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查理帕克,華盛頓DC的突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Charlie Parker with the Orchestra- One Night in Washington |Elektra Musician


編譯|BbSs社
「 他們告訴你音樂是有邊界的嗎, 但是啊,藝術可是沒有這種東西的呀。」這是查理帕克1949年,在Down Beat 雜誌專訪時的答覆。
如果大家還以為這位,對整個爵士樂發展造成決定性影響的中音薩克斯風手的演奏只是隨心所欲的即興, 那應該是搞錯了。就像認真被對待的任何藝術表現一樣, 帕克一直思索如何突破刻板的大樂團爵士演奏, 「 我一直覺得應該還有別種演奏方法吧!」在訪問中他說:「我有時似乎聽到了什麼, 不過我吹不出來。」
帕克14歲就開始遊走在堪薩斯市各個可以演奏的餐廳俱樂部,那時的他還沒找到真正喜歡的演奏形式, 只是為了一晚掙個$1.25 美元(當時的行情價)的表演。在訪問時他說, 他那幾年就像一個失魂的人。
但在1939年的某個冬夜裡,帕克的演奏終於飛起來了。那時他已經離開堪薩斯市到紐約哈林區兩年了,18歲的帕克,那晚和吉他手Biddy Fleet在一家燉豆肉醬餐廳俱樂部裡合奏,他發現了一種獨奏方法,帕克把solo的重點放在和弦,在他以前的爵士奏者solo都放在歌曲的主旋律上發展,而帕克卻放在和弦上,接著的幾年他繼續在這種概念上琢磨,他的solo是用半音穿梭在緜密瑣細的和弦中進行。他說:「我重生了, 可以飛了。」
到底是什麼樣的演奏方式?讓帕克被尊為現代爵士樂發展史上最重要的開拓者呢?也許該仔細聽聽本社這次要介紹的1982年才出土的黑膠,應該就可以意會到這種聽覺的觸感。
這張 是1953年帕克和大樂團難得的合奏, 引起爵士史注目的原因,來自於帕克獨特的認知:「唯有小編制的演奏才有足夠的彈性,每一個樂手才能好好即興像對話一般的獨奏。」 所以這晚在華盛頓DC,和大樂團合作竟然變成帕克稀罕的現場錄音。
1950年代,紐約之外的爵士重鎮就是華盛頓DC。
1951年時, 鼓手Joe Timer, 鋼琴手Jack Holiday, 薩克斯風手Ben Lary, 一起和DJ Willis Conover 發起組成一個大編制樂團的構想。雖然預算少的可憐, 可是卻吸引了許多有才情的編曲者,例如提供這張黑膠的現場錄音母帶的Bill Potts, 以及Al Cohn, Johnny Mandel, Gerry Mulligan, Ed Dimond, Ralph Muchler, Joe Timer, Jack Holiday 和 Tomi McKay等人,都是友情援助的最佳典範。預約的演奏者,也都是當時的紅牌,像Zoot Sims, Al Cohn, Lee Konitz, Warne Marsh, Dizzy Gillespie, Stan Getz。甚至即刻要登場的Charlie “Bird” Parker!
不過難堪的是,當時的帕克已經深陷於藥物和酒精的失控窘態裡,經常不知在哪醉倒,而沒法在預定的表演時出席, 導致主辦人Willis Conover完全不敢公開宣傳, 深怕帕克又沒出現,又再度失信於樂迷們。
不過奇蹟出現了, 在1953年2月22日這天, 帕克準時出現, 整個俱樂部像是過節一樣的驚喜。
只不過,讓大夥傻眼的狀況來了!
他沒有任何當天樂團要演奏的樂譜,也沒有事先和樂團對過, 更離譜的是,他手上握著的是一把廉價的練習用塑膠薩克斯風。
他站到台前, 完全不知道樂團當晚的曲目,有的只是多年的功力和一雙過人的靈敏耳朵。這時候,樂團被告知,默許給帕克所有的可能性,讓他盡情表現。
誰曉得這張讓爵士史上讚嘆的《華盛頓DC之夜》,居然是在這種超即興的狀態下錄成的歷史之聲,不愧是帕克式的即興傑作。
舉B面第一首以主持人命名的<Willis>來當試聽範例。
鋼琴手Jack Holiday和打擊樂組開場了前8小節沒多久, 帕克的中音薩克斯風,迅速從高音階快速往下、飛出一串音符, 然後在那旋律間又再度起飛。以極快的速度演奏在那個音階範圍內的每個音符,這些能量,像是內心自發的奔湧, 一個音符疊上另一個音符,節節升高,再倏地往下俯衝盤旋回到主和弦, 半音符在和聲中跳躍發光,然後忽然消失; 這種吹奏法,必須精確掌握了解和弦,才能自由游移於『聲內音』和『聲外音』之間。如果對自身藝術表現、無法擁有絕對控制的藝術家真的無法做到。
帕克精湛的即興演奏贏得了同為爵士樂手團員們的熱烈歡呼, 沒想到這晚驚奇的演出竟然數十年後才以《One Night in Washington》與地表爵士熱愛者分享, 這專輯名雖然直接也非常合宜, 對一般人來說這樣的演奏需要花上一輩子的時間才能達成, 但是對帕克這樣的天才來說, 就這一個晚上, 就算是塑膠薩克斯風也絲毫不受影響, 我們聽到帕克的音樂跟著他飛。
在那晚演奏後兩年的春天,帕克離開令他抑鬱的地表, 他並不知道他如流星般短暫的音樂生命使爵士獲得重生, 他的演奏方式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爵士框架, 不只給爵士帶來了一個全新的旋律上和和聲上的內容,還對當時的反主流文化和文學創作有深切的影響。
但他在唯一的Down Beat 訪問中被問及什麼是咆勃爵士, 他只是淡淡的回覆:「我做的只是音樂, 我只是想要吹的更純粹, 尋找我覺得美好的音符罷了。」
曲目一覽
Side A
  1. Fine and Dandy
  2. These Foolish Things
  3. Light Green
  4. Thou Swell
Side B
  1. Willis
  2. Don’t Blame Me
3a. Something to Remember You By
3b. The Blue Room
4. Pound House
5. Red Rodney on Charlie Parker
Note:
Recorded at Club Kavakos, Washington D.C., February 22nd, 1953. Previously unreleased recordings of brilliant "live" Parker performances from the private collection of Bill Potts.
黑膠的內裡封套也是1982年當時的印刷紙封套
水彩人像由Charles Reid畫的
本社珍貴藏品1949年Down Beat 9月9日出刊的雜誌,裡面有帕克僅有的訪談
查理帕克的專訪, 1949年Down Beat 9月9日出刊第一頁開頭, 然後第12頁全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7會員
47內容數
黑膠收集,有很多事情,和藏書有很大雷同的地方。小說家陳輝龍剛好都是這兩種恐怖病毒的重度成癮者。這幾年,他被爵士樂黑膠發行中,一種更有劇烈快感的『新出土』previously unreleased 唱片牢牢綑綁住,只要一有爵士唱片新出土,他幾乎沒有落空過。將一張張拆封播放,把這些珍寶給抵達這裡的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輝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咆勃爵士』、『反主流文化』、 以及『脱拍的一代(Beat Generation) 新詩創作』;身陷這三股流派匯集的震央核心者,正是我們要介紹的主角,一直在路上的傑克·克魯亞克。他短暫的人生中, 致力於結合即興爵士和創作詩詞的朗讀, 留在地表三部歷史性的朗讀錄音專輯。
這張收錄了她長達八年間的演唱,讓我們可以細細品嘗其中的氣息,譬如B面第三首比莉常被忽略的絕佳演唱 〈前方繞道 (Detour Ahead)〉, 那時候的比莉將自己悲喜交錯的人生,緩慢優雅的融入歌詞中開車的隱喻...尤其是MONO的錄音版本,更顯得殘酷的孤寂滋味。
比莉的自傳裡大部分記錄了她生活的困頓和搏鬥,但回憶歐洲巡迴的這篇充滿了開懷的軼事, 在她地表生命結束前5 年, 歐洲之行給了她高昂的士氣,那個她人生中圓夢的聲音都記錄在這張黑膠的溝槽間...
這張黑膠在1964年發行時可是爵士世界的大事, 因為這是比莉生涯中少數在爵士俱樂部表演的現場錄音,而且在比莉離開地表後5年才被發現。讓我們穿越時空來到1951年秋天的波士頓...
Duets 1992 限量665份雙黑膠版唱片組- 厚重的封面是Dixon畫Taylor的銅板畫, 這張專輯詳實記載了各自引領現代free jazz,但風格迥異的兩位大師,在毫無排練下的互相激盪的即興小號鋼琴二重奏狂熱錄音現場。不過,不僅是這樣而已...
《Munich 2016》捕捉了Keith Jarrett 在2016 年歐洲巡迴最後一晚,實錄了充滿活力的現場。即使當時已經70幾歲, 但是當天晚上的演奏和他29歲那場傳奇的《 科隆演奏會/The Köln Concert》一樣。
『咆勃爵士』、『反主流文化』、 以及『脱拍的一代(Beat Generation) 新詩創作』;身陷這三股流派匯集的震央核心者,正是我們要介紹的主角,一直在路上的傑克·克魯亞克。他短暫的人生中, 致力於結合即興爵士和創作詩詞的朗讀, 留在地表三部歷史性的朗讀錄音專輯。
這張收錄了她長達八年間的演唱,讓我們可以細細品嘗其中的氣息,譬如B面第三首比莉常被忽略的絕佳演唱 〈前方繞道 (Detour Ahead)〉, 那時候的比莉將自己悲喜交錯的人生,緩慢優雅的融入歌詞中開車的隱喻...尤其是MONO的錄音版本,更顯得殘酷的孤寂滋味。
比莉的自傳裡大部分記錄了她生活的困頓和搏鬥,但回憶歐洲巡迴的這篇充滿了開懷的軼事, 在她地表生命結束前5 年, 歐洲之行給了她高昂的士氣,那個她人生中圓夢的聲音都記錄在這張黑膠的溝槽間...
這張黑膠在1964年發行時可是爵士世界的大事, 因為這是比莉生涯中少數在爵士俱樂部表演的現場錄音,而且在比莉離開地表後5年才被發現。讓我們穿越時空來到1951年秋天的波士頓...
Duets 1992 限量665份雙黑膠版唱片組- 厚重的封面是Dixon畫Taylor的銅板畫, 這張專輯詳實記載了各自引領現代free jazz,但風格迥異的兩位大師,在毫無排練下的互相激盪的即興小號鋼琴二重奏狂熱錄音現場。不過,不僅是這樣而已...
《Munich 2016》捕捉了Keith Jarrett 在2016 年歐洲巡迴最後一晚,實錄了充滿活力的現場。即使當時已經70幾歲, 但是當天晚上的演奏和他29歲那場傳奇的《 科隆演奏會/The Köln Concert》一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蕭邦鋼琴大賽為古典音樂引入一個美妙的世界,文章分享了與早逝的傳奇鋼琴家李帕第的故事,表達了對古典音樂的喜愛和理解。古典音樂的多樣版本和風貌讓人們能夠更加深入地感受和欣賞音樂。透過這些音樂風景,人們能夠成為更好的自己,並懂得更好地和自己相處。
日前與先生外出用餐,沒想到餐聽出菜比預期更慢,等著等著,我發覺餐廳播放的音樂很特殊,隨口問先生那是什麼樂器,先生說是獨弦琴。一根弦便能演奏流行歌曲,我覺得很神奇。非琴非箏的音色,素樸而有古意,彷彿自遙遠的年代傳來,向聽眾娓娓訴說好久好久以前的故事。 隔天先生找來獨弦琴的演奏影片,琴音悠揚婉轉,比
Thumbnail
爵士樂融合所有。琴俠回憶焚香操琴赤腳 琴俠回憶。 我所有同學朋友皆知我彈琴一定得。焚香。赤腳。操琴。從不照譜彈。 故給在下看譜無用。 香直接安於吉他或古琴上。焚香杳杳無限創機。靈感充沛。 如吉他名曲。愛的羅曼史。彈十二次十二次皆不同不再現。 愛的羅曼史成變成爵士羅曼史。搖滾羅曼史。佛拉門哥羅曼史。印
Thumbnail
搖滾樂團「野東西」吉他手Chill Jack Man邱鉦耀近期展開中國大陸巡迴演出,以電吉他獨奏的方式改編演奏古典樂,成功擄獲樂迷們的耳朵與芳心。
Thumbnail
縱觀音樂歷史,有些藝術家滿足於中庸之道,為了主流聽眾的商業利益,創作出可口的流行音樂;然而,另一群則勇於挑戰聽眾的接受界限,他們想要震撼和顛覆期望。在當下龐克搖滾已成為陳腔濫調之時,蓋瑞·威爾遜(Gary Wilson)的怪異實驗風格仍無出其右。
Thumbnail
爵士樂(Jazz)是一種美國起源的音樂風格,融合了非洲音樂、歐洲音樂和其他音樂風格的元素,以即興演奏、強烈的節奏感、藍調音階、和聲豐富、自由的音樂形式為主要特色。
Thumbnail
上世紀七十年代最普遍的情況,經典流行曲必定被輕音樂團看上,用管弦樂器編成演奏樂。歌曲《Yesterday》已經超過 2,500 個人唱版本,演奏樂當然不甘寂寞,有可能是演繹流行曲最多版本的樂曲。
Thumbnail
電吉他是一種很受歡迎的樂器,Country Music 喜愛它,搖滾簡直不能沒有它,樂曲《Walk Don't Run》便是十足的電吉他音樂,沒有人的演繹可勝於 The Ventures 樂團 1964年的版本。
Thumbnail
古典爵士藍調佛拉門哥對我而言都是不一樣的卻融合。可以融合。 在下全想成都是當下瞬間演作的藝術哲思。 古典音樂一出來將和弦填上。 分析和弦進行。調式音階。聲部上下音程互動色彩。Bass如何互動? 當作他們一次不再現。 我必須一次聽懂。沒有下一次了。一次完整是爵士瞬間演作當下精神。 SOR。卡爾卡西。卡
Thumbnail
英國後龐克樂團 This Heat 的首張同名專輯,以其獨特的剪貼美學,成為建立後龐克、前衛搖滾和後搖滾流派的重要里程碑,同時也表達了經濟危機、冷戰和環境危機的恐懼和壓抑。透過豐富的音樂想像力,將聽眾帶入樂團建構的末世景色,對另類音樂愛好者和考古者來說絕對是一次難忘的聆聽體驗。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蕭邦鋼琴大賽為古典音樂引入一個美妙的世界,文章分享了與早逝的傳奇鋼琴家李帕第的故事,表達了對古典音樂的喜愛和理解。古典音樂的多樣版本和風貌讓人們能夠更加深入地感受和欣賞音樂。透過這些音樂風景,人們能夠成為更好的自己,並懂得更好地和自己相處。
日前與先生外出用餐,沒想到餐聽出菜比預期更慢,等著等著,我發覺餐廳播放的音樂很特殊,隨口問先生那是什麼樂器,先生說是獨弦琴。一根弦便能演奏流行歌曲,我覺得很神奇。非琴非箏的音色,素樸而有古意,彷彿自遙遠的年代傳來,向聽眾娓娓訴說好久好久以前的故事。 隔天先生找來獨弦琴的演奏影片,琴音悠揚婉轉,比
Thumbnail
爵士樂融合所有。琴俠回憶焚香操琴赤腳 琴俠回憶。 我所有同學朋友皆知我彈琴一定得。焚香。赤腳。操琴。從不照譜彈。 故給在下看譜無用。 香直接安於吉他或古琴上。焚香杳杳無限創機。靈感充沛。 如吉他名曲。愛的羅曼史。彈十二次十二次皆不同不再現。 愛的羅曼史成變成爵士羅曼史。搖滾羅曼史。佛拉門哥羅曼史。印
Thumbnail
搖滾樂團「野東西」吉他手Chill Jack Man邱鉦耀近期展開中國大陸巡迴演出,以電吉他獨奏的方式改編演奏古典樂,成功擄獲樂迷們的耳朵與芳心。
Thumbnail
縱觀音樂歷史,有些藝術家滿足於中庸之道,為了主流聽眾的商業利益,創作出可口的流行音樂;然而,另一群則勇於挑戰聽眾的接受界限,他們想要震撼和顛覆期望。在當下龐克搖滾已成為陳腔濫調之時,蓋瑞·威爾遜(Gary Wilson)的怪異實驗風格仍無出其右。
Thumbnail
爵士樂(Jazz)是一種美國起源的音樂風格,融合了非洲音樂、歐洲音樂和其他音樂風格的元素,以即興演奏、強烈的節奏感、藍調音階、和聲豐富、自由的音樂形式為主要特色。
Thumbnail
上世紀七十年代最普遍的情況,經典流行曲必定被輕音樂團看上,用管弦樂器編成演奏樂。歌曲《Yesterday》已經超過 2,500 個人唱版本,演奏樂當然不甘寂寞,有可能是演繹流行曲最多版本的樂曲。
Thumbnail
電吉他是一種很受歡迎的樂器,Country Music 喜愛它,搖滾簡直不能沒有它,樂曲《Walk Don't Run》便是十足的電吉他音樂,沒有人的演繹可勝於 The Ventures 樂團 1964年的版本。
Thumbnail
古典爵士藍調佛拉門哥對我而言都是不一樣的卻融合。可以融合。 在下全想成都是當下瞬間演作的藝術哲思。 古典音樂一出來將和弦填上。 分析和弦進行。調式音階。聲部上下音程互動色彩。Bass如何互動? 當作他們一次不再現。 我必須一次聽懂。沒有下一次了。一次完整是爵士瞬間演作當下精神。 SOR。卡爾卡西。卡
Thumbnail
英國後龐克樂團 This Heat 的首張同名專輯,以其獨特的剪貼美學,成為建立後龐克、前衛搖滾和後搖滾流派的重要里程碑,同時也表達了經濟危機、冷戰和環境危機的恐懼和壓抑。透過豐富的音樂想像力,將聽眾帶入樂團建構的末世景色,對另類音樂愛好者和考古者來說絕對是一次難忘的聆聽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