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亨利八世為清肅異己,成為駭人聽聞的殺人魔王,連昔日好友與當代智者都難逃魔掌。

2020/06/27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本文有恐怖圖文,慎入。

亨利八世正在大戰凱薩琳時,有不少人都站到凱薩琳的隊上,他們都是比較虔誠之人,(在當時被認為是剛正不阿),其中一位主教名為若翰·費舍爾(John Fisher)。
他是歐洲主教圈的模範寶寶,非常有威望,他也曾是亨利敬愛的老師兼密友。他是都鐸家三代的親信,扶植都鐸家坐上王位,可以說是開國功臣之一。(都鐸王朝具爭議性的創立可以參考此篇。)
現在的費舍爾,是凱薩琳的主要支持者,是亨利的大敵。
除了幫凱薩琳惡補教會法律知識,費舍爾也在法庭上代表凱薩琳。他以坦率的言語讓群眾下巴掉滿地:
我早就準備好,像聖若翰洗者那樣,為保衛凱薩琳王后的婚姻而殉道!如果我死了,大家會記得我是當代的聖若翰洗者!
為反對統治者婚姻而人頭落地的聖若翰洗者
www.history.com
亨利聽聞後,怒不可遏,速速寫了篇長文罵他這個好友,但費舍爾竟然在亨利的文中處處留註記,「這裡不對,那裡不對」,幾乎忘記孰為君孰為臣。他洋洋灑灑寫了七本書公然支持凱薩琳。(很高產能)
即便後來「離婚」官司的業務轉交給羅馬教廷處置,早就已經沒有費舍爾的事了,亨利還是將這筆帳狠狠記上。

1534年,英國教會脫離羅馬教廷,亨利開始清算這批「不長眼」的人。
第一位受害者,是一位名為伊莉莎白·巴頓(Elizabeth Barton)的修女。她原只是一位時常製造神蹟的修女,她的信眾認為她能與聖母瑪莉亞直接溝通。這等人物本不會入亨利的眼。
但她大膽預言,亨利與安的婚姻受到詛咒,亨利會在婚後一個月死亡,且這婚姻會讓國家覆滅,並聲稱上帝不認可亨利為地上的王。
她的說詞煽動民心,規模大如當時的感恩seafood,支持者眾。
甚至不少德高望重的高官,如費舍爾與托瑪仕·莫爾,都與她曾有聯繫,來拜訪seafood,看看是不是真有其事。
未經審判,在1534年4月,28歲的她被吊死,她的人頭掛在倫敦橋上。是英國歷史上,唯一一顆能夠榮幸出現在倫敦橋上的女人頭。
owlcation.com/humanities/Famous-Executions-at-Tyburn

1534年3月,亨利要求所有主教以及重要人士,包含凱薩琳母女,簽署「認同英國國王為政教合一之首領」的《至尊法案》(Oath of Supremacy)。不少主教和大臣都拒絕簽署,他們在日後都為此付出慘痛代價。
1534年「4月」,費舍爾與托瑪仕·莫爾因與伊莉莎白·巴頓修女曾有聯繫被捕。看看seafood何錯之有?所以也只能關一關。
1534年,11月「才」通過《1534的叛國法》(Treason act of 1534),此法規定:
只要有公開言論、書寫、行為或意圖不利於國王、皇后、與兩人後代的王權與稱謂,則視同叛國罪,得被處以「吊剖分屍刑」。
抱歉我有說,1534年,4月就抓人,11月「才」通過《1534的叛國法》嗎?
可以推測亨利這位國王的作風是:「這些人好討厭哦!先抓起來,我想想啊,有什麼法律可以處死他們?哦!沒有耶!那我趕緊生出法律,撲殺他們。」

凱薩琳的頭號擁護者,亨利的ex-friend,費舍爾,成為亨利發洩怒火的第一個祭品。
1527年,亨利委婉告訴費舍爾,他對《利未記》的擔憂:「那個你知道,我跟凱薩琳的婚姻可能受上帝詛咒。」 費舍爾一言不發,就離開對話窗。他風塵僕僕出發,與n個的神學家進行了交流,然後告訴亨利一個「好消息」:「你可以放一百萬顆心 ,你目前的婚姻完全合法!」
費舍爾,在《至尊法案》通過後,沒有像之前砲火那麼猛,但他死活不簽《至尊法案》,他因區區「拜訪seafood」被捕。
費舍爾已年屆六十六歲,風中殘燭。關押期間,亨利不給吃、不給穿、不給床單、不給床,有想把他故意熬死之嫌。
教宗試圖拯救費舍爾,封他為紅衣主教,但此舉更是激怒亨利:「我英國教會都不歸你羅馬管了,你還想管到我家的主教?」
亨利的幽默令人髮指,他說:
費舍爾可能要將主教紅帽戴在肩膀上,因為到時候他早就沒有頭可以戴帽子。
又說:
我看,不必將紅帽子寄來了,我把頭寄過去羅馬比較快!
當費舍爾被抓走時, 在倫敦大街小巷,引起軒然大波,民眾在費舍爾身上看到以死相諫的聖若翰洗者,歷史正在眼前重演。
你們都會記得,聖若翰洗者是因反抗希律安提帕斯與希羅底斯的婚姻才受難!
亨利八世就是當代的希律安提帕斯!
安·博林就是當代的希羅底斯!
我,若翰·費舍爾就是當代的聖若翰洗者!
這段話猶言在耳。
1535年6月24日是聖若翰洗者的誕辰,亨利為避免激起民眾同情,日期特意提前,避免費舍爾活過6月24日有變數,且下令不必行「吊剖分屍刑」,只求速斬速決。
亨利失算了,碰巧,費舍爾的處決日,6月22日,是另一位古代殉道者的誕辰,所以民怨還是止不住地沸騰。亨利對待世交的殘酷,令民眾感到無比驚恐。
我有說,1534年11月通過的《叛國法》,法中只說「反對亨利王權是叛國」,但並未明定「如果不簽《至尊法案》就屬叛國」嗎?費舍爾沒簽法案,他以為不批評亨利一家就沒事,但還是被定罪。
因飢寒交迫,幾度差點走入鬼門關的費舍爾終於捱到真正的死期。
他的身形像木乃伊一樣乾扁,觀刑者無不認為,定是神蹟,他才能活到現在,能用一副如屍體一般的軀殼行動、說話。
被斬首後,費舍爾的屍身受到特別的「照顧」,被剝光衣服掛在刑台整天,再用長矛插著丟入無名塚。
頭顱被插在倫敦橋上,但頭顱的紅潤以及栩栩如生引起太多關注,所以兩星期後就被丟入泰晤士河,這根桿子的位置由托瑪仕·莫爾的人頭接任。
圖中靠近右下角,倫敦橋的橋頭,有很多像水果牙籤的東西,那是掛叛國者人頭的地方。

www.flickr.com/photos/vikingman/

托瑪仕·莫爾是中古世紀的智者,著有《烏托邦》一書,流傳於後世。
莫爾與亨利的感情也不錯。1527年,與亨利在花園散步,亨利告訴莫爾,他認為他與凱薩琳的婚姻不合法,莫爾表示不同意,亨利將莫爾的腦袋塞進他的腋下說:「再給你一次機會想想看!」
莫爾對亨利婚姻的態度,算是偏中立也不太表態。他什麼都拒簽,也不公開支持,也不公開反對,以為他安安靜靜地就可以逃過一劫。
他曾寫信恭賀亨利與安的新婚,也祝「新王后」身體健康,但他沒有參加安·博林的加冕典禮,他以為他的表現很中立,但亨利認為不支持就是一種背叛。(你不按讚就不是朋友!)
莫爾本也應被處以「吊剖分屍刑」,但因貴族身份,亨利還是「仁慈」地改為斷頭即可。
開庭審判只花了十五分鐘就將莫爾定罪,當他得知他叛國罪成立後,他大吐真言:「世間暫時的王不得凌駕於神聖(指教宗)!」
托瑪仕·莫爾上刑台
www.flickr.com/photos/internetarchivebookimages
當莫爾上了斷頭臺,他高喊:「我死是國王最忠實的僕人,但上帝還是NO.1啦!」
莫爾的行刑者向他百般道歉,求取諒解,向莫爾表示自己也不想殺他。
莫爾親吻行刑者,並告訴他不用擔心,他不生他的氣。他說:「你現在好好地砍我的頭,就是對我莫大的恩情!打起精神啊!不要害怕執行自己的工作,我的脖子很短滴!」
行刑者要幫莫爾蓋上眼罩,他說:「沒關係,我自己來!」隨即取出自己帶來的眼罩幫自己蓋好,他跪下後,將頭輕放在邢台。
刀將落下之時,「修旦幾列,我突然想到我的鬍子沒有叛國呀!」死到臨頭還不忘搞笑。蒙著雙眼的他邊嘀咕邊將鬍子擺到一邊,刀落,一世歐洲名嘴再也無法妙語如珠。
莫爾的死刑極為順暢,頭顱一刀就落地。
他的頭顱被煮過後,掛在倫敦橋上數月,正準備要丟入泰晤士河之際,被他的女兒買走。
莫爾的女兒見證整個處決過程
William Frederick Yeames
托瑪仕·莫爾的女兒瑪格麗特營救莫爾的頭
law2.umkc.edu

莫爾關押倫敦塔期間,他從倫敦塔的窗戶往下看到十八位修道士,身體被木枷鎖架著,由前面的馬車拖行,前往公開受刑台。他們以約翰·霍頓(John Houghton )為首,是從修道院(The Charterhouse)一路顛顛簸簸被拖行過來的。
那時的莫爾,可能忘記自己也身處險境,他打趣道:「快看哪!那群修道士有福啦,像是要趕著去結婚的新郎歡喜上路呢!」
這些修道士,不同於莫爾,沒有貴族身份庇佑,將被處以英國「正統的」對付叛國者之極刑──「吊剖分屍刑」(hanged, drawn and quartered)。
由馬車拉(drawn)到行刑地點,半條命都去了。
行刑者將他們吊起(hang),像顧火候一樣講究,要掛到要死不死恰恰好,隨後將其閹割,並開腸剖腹。
行刑者,在受刑者面前,將他們的心拉出來,往受刑者臉上與嘴巴塗抹,接著,將心臟丟進火堆。
再斬首,最後用刀切成四塊(quartered)。
行刑者故意讓幾個受刑者面對面,互看對方受苦,大行精神折磨。
現場頗有煉獄之感。
約翰·霍頓看到自己心臟被挖出之時,對天感慨:「額滴天!您會對我的心會做什麼?」
他們的頭顱,一樣被插在倫敦塔曝曬,他們的屍體被切成碎片,分散掛在倫敦四周。
由著名宗教人物畫家,弗朗西斯科·祖爾巴蘭(Francisco de Zurbarán )作畫描繪的約翰·霍頓。
他脖子上有絞繩,手裏拿著他自己的心臟。
Francisco de Zurbarán
教堂璧畫描繪當時慘況:
一位修道士正要被吊起,另一位修道士正在攙扶行刑者,他向行刑者表示他原諒他。
nobility.org
教堂璧畫描繪當時慘況:
兩名修道士被上吊,而另一名修道士活生生被取出內臟,並肢解四隻。
nobility.org
教堂璧畫描會當時慘況:肢解四隻
nobility.org
這個世界透過這些事件重新認識亨利。
這些殘酷暴行,不論是不是他直接指使的,全都算在他......不,英國百姓不能責怪英國國王,但能夠責怪「那該死的女巫」安·博林。
現在舉國上下的眼睛都不懷善意地,盯著她肚皮的動靜。

本文參考資料:
  1. Why Henry Had Anne Boleyn Executed | The Lovers Who Changed History (Part 2 of 2) | Real Royalty
  2. Henry VIII, the Reign - 1534
  3. The Trial of Thomas More: A Chronology
  4. Thomas More From Wikipedia
  5. John Fisher From Wikipedia
  6. Elizabeth Barton, the Nun of Kent
  7. John Houghton (martyr) From Wikipedia
  8. The Execution of Sir Thomas More By James Froude

希望你喜歡這篇文章,若願意給我一點鼓勵的話,可以幫我:
  1. 點「愛心」
  2. 點文末「鼓掌符號的like」
  3. 對我最有幫助的是~免費下載下面連結的Likerland app (Likerland app會給我一咪咪獎利,但只要你不放錢進去就不會被收費。)
大叔會很感激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失憶症大叔
失憶症大叔
科技業 矽谷 資深貓奴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