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俗女養成記」去旅行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菁寮老街因2005年「無米樂」紀錄片,
曾引起一波關注和旅遊潮。
2019年「俗女養成記」再度掀起朝聖人潮。
聰頭夫妻2013年夏天到白河賞蓮花,
曾經順遊菁寮老街。
這次上阿里山賞花天氣冷,
下山就往「熱」門點跑,
氣溫很熱但人潮很冷,
加上肺炎疫情考量,
陳嘉玲的家「金德興中藥舖」暫停開放,
我們在老街上遊走變得很醒目。
一個少年仔端著糙米餅過來請我們試吃,
口感清爽酥脆,
我們表明先去吃午餐,
回頭再來光顧。
無米樂 崑濱伯(2013年)
2013菁寮老街
白河蓮花
土溝村
機車騎士:有遊客ㄝ
返鄉創業可口少年仔糙米食品

「富貴食堂」割稻仔飯

依著老闆介紹來到「富貴食堂」。
食堂對面的空地整理得很整潔,
標示了「無米樂社區」,
角落有小屋供奉著兵將,
不敢造次拍照,
應該是負責維護村子安全的神明 。
富貴食堂
無米樂社區廣場
富貴食堂用餐區
俗女養成記沒來這裡:但是
吃過兩次割稻飯
俗女養成記~追劇地圖
研讀一番再用午餐

富貴食堂提供的是「割稻仔飯」,
早期農村割稻子時,
左鄰右舍「互相放伴」割稻子,
主人家準備最豐盛料理,
挑到田裡慰勞大家的辛苦。
割稻仔飯吃的是人情味和家常菜。
用大碗公先裝飯,
再把配菜放在飯上面。
吃完飯菜拿碗公去裝湯,
半顆飯粒不剩,
那是珍惜食物、回報主人盛情的做人禮數。
我們點了三杯雞和爌肉飯各一份,
當然是全部嗑完以表達感恩。
食堂裡利用很多古早年代的器物布置,
是我們小時候回阿公阿嬤家會看到的,
對於我兒子那一輩來說就變成傳說一樣。
奉茶~好像金城武說
割稻飯上菜
裡應(準備食材)
外合(攤頭做菜)
成果就是~割稻飯
突然響起~Last Dance 回到1960(以下開始融入)
黃雨萱找到陳韻如的斗笠了
李子維騎過的木馬
莫俊傑的腳踏車
32唱片行

二百年古厝「金德興藥鋪」

金德興藥鋪或稱菁寮阮家古厝,
建於清乾隆末年,
約二百年的歷史,
但並不是一開始就建在菁桐,
它曾二次遷徙,
換了三個家族,
最初為嘉義縣鹿草鄉頂潭村某林家望族的祖厝,
後來轉賣後壁的許遷,
於1910年將建築拆解搬遷至菁寮現址,
之後再轉賣給阮謙,
開設中藥房,
同時成為阮家古厝。
金德興藥鋪正面

這樣看來,
以前的建築很環保,
使用的木頭材質好,
建築工法純熟,
耐用且能拆解再組合。
透過窗戶隱約看見中藥鋪內部陳設,
木製的藥櫥抽屜上寫著中藥名,
陶製蘋果瓶和玻璃廣口瓶,
其他的物品也應該都是承載著家族歷史和回憶。
可惜兩次到訪都無緣進入參觀。
門匾後的題字
「門前鶯聲巧 樓外燕語喧」
「吟風 笑月」
感受到屋主的浪漫,
大門上寫著
「德行猶模 興仁立樓」
屋主注重品德,
開設藥鋪救人助人,
為子孫留下好典範。
對於古厝的建築,
以下找到一篇詳細的介紹。
https://leeshinfa.pixnet.net/blog/post/8924248
環保建築典範
門前鶯聲巧
樓外燕語喧
門匾及題字
「德行猶模 興仁立樓」

「稻稻來」幸福食堂

金德興藥鋪隔壁是「稻稻來」幸福食堂,
取台語「慢慢來」諧音,
希望遊客體驗農村慢活。
這裡是墨林老村長故居,
提供米食點心和老人供餐。
但我們到達時並未營運,
簡單的擺設讓人回味小時候的純樸,
木門木窗不必擔心宵小和破壞,
庭院的長椅是放鬆閒話家常的所在。
「稻稻來」幸福食堂
「稻稻來」幸福食堂
「稻稻來」幸福食堂大門敞開
不請自來
迎客波蘿蜜
廁所的這種木門很少見了
餐桌兼課桌
二樓的木窗流通空氣/一樓的玻璃迎接陽光

全台最長壽「進成自轉車店」

進成自轉車店號稱是全台最長壽的自行車店。
中午時間店內沒有人,
門楣上貼了偶像劇「福氣又安康」劇照,
這齣戲有印象的人應該不多吧!
不過讓聰嫂想起小學低年級學騎車的畫面,
以前的腳踏車分「文車」和「武車」,
「文車」就是淑女車,
「武車」就是貨車,
一般家庭一定是優先買「武車」,
載貨載人比較實用。
腳踏車還會裝頭燈,
靠輪胎轉動接觸磨電機就會亮呢!
聰嫂就是從家裡的「武車」開始練習,
腳從三角洞跨過,
慢慢滑出平衡感,
竟然也學會了。
從網路找到協成爺爺修車影片。
進成自轉車店

「兩美理髮店」 曬梅乾菜

兩美理髮店出名的是純天然鵝絨手工耳扒,
但是今天出現的是曬梅乾菜,
其實鹹菜和梅乾菜都是芥菜做的,
都是醃漬品,
鹹菜是保持濕的狀態,
所以無法長期保存。
將鹹菜進一步曬乾就變成梅乾菜了。
兩美理髮店
純天然鵝絨手工耳扒
曬梅乾菜
曬梅乾菜


相親名店「和興冰果部」

菁寮老街以前被稱作「嫁妝一條街」,
居南北交通樞杻位置,
聚集了金飾、囍餅、西服、布行、
棉被、禮服等商店。
現在棉被店和餅店還經營著。
但大概只有假日生意才有客人。 經過崑濱伯的家, 剛好有客人買米。
不能出國請到鄉下來探險
菁寮老街以前被稱作「嫁妝一條街」
訂了喜餅到隔壁"打"新棉被
家具行
本日公休
崑濱伯的家客人上門了
和興冰果部, 門口的粉紅色紗網屏風
對面的和興冰果部,
門口的粉紅色紗網屏風,
吸引聰嫂的目光,
走近一看是古早的相親名店,
當然要進來體驗一下。
在這裡看不到黑糖水,
因為使用添加香蕉油製成的清冰,
外表和一般刨冰很像,
帶股淡淡的清香與甜味。
再搭配上不同的冰料,如紅豆、花生等。
小時候跳著用橡皮筋串起來的跳繩,
大家異口同聲地念著
「小皮球,香蕉油,滿地開花二十一,
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香蕉油是讓人很懷念的香甜滋味,
現在有些懷舊商店還可以買到香蕉油餅。
遇到一位爺爺連吃兩碗冰,
他住在新營,
專程過來吃冰,
從年少吃到現在。
離開老街前一定要給「菁寮囝仔」捧場一下。
純天然食品老少咸宜。
古早的相親名店
from 1934
用香醇香蕉油製成的清冰
超便宜價目表
也許吃冰時可以回到過去
粉紅屏風點綴老街


聖十字天主堂

來到菁寮國小,
因為疫情管制,
不能進入參觀木製校舍群,
只有2013年留下的照片。
對面的聖十字天主堂,
興建於1955-1960年,
是德國建築師哥特佛萊德·波姆。
1986年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前的作品。
其最大特徵是其外觀均為包覆鋁皮角錐尖頂。
菁寮國小木建築禮堂
聖十字天主堂
天主堂與東營兵將一起守護菁寮
菁寮國小對面聖十字教堂

「24節氣步道」找「鬼屋」

往「24節氣步道」的「大暑」爺爺,
背後荒廢的房屋充滿神秘感。
陳嘉玲和玩伴們,
懷著好奇又恐懼的心理靠近,
戲稱那裡是「鬼屋」,
因為鮮少人來,
也變成同伴的秘密基地。
拍照重點要取濃密樹蔭和鏽蝕的欄杆,
加上滿地的落葉,
呈現蕭瑟晦暗的情境。
「24節氣步道」的「大暑」爺爺
陳嘉玲來過
劇中也有這一幕

小嘉玲離家出走躲「長短樹信號所」

小陳嘉玲因為阿公開玩笑說「你是撿來的!」
傷心地離家出走,
躲藏的基地就在仕安里長短樹信號所。
是全台五分車鐵道線最多之匯集地,
兼有全台唯一之五分車信號管制所。
長短樹信號所

信號所的任務主要辦理行車區間閉塞,
與轉轍引導列車行進的方向。
為了聯繫行車動態,
通常都配置有行車電話或電話插頭。
長短樹信號所因24小時有人看守,
故還設有床舖、大竈等設施,
可見當時運蔗業務之繁忙。
窗外五分車熙來攘往:屋內電話此起彼落~

然而糖廠相繼關閉後,
鐵路與信號所連帶遭到荒廢。
此信號站建物是日據時代即有,
而在民國52年再改建。
距今又過了快60年,
加上已荒廢多年,
牆壁斑駁、木門褪色、鐵窗鏽蝕,
室內染上一層厚厚的灰塵。
旁邊的紅花風鈴則是開得燦爛。
紅花風鈴木
信號所目前規劃為休憩公園
適合帶小朋友來懷舊
一旁是推廣無毒有機的古老的倉庫轉型新的仕安社區合作社

「烏樹林車站」懷舊火車

來到烏樹林文化園區,
因為疫情影響遊客很少,
聽到工作人員聊天今天售票數0。
五分車開車時間已過,
我們也不好意思買2張票坐專車,
就隨興走走看看老房子和老車子。
台灣僅存的『勝利號』及SL- 370號蒸汽機車頭,
都是國寶級的鐵道文化資產。
火車、軌道和綠樹,
交織成極富美感的畫面。
人少呈現靜謐閒適,
但反而覺得心疼與不安。
離開前在賣場買到了最近搶手的台糖酒精。
希望疫情趕快平息,
大家又能快樂放鬆來這裡出遊。
烏樹林文化園區
轉轍器
想像搭車中
火車、軌道和綠樹,交織成極富美感的畫面
國寶級勝利號列車
勝利號列車內裝
印度式搭車法
軌道和綠樹,交織成極富美感的畫面
老房子和老車子
請踴躍前來烏樹林讓列車能重生
空蕩蕩的
有餐廳
有展覽
有藍天綠地
請用行動支持戶外旅遊用健康對抗疫情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夫妻退休後國內外趴趴走,旅遊體驗分享記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019/09/25 走秘徑 到老老街 喝杯咖啡吃大餅 奮起湖就是要慢慢品嘗
2019/09/24來去奮起湖住一晚 聽著在地人細說奮起湖的從前 漫步在奮起湖 用心去感受奮起湖的寧靜和閒適
聰頭夫妻倆已經 第四度造訪奮起湖了 每次都只是把它當成補給, 這次乘坐登山火車造訪, 並留宿一晚。
2019/09/25 走秘徑 到老老街 喝杯咖啡吃大餅 奮起湖就是要慢慢品嘗
2019/09/24來去奮起湖住一晚 聽著在地人細說奮起湖的從前 漫步在奮起湖 用心去感受奮起湖的寧靜和閒適
聰頭夫妻倆已經 第四度造訪奮起湖了 每次都只是把它當成補給, 這次乘坐登山火車造訪, 並留宿一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我的音樂播放清單中,一直都擱著一份「女人清單」,首首盡寫女人心。似乎得要到了一定的年歲,才算真正聽懂那些歌曲裡寫的,關於女人的字句。在心內作風颱後,《俗女養成記2》第七帖「公路旅行」裡,女人們也終於迎來驟雨初歇、日漸清明的時分。
Thumbnail
一人一半 (華視《俗女養成記》主題曲)  詞 曲 | 姚小民   一人一命  沒人相同 有好命人  有歹命人  你若問我  我是啥人 我是孤單的人   成功的人  有夠迷人 他的一天  好過我一年  風中的沙  隨風飄散 過一天算一天   我不是好人  也不是壞人 我只是需要一個愛我的人  好命和
Thumbnail
改編自江鵝著作的《俗女養成記》電視劇,充滿時代魂,道盡身為女性,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如何被禁錮在社會期待的窠臼裡。每個女孩,都曾有個當「淑女」的夢想,而每位父母,也都曾期盼自己的女兒,能當上一位淑女。淑女,就是傳統社會對女性在表象上的期待,純潔乖巧、工作穩定、結婚生子、犧牲奉獻。 劇中的女主角嘉玲,掙
Thumbnail
近期開播第二季的劇集《俗女養成記》,不僅原班人馬回歸,更加入了許多令人期待的演員卡司,2019年播出的第一季,無論是當年的金鐘成績又或口碑聲量都有非常好的回饋。或許我們都曾像故事中的陳嘉玲,以為拿到的劇本定會成為社會審美中的「淑女」,不料,卻走啊走成了進退兩難的「俗女」。
這幾天追完了台劇《俗女養成記》,一看便欲罷不能又回味再三。這是個圍繞40歲現代女性探尋自我的成長故事:原本想成為「淑女」的她,最終成為了「俗女」,她在一夕之間拋開了社會的期待,從那些身不由己的框架中逃離,雖然因此一無所有也對未來感然茫然,但決定做一個接受自己、平凡踏實的俗女。   在這齣戲劇時,不禁
Thumbnail
《俗女養成記》最後一集,最大的亮點與哭點是陳嘉玲與母親的互動。 1、與陳嘉玲吵架/去臺北面試,收行李 因為陳母「一直念」,陳嘉玲覺得厭煩,最後演變成母女吵架。 這裡很家常,幾乎是我這一輩的阿嬤、媽媽日常。長大後,才知道「一直念」的背後隱藏著濃濃的「愛」,只是這種方式,會讓子女兒孫輩厭煩。 陳嘉玲之所
Thumbnail
最近在netflix上映,聽說評價很好,就來朝聖 整個故事在敘述陳嘉玲的兩條主線,一條是現代線,邁入中年的焦慮, 另一條主線是描述陳嘉玲小時候,導演和編劇的帶我們回到70年代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我的音樂播放清單中,一直都擱著一份「女人清單」,首首盡寫女人心。似乎得要到了一定的年歲,才算真正聽懂那些歌曲裡寫的,關於女人的字句。在心內作風颱後,《俗女養成記2》第七帖「公路旅行」裡,女人們也終於迎來驟雨初歇、日漸清明的時分。
Thumbnail
一人一半 (華視《俗女養成記》主題曲)  詞 曲 | 姚小民   一人一命  沒人相同 有好命人  有歹命人  你若問我  我是啥人 我是孤單的人   成功的人  有夠迷人 他的一天  好過我一年  風中的沙  隨風飄散 過一天算一天   我不是好人  也不是壞人 我只是需要一個愛我的人  好命和
Thumbnail
改編自江鵝著作的《俗女養成記》電視劇,充滿時代魂,道盡身為女性,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如何被禁錮在社會期待的窠臼裡。每個女孩,都曾有個當「淑女」的夢想,而每位父母,也都曾期盼自己的女兒,能當上一位淑女。淑女,就是傳統社會對女性在表象上的期待,純潔乖巧、工作穩定、結婚生子、犧牲奉獻。 劇中的女主角嘉玲,掙
Thumbnail
近期開播第二季的劇集《俗女養成記》,不僅原班人馬回歸,更加入了許多令人期待的演員卡司,2019年播出的第一季,無論是當年的金鐘成績又或口碑聲量都有非常好的回饋。或許我們都曾像故事中的陳嘉玲,以為拿到的劇本定會成為社會審美中的「淑女」,不料,卻走啊走成了進退兩難的「俗女」。
這幾天追完了台劇《俗女養成記》,一看便欲罷不能又回味再三。這是個圍繞40歲現代女性探尋自我的成長故事:原本想成為「淑女」的她,最終成為了「俗女」,她在一夕之間拋開了社會的期待,從那些身不由己的框架中逃離,雖然因此一無所有也對未來感然茫然,但決定做一個接受自己、平凡踏實的俗女。   在這齣戲劇時,不禁
Thumbnail
《俗女養成記》最後一集,最大的亮點與哭點是陳嘉玲與母親的互動。 1、與陳嘉玲吵架/去臺北面試,收行李 因為陳母「一直念」,陳嘉玲覺得厭煩,最後演變成母女吵架。 這裡很家常,幾乎是我這一輩的阿嬤、媽媽日常。長大後,才知道「一直念」的背後隱藏著濃濃的「愛」,只是這種方式,會讓子女兒孫輩厭煩。 陳嘉玲之所
Thumbnail
最近在netflix上映,聽說評價很好,就來朝聖 整個故事在敘述陳嘉玲的兩條主線,一條是現代線,邁入中年的焦慮, 另一條主線是描述陳嘉玲小時候,導演和編劇的帶我們回到7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