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膚色該是什麼顏色,誰說了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幾日看到這則國際新聞
關於美國化妝品牌為了避免種族爭議宣布停售美白產品:
我知道這一兩個月來美國因為「佛洛伊德事件」,種族歧視的問題重新被炎上,尤其歐美國家對不同膚色族裔的話題變得非常敏感。
初看到標題時,心想如果是美國公司在美國國內停售美白產品,看在最近種族主義對立導致的民情,大概可以理解,那也就隨他們去了......
但偏偏不是這樣! 他們反而只選在亞洲跟中東地區停售
聲明還一副:抱歉美白產品造成大家錯誤審美觀,健康膚色最美喔~
邏輯非常弔詭,感覺完全不對
就問你一句,為什麼亞洲人膚色的話語權會在美國人手上????
他們真的以為是白人文化強勢之後才導致美白文化嗎?
中東暫且不談,但漢文化圈多早以前就有化妝將臉塗白(白粉的那種白)、畫腮紅的習慣。而印度從幾千年前的傳說中就可以發現描述神祇、貴族都是亮白的膚色。
以上這些這是種族之分嗎?不是,是源自於更單純的「身份階級」
平民、農人、奴隸都必須在戶外進行勞動,膚色當會曬黑;
而貴族、有錢人、文人不用勞動,多待在室內,膚色自然偏蒼白,所以膚色維持嬰兒般白嫩,等同在凸顯個人經濟地位的特權。
至於女性妝容的歷史又是另一個需要探討很久的東西,但單就本次膚色種族歧視的論點,難道對西人來說日本藝妓將臉塗白也是白人主義至上,要叫他們不要畫嗎?
不去了解一個舉動背後的成因及文化內涵,單純以西方觀點認定並禁止,反而是隨便破壞別人家的文化。
用亞洲歷史學發展來舉例,過去白人認識遠東只能從遊記想像異國文化,就算近代白人研讀亞洲的歷史也是透過白人所寫的書籍,如《菊花與劍》,長久被視為了解日本的寶典,但其實裡面描寫很多日本文化都偏離事實很遠,大學時日本老師還叮嚀我們千萬不要看那本,太老舊且錯誤很多。
而其他東亞國家的歷史,大多也是由西方殖民國家學者開始研究寫出來的,當中會包含將過去舊有文化視為不文明、西方國家進入才現代化的觀點等等。
最初當地知識份子也跟著學那套,變成鄙視自身文化,後來越來越多元的研究角度出現,本國學者用更貼近文化事實的方式書寫自己國家的歷史,才不再被殖民視角綁架,找回自身歷史的詮釋權。
所以回到開頭美白大廠的新聞,看似善意的發言,其實還是藏著用白人角度評論亞洲膚色文化,並直接套入白人世界觀,預設其觀念為落後,只能追隨白人腳步。
根本是我看過最白的殖民主義發言。
對照同一群抱持著反歧視、反白人威權的的人們正在拉倒殖民主義時期的偉人雕像,可你們知道自己的心態其實跟那些祖先們沒差多遠嗎?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6會員
46內容數
「如果能用一張A4紙就寫完論文,誰會想要寫九萬字呢?」 讀歷史出身的宅宅,把閱讀歷史、動漫、音樂得到的靈感,轉化成寫作的動力。個人噗浪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4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燈會,現在大家都跑到台中市區或外縣市去看。 其實在更早以前,沙鹿街的玉皇殿在元宵節就有裝飾花燈,讓民眾遊覽的習慣。 以下來看兩篇日治時期新聞報導沙鹿花燈的盛況:
可是真的不要輕忽影響謠言的影響力 在生活中看到一個、兩個、三個,看久了就會形成:大家都這樣講,好像是真的 加上中字輩的新聞媒體佔多數,更誇張的謠言被包裝成新聞的不計其數呢!
有人稱數位時代的電腦、手機都是快速產出然後被快速丟棄的垃圾,每隔幾年換個新技術、軟硬體升級,舊機型的馬上就沒有價值了。 就算沒有壞,充電還能運作,幾乎也等於「沒有用處」
1953年11月30日  星期一 沙鹿工職,也就是今沙鹿高工的前身,舉行開校典禮,《台灣民聲日報》還特別寫了一個版面的「台中縣立沙鹿初級工業職業學
臺灣日日新報 昭和二年(1927年) 11月25日 大甲郡的新聞其中有一小則關於沙鹿的消息。
台灣有句俗語「第一賣冰,第二做醫生。」 在炎熱的天氣下,能夠來杯冰涼消暑的冷飲是最棒的幸福。 台灣早期的飲料小販,多在市場或廟口,將自家煮好的飲料盛在大桶子裡,加入冰塊在街邊販賣,有些會使用保冰桶。
燈會,現在大家都跑到台中市區或外縣市去看。 其實在更早以前,沙鹿街的玉皇殿在元宵節就有裝飾花燈,讓民眾遊覽的習慣。 以下來看兩篇日治時期新聞報導沙鹿花燈的盛況:
可是真的不要輕忽影響謠言的影響力 在生活中看到一個、兩個、三個,看久了就會形成:大家都這樣講,好像是真的 加上中字輩的新聞媒體佔多數,更誇張的謠言被包裝成新聞的不計其數呢!
有人稱數位時代的電腦、手機都是快速產出然後被快速丟棄的垃圾,每隔幾年換個新技術、軟硬體升級,舊機型的馬上就沒有價值了。 就算沒有壞,充電還能運作,幾乎也等於「沒有用處」
1953年11月30日  星期一 沙鹿工職,也就是今沙鹿高工的前身,舉行開校典禮,《台灣民聲日報》還特別寫了一個版面的「台中縣立沙鹿初級工業職業學
臺灣日日新報 昭和二年(1927年) 11月25日 大甲郡的新聞其中有一小則關於沙鹿的消息。
台灣有句俗語「第一賣冰,第二做醫生。」 在炎熱的天氣下,能夠來杯冰涼消暑的冷飲是最棒的幸福。 台灣早期的飲料小販,多在市場或廟口,將自家煮好的飲料盛在大桶子裡,加入冰塊在街邊販賣,有些會使用保冰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到底是誰挪用了黃色臉孔? 「我很討厭在我們所生活的世界裡,大家會根據某個人的膚色,告訴他們應該寫什麼,又不該寫什麼,難道一個黑人作家不能寫一本白人當主角的小說嗎?」 這是一個探討代言權、文化遺產歸屬、創作倫理、挪用與認同的現代出版故事。 不能不說,匡靈秀年紀輕輕就有暢銷作品《巴別塔學院》問世,
Thumbnail
1951 年,台灣光復不久後,行政院頒布「禁止奢侈品買賣令」,明文規定不得由國外進口、銷售化妝品與肌膚保養品。日本殖民時期在台灣的化妝品公司也跟著日本的撤離而離開。 但到了七零年代,臺灣經濟起飛,女性投入勞力市場。這些因素促進了新的化妝品經濟、百貨經濟的崛起。又是新的來勢洶洶!
Thumbnail
沒有自覺的白人男性可能會辯解他們對亞裔女性的「憧憬」是一種「讚賞」,但其實會讓女性感到非常不適……
Thumbnail
(禁止轉貼、轉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我是半個原住民,我們家從小就沒有在注重防曬,所以國中之前就曬超黑,記得學生時期有同學時明指或暗指我黑,當時會走心和難過,也加深自己要美白的決心。很多皮膚黝黑的女生很漂亮,但我個人審美喜歡白,白到發光的程度很吸引我。 表妹的父母都
近年來,許多黃種人在西方國家遭受攻擊。這與大量中國人和香港人移民導致當地工作機會減少和房價上升有關。此外,新冠疫情期間的陰謀論也加劇了對黃種人的敵意。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和英國沾得上邊的台灣人都有被問過這個問題? 我個人的感覺是一個人不會因為他是英國人就種族歧視, 有種族歧視的人是這個人的問題, 和他是不是英國人無關. 最近有一個旅英網紅因為交通違規被英國人不友善的對待, 他覺得這是種族歧視, 因為其他英國人也違規, 就只有他被針對, 那這絕對就是
中國大陸認為美國不是一個民族國家, 而是一個資本聯盟所建立的國家, 以大資本家的利益為最高優先; 而中國及歐洲等民族國家, 大多數人民之間有著血緣關係. 這個說法忽略兩個事實, 第一, 美國白人的先祖雖然來自歐洲不同國家, 但是歐洲國家的人民之間, 特別是貴族及王室之間, 大多有血緣關係. 第二,
Thumbnail
《「謝銘峻 醫師 2024.01.08」》 今天要聊的主題是「全球美白成份大事記」,到底為什麼全球美白產品的研發如此年年引人重視。其實,大家普遍認為夏季是美白的最佳季節,但其實真正期待膚色變白,秋冬才是更好的時機。因為在這個季節,日曬減少,皮膚變白的機會更多。在秋冬季節,美白成為了一個極受歡迎的話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到底是誰挪用了黃色臉孔? 「我很討厭在我們所生活的世界裡,大家會根據某個人的膚色,告訴他們應該寫什麼,又不該寫什麼,難道一個黑人作家不能寫一本白人當主角的小說嗎?」 這是一個探討代言權、文化遺產歸屬、創作倫理、挪用與認同的現代出版故事。 不能不說,匡靈秀年紀輕輕就有暢銷作品《巴別塔學院》問世,
Thumbnail
1951 年,台灣光復不久後,行政院頒布「禁止奢侈品買賣令」,明文規定不得由國外進口、銷售化妝品與肌膚保養品。日本殖民時期在台灣的化妝品公司也跟著日本的撤離而離開。 但到了七零年代,臺灣經濟起飛,女性投入勞力市場。這些因素促進了新的化妝品經濟、百貨經濟的崛起。又是新的來勢洶洶!
Thumbnail
沒有自覺的白人男性可能會辯解他們對亞裔女性的「憧憬」是一種「讚賞」,但其實會讓女性感到非常不適……
Thumbnail
(禁止轉貼、轉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我是半個原住民,我們家從小就沒有在注重防曬,所以國中之前就曬超黑,記得學生時期有同學時明指或暗指我黑,當時會走心和難過,也加深自己要美白的決心。很多皮膚黝黑的女生很漂亮,但我個人審美喜歡白,白到發光的程度很吸引我。 表妹的父母都
近年來,許多黃種人在西方國家遭受攻擊。這與大量中國人和香港人移民導致當地工作機會減少和房價上升有關。此外,新冠疫情期間的陰謀論也加劇了對黃種人的敵意。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和英國沾得上邊的台灣人都有被問過這個問題? 我個人的感覺是一個人不會因為他是英國人就種族歧視, 有種族歧視的人是這個人的問題, 和他是不是英國人無關. 最近有一個旅英網紅因為交通違規被英國人不友善的對待, 他覺得這是種族歧視, 因為其他英國人也違規, 就只有他被針對, 那這絕對就是
中國大陸認為美國不是一個民族國家, 而是一個資本聯盟所建立的國家, 以大資本家的利益為最高優先; 而中國及歐洲等民族國家, 大多數人民之間有著血緣關係. 這個說法忽略兩個事實, 第一, 美國白人的先祖雖然來自歐洲不同國家, 但是歐洲國家的人民之間, 特別是貴族及王室之間, 大多有血緣關係. 第二,
Thumbnail
《「謝銘峻 醫師 2024.01.08」》 今天要聊的主題是「全球美白成份大事記」,到底為什麼全球美白產品的研發如此年年引人重視。其實,大家普遍認為夏季是美白的最佳季節,但其實真正期待膚色變白,秋冬才是更好的時機。因為在這個季節,日曬減少,皮膚變白的機會更多。在秋冬季節,美白成為了一個極受歡迎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