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影評|《花漾女子》:無人倖免的陽剛文化,及呼應案件Chanel Miller

2021/03/21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挾著多項國際影獎入圍、凱莉.莫里根的女神魅力、以及預告裡明快的復仇節奏,《花漾女子》上映時顯得氣勢如虹,宛如近年來女力的大放光彩。意外的是,走入電影裡的世界,卻感受到相反的氛圍。
一開場,凱西在夜店假裝醉倒,可是她不挑逗、不散發魅惑氣息,適度性感,卻怎麼也難掩爬了滿臉的疲憊滄桑。某男子故作關心,實則「撿屍」帶回家愛撫,凱西在關鍵時刻忽然清醒,厲聲質問:「你在幹嘛?」男人一時驚嚇而停止動作,不過,凱西也沒有進一步作為,就這樣帶著勝利的笑容回家——
這種程度怎能稱得上「復仇」呢?
幾年前,凱西和妮娜原是前程似錦的醫學系學生,妮娜在酒醉後遭到男同學圍觀性侵,自責不在場的凱西陪著摯友輟學,卻阻止不了妮娜投向死亡,凱西也從此困頓在創傷之中。
可是,即便心懷那麼深重的憤恨傷痛,凱西日常裡最可行的「報復」方式,竟是在周末夜晚來到夜店,撐起尚能依恃的姣好面容和身材,忍受自己毫無興趣的陌生男子上下其手,承擔獨自進到男人房間會有的風險,最後只換得當面撂下幾句狠話?
導演艾莫芮德.芬諾找來討喜的演員,以黑色幽默演繹,卻更襯托出女性試圖單打獨鬥改變當今性侵/性騷擾的有毒文化(toxic culture)時,力量多麼微薄。凱西和妮娜的遭遇並非偶然,而是每一次在相似場景,事態都必然演變至此。她們遇到的也不是特別病態邪惡的男子,而是一個個正常的、好人。這就不僅是個別男人的問題,而是整個文化都出了差錯。
那正是極度崇尚陽剛、侵略性男子氣概的歐美文化。身處這樣的社會文化,對十幾、二十幾歲的男孩而言,性與暴力是彰顯自身男子氣概的最佳途徑,若不如此,便會被訕笑、排擠,無法躋身主流與上流。是那樣牢不可破的潛規則,讓大學生將酒醉性侵當作玩笑,讓夜店「撿屍」男子誠心自認好人,讓圍觀者如萊恩在被指責的時刻感到無辜又憤怒。
當然,這從來不代表個人沒有責任和選擇。然而,這套文化根深蒂固,並與社會階級和權力結構相互綑綁,早已不是追究個別加害者可以解決。因此,儘管《花漾女子》的故事主軸彷彿1970年代「性侵-復仇」類型片(rape and revenge film)的變形,導演卻聰明地並未以殺死加害者作結,反而讓女性在重重打擊下走向極端的玉石俱焚之路,是戲劇化的反高潮,也是對當今現實的精確映照。
性侵議題不只關於性別,更關於與階級和權力,電影雖未著重,卻也給足了暗示。大學時代圍觀性侵妮娜的那群醫學系男同學,到了三十歲,各個都踏上事業與愛情的康莊大道。這不全是他們才智上的優異,更是出身的優越。現實生活中,他們通常會成為政治、金融、法律、媒體等各界的菁英人士,沿襲「男孩俱樂部」的傳統,對於性侵/性騷擾的態度和言行,與學生時代相去不遠。正因為如此普遍,#MeToo運動在歐美一點燃就星火燎原。
事實上,這部電影名為‘Promising Young Woman’,本是巧妙呼應2015年的史丹佛大學性侵案。當時的法官,對酒醉後的犯行態度寬容,輕判了被告Brock Turner六個月監禁,並提到擔心性醜聞毀了這位「前程似錦的男孩」(promising young man),讓人憤慨怎麼不以同樣的心情考慮受害的「前程似錦的女孩」。
當年受害的女孩化名為Emily,在2016年公開了她提供給法官量刑參考的文件「被害人所受影響之陳述」(Victim Impact Statement),堅定有力地述說她遭受性侵的詳情,她與家人相互支持但仍萬般痛苦的心路歷程,以及加害者如何請到最好的律師、專業證人、私家偵探,將她塑造成有酒癮、性開放的「不完美受害者」,利用她的失憶來編造兩情相悅,過度強調Turner在泳隊中的優異表現,並將Turner的過錯全說成是醉酒而非性侵。

她的陳述當時在網路上引起極大的迴響共鳴,非常推薦閱讀原文全文,我感覺從未如此貼近一位性侵倖存者的經歷和內心,這麼劇烈地、心痛地感同身受。2019年,她出版了回憶錄‘Know My Name’,決定在隱姓埋名多年後,勇敢公開自己的真實姓名Chanel Miller,是一位混血亞裔。
Chanel Miller
不只是性侵事件本身,後續被告律師的狡詐和開庭過程的折磨,對Chanel Miller及其家人造成的二次傷害與不公正,打擊亦非同小可。於是,回過頭來看劇情安排,最後凱西的「勝利」竟是依靠被告律師多年後的懺悔與良心發現,艾爾被捕的理由也是謀殺凱西、而非性侵妮娜,更諷刺意味十足。
不過,《花漾女子》也並非一個毫無希望的故事。觀看過程中,我一直覺得,聰明如凱西,應該也明白自己的行動近乎徒勞無功吧。那些被她教訓的男人,到頭來很可能只覺得運氣差,轉頭咒罵完就淡忘,改天依然故我。被她設計的麥蒂森和院長,她們的道歉認錯毫無誠意,終究證明只有發生在自己和所關心的人身上,人們才懂得痛。
儘管如此,她仍一次又一次地執行計畫,是發洩,是贖罪,也是尚未徹底絕望。她從未放棄重拾對人性、對這個世界的相信,始終期盼著有一天,能夠在夜店裡喝醉而不被侵犯,在關係裡身體自主而不急著上床。
Chanel Miller的事件中有個關鍵,是性侵發生當下,有兩位學生碰巧騎腳踏車經過,察覺不對勁便上前查看,並在Turner試圖逃跑時將他壓制大罵,在警察問話時激動難過落淚。Chanel在「被害人所受影響之陳述」的最後說道,她畫了兩輛腳踏車貼在自己的床頭,伴她入睡,提醒她人與人之間仍可以有愛與關照。
集體的陽剛文化和階級權力結構那麼穩固,短時間內似乎看不見動搖改變的一天。可是,在那之前,身為個人的我們仍有許多選擇,每一次的克制尊重,每一回的挺身而出,都讓我們與凱西、Chanel和千千萬萬女性站在一起,遠離這場糖果色噩夢。
---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63會員
61內容數
我所喜愛的,有藝術、電影和文學陪伴的日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