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翼殺手2049

含有「銀翼殺手2049」共 2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不同於初代對複製人靈魂的質疑的關注,續集關注的是這樣一個缺乏與外在交流的人,對總是孤獨的自己的深刻感受。
Thumbnail
4/5銀翼殺手2049
畢竟我們正逐漸失去人性,而非人正不斷獲取人性。但是對於成為一個「人類」而言,是否有任何特質是不可或缺的,也從來不是絕對──唯一能夠確定的是,誰會是我們、我們會是誰,在賽博龐克的世界裡,早已不再確定。
Thumbnail
殘酷和悲哀不同,殘酷代表了一種對於現實世界的揭發,悲哀則是一種對於現實世界的無力感。銀翼殺手系列作品正好驗證了這兩種概念,1982年的《銀翼殺手》體現一種黑暗的殘酷,而《銀翼殺手2049》則是表現了無盡的無力和哀愁。 
Thumbnail
此為大四下課程《閱讀電影文化》的課堂討論摘錄。問題包含:《銀翼殺手》的黑色電影元素、我如何知道自己真實存在?眼睛的隱喻?Tyrell 生產的複製人為何要像人?
Thumbnail
  1982年的銀翼殺手,描述著2019的想像未來中,陰暗灰冷的死寂世界,以及那些比人類更像人類,追尋著生命價值延續的仿生人。2017年上映的續集,再往後推展了30年,提醒我們人類可以變得多麼寂寞,世界可以變得多麼荒涼。也延續著銀翼殺手的哲學問題,讓我們進一步思考,所謂靈魂,究竟如何存在?
Thumbnail
本文涉及《貓王艾維斯》與《銀翼殺手2049》電影劇情,請斟酌閱讀。看完電影之後,心情有些沉重。回程的路上,我突然想起了《銀翼殺手2049》(Blade Runner 2049, 2017)。這部《銀翼殺手》(Blade Runner,1982)三十五年後的續集,講述了……
Thumbnail
這社會給了一個框架,去定義「哪種情感叫做『真情感』,哪種情感叫做『假情感』」、「哪種人是真實活著,哪種人的存在只是假像」;所以在世俗世界裡,他仍被大家當成「可取代」的魁儡來操弄。
Thumbnail
“我們的行為定義了我們是怎麼樣的人 其實拖到現在才看《銀翼殺手2049》也並非我預料中的事情,但他的確是相當適合獨自觀賞的電影,作為這系列的第一篇倒也是相當合適。
Thumbnail
avatar-avatar
子穎
標題下得好,照片也選用的真好! 我被這兩點吸引進來觀看你的文章 ,但感覺這篇比較著墨於角色的塑造方面,而或多或少忽略了1982年雷利史考特藉《銀翼殺手》來架構未來世界樣貌的企圖心。 不管是人類、複製人或AI等物的相互參照,還是1982年版本與這次《銀翼殺手2049》呈現的不同影像視野,我個人更喜愛其中強烈的『人,何以為人』的哲學議題。 感謝你的分享唷!
付費限定
《銀翼殺手》從恐懼死亡的脫逃、抗拒死亡的打鬥、到接受死亡的低吟,呼應了海德格以面對死亡來理解「存有/存在」。三十年後的《銀翼殺手2049》,從工業革命到數位革命,人類整體經濟社會結構和對世界的認知依舊,但這一次,電影不再聚焦死亡,而進一步檢視出生的意義,演繹了活出「本真的生命」的人造人K。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