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打籃球的你,相信有「投籃手感」這回事嗎?
相信有在打籃球或是喜歡任何其他球類運的你,總有幾次手上冒煙、手感特好的感覺,對吧?其實不只你,很多的職業球員也有這樣的感覺,也因此有了各式各樣的球場迷信、賽前儀式。
但事實真是如此?早在1980年代,康乃爾大學進行了一項研究,分析了1980–1981該季76人隊每位球員的連續投籃紀錄,以及1980–1982賽爾迪克對兩季的罰球命中率。 得到觀察結果,球員每次投球的命中率與前一次投籃的結果無關,甚至連相對較不受干擾的罰球表現,於整個賽季中亦是呈現常態分布。然而這樣的研究成果卻不被當時所接受,甚至被許多教練、球迷嘲笑「不懂籃球」,且當年76人隊上的八名球員在訪問時,皆自認常連續進球(笑)。
為何數據上呈現不出來的手感,卻讓多數人信以為真呢? 首先是「先入為主」,我們普遍認定「信心會影響表現」,而這也造成我們帶有預判的觀賽,甚至會將差一點投進的球,也當作投進。第二點,是「人類天生對機率的誤解」,統計學上也稱之為「群聚錯覺」例如:我們低估了擲硬幣時連續出現正或反面的機率,或是隨機撥放時總是連續出現最有印象的幾首歌。而在籃球場上,我們則是高估了連續進球的比例。若將參考數據放大,我們將發現一切都是按照命中率表現,我們只是見樹不見林罷了。手感如何,並非重點,而是平日的練習提升命中率,整季下來才會提升得分表現。
回到投資,我們常聽到有一種老師,試著分析市場上某種神祕的線性走勢,來指導你如何在高點獲利了解(當然這不是免費的)。然而,真實世界已告訴我們,沒有人可以成功預測未來,我們不應試圖預測未來,而是真正了解自己的投資標的發展性與風險,並堅守自己的財務紀律。這些基本功就是我們的平日練習,而非僅以現下發生的事件,來預測未來。
巴菲特:無人能預測未來,學會獨立思考 (摘自
《巴菲特的投資原則》一書)
WRIT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