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美台貿易協定具有「深遠戰略意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撰寫:林仕祥
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Alex Azar)8月12日結束訪台行,下午搭專機返美,阿札爾這次訪台行被台美雙方定調為「歷史性訪問」,蔡英文當晚在美國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及「美國進步中心」合辦的視訊會議中,發表錄影演說,就台美關係部分,她強調台灣將繼續與美國合作,建立更具建設性的「台美安全合作關係」、啟動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並與美國合作強化與其他理念相近民主國家的鏈接。
在這場題為「保衛台灣作為印太區域自由的堡壘」的演說,蔡英文先談兩岸,再談台美關係。她說,即使台軍戰力強勁,但仍須爭取理念相近民主國家的支持,她很自豪「目前台美關係空前緊密」,台美在各領域都高度互信,對於如何保障及促進自由開放的印太區域有共同的戰略圖像,期許雙方未來在這項議題有深入的討論。
蔡英文強調,在第二任期內,她將繼續與美國合作,首要任務之一就是在區域的共同利益上,建立更具建設性的「台美安全合作關係」,她相信台美雙方對區域挑戰的共同認知,是超越政治及黨派的,台灣期待透過更坦承及堅實的政策層級對話,與美方就如何維繫兩岸和平,建立最大共識。
除了建立更具建設性的「台美安全合作關係」,蔡英文說,其次是啟動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過去幾個月來,台美都認知到確保經貿鏈接及供應鏈安全無虞的重要,台積電宣佈在亞利桑納州設廠,台灣也樂見谷歌、微軟等美國企業過去一年大幅加碼投資台灣,對於如何推進台美洽簽自由貿易協定,必須有清楚且具體的規劃,而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雙邊貿易關係受阻於「技術性問題」而未能持續推進。
她有決心依既定的科學標準共同來克服,同時確保消費者安全,相信台灣民眾可以了解與美國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價值與優點,希望美方也能體察這項協定的深遠戰略意涵。
蔡英文表示,台灣要與美國合作強化與其他理念相近國家的鏈接,台灣看到美國敲響歐洲、亞洲、非洲等地對專制政權挑戰的警鐘,6月舉辦的「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上,她見證理念相近國家逐漸凝聚共識需強力捍衛全球民主制度,這可以從協助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做起,提供更多製度面的支持;2020年1月,超過1,400萬台灣民眾踴躍投票決定台灣的未來,投票率創新高,台灣人民對自身的民主及共同成就深感驕傲,證明民主並非專屬於西方世界,更非像某些人聲稱與特定文化無法相容,「選擇所屬政體,是普世人民的共同願望,更是不可剝奪的權利」。
蔡英文指出,身為台灣總統,她的職責就是保障人民的這些權利,並確保這些權利世代傳承下去,台灣站在捍衛民主價值的最前線,眼前面臨的嚴重威脅,反映出任務的艱鉅,然而只要理念相近民主國家團結一致,她有信心克服挑戰,共同保衛台灣,繼續扮演印太區域自由與民主的堅實堡壘。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會員
189內容數
《多維TW》月刊是一本深度分析政經評論雜誌 以時政評論、國際新聞資訊搭建溝通橋樑 突破地域主張以『多維觀點』提供『寰球視野』 全方位解讀和剖析中國政治、兩岸關係、以及國際現勢牽動下的全球局勢發展與影響。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多維TW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撰寫:廖士鋒 陸生歸台議題,至今仍然沒有得到民進黨政府全面放行,甚至是台灣教育部都鬆口答應、發出公文後,硬是被陸委會給「追剿」,對馬英九8月13日在臉書貼文,呼籲全台灣大專院校的校院長一齊站出來反對。 馬英九批評,民進黨政府已全面開放境外生返台,卻獨漏陸生,使其成為「反中仇陸」政策的犧牲品。
撰寫:林仕祥 蔡英文8月11日出席「台灣資安大會開幕典禮」,她強調,面對現階段各種境外勢力的挑戰,以及惡意威脅的層級節節升高,加上網路攻擊越來越細緻化,竊取企業商業機密、影響台灣民主體制,嚴峻的國際情勢,讓台灣必須提高戰略思維,完善資安應對策略。因此,蔡英文揭櫫接下來台灣資安產業的四大目標。
撰寫:袁愷勳 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長艾薩(Alex Azar)日前訪臺,並於2020年8月11日下午在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進行公開演講,演講中盛讚臺灣是世界的寶石,並稱美國不會羞於讓世界承認全球需要臺灣。 演講前請到臺灣前副總統、以公共衛生專業著稱的陳建仁致詞。陳建仁表示,美、臺的衛生健康交
撰寫:廖士鋒 民進黨上台執政後,「台灣文化主體性」不僅常常被文化首長強調,在施政計劃或報吿書當中更是隨處可見,不過這是個非常抽象的概念,尤其是「主體性」一詞,起初是哲學概念,也是近代以來從西方思想家到日本京都學派,乃至於後現代、後殖民主義者在探討「我」或者「我們」的各種存在方法如何在思想的論辯或實
撰寫:林仕祥 近來台灣政壇爆發跨黨派立委收賄案,其中民進黨立委蘇震清一人就豪氣收下逾新台幣2,000萬元,金額居冠,重創民進黨形象,逼得蔡英文自8月3日起,連續三天在台灣總統府、民進黨青年營隊、民進黨中常會等公開場合發出三道諭令,指派文官出身的李大維接下台灣總統府秘書長,以防派系勢力繼續覬覦,更
撰寫:于品海 李登輝去世了,而臺灣今天已經不再一樣,內部嚴重分裂是它的政治現實,兩岸人民對統一的認知也發生了轉變。數百萬臺灣人與內地關係緊密,不是在內地讀書或就業,就是配偶來自內地,頻密往返,很多人甚至以內地為主要居住地;企業之間的交往也已經無法分割,大多數臺資已是“紅色產業鏈”的一環,鳳梨是
撰寫:廖士鋒 陸生歸台議題,至今仍然沒有得到民進黨政府全面放行,甚至是台灣教育部都鬆口答應、發出公文後,硬是被陸委會給「追剿」,對馬英九8月13日在臉書貼文,呼籲全台灣大專院校的校院長一齊站出來反對。 馬英九批評,民進黨政府已全面開放境外生返台,卻獨漏陸生,使其成為「反中仇陸」政策的犧牲品。
撰寫:林仕祥 蔡英文8月11日出席「台灣資安大會開幕典禮」,她強調,面對現階段各種境外勢力的挑戰,以及惡意威脅的層級節節升高,加上網路攻擊越來越細緻化,竊取企業商業機密、影響台灣民主體制,嚴峻的國際情勢,讓台灣必須提高戰略思維,完善資安應對策略。因此,蔡英文揭櫫接下來台灣資安產業的四大目標。
撰寫:袁愷勳 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長艾薩(Alex Azar)日前訪臺,並於2020年8月11日下午在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進行公開演講,演講中盛讚臺灣是世界的寶石,並稱美國不會羞於讓世界承認全球需要臺灣。 演講前請到臺灣前副總統、以公共衛生專業著稱的陳建仁致詞。陳建仁表示,美、臺的衛生健康交
撰寫:廖士鋒 民進黨上台執政後,「台灣文化主體性」不僅常常被文化首長強調,在施政計劃或報吿書當中更是隨處可見,不過這是個非常抽象的概念,尤其是「主體性」一詞,起初是哲學概念,也是近代以來從西方思想家到日本京都學派,乃至於後現代、後殖民主義者在探討「我」或者「我們」的各種存在方法如何在思想的論辯或實
撰寫:林仕祥 近來台灣政壇爆發跨黨派立委收賄案,其中民進黨立委蘇震清一人就豪氣收下逾新台幣2,000萬元,金額居冠,重創民進黨形象,逼得蔡英文自8月3日起,連續三天在台灣總統府、民進黨青年營隊、民進黨中常會等公開場合發出三道諭令,指派文官出身的李大維接下台灣總統府秘書長,以防派系勢力繼續覬覦,更
撰寫:于品海 李登輝去世了,而臺灣今天已經不再一樣,內部嚴重分裂是它的政治現實,兩岸人民對統一的認知也發生了轉變。數百萬臺灣人與內地關係緊密,不是在內地讀書或就業,就是配偶來自內地,頻密往返,很多人甚至以內地為主要居住地;企業之間的交往也已經無法分割,大多數臺資已是“紅色產業鏈”的一環,鳳梨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台灣要付保護費」之前提,必需先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台灣人民必需先主動的站起,使台灣先成為國家,國際各國才能伸出援手協助台灣。反之因為「台灣問題」涉及「一國(中國)內政不干涉原則」,包括美國都不可能主動的保護台灣,遑論保護費。
訴諸戰爭的話,就是「征服」。不訴諸戰爭,是「接管」?這報告表明了一種關切中共的「灰色侵擾」達成控制台灣的目標。有一種公民防禦的現象,那是奠基在對於民主的真心信仰與喜歡。 有美國說過,美國政府要給台灣政府與人民更多的信心,當然包括國際參與。可惜
Thumbnail
BBC認為蔡英文是台灣的捍衛者,更近一步稱讚她在作為台灣領導人時的成就。
Thumbnail
3月20日在美國眾議院有一場重要的聽證會:眾院軍事委員會邀請印太司令部
Thumbnail
2020/11/6 舊的紅線是單一指標:臺灣法理地位改變,這雙方都容易把握與規避。新的「紅線區間」定義權恐將在對岸:從台美關係升級、攻擊性軍售、駐軍建制化到社會脫鉤措施等等,都可能是指標。兩岸若在區間中繼續累積誤解,也將更硬化北京拉掉三角、單邊解決的決心。
中國是對美國和世界秩序最為系統性和危險的威脅,這種情況自特朗普政府以來一直存在,並將持續下去。 在賴清德的政府中,台灣必須站在共同價值和民主夥伴一邊。
Thumbnail
當前「美日」、「美韓」、「美菲」都是軍事同盟國家,除分別簽署有「共同防禦條約」外,日本、南韓、菲律賓等國家,也皆有美國的軍事基地存在。台灣與美國雖無軍事同盟,但在近年來台美軍事合作的密集互動下,其實已發展出「準軍事同盟」的深層關係。
Thumbnail
#國防升級 這八年來與美國的關係穩定發展,除了戰略地位的重要性、中美勢力的搏奕,另外還有 #蕭美琴 擔任外交人員的居中協調,台灣買到了許多以前買不到的武器、疫情嚴重的時候也能優先獲得疫苗的援助。另外就是2023年的9月台灣有自己製造的潛艦 #海鯤艦。跟自行研發的疫苗一樣,都是重要的國防力量,能夠避免
「台灣要付保護費」之前提,必需先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台灣人民必需先主動的站起,使台灣先成為國家,國際各國才能伸出援手協助台灣。反之因為「台灣問題」涉及「一國(中國)內政不干涉原則」,包括美國都不可能主動的保護台灣,遑論保護費。
訴諸戰爭的話,就是「征服」。不訴諸戰爭,是「接管」?這報告表明了一種關切中共的「灰色侵擾」達成控制台灣的目標。有一種公民防禦的現象,那是奠基在對於民主的真心信仰與喜歡。 有美國說過,美國政府要給台灣政府與人民更多的信心,當然包括國際參與。可惜
Thumbnail
BBC認為蔡英文是台灣的捍衛者,更近一步稱讚她在作為台灣領導人時的成就。
Thumbnail
3月20日在美國眾議院有一場重要的聽證會:眾院軍事委員會邀請印太司令部
Thumbnail
2020/11/6 舊的紅線是單一指標:臺灣法理地位改變,這雙方都容易把握與規避。新的「紅線區間」定義權恐將在對岸:從台美關係升級、攻擊性軍售、駐軍建制化到社會脫鉤措施等等,都可能是指標。兩岸若在區間中繼續累積誤解,也將更硬化北京拉掉三角、單邊解決的決心。
中國是對美國和世界秩序最為系統性和危險的威脅,這種情況自特朗普政府以來一直存在,並將持續下去。 在賴清德的政府中,台灣必須站在共同價值和民主夥伴一邊。
Thumbnail
當前「美日」、「美韓」、「美菲」都是軍事同盟國家,除分別簽署有「共同防禦條約」外,日本、南韓、菲律賓等國家,也皆有美國的軍事基地存在。台灣與美國雖無軍事同盟,但在近年來台美軍事合作的密集互動下,其實已發展出「準軍事同盟」的深層關係。
Thumbnail
#國防升級 這八年來與美國的關係穩定發展,除了戰略地位的重要性、中美勢力的搏奕,另外還有 #蕭美琴 擔任外交人員的居中協調,台灣買到了許多以前買不到的武器、疫情嚴重的時候也能優先獲得疫苗的援助。另外就是2023年的9月台灣有自己製造的潛艦 #海鯤艦。跟自行研發的疫苗一樣,都是重要的國防力量,能夠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