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美中關係惡化下的美國總統大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是說在前文之中,陸續談到了美中關係急遽改變的根本原因,與川普新孤立主義的影響,而未來另一個很重要的變數,就是接下來的美國總統大選。雖然我們認為美中關係的改變已經是一個長期的趨勢,即使未來由立場較親中的政治人物當選,仍然無法改變這種情況,但較為親中的美國總統,還是會在短期內讓美中兩國的關係緩和,給中國暫時喘一口氣的空間。這也是為什麼川普會直接挑明了說,中國一定會無所不用其極的讓他無法連任。不過川普的這個說法其實可以分成很多個層次來討論,首先是川普是不是對抗中國的最佳人選,這恐怕也是見仁見智,其次是川普此次的對手拜登會如何出招,而這場大選又將如何改變美中兩國的關係,與中國是不是真的有辦法左右這場總統大選。

非常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對中國立場較為溫和的拜登,日前透過外交政策幕僚向媒體表示,拜登陣營將會在接下來推出一連串的強硬中國政策,以證明拜登才是有辦法處理中國問題的總統候選人。這位傑克.沙立文(Jake Sullivan)曾在歐巴馬政府中擔任國務院政策計畫部主任,也曾是拜登的副總統國家安全顧問,後來還在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的總統競選陣營中擔任過幕僚。他在接受媒體專訪時,痛批川普是說的遠比做的多,並認為川普的言詞恫嚇並沒有辦法有效扼止中國。沙立文指控川普在他的新孤立主義下,不止與盟邦的關係越來越惡劣,還不斷退出重要的國際組織,弱化了美國處理中國威脅的能力。沙立文透露熟悉外交政策的拜登才有辦法籌組對中國的圍堵圈,並且將在近期推出真正能有效處理中國威脅的政策說帖。

raw-image

已確定將會獲得民主黨提名的拜登,會選擇以中國問題為起手式,展開攻擊川普的第一波攻勢,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隨著武漢肺炎的疫情失控,美國社會的反中情緒空前高漲,視中國為未來最大威脅的比例正不斷攀高,各種調查都呈現相同的趨勢,拜登陣營不可能視而不見。但是拜登長期以來,較為親中的形象鮮明,他的兒子曾在中國任職並進行商業投資,還引起過不少風波,並遭川普強烈抨攻擊,可以說是拜登在這場選戰中的最大罩門,因此拜登必需要全力反擊。不過拜登營雖然說將提出更為強硬的中國政策,可是「更強硬」的定義模糊,過去拜登奉行歐巴馬時代的外交路線,認為應該運用多邊主義,威脅勸誘中國融入國際秩序,強調一個穩定的中國才對美國最有利。沙立文在訪談中所透露的訊息,也頗有歐巴馬的政策遺風,只是這種方式是否有效,在經歷這麼多年的驗證以後,恐怕很令人懷疑。。

其次是歷來美國總統在競選時,都會採取較強硬的政策宣誓,等到上任時又會囿於各種考量,而放軟姿態,這種情況在中國事務上更為明顯。歐巴馬時代可以說是美中關係最為如膠似漆的蜜月期,美國政府官員與豪商巨賈競相到中國投資,拜登家族也不例外,因此落人話柄。未來拜登若當選美國總統,盤根錯結的利益很可能會讓拜登改變立場,這在過去並不罕見。事實上,川普在任期的前兩年也有類似的情況,除了考慮到美國在中國的投資利益外,美中關係的建制派也口徑一致的要求川普應該利用現有的談判管道,以軟硬兼施的方式,讓中國回到國際秩序中,才對美國最有利。雖然就結果論來看,這非常類似二戰之前英國所奉行的姑息主義,不過這在前幾年可是華府最主流的論述。

撼動這一切的是川普的新孤立主義,美中貿易戰在川普的推波助瀾下意外開啟了美國的敵意,武漢肺炎則加快了反中情緒醞釀累積的速度。雖然過去很多人都認為美中關係會慢慢走向對峙,但這場駭人的瘟疫已經直接將年底的美國總統大選主軸,定調為如何處理中國問題。無論接下來拜登陣營所提的中國政策是真心要反制中國,還是虛晃一招,都說明了中國將在這場大選裡成為被聚焦討論的對象,這對中國而言是很不利的。原因除了拜登與川普兩陣營可能競相提出更嚴厲的反中政策,以討好憤怒的選民外。在民主國家裡,每場選戰的重大議題辯論也都是整個社會凝聚重要時刻。一旦選情白熱化,雙方最後定調的反中政策逐漸成為美國朝野的共同看法,那即使未來的總統當選人想要重返過去的中國政策,也將受到在野黨的嚴厲挑戰。

過去的總統候選人可以在當選以後,採取較溫和的中國政策,那是因為過去中國問題不是大選的辯論焦點,雙方的立場並未被攤在鎂光燈下仔細檢視,因此還有這樣的空間,但很明顯這次的情況不會是這樣。等到中國問題成為這次總統大選的主軸,過去兩黨政府的中國政策,就會被放到鎂光燈下仔細檢示,這對中國與過去曾與中國來往甚密的一些美國政治人物來說,絕對會是很大的一場危機,畢竟中國的外交手段一向分為檯面上的拉攏,與檯面下的收買,很多遊走於模糊地帶的事件,在激烈的大選中都可能會被挖出來,成為攻擊對方陣營的武器。美國在過去對抗前蘇聯時,就曾經出現過麥卡錫主義,以圍堵紅色共產勢力的滲透,還因為手段過於激烈,而讓這段歷史變成反面教材。但是從美國開始調查中國的「千人計畫」開始,這種氛圍已頗有捲土重來之勢。

至於中國是不是真的有能力影響美國的總統大選,目前看來是肯定的,畢竟中國這十幾年來在美國經營已久,擁有一定的人脈與網絡。川普之前積極限制中國媒體在美國的活動,很有可能其中的一個考量因素,就是要削弱未來中國以此介入總統大選的管道。不過美國2016年的總統大選,一直籠罩在「通俄門」的陰影之下,敗選的民主黨不斷宣稱川普受到俄羅斯的暗中幫助。川普在此次大選中會不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也指控民主黨控拜登受到中國協助,恐怕也很值得觀察,畢竟川普一直以來的行事風格就是有仇必報。中國若是聰明,應該要儘量避免真的被川普抓到把柄。只是以目前中國的「戰狼式外交」,恐怕態度只會更強硬,更積極想要展現自己的影響力,而白白送給川普更多的彈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臻明的沙龍
5.2K會員
431內容數
「假圖天國」將以即時深入解析軍事新聞與國際情勢的方式,討論新聞背後的意義與當前國際情勢的關係性,並以簡單清晰的方式說明各國間的利害關係與複雜恩怨。另一方面,我也會輔以歷史與戰史的介紹,闡述過去歷史戰事的來龍去脈,以及不同立場者對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看法。
王臻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4
即使前文談到全球化的終結,但在全文寫成之時,筆者也不認為,這個世界會像冷戰一樣,很快的分裂成為兩個互相敵對的陣營。因為在長期的全球貿易分工下,已很難一刀切開。不過川普向全世界國家課徵對等關稅之舉,卻成功達成這一點,從公布時引發的全球股災,舉世嘩然,到宣布暫緩九十天,與各國協商,卻又以中國採取報復手段
Thumbnail
2025/04/14
即使前文談到全球化的終結,但在全文寫成之時,筆者也不認為,這個世界會像冷戰一樣,很快的分裂成為兩個互相敵對的陣營。因為在長期的全球貿易分工下,已很難一刀切開。不過川普向全世界國家課徵對等關稅之舉,卻成功達成這一點,從公布時引發的全球股災,舉世嘩然,到宣布暫緩九十天,與各國協商,卻又以中國採取報復手段
Thumbnail
2025/03/20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曾在幾年前預言,全球化的浪潮將走向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分裂的世界。這個看法目前已經證實是正確的,在川普上台後所高舉的保護主義,更進一步加快了全球化浪潮崩解的速度。不過把這種情況全部怪罪在川普頭上,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全球化會走向末日,背後有其複雜的因素,川普的政策是果,而不是因
Thumbnail
2025/03/20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曾在幾年前預言,全球化的浪潮將走向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分裂的世界。這個看法目前已經證實是正確的,在川普上台後所高舉的保護主義,更進一步加快了全球化浪潮崩解的速度。不過把這種情況全部怪罪在川普頭上,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全球化會走向末日,背後有其複雜的因素,川普的政策是果,而不是因
Thumbnail
2025/02/25
如前文《俄烏戰爭結束後的另一場對峙》所言,個人認為俄烏戰結束以後會出現三種情況。首先是烏克蘭很可能快速回到戰前的親中路線,當時烏克蘭是中國重要的軍事技術提供國之一。中國會利用參與烏克蘭重建,提供建設經費的機會,再度拉攏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其次是歐美國家為了鞏固北約的東翼安全,也會全力援助烏克蘭.
Thumbnail
2025/02/25
如前文《俄烏戰爭結束後的另一場對峙》所言,個人認為俄烏戰結束以後會出現三種情況。首先是烏克蘭很可能快速回到戰前的親中路線,當時烏克蘭是中國重要的軍事技術提供國之一。中國會利用參與烏克蘭重建,提供建設經費的機會,再度拉攏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其次是歐美國家為了鞏固北約的東翼安全,也會全力援助烏克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面對中國威脅 民主共和兩黨共識 拜登在CBS節目中承諾,美國軍隊會在中國入侵台灣時保護台灣,我國外交部除表達感謝,也將持續強化自我防衛能力,堅定對抗威權主義的擴張與侵略。 在此次期中選舉,「中國威脅」也是熱門議題,雖說外交政策不能主導國內選舉,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和軍事威脅已經引起美國選民的注意,根據
Thumbnail
面對中國威脅 民主共和兩黨共識 拜登在CBS節目中承諾,美國軍隊會在中國入侵台灣時保護台灣,我國外交部除表達感謝,也將持續強化自我防衛能力,堅定對抗威權主義的擴張與侵略。 在此次期中選舉,「中國威脅」也是熱門議題,雖說外交政策不能主導國內選舉,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和軍事威脅已經引起美國選民的注意,根據
Thumbnail
論美中關係的展望:最近最常被記者或媒體問到的題目,就是拜登上台後美中關係要怎麼看?對台灣會有怎樣的影響? 坦白講,這個題目夠大,一次兩次回應也不夠講,不過,有一個大方向可以確定,就是說,美國這邊的政局還沒有真正穩定下來,你看川普還有彈劾案要應付,拜登是不是能閃過選舉舞弊的追究也還有未知數……
Thumbnail
論美中關係的展望:最近最常被記者或媒體問到的題目,就是拜登上台後美中關係要怎麼看?對台灣會有怎樣的影響? 坦白講,這個題目夠大,一次兩次回應也不夠講,不過,有一個大方向可以確定,就是說,美國這邊的政局還沒有真正穩定下來,你看川普還有彈劾案要應付,拜登是不是能閃過選舉舞弊的追究也還有未知數……
Thumbnail
論美中關係的展望:最近最常被記者或媒體問到的題目,就是拜登上台後美中關係要怎麼看?對台灣會有怎樣的影響? 坦白講,這個題目夠大,一次兩次回應也不夠講,不過,有一個大方向可以確定,就是說,美國這邊的政局還沒有真正穩定下來,你看川普還有彈劾案要應付,拜登是不是能閃過選舉舞弊的追究也還有未知數……
Thumbnail
論美中關係的展望:最近最常被記者或媒體問到的題目,就是拜登上台後美中關係要怎麼看?對台灣會有怎樣的影響? 坦白講,這個題目夠大,一次兩次回應也不夠講,不過,有一個大方向可以確定,就是說,美國這邊的政局還沒有真正穩定下來,你看川普還有彈劾案要應付,拜登是不是能閃過選舉舞弊的追究也還有未知數……
Thumbnail
拜登團隊將會聽任中共以清晰的途徑「恢復」中美關係,破壞華盛頓的「新冷戰」立場,並重啟全球霸權野心。
Thumbnail
拜登團隊將會聽任中共以清晰的途徑「恢復」中美關係,破壞華盛頓的「新冷戰」立場,並重啟全球霸權野心。
Thumbnail
是說美國總統大選雖然仍處於僵局中,川普並未放棄在司法訴訟上尋求翻盤的任何機會,但情勢似乎已對拜登極度有利,他有很高的機會成為美國的下一任總統。中國政府的重要財經智囊則在演說中,自得意滿地透露,中國在美國的政經高層中擁有充沛人脈,可以輕易解決美、中爭端,所以佔盡便宜。似乎說明了中國對未來.......
Thumbnail
是說美國總統大選雖然仍處於僵局中,川普並未放棄在司法訴訟上尋求翻盤的任何機會,但情勢似乎已對拜登極度有利,他有很高的機會成為美國的下一任總統。中國政府的重要財經智囊則在演說中,自得意滿地透露,中國在美國的政經高層中擁有充沛人脈,可以輕易解決美、中爭端,所以佔盡便宜。似乎說明了中國對未來.......
Thumbnail
是說雖然開票結果,最後對拜登較為有利,讓他幾乎確定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但即使他當上總統,擺在他面前的,也是一個很難收拾的局面。首先有一半的人覺得他的總統大位是偷來的,還有一大部份人,覺得以他的78歲高齡做不完四年的總統。而且更慘的是,民主黨很可能沒有辦法在這次拿下參議院的多數席次(註),這代表到下一
Thumbnail
是說雖然開票結果,最後對拜登較為有利,讓他幾乎確定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但即使他當上總統,擺在他面前的,也是一個很難收拾的局面。首先有一半的人覺得他的總統大位是偷來的,還有一大部份人,覺得以他的78歲高齡做不完四年的總統。而且更慘的是,民主黨很可能沒有辦法在這次拿下參議院的多數席次(註),這代表到下一
Thumbnail
是說隨著美國總統大選進入白熱化,最終會由川普或拜登勝出,也成了台灣社會極度關注的焦點。這原因非常簡單,因為川普對中國的強硬政策,讓台灣普遍希望川普能連任。只是目前沒有人知道結果會是什麼,拜登勝出的機率仍然非常高,因此未來如果是由拜登勝出,美國對中國的政策會有什麼改變,或許是台灣社會應該提前思考...
Thumbnail
是說隨著美國總統大選進入白熱化,最終會由川普或拜登勝出,也成了台灣社會極度關注的焦點。這原因非常簡單,因為川普對中國的強硬政策,讓台灣普遍希望川普能連任。只是目前沒有人知道結果會是什麼,拜登勝出的機率仍然非常高,因此未來如果是由拜登勝出,美國對中國的政策會有什麼改變,或許是台灣社會應該提前思考...
Thumbnail
川普確診,大家還是要看清楚這一場美國總統大選的本質。川普的對手是誰?對中政策下一步會怎麼走?
Thumbnail
川普確診,大家還是要看清楚這一場美國總統大選的本質。川普的對手是誰?對中政策下一步會怎麼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