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電影 | 被消失的溥儀聲音 — 《末代皇帝》的美與不美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末代皇帝》的海報/引自網路
躺在民宿的沙發上用投影機看完末代皇帝,巨幅白牆作為投影螢幕很適合這片的盛大排場 ,美則美矣,但誰需要這種美?是歷史人物需要被美化還是為了取悅觀眾和創作者自己本 身?觀影過程,我強烈感受到這是西方人眼中的中國想像,不論是對宮廷內部還是文化傳 統的描繪,尤其是慈禧去世那幕,幾近獵奇之能事,其中更由英國來中國擔任皇上的家庭 教師莊士敦的觀點來突顯西方的進步與平等,用來對照中國王朝和軍政權的腐敗,彷彿經 由西洋的變形萬花鏡來看中國。

看電影的時候我一直被困惑干擾:如果溥儀那麼愛婉容(為了她錯過逃亡的飛機),怎麼可能在往後漫長的一生不去尋 找她?但婉容這個角色在電影後半段如同蒸發消失?溥儀角色的情感斷裂讓我在後半部很難投入。另外,電影把婉容塑造成一個溫柔又有度量的女人,在她忽然開始吃花斷裂( 其實她早有精神困擾,但前面各種美好的婉容完全看不出來徵兆),另外,看電影時也覺得 他們感情破裂的很突然,只是因爲滿洲國和吃大煙?破裂到無可挽回?

看完電影懷著強烈的不安和違和感查詢了歷史資料。 果然我覺得古怪且不合情理的部分都與史實有所出入,而導演似乎為了避開這些人物的弱點而使人物情感變得斷裂。以下僅羅列兩點提供思考:
1、溥儀與婉容

電影:電影中塑造出溥儀對皇后婉容的深情,後來因婉容染上鴉片而疏遠她,但即便她最後出軌、變成瘋婦他仍然依依不捨。
《末代皇帝》中的溥儀與婉容/引自甲上娛樂

事實:剛成婚時的溥儀確實與婉容百般恩愛,民國後皇室被逐出宮生活,妃子文繡無法忍受溥儀冷落,公然訴請離婚並離開溥儀,溥儀將此事怪罪於婉容的任性(你怎麼不怪自己一直冷落人家),並從此遷怒、冷淡婉容,而婉容一直患有家族遺傳的思覺失調症(當時沒有這種學名,大家都覺得她「瘋」),從宮內就在溥儀的認可下使用鴉片治療(所以不是像電影中溥儀出宮後才發現婉容染上鴉片惡習)。
真實的溥儀與婉容合照
婉容一直鬱鬱寡歡,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溥儀無法行房(醫療記載為陽痿),加上文繡離開後溥儀遷怒於婉容,婉容的病況更為加重,而婉容也不認同溥儀依靠日本成立偽滿洲國,成為魁儡,兩人漸行漸遠,婉容為尋求撫慰陸續與溥儀的兩位侍衛有染,並堅持生下小孩(婉容非常想要孩子),但婉容生下的女嬰,在一出世便被溥儀丟進鍋爐中活活燒死,此事記載於溥儀的自傳《我的前半生》中,他表示絲毫不後悔,是出版商未免引起讀者不適才將此段刪除,在2004年才解密。

電影中呈現的是日本人在溥儀不知情的情況下殺死婉容的小孩並強硬將婉容送走,溥儀還苦苦地追在送走婉容的車後。

對比事實十分諷刺,殺死婉容唯一心靈寄託的小孩,就是溥儀本人,把婉容打入冷宮和上鐵鏈的人也是溥儀,且溥儀當時已經娶了新歡妻子,根本不存在什麼婉容被送走,苦苦追在車後的溥儀。

即便幾十年後撰寫自傳時他都毫無悔意認為是婉容活該,甚至婉容死於被俄羅斯佔領的中國,屍體被草蓆裹著草草丟棄在山上,溥儀被告知時也毫無所感,他在自傳中表示自己已經對婉容無絲毫感情。

更可悲的是,婉容至死都不知道自己的小孩一出生便遭遇毒手,溥儀一直騙她把小孩送給婉容的哥哥撫養
,婉容一直活在對孩子的朝思暮想中,並且因為無法見到孩子而不斷地精神崩潰。更恐怖的是,婉容的哥哥也配合溥儀一起騙她,並且每個月向婉容索取孩子的生活費。

2、婉容與文繡

電影:
電影中婉容認為妃子文繡是自己唯一的好友,並且在文繡決定離開溥儀時婉容勸解文繡,並怪罪自己沒有注意到文繡的心情說「都是我害的」。
(左起)電影中的文繡、婉容及溥儀/引自甲上娛樂
事實:文繡曾公開寫文訴苦,以達成離婚的目的,她說自己受到婉容的排擠欺凌,並且溥儀都站在婉容那一邊,婉容其實非常好妒,即便溥儀一直比較疼愛婉容,她還是視文繡為眼中釘。其實身為女人非常能理解婉容的感受,我並不覺得她的好妒需要被批判,反而認為這才是人之常情,到底為什麼電影要把婉容塑造成如此道德又善良,還把情敵文繡視為摯友,是誰不能接受真實的婉容?

電影當然不一定要按照史實來拍,畢竟歷史牽涉到敘述的視角,視角不同,敘述出來的「真實」肯定不同,全然真實的歷史詮釋本來就不存在。婉容看到且經歷的歷史肯定和溥儀也完全不同,可惜只有溥儀留下自傳,因此擁有話語權的是溥儀。

問題是,觀影時強烈感受到電影創作者抵抗真實並且不想接受真實的部分,這讓真正的人物變得被忽略、被否定,塑造出何止美化,根本相反的人物情感。即便這其中的真實愛恨,根本沒什麼好難以接受的部分。

就算電影拍攝時(1986年)能見的原版溥儀自傳沒有活活燒死女嬰那段記載,但這本自傳也著實流露出溥儀對婉容的苛刻與無情,在電影中卻完全朝反向的美化操作,或許是當時的導演也否定並且無法接受這樣薄情的溥儀吧?比較起來我還比較欣賞溥儀在自傳中流露的坦然和快意恩仇,毫無避諱展現自己性格的陰暗缺陷,需要末代皇帝扮演美好的、受害者的角色(彷彿錯的都是政局和體制),滿足了電影創作團隊和觀眾的需求,溥儀本人可並不以自己的自私殘暴為恥呢,畢竟他也是人啊,活生生會嫉妒和懷恨的真實人類。但諷刺的是,這個以溥儀傳記為敘述型態的電影,溥儀真正的聲音和情緒都被消失了,究竟是誰懼怕真正的溥儀?溥儀身為一個曾經存活在這世界上的人,他的底色電影中已全然失卻。

看完被美化的末代皇帝和皇后,並沒有被美德感召,只感受到創作者面對人性瑕疵所暗藏的歧視和怯懦。

說一點優點好了,本片的大場面調度、人物走位和攝影運動都很可觀,幾千幾百的群演和精緻古裝、道具可不是好弄的,敘事也是很能吸引大眾口味的高潮迭起,演員落淚時坂本龍一的精美配樂也是完全精準到的對位出現,看完卻有種空虛,覺得少了什麼,大概是少了點人味。像吃完過分加工的精緻食品,卻失卻原味的失落感。
專心看蟋蟀的小溥儀/引用自甲上娛樂
此片我唯一激賞的安排卻是ㄧ個小地方,回到故宮的溥儀從皇位底下取出少時藏在那的蟈蟈筒給小紅衛兵,小紅衛兵看著一隻活生生的大蚱蜢爬出來,一回頭,溥儀已經消失了,巧妙的傳達出時光長河中物是人非的慨嘆。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拿下奧斯卡九項大獎,恩,我果然從不適應這種彷彿打造悲劇人物的大美國風味的電影敘事。

除婉容以外,還有很多人遭受溥儀殘酷的對待,在這裡作為本篇的附錄文章給大家參考,附錄文章決非要檢討溥儀這號人物,而是讓大家知道,導演是有非常多素材可以揀擇來如何塑造這個人物,只是他選擇突顯的是溥儀在大時代流轉下無奈、受害的一面,的確能讓多數觀眾感受他的哀戚,但我身為其一觀眾,在觀影時一直有諸多困惑糾纏,覺得人物單薄且情感斷裂頭尾不能連貫 — 原因是某些本可豐富的面向在電影敘事時被捨去、改造了。

節錄溥儀《我的前半生》:
(偽滿州時期)在我的大門內,我的殘忍暴虐行為,後來發展到經常打人,甚至於使用刑具。打人的花樣很多,都是叫別人替我執行。受到這種委派的人往往不是一個兩個,而是全體在場的人。他們在動手的時候,必須打得很重,否則便可能引起我的疑心,認為他們朋比為姦,因此臨時轉移目標,改打不肯使勁打人的人。我的打罵對象除了我的妻子、弟弟和妹夫之外,幾乎包括家裡的一切人。

在我這種統治下,境遇最慘的是一批童僕。這是從長春的一個所謂慈善團體要來的孤兒,大約有十幾個,他們大都是父母被日本人殺害之後遺下來的。.......當他們聽說被送到我這裡來的時候,有的還抱過很大希望,認為生活一定比在慈善會裡好些,事實上不但沒有什麼改善,反而更糟。他們在這裡,吃的是最壞的高粱米,穿的是破爛不堪的衣服,每天要幹十五六小時的活,晚上還要坐更守夜。冬天,因為又冷又餓,又累又困,有的在打掃工作中,不知不覺地伏在暖氣上睡去,以致烤得皮焦肉爛。他們挨打更是經常的。幹活睡覺要挨打,掃地不干淨要挨打,說話大聲要挨打。心裡不高興的隨侍,還常拿他們出氣。為了處罰他們,負責管理他們的隨侍,特地設了禁閉室。這些孤兒在種種折磨下,長到十七八歲,還矮小得像十來歲的孩子。

有一個叫孫博元的僮僕,就是被生生折磨死的。這孩子在偽宮裡實在受不了,他幻想著外面世界也許好些,屢次想找機會逃走。第一次逃走被發覺抓回來,挨了一頓毒打。第二次又逃走,他以為通暖氣管的地道通到外面,便鑽了進去,可是在裡面轉來轉去,轉了兩天兩夜也沒找到出口。他又渴又餓,不得不出來找水喝,因此被人發現又抓住了。我聽到了隨侍的報告,便命令:“讓他先吃點東西,然後再管教他!”可是這時他早被隨侍們管教得奄奄一息了。我聽說他快死了,嚇得要命,怕他死了變成冤鬼前來索命,便命令把醫生叫來搶救,可是已經來不及了。這孩子終於在我的“家規”下,喪失了幼小的生命!
15會員
5內容數
文字與影像的手工業者,浸泡於真實與虛幻的氣泡裡,喜歡大山與海洋, 熱愛看書看人看電影,聽風聽雨聽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海與須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很難有評論讓我如此感動,薩伊德的確把握生命的最後時光在感受、品嚐作品 — — 那些偉大的藝術家,在人生的尾聲,與死亡陰影對坐時的創作往往跨越了早期風格所難見的視野。《論晚期風格》中評論的文字足以引起心室震顫,比《東方主義》所提出的恢宏論述更令人激賞。有一種:哇,原來在1986年就有人能把評論推展到這
侯孝賢:「非常感動,很厲害!比我們年輕的時候拍片拍得還好!」/胡波重複拍攝主角們的拉背甚至顯出有點不懂機巧的迂,幾乎捨棄了手持可以達到的靈便和多樣繁複的變化球(例如《醉生夢死》)。一場戲只有一顆鏡頭,失敗率極高....第一部片就選擇這種近乎自殺式的高壓拍法,除了勇氣,我想不到其他形容。
總有一天,我們會明白,自己沒有想像中瀟灑,也沒有自己以為的那麼善忘。回過頭,竟然該記得的都還記得,更慘的是,因為某些無法彌補的虧欠,那愧疚還隨著歲月發芽、生根、茁壯.....愛情可以結束,但信念卻需要被守護。為什麼?只為這信念會伴你在此生每一段感情中輪迴,它是每一段感情的預示,你將終身使用它
時晴時雨的日子,ㄧ個人住在濱海小鎮,沒有窗戶的房間,讀擺在地上的小說,ㄧ間深夜烘培坊的故事,邊聽隔壁住客講話,台語、法語、英語……睡很多,吃很少,營養口糧或魚湯甚至就ㄧ杯紅茶,因為不用說話,特別有元氣,起來閒逛到海邊,ㄧ個人癡癡呆呆看海,看很久很久,天色隨著海浪的節奏一點一點暗去,看到月亮都出來
很難有評論讓我如此感動,薩伊德的確把握生命的最後時光在感受、品嚐作品 — — 那些偉大的藝術家,在人生的尾聲,與死亡陰影對坐時的創作往往跨越了早期風格所難見的視野。《論晚期風格》中評論的文字足以引起心室震顫,比《東方主義》所提出的恢宏論述更令人激賞。有一種:哇,原來在1986年就有人能把評論推展到這
侯孝賢:「非常感動,很厲害!比我們年輕的時候拍片拍得還好!」/胡波重複拍攝主角們的拉背甚至顯出有點不懂機巧的迂,幾乎捨棄了手持可以達到的靈便和多樣繁複的變化球(例如《醉生夢死》)。一場戲只有一顆鏡頭,失敗率極高....第一部片就選擇這種近乎自殺式的高壓拍法,除了勇氣,我想不到其他形容。
總有一天,我們會明白,自己沒有想像中瀟灑,也沒有自己以為的那麼善忘。回過頭,竟然該記得的都還記得,更慘的是,因為某些無法彌補的虧欠,那愧疚還隨著歲月發芽、生根、茁壯.....愛情可以結束,但信念卻需要被守護。為什麼?只為這信念會伴你在此生每一段感情中輪迴,它是每一段感情的預示,你將終身使用它
時晴時雨的日子,ㄧ個人住在濱海小鎮,沒有窗戶的房間,讀擺在地上的小說,ㄧ間深夜烘培坊的故事,邊聽隔壁住客講話,台語、法語、英語……睡很多,吃很少,營養口糧或魚湯甚至就ㄧ杯紅茶,因為不用說話,特別有元氣,起來閒逛到海邊,ㄧ個人癡癡呆呆看海,看很久很久,天色隨著海浪的節奏一點一點暗去,看到月亮都出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這是一套萬年單身性急女 V. S. 痴情變態男子漢(簡稱痴漢)的愛情懸疑喜劇
Thumbnail
近日,因應消失的情人節在Netflix上架,受到許多觀眾的注目,其中本就被人廣泛詬病的身體自主權之侵犯,再次引起討論。聚焦於此,試以後現代的觀點,淺談其中的爭議。
Thumbnail
《消失的情人節》雖是奇幻愛情喜劇,內容卻非常寫實,編導將我們日常生活裡一些或大或小的不堪、難受,以戲謔的方式,轉換成一個個無可奈何的會心笑點;而除了愛情之外,這部作品更讓我想到幾十年生命路程裡,曾經在顛簸中,在不知何時才能到盡頭的暗黑中,看到的光亮,即使那亮光如同星芒般的微小,也足以照亮整個人生。
Thumbnail
№10.逃出立法會 香港 🇭🇰|導演:香港紀錄片工作者 2020不只天災、疫情。各個國家地域之間的情勢動盪,也帶個全世界許多恐懼。其中萬分不可忽視的,便是香港的反送中一路延伸成國安法。過去看著新聞總是惋惜,他們怎麼不能夠有效的溝通,充滿分歧,使得中國政府有機可趁呢?直到看了《逃出立法會》,才
Thumbnail
簡介: 七種不同人格在一個人體內輪流出現,一週中交換醒來。有一天,普通、沒有特別嗜好的星期二突然在星期三時醒來,他發現,星期三不見了。
Thumbnail
有別於過去「台語片粗製濫造遭到市場淘汰」的刻板印象,《毋甘願的電影史:曾經,臺灣有個好萊塢》透過說明歷史背景、國民黨政府政策及國際局勢等多重面向,解釋台語電影的興衰史。不只要讓讀者認識台語片長久遭到忽視的風光過往,作者蘇致亨也希望透過翻案,洗刷台語片長久以來「低俗無文化」的污名。
Thumbnail
殘敗的紫禁城牆,邁向垂暮的皇權,義大利導演柏納多‧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鏡頭下的《末代皇帝》詩意又荒誕,交織奇幻與真實,譜出溥儀命途多舛的一生。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這是一套萬年單身性急女 V. S. 痴情變態男子漢(簡稱痴漢)的愛情懸疑喜劇
Thumbnail
近日,因應消失的情人節在Netflix上架,受到許多觀眾的注目,其中本就被人廣泛詬病的身體自主權之侵犯,再次引起討論。聚焦於此,試以後現代的觀點,淺談其中的爭議。
Thumbnail
《消失的情人節》雖是奇幻愛情喜劇,內容卻非常寫實,編導將我們日常生活裡一些或大或小的不堪、難受,以戲謔的方式,轉換成一個個無可奈何的會心笑點;而除了愛情之外,這部作品更讓我想到幾十年生命路程裡,曾經在顛簸中,在不知何時才能到盡頭的暗黑中,看到的光亮,即使那亮光如同星芒般的微小,也足以照亮整個人生。
Thumbnail
№10.逃出立法會 香港 🇭🇰|導演:香港紀錄片工作者 2020不只天災、疫情。各個國家地域之間的情勢動盪,也帶個全世界許多恐懼。其中萬分不可忽視的,便是香港的反送中一路延伸成國安法。過去看著新聞總是惋惜,他們怎麼不能夠有效的溝通,充滿分歧,使得中國政府有機可趁呢?直到看了《逃出立法會》,才
Thumbnail
簡介: 七種不同人格在一個人體內輪流出現,一週中交換醒來。有一天,普通、沒有特別嗜好的星期二突然在星期三時醒來,他發現,星期三不見了。
Thumbnail
有別於過去「台語片粗製濫造遭到市場淘汰」的刻板印象,《毋甘願的電影史:曾經,臺灣有個好萊塢》透過說明歷史背景、國民黨政府政策及國際局勢等多重面向,解釋台語電影的興衰史。不只要讓讀者認識台語片長久遭到忽視的風光過往,作者蘇致亨也希望透過翻案,洗刷台語片長久以來「低俗無文化」的污名。
Thumbnail
殘敗的紫禁城牆,邁向垂暮的皇權,義大利導演柏納多‧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鏡頭下的《末代皇帝》詩意又荒誕,交織奇幻與真實,譜出溥儀命途多舛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