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封“告狀”電郵為何引發兩岸論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撰寫:施學庸

raw-image


兩岸在疫情期間的爭論又多了一則,就是台灣於2019年12月底通報給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信件,究竟有沒有起到警示作用,另外則是台灣此時重提通報的用意為何。

此,2020年4月11日,WHO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公開表示,台灣在2019年12月提出的通報郵件中,並未提及有“人傳人”的風險一詞。而台灣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隨即公佈當時電郵記錄,並且發表聲明,其中第一點為“疾病管制署自網路上得知,在中國武漢市發生至少七例非典型肺炎(Atypical Pneumonia)。中國慣稱SARS為非典型肺炎,此為冠狀病毒引起嚴重人傳人的疾病”。而陳時中批評WHO是“內行人講外行話”,引發熱議。


其中的關鍵點是,台灣認為這封寫給WHO的電郵中提到“武漢已有7個案例隔離治療”,這種說法便是給世衛的示警。所以當WHO否認示警作用時,陳時中藉此批評WHO是“內行人說外行話,隔離治療不是警訊,那什麽情況才是警訊”。不過,陳時中的說法顯然有些“事後諸葛”的味道,如果當時台灣真的懷疑可能是新型的冠狀病毒,同時具有人傳人的可能性,為何不直接宣布,或者以此通報給世衛組織。最可能的情況是,台灣方面懷疑這次是SARS捲土重來,深怕因為地緣因素受到影響,因此格外留神。


對此,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於北京時間2020年4月18日駁斥台灣的說法,認為台方所稱的郵件,僅引述武漢市衛健委公佈的內容,只能算是“轉述”而並沒有所謂的“示警作用”,而這樣的郵件反而證實了武漢衛健委並沒有存在“瞞報”的情況,並批評民進黨的炒作是一個偽命題,目的就是作政治文章,欲“以疫謀獨”。


如果仔細看武漢市衛健委在2019年12月31日的公告,其中提到接受通報後回顧性調查並追踪了27例“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而其中7例病例嚴重的情況,並稱“目前為止未發現明顯人傳人現象,未發現醫務人員感染”。


而台灣所謂寫郵件“示警”WHO的原由其實是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於12月31日清晨5時,在網路平台看到的武漢衛健委在12月30日的警示公文,因此才有後續的寫信給中國大陸查證並且通報WHO,以及疾管署對疫情的“超前部署”。不過諷刺的是,這篇被台灣社會稱為“護國神文”的網絡文章,其中的警示訊息卻來自武漢市衛健委的公文。


台灣對於寫信通報給WHO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其一是按照流程回報,再者是台灣對於中共的“半信半疑”,以及最後對於“不明原因病毒肺炎”的謹慎態度。而其中的關鍵是,台灣方面認為該病毒有“人傳人”的可能性,但武漢市衛健委在12月31日的公告中提到“並未發現明顯人傳人現象”。


雖然大陸和WHO都表明並未出現“人傳人”的現象,不過後續台灣方面可能還是不放心,因此在1月中旬派出專家到武漢了解疫情狀況,而疾管署在專家回台後於1月16日召開說明會指出“研判武漢當地雖不排除有限人傳人風險,然感染源尚未釐清,疾管署宣布自即日起提升武漢市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二級警示(ALERT)”。


而在大陸方面,對於“人傳人”的警訊,一直要到武漢市衛健委於1月15日的通報中提到,“尚未發現明確的人傳人證據,不能排除有限人傳人的可能,但持續人傳人的風險較低。”而最終到1月20日,才由中國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鐘南山院士就疫情防控情況介紹說,新型冠狀病毒已出現“人傳人”情況,同時已有14名醫務人員受到感染。


這些問題的爭議點在於,對於新冠病毒的“認識過程”,台灣可能認為中共官方在2019年12月底之前便存在瞞報“人傳人”的問題,而大陸官方則認為這是一個醫學專業的探索和判定的問題,在沒有足夠的證據之前,為了避免社會恐慌和維穩需求,無法“妄下定論”。


不過真實的情況可能遠比這樣簡化的兩分法更為複雜,例如英國廣播公司(BBC)認為由於1月11日湖北省進入“兩會”的時間,恐有降低負面新聞報導的可能性,而實際的情況則是1月11日到1月16日,武漢市衛健委連續7天宣布未有新增病例,而在1月17日則“重啟通報”,但也僅有4例新增病例。此外,自2019年12月疫情出現後,國家衛健委陸續派出三波專家到武漢考察也間接證明事情的複雜性。


換句話說,如果簡單地將疫情的“認識過程”當作純粹的醫學專業問題,而將官方“瞞報”的情況當作政治問題,就忽略了其實它們是屬於交織在一起的STS(社會與科技)的整合性問題。在新冠病毒的例子裡,現代社會除了從流行病學的角度去認識和判定新的公衛危機之外,也需要有公權力去宣布才能喚起民眾的注意,而這樣的過程一方面需要時間,另一方面也需要醫學和衛生相關部門以及官僚體系的配合才能達成。


不過目前兩岸官方關係已達到新的冰點,而疫情也使得兩岸民間的不諒解達到新的高點。其實大陸社會也要求相關部門釐清是否存在“瞞報”的情況,不過這樣的批評聲浪主要是希望大陸能朝向更加現代化的社會邁進,同時減少官僚體制的“形式主義”和“欺上瞞下”的不良作風,但大陸同樣有一種社會共識,即這種“糾偏”不能反過來成為國際社會譴責中國,甚至成為後績要求中國索賠的“把柄”。


台灣單方面的“指責”,不但不會被大陸社會視為“善意的改革提示”,而所謂“向世衛示警”的說法在此時更像是要求世衛評評理,藉此責怪大陸官僚的“瞞報”使得疫情在國際社會中蔓延,以便在未來的輿論戰取得高地,更可能讓台灣的指責和國際反華勢力連成一氣,但這樣的做法定將使得兩岸關係更加惡化,也讓兩岸官方和民間因為疫情而陷入更加對立的局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多維TW的沙龍
5會員
189內容數
《多維TW》月刊是一本深度分析政經評論雜誌 以時政評論、國際新聞資訊搭建溝通橋樑 突破地域主張以『多維觀點』提供『寰球視野』 全方位解讀和剖析中國政治、兩岸關係、以及國際現勢牽動下的全球局勢發展與影響。
多維TW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8/14
撰寫:林仕祥 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Alex Azar)8月12日結束訪台行,下午搭專機返美,阿札爾這次訪台行被台美雙方定調為「歷史性訪問」,蔡英文當晚在美國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及「美國進步中心」合辦的視訊會議中,發表錄影演說,就台美關係部分,她強調台灣將繼續與美國合作,建立更具建設性的「台美
Thumbnail
2020/08/14
撰寫:林仕祥 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Alex Azar)8月12日結束訪台行,下午搭專機返美,阿札爾這次訪台行被台美雙方定調為「歷史性訪問」,蔡英文當晚在美國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及「美國進步中心」合辦的視訊會議中,發表錄影演說,就台美關係部分,她強調台灣將繼續與美國合作,建立更具建設性的「台美
Thumbnail
2020/08/13
撰寫:廖士鋒 陸生歸台議題,至今仍然沒有得到民進黨政府全面放行,甚至是台灣教育部都鬆口答應、發出公文後,硬是被陸委會給「追剿」,對馬英九8月13日在臉書貼文,呼籲全台灣大專院校的校院長一齊站出來反對。 馬英九批評,民進黨政府已全面開放境外生返台,卻獨漏陸生,使其成為「反中仇陸」政策的犧牲品。
Thumbnail
2020/08/13
撰寫:廖士鋒 陸生歸台議題,至今仍然沒有得到民進黨政府全面放行,甚至是台灣教育部都鬆口答應、發出公文後,硬是被陸委會給「追剿」,對馬英九8月13日在臉書貼文,呼籲全台灣大專院校的校院長一齊站出來反對。 馬英九批評,民進黨政府已全面開放境外生返台,卻獨漏陸生,使其成為「反中仇陸」政策的犧牲品。
Thumbnail
2020/08/12
撰寫:林仕祥 蔡英文8月11日出席「台灣資安大會開幕典禮」,她強調,面對現階段各種境外勢力的挑戰,以及惡意威脅的層級節節升高,加上網路攻擊越來越細緻化,竊取企業商業機密、影響台灣民主體制,嚴峻的國際情勢,讓台灣必須提高戰略思維,完善資安應對策略。因此,蔡英文揭櫫接下來台灣資安產業的四大目標。
Thumbnail
2020/08/12
撰寫:林仕祥 蔡英文8月11日出席「台灣資安大會開幕典禮」,她強調,面對現階段各種境外勢力的挑戰,以及惡意威脅的層級節節升高,加上網路攻擊越來越細緻化,竊取企業商業機密、影響台灣民主體制,嚴峻的國際情勢,讓台灣必須提高戰略思維,完善資安應對策略。因此,蔡英文揭櫫接下來台灣資安產業的四大目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讓時間回推到2020年疫情才剛被發現時,那時的台灣才剛結束一場驚心動魄的選舉,連任的總統蔡英文在還來不及開心時,一名醫師在網路上發現了中國出現「非典型肺炎」,立即做出回報。 中國由李文亮醫師為首的專業人士做出呼籲,卻成為優先被開刀的對象,在中國政府不斷地掩蓋下,許多人選擇相信了中國政府,壓根不把
Thumbnail
讓時間回推到2020年疫情才剛被發現時,那時的台灣才剛結束一場驚心動魄的選舉,連任的總統蔡英文在還來不及開心時,一名醫師在網路上發現了中國出現「非典型肺炎」,立即做出回報。 中國由李文亮醫師為首的專業人士做出呼籲,卻成為優先被開刀的對象,在中國政府不斷地掩蓋下,許多人選擇相信了中國政府,壓根不把
Thumbnail
撰寫:吳卓遠 流行疫情指揮中心5月5日宣布,當日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台灣社會期盼的“嘉玲”(確診數+0)再現。台灣迄今也已連續23天無新增本土病例,顯示疫情獲得一定的控制。截至5月5日,台灣累計共438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分別為347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來自“敦睦艦隊”的群聚感
Thumbnail
撰寫:吳卓遠 流行疫情指揮中心5月5日宣布,當日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台灣社會期盼的“嘉玲”(確診數+0)再現。台灣迄今也已連續23天無新增本土病例,顯示疫情獲得一定的控制。截至5月5日,台灣累計共438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分別為347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來自“敦睦艦隊”的群聚感
Thumbnail
副總統大仁哥近期透過線上學習平台 Hahow 好學校,開設免費的線上全民防疫通識課。透過傳染病學家的視角與臺灣長期防疫的脈絡,去解釋這次COVID-19的衛教觀念,與臺灣防疫政策背後的邏輯。 以下為大家整理筆記重點,詳情還是要建議大家自己去上課喔!
Thumbnail
副總統大仁哥近期透過線上學習平台 Hahow 好學校,開設免費的線上全民防疫通識課。透過傳染病學家的視角與臺灣長期防疫的脈絡,去解釋這次COVID-19的衛教觀念,與臺灣防疫政策背後的邏輯。 以下為大家整理筆記重點,詳情還是要建議大家自己去上課喔!
Thumbnail
撰寫:吳卓遠 流行疫情指揮中心4月15日14時召開記者會宣布,新增2例確診病例,均自美國返台,其中1例個案曾在3月30日搭乘已有多起確診病例的紐約返台班機,該班機累計已有12人確診。目前台灣累計確診數為395例,分別為340例境外移入及55例本土病例,其中6人死亡,137人解除隔離。 駁WHO對
Thumbnail
撰寫:吳卓遠 流行疫情指揮中心4月15日14時召開記者會宣布,新增2例確診病例,均自美國返台,其中1例個案曾在3月30日搭乘已有多起確診病例的紐約返台班機,該班機累計已有12人確診。目前台灣累計確診數為395例,分別為340例境外移入及55例本土病例,其中6人死亡,137人解除隔離。 駁WHO對
Thumbnail
撰寫:吳卓遠 流行疫情指揮中心3月30日14時召開記者會宣布,台灣新增8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中7例境外移入,1例本土病例,為3月28日確診的台交通局駐機場員工之5歲兒子。 指揮中心指揮官、台衛福部長陳時中也宣布3月29日晚間台灣新增3例死亡病例的不幸消息,表示死者基本上有慢性病。目前台灣累計確
Thumbnail
撰寫:吳卓遠 流行疫情指揮中心3月30日14時召開記者會宣布,台灣新增8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中7例境外移入,1例本土病例,為3月28日確診的台交通局駐機場員工之5歲兒子。 指揮中心指揮官、台衛福部長陳時中也宣布3月29日晚間台灣新增3例死亡病例的不幸消息,表示死者基本上有慢性病。目前台灣累計確
Thumbnail
撰寫:吳卓遠 流行疫情指揮中心3月24日14時宣布,台灣新增20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皆為境外移入,且多為旅外就學或工作者。台灣累計確診達215人確診,分別為178例境外移入及37例本土病例。 對於湖北省將解封,滯鄂台人的返台事宜,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解封後,滯鄂台人返台的待遇,
Thumbnail
撰寫:吳卓遠 流行疫情指揮中心3月24日14時宣布,台灣新增20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皆為境外移入,且多為旅外就學或工作者。台灣累計確診達215人確診,分別為178例境外移入及37例本土病例。 對於湖北省將解封,滯鄂台人的返台事宜,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解封後,滯鄂台人返台的待遇,
Thumbnail
如同武漢肺炎的各種假新聞,我們的社群媒體也充斥各種假消息,到底為什麼台灣會有這麼多假新聞和謠言?
Thumbnail
如同武漢肺炎的各種假新聞,我們的社群媒體也充斥各種假消息,到底為什麼台灣會有這麼多假新聞和謠言?
Thumbnail
人命問題當前,我們撕下了中國的標籤,卻還要因為掛不上台灣的名牌而拒絕參與嗎?
Thumbnail
人命問題當前,我們撕下了中國的標籤,卻還要因為掛不上台灣的名牌而拒絕參與嗎?
Thumbnail
正常情況,台灣真的不需要擔心這次的疫情,標準流程即可以應付。我們要擔心的是萬一出現不正常的狀況,醫療系統是否能夠承受超出負擔的能力。這有很多種狀況跟劇本需要模擬,而且絕大部分都跟醫療專業無關。
Thumbnail
正常情況,台灣真的不需要擔心這次的疫情,標準流程即可以應付。我們要擔心的是萬一出現不正常的狀況,醫療系統是否能夠承受超出負擔的能力。這有很多種狀況跟劇本需要模擬,而且絕大部分都跟醫療專業無關。
Thumbnail
2020年1月,武漢新型肺炎出現在台灣本土。在中國,有不少網友、媒體不斷抱怨,武漢官方對於疫情訊息的處理,相當不合理,沒有突出其該有的嚴重性。
Thumbnail
2020年1月,武漢新型肺炎出現在台灣本土。在中國,有不少網友、媒體不斷抱怨,武漢官方對於疫情訊息的處理,相當不合理,沒有突出其該有的嚴重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