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最後的自由時光》:白襪子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圖片取自Giloo官網
〈白襪子〉
痛苦來自
切身而無法冷眼旁觀的
你的白襪子
抗不了寒
抵不了髒
誰還記得最後一躺
只記得
你最初的模樣
最後之後才有自由
不知道你將去哪裡
我還在原地
時光如果可以倒敘
選擇如果可以從頭換掉
請把握那個可以跟你在一起的美好當下
神采飛揚
一些心情 一些回應 一些你 一些角色 很多我 假裝沒事或是 很有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假裝是詩 〈多餘〉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假裝是詩 〈我也〉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假裝是詩 〈歸處〉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給T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假裝是詩 〈希望〉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時間和關注,是大自然送給孩子和我們最好的禮物──《奧地利奶奶給孩子的居家芳療小藥鋪》給孩子使用精油和藥草製劑?這真的可行嗎?幾歲才能開始用呢?對小孩的嗅覺會不會太過刺激? 劑量又要如何拿捏呢? 我一直遇到許多諸如此類的提問。我的回答是:可以,精油甚至可以用在嬰兒身上, 前提是你用對精油,而且慎選品質。
Thumbnail
avatar
堡壘文化
2021-05-07
你喜歡現在的自己嗎?關於繪本《有點樣子》在成長及社會化的過程裡,會有很多規範,小至父母顯性或隱而未說的規則,大至所處社會文化不成文的習俗與約定,都為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地加添了原本不屬於自己樣子的面具,及至長大成人,有的人麻木於厚厚的面具,有的人⋯⋯
Thumbnail
avatar
思嘉
2021-04-30
《最後抱他的人》用 30 年時間,搭建帶孩子走向閱讀的橋孩子不需要書本也能生存,但有了書本才能更有力量地生活。微小的聲音在書頁之間產生響亮的回音。許慧貞老師推動閱讀計畫的核心,不在提升識字量、磨練寫作功力、培養書香氣質,而是當你站在人生難題的高牆前,書本可以是你的重錘,讓你拆除牆體。
Thumbnail
avatar
00nyrhtak
2021-02-16
沒有自由的日子還可以過的嗎。在看完《人生不是名利場》之後人生不是名利場,黎智英。 黎智英,1948年出生於廣州,12歲時偷渡到香港,1975年創辦公明織造廠,1981年創辦佐丹奴,1990年創辦壹傳媒。從一個窮小子到明白什麼是自由,他從來沒當過自己是個生意人,一直以知識份子自居做生意。
Thumbnail
avatar
壹肆說
2021-01-14
讀《狂熱份子》—免於自由的自由 納粹主義群眾跟共產主義群眾的相異點是什麼?很清楚的是教義的截然對反,但他們的相同點又是什麼?宗教性,例如法國大革命就有著口號、烈士(聖徒),布爾什維克和納粹則有著鐵鎚、鐮刀和卍字的象徵,甚至還具有儀式性地閱兵還有集會。所謂的教義與論說的根本差別就在於一者是純然信仰的標的,另一者則是溝通對話的理
Thumbnail
avatar
曾友俞
2020-07-20
《燃燒女子的畫像》戀人的目光自由而平等    這是一個關於缺乏自由與平等的故事,面對的是18世紀整個社會結構體制的壓迫,因此艾洛伊茲不要瑪麗安認為不反抗是她的過錯;因此瑪麗安認為自己沒有權力要求艾洛伊茲反抗;因此她們選擇以回憶的方式保留對方。
Thumbnail
avatar
蔡翔宇
2019-12-29
釀選書+|《白虹的影海人生》跋|關於人生的入戲:再演一次我自己終究,重要的不是有或沒有一個「真正的白虹」,以及那是什麼模樣,重要的是,每個現場,與其說它們將是歷史,不如說它們將以各種可能性參與進歷史的創造。而可能性是「真的」嗎?是的,從感受地歷經生命的角度而言,人所有意識得到的可能性,都是真的──它們標誌了你關於此生的滿足與遺憾。
Thumbnail
avatar
黃以曦
2018-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