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金馬影展|費里尼《愛情神話》:生與性的永恆慾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當你選擇把佩托尼奧的《愛情神話》拍成電影,就像要拍一部科幻片,只不過把想像投射到過去,而不是未來。我曾害怕已經失去的創作熱情,在拍這部電影的過程當中又回來了。我感受到拍電影的慾望仍在燃燒。」——費德里柯·費里尼
正是這古代科幻片的奇異風格,讓《愛情神話》成為我最想在大螢幕觀賞的費里尼電影,也是我今年金馬經典影展的首部曲。這部片乍看之下宛如一場荒誕綺麗的性愛嘉年華,主敘事者恩可皮烏斯 Encolpius 和他心愛的男寵吉頓 Giton,以及亦敵亦友的亞希托斯 Ascyltus,穿梭在古羅馬的劇場、妓院、富豪宴會,遇見各式階級樣貌、奇裝異服的男人女人,經歷航海、巫術、競技場的考驗,故事既跳躍又連貫,充滿強烈激情和異國感,看得人眼花撩亂頭暈目眩。
原著《愛情神話》是佩托尼奧寫於公元一世紀,羅馬帝國尼祿統治時期的諷刺小說,原名 Satyricon,在羅馬神話中代表淫蕩好色的人,書中以故事和詩文描繪了古羅馬從富人到底層的生活樣貌,是我們往常學歷史、哲學的時候較少接觸的面向,十分生動有趣。而費里尼捨去一般人較易不耐的歷史詩篇,保留了書中一些機智的話語(「貧窮和才華總是互為姊妹」、「友誼是權宜的伴侶,只在方便時得以維持」),又在斷簡殘篇之間的空白,延伸增添了許多荒唐卻不突兀的人物和情節,因此搭配閱讀文本後,更加佩服費里尼電影驚人的能量和創造力。
不過若僅是把這部電影當成費里尼天馬行空的夢境、性慾、超現實之作,或許太小看他了。儘管費里尼自稱沒有想要藉古諷今,只想創作一部古羅馬幻想電影,他也確實帶著玩心、不帶批判意味地轉譯詮釋了這故事,然而羅馬帝國之於歐洲的意義和影響,電影裡的敘事角度和視覺呈現,都讓人產生豐富的聯想和解讀,也能連結到古希臘羅馬的哲學和性愛道德觀。
羅馬帝國作為西方文明鼎盛榮耀的標誌,自其分裂滅亡之後,歐洲每個擁有大一統野心的強人和帝國,都想宣稱自己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這一點從符號的使用能夠明顯看出:拿破崙的法蘭西帝國,紋章上的鷹參照了羅馬軍團的鷹、披風的紅色參照了羅馬帝國的紫色。墨索里尼直接創造出「新羅馬帝國」一詞,和希特勒的第三帝國異曲同工;他們同樣使用了帝國之鷹,標誌性手勢「納粹禮」由「羅馬式敬禮」演變而來,「法西斯」一詞更源自羅馬帝國執政官出巡時拿的前導儀仗,成為權力的象徵。成長在墨索里尼年代的費里尼,曾經親近又眼看著帝國毀滅,羅馬帝國之於他和時代的意義,從沒那麼簡單。
而我們熟悉、人們景仰的羅馬帝國,總是掌權者和貴族的羅馬,橫跨歐亞非、貿易繁榮的帝國,鮮少接觸到那些帝國陰影下的底層和奴隸。當目光終於轉向他們,曾經我所喜愛的,古希臘羅馬哲學中所追求的德性、美善、榮譽,一瞬間蕩然無存,甚至像是諷刺。但更有趣的是,《愛情神話》重新讓我們發現,從古希臘羅馬乃至當今歐美文化,從底層到貴族,從性愛到哲學,全都有個根深蒂固的共同根基:男子氣概,或說陽剛特質。
在古希臘哲學裡,柏拉圖提出的靈魂三分說當中,個人的靈魂由情慾、精神、理性三部分組成,其相對應的德性是節制、勇氣、智慧,「男子氣概」便屬於精神層面的靈魂,與憤怒、捍衛榮譽緊密連結。這裡的憤怒,不單純是情緒上的憤怒,而更像一種存在主義式的憤怒,是生而為人卻無法掌控其自身生命與所存在的世界,於是必須透過捍衛具體的名字、個人的榮譽,以在這不理性的宇宙中找到其存在的定位和價值。
不知是偶然還是必然,電影的第一幕,正是憤怒的主角恩可皮烏斯,控訴著好友亞希托斯睡了吉頓、背叛了他、把吉頓從他身邊偷走,因此他一看到亞希托斯就氣得想來場你死我活的戰鬥——這在原著裡是滿後面才發生的情節,費里尼卻以之揭開故事的序幕。儘管,比起哲學中理想的、靈魂和諧的男子氣概,整部《愛情神話》裡嶄露無遺的是情慾和精神層面無節制的陽剛特質,沒有理性靈魂主導,因而更傾向動物性的血氣和性衝動。裡面的人物沒有誰配得上勇氣或榮譽,只有喜怒無常的暴君或富豪,滿口胡言的騙子或哲人,以及迷戀青春、崇拜巨大陽具的男男和男女。
看著電影和書中反覆出現的多元多角性愛,腦中很難不浮現淫亂、悖德等形容,不過當今西方社會的倫理道德框架,大抵都是基督宗教建立起的。於是電影預告裡那句大字報式的「羅馬,基督之前,費里尼之後」,似乎一語中的道盡了性愛道德觀的演變:古希臘羅馬從神話裡的宙斯和眾神、到帝國裡的貴族和奴隸,性愛幾乎是百無禁忌而習以為常;偶後歷經漫長的基督宗教規範、對性慾的壓抑和貶抑;到了二十世紀,基督宗教對性生活的控制力式微,費里尼身處的1960、70年代更是嬉皮和藥物盛行的時代,據說《愛情神話》 當初在美國戶外放映時,觀眾席的歡淫精采程度不亞於大螢幕上的羅馬幻想曲。
回到費里尼的電影和人生脈絡,佩托尼奧的《愛情神話》是在他經歷了低潮、因病入院後,養病期間重讀的作品。「和死神擦肩而過讓我體會到一件事,那就是『我多麼地想活!』」費里尼是這樣滿懷著對死的理解、對生的欲望,藉著建構這電影裡的世界而大膽揮灑創造,於是再想一遍片中情節,忽然沒那麼異國和科幻了,無論是原始生猛的性愛和戰鬥,面對美女卻陽痿的羞恥與忍受女巫的怪異治癒,或是騙子哲人故意立下遺囑「欲繼承我的遺產,須當眾分食我的肉身」來掩飾自己其實沒有遺產,誤以為他是富豪的眾人卻毫不猶豫地吃了起來……
這一切既奇幻又真實,是寓言也是預言,《愛情神話》裡沒有愛情只有神話,但即便是神話最後也僅幻化成孤島上斷簡殘垣似的壁畫,隨著海風的吹蝕一片片斑駁碎裂,灰飛煙滅。故事代遠年湮,讓人傳唱至今的其實不是愛情亦非神話,而是人類千百年來,對生與性的永恆慾望阿——
「沒有開始,沒有結束,只有無盡的生活激情!」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70會員
63內容數
我所喜愛的,有藝術、電影和文學陪伴的日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郁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看完《羅馬》好一陣子後,終於點開《羅馬:幕後紀實》,沒想到看得無比感動,導演艾方索.柯朗侃侃而談,從他對細節的堅持、這部片之於他的奧妙與意義,到拍戲過程中他如何發現並直面內心的危機,以及素人演員真情流露的動人時刻,精彩程度幾乎與電影本身不相上下。其實,導演在影片開頭說的第一句話就深深擊中了我:
最近想開啟「經典電影」「藝文選片」等影評計畫,剛好發現BBC曾在2016年評選出二十一世紀百大電影,而高居第一名的是大衛林區的《穆荷蘭大道》。 在對劇情一無所知的情況下直接看了電影,非常喜愛,連續看了兩遍!緊接著看的紀錄片《大衛林區:獨白囈語》,也讓人更加理解導演眼中的世界、他所沉浸的藝術實驗,
小說拍成電影之後,作了一些關鍵性的改編,使得兩者傳達出的觀點不盡相同,卻也成為很有意思的對照和互補。比如孔劉飾演的丈夫,許多人認為電影將這個角色塑造得太理想,從而弱化了小說表達的女性困境。不過我反而覺得,這樣的設定加倍凸顯出女性處境的結構性問題——金智英們的壓抑和失語,從來不是換個男人就能有所改善,
這兩周看了許多影評人的2019年度十大電影,金球獎得主、奧斯卡熱門名單也陸續出爐,大家最有共識、討論度最高的幾部不外乎《小丑》《寄生上流》《從前,有個好萊塢》《婚姻故事》《愛爾蘭人》《峰迴路轉》以及即將上映的《她們》。我非常喜歡《從前,有個好萊塢》裡風華和頹敗交織的60年代氛圍,以及瑪格羅比...
誰說內心荒蕪必然是一片蒼白,而不是絢爛的紅?蜷川實花執導的《人間失格:太宰治與他的3個》顛覆了慣常想像,運用她一貫的鮮艷華麗、花團錦簇,重新演繹太宰的人生。飽滿的色彩光影流暢地牽引角色和情緒,豐富多變的視覺、音樂和奇想交錯,讓人在觀影當下不斷湧出愉快的驚嘆,直接成為我心目中的2019年度之最。
《紐約哈哈哈》導演的新作,當年過度用力生活、追尋夢想的女孩,也成為了有能力愛與被愛的女子,走入了婚姻。Noah Baumbach編導的電影,總像一面溫柔的鏡,照見每個人在生活和關係裡,一次次微小而深重的挫敗,直至黯淡得快要看不清自己,又及時點亮了光,沒有陽光燦爛,卻是卻是暗夜裡令人心安的暖黃燈火。
看完《羅馬》好一陣子後,終於點開《羅馬:幕後紀實》,沒想到看得無比感動,導演艾方索.柯朗侃侃而談,從他對細節的堅持、這部片之於他的奧妙與意義,到拍戲過程中他如何發現並直面內心的危機,以及素人演員真情流露的動人時刻,精彩程度幾乎與電影本身不相上下。其實,導演在影片開頭說的第一句話就深深擊中了我:
最近想開啟「經典電影」「藝文選片」等影評計畫,剛好發現BBC曾在2016年評選出二十一世紀百大電影,而高居第一名的是大衛林區的《穆荷蘭大道》。 在對劇情一無所知的情況下直接看了電影,非常喜愛,連續看了兩遍!緊接著看的紀錄片《大衛林區:獨白囈語》,也讓人更加理解導演眼中的世界、他所沉浸的藝術實驗,
小說拍成電影之後,作了一些關鍵性的改編,使得兩者傳達出的觀點不盡相同,卻也成為很有意思的對照和互補。比如孔劉飾演的丈夫,許多人認為電影將這個角色塑造得太理想,從而弱化了小說表達的女性困境。不過我反而覺得,這樣的設定加倍凸顯出女性處境的結構性問題——金智英們的壓抑和失語,從來不是換個男人就能有所改善,
這兩周看了許多影評人的2019年度十大電影,金球獎得主、奧斯卡熱門名單也陸續出爐,大家最有共識、討論度最高的幾部不外乎《小丑》《寄生上流》《從前,有個好萊塢》《婚姻故事》《愛爾蘭人》《峰迴路轉》以及即將上映的《她們》。我非常喜歡《從前,有個好萊塢》裡風華和頹敗交織的60年代氛圍,以及瑪格羅比...
誰說內心荒蕪必然是一片蒼白,而不是絢爛的紅?蜷川實花執導的《人間失格:太宰治與他的3個》顛覆了慣常想像,運用她一貫的鮮艷華麗、花團錦簇,重新演繹太宰的人生。飽滿的色彩光影流暢地牽引角色和情緒,豐富多變的視覺、音樂和奇想交錯,讓人在觀影當下不斷湧出愉快的驚嘆,直接成為我心目中的2019年度之最。
《紐約哈哈哈》導演的新作,當年過度用力生活、追尋夢想的女孩,也成為了有能力愛與被愛的女子,走入了婚姻。Noah Baumbach編導的電影,總像一面溫柔的鏡,照見每個人在生活和關係裡,一次次微小而深重的挫敗,直至黯淡得快要看不清自己,又及時點亮了光,沒有陽光燦爛,卻是卻是暗夜裡令人心安的暖黃燈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愛的藝術》裡,佛洛姆談到,「一切時代與文化的人,永遠都面臨著同一個問題, 如何脫出隔離、如何達成結合、如何超越個人的生命而找到合一」。然而,曾經有那麼一段時間,我們與萬物是合一的——與母親分離之前、意識到自己全身赤裸之前、被驅趕出伊甸園之前,我們是全然天真的。直到我們意外觸碰到了某種比我們的存在
Thumbnail
「愛是世上唯一的普世價值。」《愛情性本論》以哲學思想為愛慾的主題進行辯證,女主角蘇菲亞就此成了她口中愛情理論的實驗品。作為一名40歲的中年女性,面對現階段「感情」的掙扎,兩名男性角色分別掏出了她理解「愛」的兩面。其一是她的老公札維耶,她精神上依靠的靈魂伴侶,兩人總能平等地交談如此愜意,幾乎成為朋友般
Thumbnail
出處:WE-Understanding the Psychology of Romantic Love. By Robert Johnson(第十六章) 翻譯:陳珏吟 Jade Chen 浪漫之愛的真諦在於開創通往雙重啟示的道路:它帶領我們穿越西方思維的文字主義和物質主義,讓我們直接感受原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佛洛伊德對性與婚姻的觀點,以及在當時社會的反響。透過著名作曲家馬勒的婚姻問題和電視劇《不夠善良的我們》的案例,呈現了性與愛的糾葛。 文章透過歷史故事呈現對於佛洛伊德的思想和分析觀點,並引用他的名言,為讀者串聯出婚姻關係中問題的核心。
Thumbnail
人與生俱來擁有理性:他察覺到自己為生命的生命。他察覺到自己,察覺到其他人類,察覺到自己的過去,並察覺到自己未來的種種可能性。 這本書看了好久,終於在寒冷冬季看完它。閱讀過程中,有時不太理解佛洛姆想表達的「愛的藝術」,可是有時又好像能通透所謂的愛,不是只有情愛、親情之愛、人與人間的愛慕,而是對生活周
Thumbnail
導演對於說故事的手法有些跳tone,劇情也缺乏嚴謹的邏輯,角色刻畫稍嫌不足。影像處理以詩意方式呈現,但是否和時空穿越科學主題相符仍值得討論。導演表達出希臘傳統電影所包含的寂寥、冷漠和疏離感,結合離婚、孩子消失及任意跳躍時空的設定,強調了「知道未來卻無法改變」的悲劇性,帶給觀眾深刻的感受。
Thumbnail
改編自2007年的同名小說,講述一段17歲義大利男孩與一名來訪的24歲美國學者之間的愛情故事。電影透過不少符號美學帶入主題,杏仁代表早熟、桃子與蛋液對應了Elio對於性的探索及發展、雕像為肉慾的象徵,也透過亞歷山大與赫斯費提翁的故事,解構何為愛情。
Thumbnail
尤格藍西莫是很有意思的導演,在我看來他的電影處於藝術與商業之間的平衡,兼顧風格與戲劇張力。大家都知道《聖鹿之死》的典故是在希臘神話中阿加曼農得罪女神的故事,但尤格藍西莫不是單純地重現這個故事,而是藉由這個故事,配合電影的媒介來展現出人際關係裡的某種恐怖,這種恐怖的外表是復仇,內裏是父權與公正的觀念。
「性」獨立於愛之外,是「有罪」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對愛情的幻想和憧憬,然而這些幻想最終被現實的情況打破。作者通過這個故事,反思了愛情與性別的關係,以及愛情的本質。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愛的藝術》裡,佛洛姆談到,「一切時代與文化的人,永遠都面臨著同一個問題, 如何脫出隔離、如何達成結合、如何超越個人的生命而找到合一」。然而,曾經有那麼一段時間,我們與萬物是合一的——與母親分離之前、意識到自己全身赤裸之前、被驅趕出伊甸園之前,我們是全然天真的。直到我們意外觸碰到了某種比我們的存在
Thumbnail
「愛是世上唯一的普世價值。」《愛情性本論》以哲學思想為愛慾的主題進行辯證,女主角蘇菲亞就此成了她口中愛情理論的實驗品。作為一名40歲的中年女性,面對現階段「感情」的掙扎,兩名男性角色分別掏出了她理解「愛」的兩面。其一是她的老公札維耶,她精神上依靠的靈魂伴侶,兩人總能平等地交談如此愜意,幾乎成為朋友般
Thumbnail
出處:WE-Understanding the Psychology of Romantic Love. By Robert Johnson(第十六章) 翻譯:陳珏吟 Jade Chen 浪漫之愛的真諦在於開創通往雙重啟示的道路:它帶領我們穿越西方思維的文字主義和物質主義,讓我們直接感受原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佛洛伊德對性與婚姻的觀點,以及在當時社會的反響。透過著名作曲家馬勒的婚姻問題和電視劇《不夠善良的我們》的案例,呈現了性與愛的糾葛。 文章透過歷史故事呈現對於佛洛伊德的思想和分析觀點,並引用他的名言,為讀者串聯出婚姻關係中問題的核心。
Thumbnail
人與生俱來擁有理性:他察覺到自己為生命的生命。他察覺到自己,察覺到其他人類,察覺到自己的過去,並察覺到自己未來的種種可能性。 這本書看了好久,終於在寒冷冬季看完它。閱讀過程中,有時不太理解佛洛姆想表達的「愛的藝術」,可是有時又好像能通透所謂的愛,不是只有情愛、親情之愛、人與人間的愛慕,而是對生活周
Thumbnail
導演對於說故事的手法有些跳tone,劇情也缺乏嚴謹的邏輯,角色刻畫稍嫌不足。影像處理以詩意方式呈現,但是否和時空穿越科學主題相符仍值得討論。導演表達出希臘傳統電影所包含的寂寥、冷漠和疏離感,結合離婚、孩子消失及任意跳躍時空的設定,強調了「知道未來卻無法改變」的悲劇性,帶給觀眾深刻的感受。
Thumbnail
改編自2007年的同名小說,講述一段17歲義大利男孩與一名來訪的24歲美國學者之間的愛情故事。電影透過不少符號美學帶入主題,杏仁代表早熟、桃子與蛋液對應了Elio對於性的探索及發展、雕像為肉慾的象徵,也透過亞歷山大與赫斯費提翁的故事,解構何為愛情。
Thumbnail
尤格藍西莫是很有意思的導演,在我看來他的電影處於藝術與商業之間的平衡,兼顧風格與戲劇張力。大家都知道《聖鹿之死》的典故是在希臘神話中阿加曼農得罪女神的故事,但尤格藍西莫不是單純地重現這個故事,而是藉由這個故事,配合電影的媒介來展現出人際關係裡的某種恐怖,這種恐怖的外表是復仇,內裏是父權與公正的觀念。
「性」獨立於愛之外,是「有罪」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對愛情的幻想和憧憬,然而這些幻想最終被現實的情況打破。作者通過這個故事,反思了愛情與性別的關係,以及愛情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