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藝文選片|忘我之際 ——《李希特舒眠曲》的沉浸式藝術體驗

2021/02/01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去年秋天在林予晞的攝影展上,從語音導覽得知她沖洗相片時喜歡聽 Max Richter,那個午後,以及後來的許多午後,李希特內斂而悠揚的樂音,伴我讀過好幾本吳爾芙——他2017年的專輯《Three Worlds: Music From Woolf Works》,創作靈感和致敬對象正是維吉妮亞.吳爾芙的《戴洛維夫人》、《歐蘭朵》以及《海浪》。
不過,直到紀錄片電影《李希特舒眠曲》(Max Richter's Sleep)上映,我才知道他原來做過這麼大膽迷人的演出/睡眠實驗:在洛杉磯、倫敦、巴黎、雪梨等大城市中心的公園、大教堂或劇場,進行八小時不間斷的現場演奏,從午夜到破曉,第一次躺著聽、睡著聽的音樂會。
電影一開場,朦朧詩意的影像如聯想翩飛閃過,繁華都市的夜與月、風吹得沙沙作響的枯葉,與妻子尤莉亞簡短卻充滿靈光的交談、孩子在草地上翻滾的笑靨。很快地,我們跟著鏡頭來到戶外演奏現場,如同每一位進場觀眾,懷著期待又不確定的心情,不確知睡著的自己能聽見什麼,不確知在與眾多陌生人躺得那麼靠近的時刻,會感到自在、不適、或更加疏離孤獨。
然而,當李希特溫柔說道:「那麼,我們另一邊相見。」當白燈熄滅、唯有螢螢藍光點綴黑夜。當月球轉動,琴音低低緩緩開始振盪,靜謐深沉,直入心底,我胸口一瞬間湧上近乎落淚的感動......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00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藝文日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863會員
61內容數
我所喜愛的,有藝術、電影和文學陪伴的日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