牛頓機械典範的「自組織為體、他組織為用」管理觀,解析如何以「用勢不用力」方式來推動管理工作的秘訣。

全書不僅從領導者觀點說明「決策不只是選擇、執行不只是奉命行事」,對決策、執行、變革、領導、戰略都有恢宏而精闢的論述,並有完整案例分析作為佐證,除了鑑古知今之外,更包括多個作者職涯中親身經歷的案例來印證書中理論,如台灣高鐵財務危機、五楊高架、蘇花改、2015年登革熱疫情防治及八仙塵爆事件等國家重大建設策略和事件,展現出做為領導者須面對的嚴酷挑戰,以及決策之道。

另對管理者多元風格的發展,領導者用人、治事、修己功夫的鍛鍊,以及管理變易、簡易、不易之道的洞察,也都一一提出可具體遵循的規範與法則;所以是每一位要自省、要進德、要成功的領導者或想當領導的人,必備的一本案頭書。

對現職領導者,這是一本歷經實戰檢驗的教戰手冊。
對未來領導者,這是一本內功外功兼修的進修教材。
對卸任領導者,這是一本分享人生哲理的心得報告。

本書特色

  1. 以原創性的整體概念架構,納入經典理論及新理論,使讀者對主題有全貌性的了解,避免內容碎片化。
  2. 以大量古典案例及作者職涯的親身經歷為印證,深刻說明決策與執行的實際運用過程與結果。
  3. 根據複雜系統的科研成果,演繹出以「因緣成果」原理為核心的自組織系統理論,為迄今尚未被東西方管理學界正視的「執行」概念,建立理論基礎。
  4. 融會東西方管理哲學,闡釋「決策不只是選擇、執行不只是奉命行事」,探索領導者決策力與執行力的竅門,提倡「用勢不用力」的管理觀。

作者簡介

毛治國

  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曼谷亞洲理工學院碩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工作經歷涵蓋學、官、產三界。曾任交通大學教授、系主任、講座教授兼管理學院院長;交通部主任秘書、觀光局長、高鐵籌備處長、常務次長(並曾短期兼任民航局長)等職務。第一次政黨輪替後,曾任中華電信董事長;第二次政黨輪替後,出任交通部長,行政院副院長、行政院院長。2015年2月退休,目前為交通大學終身榮譽教授。入選國際智能運輸大會名人堂,並為中華民國管理科學會管理獎章得獎人。

  毛治國於交通部主任秘書任內協助啟動交通各業的自由化政策;觀光局長任內創辦臺北燈會(後改稱臺灣燈會);高鐵籌備處長任內完成臺灣高鐵工程規劃並引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的BOT模式。交通部常務次長期間完成「電信三法」的制定,並推動電信市場開放;後轉任中華電信董事長,推動公司民營化並再造其企業競爭力。交通部長五年任內:推動兩岸觀光、民航、海運三通政策,八八風災期間曾任中央應變中心指揮官,災後重建原住民部落原鄉交通幹線;另完成臺灣公路幹線危橋全面改建(原定六年計畫縮短爲兩年完工),完成五楊高架公路工程(工期縮短兩年、經費節省1/3近300億元),貫通十二條東西向快速公路,完成桃園機場第一航廈改建,完成花蓮臺東鐵路電氣化,推出「台灣好行」觀光巴士與「郵輪式」鐵路觀光列車,完成全球首案的高速公路系統全面電子收費,設立年度性預算科目、全面改善公共運輸服務品質;以及揭舉社會公平與安全目標,化解環評爭議,推動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工程。行政院長一年任內:解決臺灣高鐵財務問題並將其公開上市,通過「溫室氣體減量管理法」、「實驗教育三法」、「長期照顧服務法」,修訂「公司法(增訂閉鎖型公司條款)」改善青年創業環境,通過實施房地合一稅制,核定「高齡社會白皮書」與「生產力4.0發展方案」,設立「新住民事務協調會報」融合族群,推動社會企業發展,開放政府資料(獲國際組織評比全球第一名)。

avatar-img
NYCU PRESS說書中(陽明交大出版社)的沙龍
36會員
34內容數
🖖哈囉大家好!歡迎來到【NYCU PRESS說書中】! ✍身為出版社編輯,愛書、惜書之餘,更希望能把出版社工作實務、與作者相處的點點滴滴以及最最最重要的推薦每本書的可讀之處帶給大家! 希望你/妳能在此抽出15分鐘,細細品味這形色匆匆年代下,閱讀與知識的珍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科幻電影的機器人玩真玩假?現實的機器人發展到什麼地步? 機器人專家與科幻電影愛好者楊谷洋教授現身說法!跟你一起思考科技與社會的大未來! 精彩揭露:到底為什麼楊谷洋教授會成為機器人專家呢?一起關注本期的「編輯約你吃早餐」!
交大人社系教授「阿枝」帶我們吃一頓源自童年熟悉的溫暖味道! 歷史學是怎麼和人類學搭上邊?教授的大學生活都在做什麼?一位歷史學家是怎麼養成的,一起關注本期的「編輯約你吃早餐」!
921地震過去20年了,在台中的山城東勢被歲月洗滌出何種風華?過去的傷痛雖歷歷在目,但如今也見證了客家婦女與子弟的堅強與榮光!那位在 #921 誕生的男子,向你娓娓道來這裡從歸零到重生的哀愁與美麗!
被人稱為漫畫博士的他,是怎麼成為Otaku的?漫畫又是怎麼影響他的人生軌跡? 蛤?除了教書之外還會做菜?漫畫博士如何重現神奇的發光料理?快點開影片一探究竟!
科幻電影的機器人玩真玩假?現實的機器人發展到什麼地步? 機器人專家與科幻電影愛好者楊谷洋教授現身說法!跟你一起思考科技與社會的大未來! 精彩揭露:到底為什麼楊谷洋教授會成為機器人專家呢?一起關注本期的「編輯約你吃早餐」!
交大人社系教授「阿枝」帶我們吃一頓源自童年熟悉的溫暖味道! 歷史學是怎麼和人類學搭上邊?教授的大學生活都在做什麼?一位歷史學家是怎麼養成的,一起關注本期的「編輯約你吃早餐」!
921地震過去20年了,在台中的山城東勢被歲月洗滌出何種風華?過去的傷痛雖歷歷在目,但如今也見證了客家婦女與子弟的堅強與榮光!那位在 #921 誕生的男子,向你娓娓道來這裡從歸零到重生的哀愁與美麗!
被人稱為漫畫博士的他,是怎麼成為Otaku的?漫畫又是怎麼影響他的人生軌跡? 蛤?除了教書之外還會做菜?漫畫博士如何重現神奇的發光料理?快點開影片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