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里尼

含有「費里尼」共 1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男人剛拍好他最後的電影,正想回到鄉野。他知道這是生涯中又一部代表作,自己又捏造了一次青春。 這是《阿瑪柯德》(Amarcord),這是費里尼,意為「我記得」的敘事。
Thumbnail
5/5阿瑪柯德
這是一本獻給電影院兒童的書。「那些社區劇院,向我揭示了電影之美,成為我珍貴的回憶。」「那些能帶我走向不同地方的導演,為我呈現獨特而難以忘懷的電影體驗。」
Thumbnail
  2020年初開始的COVID-19使得美商大片紛紛延期,也連帶讓電影院人潮一落千丈,疫情最嚴峻的四月甚至創下票房只有2019年同期十分之一的歷史新低。對於影癡們而言,除了平常觀賞院線片,「跑影展」也是生活中重要的行程......
Thumbnail
關於費里尼的隨寫來到最後一篇,就我看來,《女人城》像是《八又二分之一》和《鬼迷茱麗葉》延續的系譜,而《揚帆》看似費里尼的一次破格之作,其後設機制和題材本身又可以四通八達地連結到導演的其他作品,做為這系列回顧的最後一部片也是適合。
Thumbnail
雖然《生活的甜蜜》《八又二分之一》光采奪目,但七零年代的 《小丑》和《羅馬風情畫》在我心中佔了特別的位置。費里尼此時停止拍攝傳統的劇情片,七零年代前半的三部作品,按導演自己在自傳《虛構的筆記本》的說法,像是為了出清他內心對某些事物的概念和情感。
Thumbnail
avatar-avatar
子穎
感謝分享!我在大學時期看的《阿瑪珂德》,跟筆者一樣,被其中塑造的世界深深吸引住了,但事過境遷,早已忘了當初感動的點是什麼,只記得那苦澀又壓抑的成長過程,構成了我們這個世代的共同回憶。再次感謝!
《八又二分之一》基本命題是延續《生活的甜蜜》類自傳式的自我剖析,一個和自己對話的過程。而另一個命題可能在於「電影是什麼?」的大哉問。這兩個問題其實可以是同一個,費里尼作為一個電影創作者,猜想在這個時候個人職涯和身處的時代都來到一個臨界點,於是開始追問他想要拍什麼
Thumbnail
學者Peter Bondanella將《大路》《騙子》《卡比莉亞之夜》歸在一起成為「恩赦與救贖三部曲」,確實這三部片有著相互呼應的主題與形式結構,都有人性在殘忍現實中望向宗教般超越的希望,而且在轉型之作《生活的甜蜜》之前,也很容易將《卡比莉亞之夜》放在新寫實主義時期的尾端。
Thumbnail
2007年國民戲院舉辦的完全費里尼影展,當年看得其實是霧裡看花囫圇吞棗,13年後金馬經典影展的「費里尼100」總算找到了一些個人可以切入的角度,過去感覺模模糊糊的經典也終於看得興味盎然。之前只能當費里尼是「大師」,現在重新以「作者」來認識,感受其創作的繽紛與豐沛,同時也看到焦慮與限制。
Thumbnail
新一代的深諳選片之內行觀賞者,他們即使自二十年前開始留意藝術片,不免因錄影帶及後來的Laser disc等便利,而極易探觸到早被歸納好的藝術大師(柏格曼、費里尼)及藝術名作(《四百擊》、《去年在馬倫巴》)。 心懷的藝術片他們,可能會擁抱柯波拉(教父、現代啟示錄)、柯恩兄弟⋯⋯
Thumbnail
付費限定
我永遠會記得,那一夜在西門町新光影城影廳內,全場影迷屏氣凝神地,盯著銀幕上的傳奇明星。年華老去的女神男神,靜靜凝視當年彼此的美麗身影;觀眾則見證他們凝視,目賭光陰的流逝,同時在閴靜的電影院一起變老。你可以說:「我們的青春,在戲院」。進戲院看電影這件事,其實也是,演員與觀眾合寫的集體回憶錄。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