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戰亂、武漢肺炎,逆境事件下扣動人心的表達魔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敘利亞長年內戰,造成當地超過百萬的民眾受難。這些民眾裡,有一對父女不但獲得國際媒體關注,更取得土耳其的特許庇護。他們究竟做了什麼?

這篇文章的敘述分成三個部分,首先觀察敘利亞戰亂裡,什麼樣的表達力如此扣動人心。接著討論同屬重大逆境的武漢肺炎事件,什麼樣的表達內容貼切又受歡迎。最後做歸納總結。

戰亂下深植人心的記憶圖像

天空不時傳來的轟炸聲響,總是把不到五歲的敘利亞小女孩莎爾瓦嚇得哇哇大哭。為了不讓小女孩的童年總在驚嚇中度日,莎爾瓦的父親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告訴女兒,這些巨大的轟鳴其實是個遊戲。玩法是猜猜看天空的飛機究竟只是飛過,還是會投下發出「砰」巨響的東西(也就是炸彈)。於是,耳聞飛機飛過,莎爾瓦便猜會「砰」一聲。果然,她猜對了,就好像遊戲通關一樣,父女一起哈哈大笑。

莎爾瓦的笑顏,對照背景炸彈聲的殘酷,刻下了使人於心不忍的記憶圖像。這支短片不但於當地社群獲得超過百萬的點閱,更獲得國際媒體的報導。

這支短片為何有這麼大的魔力?

細究之,這位父親的表達轉了個彎。他並非直接呈現受炸彈轟炸的殘酷影像,而是回身關注至愛,將這個殘酷的戰亂事實,用遊戲的角度對女兒做詮釋,目的是讓女兒不再那麼害怕。短片扣人之處,不在於高超的攝影或剪輯技巧,而是那一份純粹的父愛。這種表達手法,我稱之為「愛的轉化」。

有沒有一種熟悉感呢?

沒錯。二十多年前的經典電影「美麗人生」,運用的也是這種表達方法。

不論是上述短片或是經典電影,它們深植人心的關鍵,我認為是切中了人們在面對可怕殘酷時,內心渴望獲得愛的需求之寫照。因此,愛的轉化表達,20年前與20年後,都得到很大的成功

武漢肺炎肆虐下,愛的轉化表達

戰亂,是造成平民百姓受苦的逆境事件,瘟疫,何嘗不是?2020年初,席捲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俗稱武漢肺炎),無疑是讓大家終日惶惶不安的重大逆境事件。

打開電視或報紙,不是國內新增了多少病例、就是國外有多少人死亡。當此刻,恐懼在每個人的心緒蔓延之際,是否能藉助上述愛的轉化表達模式,成功吸睛又撫慰人心?

答案是肯定的

raw-image

上圖是國外醫護人員發起的標語,其核心概念是,醫護人員堅守崗位守護大家的健康,也請大家用小小的行動(待在家)一同守護身邊的人。國內醫護團體也有近似的標語,無論國內外,醫謢人員不計辛勞的大愛,在肺炎疫情裡溫暖著每個人的心。醫護人員關懷大家健康的標語表達,自然引起很大的迴響。

愛的轉化表達,是以真誠的關懷為本,不只訴諸語言文字,更要轉化成具體的行動。

除了待在家,面對疫情,還有哪些具體的愛之轉化行動?

以上標語為筆者創作

以上標語為筆者創作

除了愛的轉化,幽默也很重要

告訴孩子現在進行式的戰爭其實是遊戲模式,可以說是苦中作樂的幽默。那麼武漢肺炎呢?巴西麥當勞結合時事,將麥當勞的招牌「M」字LOGO拆開,巧妙呼應疫情下彼此疏離與染疫隔離的辛苦。也是苦中作樂。

圖片來源:https://www.beauty321.com/post/31564

圖片來源:https://www.beauty321.com/post/31564

但是,這個創意其實沒什麼實際效益。一方面疫情嚴重之際,巴西人想必不會因為招牌拆開的梗而大量湧入麥當勞。此外,拆開梗會不會是意味著商家與顧客被拆開呢?這顯然不太吉利。

相比之下,2018年,加拿大廣告設計師曾將麥當勞的招牌形象「M」拆解,變成引導大家前往附近麥當勞的指示方向牌(Follow the Arches)。這樣的創意明顯聰明多了。

不只麥當勞,也有其它知名品牌LOGO結合武漢肺炎的時事梗。例如肯德基爺爺與星巴克美人魚的人像都戴上口罩,如果只就幽默來說,其實還是不錯的。至少舒緩了疫情下的緊張神經。

總結

  • 逆境事件下,愛的轉化表達,充滿溫度,打動人心。如果能加入些幽默感,則符合人們渴望舒緩焦慮的心理需求。愛與幽默的表現手法,比起一昧呈現事態有多麼嚴重更扣動人心。
  • 表達首重回歸本心,愛的轉化便是一例。此專欄首篇以此為題,同時也是勉勵自己後續創作勿忘本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睿蒙--說文解案的沙龍
0會員
2內容數
表達力--推動行銷與樹立個人品牌的核心軟實力。 不論網路行銷或社群貼文,都需要吸睛的文案表達;自營頻道或部落格,精準的文章、腳本更不可少, 表達力絕非一蹴可幾,需要紮實的知識與經驗累積--表達力精練館,歡迎光臨。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曾獲美國普立茲獎的作者在疫情肆虐期間出版了這本醫學驚悚小說《十月終結戰》,完美地詮釋了大疫與大意、戰爭與政爭、親情與人情,描繪繼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之後最恐怖的末日危機屆至時,整個人類種族面臨的生存考驗,兇手笑而不語、秘而不宣,一切的源頭竟是⋯⋯?
Thumbnail
曾獲美國普立茲獎的作者在疫情肆虐期間出版了這本醫學驚悚小說《十月終結戰》,完美地詮釋了大疫與大意、戰爭與政爭、親情與人情,描繪繼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之後最恐怖的末日危機屆至時,整個人類種族面臨的生存考驗,兇手笑而不語、秘而不宣,一切的源頭竟是⋯⋯?
Thumbnail
《烈火焚身》不只是部關乎尋根的故事,更是一段發生於政治暴力下的悲劇。電影選擇以架空形式刻畫時空背景。 縱觀人類歷史上,我們從不缺此種悲劇。無論是宗教或意識形態釀成的衝突,時常導致政治暴力的發生,扭曲人性,使人喪失憐憫本能。最終,暴力不只會停留當代,它將是一個又一世代人們的共業
Thumbnail
《烈火焚身》不只是部關乎尋根的故事,更是一段發生於政治暴力下的悲劇。電影選擇以架空形式刻畫時空背景。 縱觀人類歷史上,我們從不缺此種悲劇。無論是宗教或意識形態釀成的衝突,時常導致政治暴力的發生,扭曲人性,使人喪失憐憫本能。最終,暴力不只會停留當代,它將是一個又一世代人們的共業
Thumbnail
本文將以戰爭為軸,試寫影劇手法之外,更聚焦於戰爭影響,不管是對於日常的侵蝕,或孩童純真的蛀蝕。甚者,另外描繪戰爭結束後的審判與國族衝突。最後,再拉回台灣本土,聚焦討論因應動盪而生的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作品含1917、太陽帝國、兔嘲男孩、東京大審判、辛德勒的名單、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返校等。
Thumbnail
本文將以戰爭為軸,試寫影劇手法之外,更聚焦於戰爭影響,不管是對於日常的侵蝕,或孩童純真的蛀蝕。甚者,另外描繪戰爭結束後的審判與國族衝突。最後,再拉回台灣本土,聚焦討論因應動盪而生的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作品含1917、太陽帝國、兔嘲男孩、東京大審判、辛德勒的名單、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返校等。
Thumbnail
不得不說,《親愛的莎瑪》光是看預告片和劇情簡介就讓人感動到落淚!在英文裡的開槍和攝影都是同一個字,但造就的結果卻截然不同;我們要用什麼樣的觀點看待這個世界,子彈?還是愛?只有一念之差。
Thumbnail
不得不說,《親愛的莎瑪》光是看預告片和劇情簡介就讓人感動到落淚!在英文裡的開槍和攝影都是同一個字,但造就的結果卻截然不同;我們要用什麼樣的觀點看待這個世界,子彈?還是愛?只有一念之差。
Thumbnail
【親愛的莎瑪】雖然是導演給自己女兒的家書,但每個人看完應該會久久難以忘懷,如果可以的話真的希望這樣的電影不必存在,那是人世間最沉痛的悲傷。 觀眾不一定要對敘利亞阿勒坡被政府軍轟炸的歷史太多理解,隨著劇情推演,觀眾見證平民百姓在槍林彈雨的無助、恐懼、樂觀,以及所展現的韌性,戰爭的本質從來都沒有變
Thumbnail
【親愛的莎瑪】雖然是導演給自己女兒的家書,但每個人看完應該會久久難以忘懷,如果可以的話真的希望這樣的電影不必存在,那是人世間最沉痛的悲傷。 觀眾不一定要對敘利亞阿勒坡被政府軍轟炸的歷史太多理解,隨著劇情推演,觀眾見證平民百姓在槍林彈雨的無助、恐懼、樂觀,以及所展現的韌性,戰爭的本質從來都沒有變
Thumbnail
敘利亞長年內戰,造成當地超過百萬的民眾受難。這些民眾裡,有一對父女不但獲得國際媒體關注,更取得土耳其的特許庇護。他們究竟做了什麼? 這篇文章分成三個部分,首先觀察敘利亞戰亂裡,什麼樣的表達力如此扣動人心。接著討論這種表達型式如何運用於同屬逆境的武漢肺炎事件裡。最後做歸納總結。
Thumbnail
敘利亞長年內戰,造成當地超過百萬的民眾受難。這些民眾裡,有一對父女不但獲得國際媒體關注,更取得土耳其的特許庇護。他們究竟做了什麼? 這篇文章分成三個部分,首先觀察敘利亞戰亂裡,什麼樣的表達力如此扣動人心。接著討論這種表達型式如何運用於同屬逆境的武漢肺炎事件裡。最後做歸納總結。
Thumbnail
這部紀錄片,是導演Waad Al-Kateab獻給女兒Sama的家書。片中,導演描述2016年她在故鄉敘利亞的阿勒坡市,懷上Sama並生下她的經過。這部《親愛的莎瑪》以相當私人的角度,將戰亂中「命如草芥」的狀態血淋淋呈現,同時也在無助與悲痛的夾縫中,照射出堅強的生命之光。
Thumbnail
這部紀錄片,是導演Waad Al-Kateab獻給女兒Sama的家書。片中,導演描述2016年她在故鄉敘利亞的阿勒坡市,懷上Sama並生下她的經過。這部《親愛的莎瑪》以相當私人的角度,將戰亂中「命如草芥」的狀態血淋淋呈現,同時也在無助與悲痛的夾縫中,照射出堅強的生命之光。
Thumbnail
成長在鮮少發生戰亂的國家地區的人們,在日常生活裡反而吸收了大量描摹戰爭的概念創作物,而這些人對戰爭的認知,顯然就比那些半生時間都陷於顛沛流離的受難者還擁有更豐富多元的層次,因為,旁觀者總是透過已經被整理過的、條理分明的「人工產品」來認識某場戰爭,不慌不忙地吸收著資訊。
Thumbnail
成長在鮮少發生戰亂的國家地區的人們,在日常生活裡反而吸收了大量描摹戰爭的概念創作物,而這些人對戰爭的認知,顯然就比那些半生時間都陷於顛沛流離的受難者還擁有更豐富多元的層次,因為,旁觀者總是透過已經被整理過的、條理分明的「人工產品」來認識某場戰爭,不慌不忙地吸收著資訊。
Thumbnail
所謂人的感動,似乎成為了某種可以預料的、可觸發調控其大小、時機、起伏轉向的事情。駱以軍的一段文字把這樣的「工作」看得頗為下流和身體性……
Thumbnail
所謂人的感動,似乎成為了某種可以預料的、可觸發調控其大小、時機、起伏轉向的事情。駱以軍的一段文字把這樣的「工作」看得頗為下流和身體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