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会剧透
《迷雾the Mist》应该不算我个人非常喜欢的Stephen King作品改编,大概源于缓慢的节奏和反复的情节进度,以及怪兽过于具体的现身——却被并不出色的特效破坏了效果,最无法忍受的是击碎玻璃冲入的巨型昆虫,然而,据说正是在购物时突发关于这一场景的想象,才激发King写出了这部作品。
故事谈不上很特别,浓雾遮蔽了和象征了“未知”的恐惧,它包围和挤压困于一室的众人,用极快的速度破坏了所谓“文明人”的法则,剥离粉饰,本性驱使每个角色做出或者高贵、或者卑劣、或者残忍、或者愚蠢的决定。
用一句烂俗的话说,“最可怕的是人性”,怪兽的冲击力很快会消失,但代入式的思维,预设极端环境下的现实才能带来更长久的恐惧。就像比喷着强酸的触手怪物和攻击性极强的巨虫更可怕的地方在于:你永远无法确认,在唯一一次机会中,是否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我甚至想,导演Frank Darabont是不是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创作出了影史上最令人难忘的结局,之一。
这个结局不是King创作的,相较而言,原著有个更开放的,持续了故事“未知恐惧”的不确定性的ending。但对导演来说,这远不足以构成一个精彩的第三幕,于是Darabont利用了原著中David的一个闪念——“四个人,只剩三颗子弹”,用他的话说:”如果我们要拍一部改编自Stephen King的恐怖电影,就让我们选取他最恐怖、最令人不适和最黑暗的念头,跟随它得到最符合逻辑的结局。”于是他调整了最后事件发生的顺序,变成David下了最痛苦的决定之后,才发现救赎就在一步之遥。
全片最后一句台词,是他的痛苦呻吟:“They’re… they’re dead. For what?”
显而易见的是,这样的结局无法被自诩最了解观众需求的电影公司接受,所幸导演始终固守这一底线,经过几番博弈,甚至是自降报酬的让步,终于使之得以保留(谢天谢地)。
在David痛苦地意识到真相之后,导演雪上加霜地添加了在营救卡车上出现最早逃出超市的那位女士的情节;据说他本来还想在后面一辆卡车上出现未敢逃出超市的人,只不过因为演员的拍摄都已经结束很难召集所以才作罢——反正就是不管怎么都能活,只有男主走错路。
真的好狠。
影片另一个特别有趣的角色,就是那位利用人们的恐惧来收割信仰的宗教狂女士,David曾经把她喻为Jim Jones。在我看来,她象征了文明崩塌五浊恶世的另一个层级,惶恐之中人们试图去寻找更高的庇护,其中掺杂了太多非理性的自责、团结,以及排斥异己。
然而在这位女士身上,有人发现了另一个黑暗的线索,在David带人离开之前,她曾经煽动人们把女主角和David的儿子献祭,来平息神的怒意。而当自认走投无路David亲自动手之后,迷雾果然散去——是神接受了献祭?这一笔确实令人不寒而栗。
最后扯一点无关,正片里出现的怪物,我最喜欢的是迷雾中六脚庞然大物,后来才知道,这个显然优于其他怪物的Cthulhu系巨怪,来自我很喜欢的画家Bernie Wrightson。(写到这里忍不住又开始在网上看看看他的画。)
愿我们都能在迷雾早日散去的世界欣喜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