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mbnail
也許並非雅典實際上如何,而是極其私人的遺憾:漫漫長病使我虛弱,即便來到山腳,仍無力攀登上海拔僅一百五十公尺的山岡頂端,無法散步在曾經輝煌、而今倚賴現代工程巍巍續撐其傾頹的大理石圓柱與石塊間,發出唯有身處那一瞬才可能湧現的感慨與讚嘆。 現實斷簡殘垣,理型是不會被完美重建的女神及其居所。永遠施工中。
Thumbnail
沒有孩子的我和K,在臥室豢養了一隻蜘蛛。 起初是因為陰雨綿延,圍困住這城市。
Thumbnail
在這長期由男性主導的世界,作為「女性」本身就持續存在於某種自我與社會、個人與集體間的張力之中,這讓她們在成為哲學家的路上,加倍需要勇氣和獨立性——我想這是蘭德、波娃、韋伊和鄂蘭的共通之處,那就是她們都擁有不在意他人和社會眼光的勇氣,在思想上亦各自成一格,難以被簡單歸類到單一特定的哲學類別當中。
Thumbnail
《黑暗年代的女哲學家》在時序上承接了前作,來到政治氛圍更險峻動盪的納粹崛起、二戰爆發時期;內容上,哲學家哲思的對象也從個體存在和抽象領域,轉為對他者、群體和政治的關注——若用鄂蘭的概念作區分,可說是從「沉思的生活」來到了「行動的生活」。其實,本書的德文書名直譯正是「自由之火:黑暗時代的哲學救贖」。
Thumbnail
昆德拉認為,小說的定義和本質,是洞見、發現人性隱晦而尚未被看清楚的面向;是傾聽、深入探究事物的精神。一位優秀的、夠資格的小說家,該要看穿那些所謂的「理所當然」或「平凡無奇」身上,其實披掛著一層「預先詮釋」的簾幕,並像賽萬提斯將唐吉訶德送上征途那樣,將簾幕一舉撕破,直面世界赤裸裸的滑稽模樣。
Thumbnail
《銀翼殺手》從恐懼死亡的脫逃、抗拒死亡的打鬥、到接受死亡的低吟,呼應了海德格以面對死亡來理解「存有/存在」。三十年後的《銀翼殺手2049》,從工業革命到數位革命,人類整體經濟社會結構和對世界的認知依舊,但這一次,電影不再聚焦死亡,而進一步檢視出生的意義,演繹了活出「本真的生命」的人造人K。
Thumbnail
走進展間,久久駐足於她年輕時的第一件行為藝術《成為畫》,那將自己獻祭於藝術般的血紅印記與覺悟神態;以及另一件行為藝術錄像《浴室》,她光著身子瑟縮在狹窄浴缸裡,反覆不斷將混濁的泥水從頭往下澆灌,落魄又壯烈。看著跟著內心澎湃的當下,感受到她那句輕巧又慎重的「藝術就是我的宗教」,安靜低沉地迴盪在整個空間。
Thumbnail
即便心懷那麼深重的憤恨傷痛,凱西日常裡最可行的「報復」方式,竟是在周末夜晚來到夜店,忍受自己毫無興趣的陌生男子上下其手,最後只換得當面撂下幾句狠話? 導演找來討喜的演員,以黑色幽默演繹,卻更襯托出女性試圖單打獨鬥改變當今性侵/性騷擾的有毒文化(toxic culture)時,力量多麼微薄。
Thumbnail
翻開旅日作家李琴峰的《倒數五秒月牙》,故事單純,文筆清麗,專注刻劃女同志內心的細膩情思,自成風格。〈倒數五秒月牙〉寫夏日裡久別重逢的單戀情愫,〈聖夜絲〉勾勒冬夜戀人的凝視與隔閡,雖然兩篇小說主角皆是女同志,也多少提及身為同志獨有的成長經驗,但較輕描淡寫,而更著重於愛戀裡的怦然和酸澀。
Thumbnail
在不間斷的樂音聲中,導演娜塔莉・瓊斯以詩意抒情的鏡頭,適切開展了我們的靈魂之眼與無垠想像:仰望飛機如流星劃破夜空,見證夜晚大教堂裡餘音繞梁;穿梭未知盡頭的樹林小徑,感覺赤腳踩沙踏浪的柔軟與冰涼,抬頭直視刺眼的光亮。沉睡的高樓,無人的街道,花園、擁抱,每一道光與光圈的變化,每一個動態卻寧靜的瞬間。
Thumbnail
也許並非雅典實際上如何,而是極其私人的遺憾:漫漫長病使我虛弱,即便來到山腳,仍無力攀登上海拔僅一百五十公尺的山岡頂端,無法散步在曾經輝煌、而今倚賴現代工程巍巍續撐其傾頹的大理石圓柱與石塊間,發出唯有身處那一瞬才可能湧現的感慨與讚嘆。 現實斷簡殘垣,理型是不會被完美重建的女神及其居所。永遠施工中。
Thumbnail
沒有孩子的我和K,在臥室豢養了一隻蜘蛛。 起初是因為陰雨綿延,圍困住這城市。
Thumbnail
在這長期由男性主導的世界,作為「女性」本身就持續存在於某種自我與社會、個人與集體間的張力之中,這讓她們在成為哲學家的路上,加倍需要勇氣和獨立性——我想這是蘭德、波娃、韋伊和鄂蘭的共通之處,那就是她們都擁有不在意他人和社會眼光的勇氣,在思想上亦各自成一格,難以被簡單歸類到單一特定的哲學類別當中。
Thumbnail
《黑暗年代的女哲學家》在時序上承接了前作,來到政治氛圍更險峻動盪的納粹崛起、二戰爆發時期;內容上,哲學家哲思的對象也從個體存在和抽象領域,轉為對他者、群體和政治的關注——若用鄂蘭的概念作區分,可說是從「沉思的生活」來到了「行動的生活」。其實,本書的德文書名直譯正是「自由之火:黑暗時代的哲學救贖」。
Thumbnail
昆德拉認為,小說的定義和本質,是洞見、發現人性隱晦而尚未被看清楚的面向;是傾聽、深入探究事物的精神。一位優秀的、夠資格的小說家,該要看穿那些所謂的「理所當然」或「平凡無奇」身上,其實披掛著一層「預先詮釋」的簾幕,並像賽萬提斯將唐吉訶德送上征途那樣,將簾幕一舉撕破,直面世界赤裸裸的滑稽模樣。
Thumbnail
《銀翼殺手》從恐懼死亡的脫逃、抗拒死亡的打鬥、到接受死亡的低吟,呼應了海德格以面對死亡來理解「存有/存在」。三十年後的《銀翼殺手2049》,從工業革命到數位革命,人類整體經濟社會結構和對世界的認知依舊,但這一次,電影不再聚焦死亡,而進一步檢視出生的意義,演繹了活出「本真的生命」的人造人K。
Thumbnail
走進展間,久久駐足於她年輕時的第一件行為藝術《成為畫》,那將自己獻祭於藝術般的血紅印記與覺悟神態;以及另一件行為藝術錄像《浴室》,她光著身子瑟縮在狹窄浴缸裡,反覆不斷將混濁的泥水從頭往下澆灌,落魄又壯烈。看著跟著內心澎湃的當下,感受到她那句輕巧又慎重的「藝術就是我的宗教」,安靜低沉地迴盪在整個空間。
Thumbnail
即便心懷那麼深重的憤恨傷痛,凱西日常裡最可行的「報復」方式,竟是在周末夜晚來到夜店,忍受自己毫無興趣的陌生男子上下其手,最後只換得當面撂下幾句狠話? 導演找來討喜的演員,以黑色幽默演繹,卻更襯托出女性試圖單打獨鬥改變當今性侵/性騷擾的有毒文化(toxic culture)時,力量多麼微薄。
Thumbnail
翻開旅日作家李琴峰的《倒數五秒月牙》,故事單純,文筆清麗,專注刻劃女同志內心的細膩情思,自成風格。〈倒數五秒月牙〉寫夏日裡久別重逢的單戀情愫,〈聖夜絲〉勾勒冬夜戀人的凝視與隔閡,雖然兩篇小說主角皆是女同志,也多少提及身為同志獨有的成長經驗,但較輕描淡寫,而更著重於愛戀裡的怦然和酸澀。
Thumbnail
在不間斷的樂音聲中,導演娜塔莉・瓊斯以詩意抒情的鏡頭,適切開展了我們的靈魂之眼與無垠想像:仰望飛機如流星劃破夜空,見證夜晚大教堂裡餘音繞梁;穿梭未知盡頭的樹林小徑,感覺赤腳踩沙踏浪的柔軟與冰涼,抬頭直視刺眼的光亮。沉睡的高樓,無人的街道,花園、擁抱,每一道光與光圈的變化,每一個動態卻寧靜的瞬間。
Thumbnail
Dear Ally 你不覺得這幾年,時間的重量改變了嗎?我希望已經有科學家發現這個問題,正兵荒馬亂地著手研究⋯⋯。 但應該沒有,時間變輕盈了,流逝的速度變快了,回憶變少了,那大概是因為自己變老了。變老的意思是,不再對萬事萬物感到驚奇,不再使用五感去敞開體驗⋯⋯
Thumbnail
「鯨族處理人類之間最純淨的溝通,最初是氣味、眼神、觸摸與意識,接著是吟唱、舞蹈、繪畫,神話、故事、語言隨後跟上,再後來才是文字符號。剛開始印刷術發明時,祂們也處理得開心,當時人們手抄文字或手捧書籍,一個字一個字去閱讀、詮釋的光景,是鯨族打造的盛世。」——《狸貓的故事》
Thumbnail
Tamaru 在他判斷大概是最後一次見到殺手青豆時,他跟青豆說了一段小時候在孤兒院的經歷。當時身為朝鮮人的他保護了一名黑人混血的孩子,他形容那名孩子雖然塊頭很大,腦筋卻不靈活,於是同樣是被歧視階層的他,擔任起保護者的工作。接著,他開始形容這名孩子專注於雕刻的模樣。
Thumbnail
最近看了BBC的電視紀錄片《文明》,講述了世界各個角落不同文明和藝術的起始和發展,恍然發覺人類從是多麼久遠以前、文明出現之初甚至之前、就已經有了宗教性質的儀式;那些洞穴深處的動物壁畫或手印,與獸角或其他簡易樂器一起被發現,很可能就是遠古祖先群聚在那彷彿超脫時空的洞穴裡舉行宗教儀式......
Thumbnail
我們真的能原諒這樣的母親嗎? 她站在窗邊往城市看,黑夜突然降臨,她的身體出水,流出袖口,流遍腳下。
Thumbnail
我深深地記得,姪子兩歲多時一次午睡醒來,睡晚了,發現窗外天色暗下,還無法言語的他用短小的指頭指向窗外,突然痛心欲絕地嚎啕大哭。起初我以為他看到了什麼,後來理解,他看到的只不過是天黑。
Thumbnail
走出毒氣室,正午的陽光開始刺眼,卻沒有透出任何暖意,我的寒顫無法歇止。再次回到入口附近,如今火車盡頭的遼闊和青草之青,恍如隔世。我就那樣站著望著,腦海依然一片空白,彷彿那股無可言喻的冷冽悄悄奪走了應該要有的理性和感性、思考和情緒,而我渾身上下只剩對擁抱的渴求。
Thumbnail
歐洲的日光時間好短,短到我那當時還是男朋友、現在已是先生的伴侶有點憂愁。研究生的末期,他到布拉格當交換學生,我也在完成論文後送自己一份昂貴的禮物,飛到東歐,我們展開一趟旅行。
Thumbnail
最近開啟了大量胡亂吸收知識的模式,關於時間、語言、記憶、民族、戰爭。大抵因為這陣子世界太不平靜,每日不間斷地傳來新聞和壞消息,恍惚讓人有種歷史年代的錯置感;眼睜睜看著事態一步步走向難以挽回的局面,心中對於個人渺小又無能為力的焦慮擔憂揮之不去,唯有閱讀能稍微與之抗衡。
Thumbnail
她的腦內細胞使用了「反應1號」來暫時代理金柔美,讓反應1號給予外界回應,因為心碎的金柔美已經失去所有成人應該要有的社交功能。有趣的是,除了「有點奇怪」,這樣的金柔美還是可以過日子的!
Thumbnail
Dear Ally 你不覺得這幾年,時間的重量改變了嗎?我希望已經有科學家發現這個問題,正兵荒馬亂地著手研究⋯⋯。 但應該沒有,時間變輕盈了,流逝的速度變快了,回憶變少了,那大概是因為自己變老了。變老的意思是,不再對萬事萬物感到驚奇,不再使用五感去敞開體驗⋯⋯
Thumbnail
「鯨族處理人類之間最純淨的溝通,最初是氣味、眼神、觸摸與意識,接著是吟唱、舞蹈、繪畫,神話、故事、語言隨後跟上,再後來才是文字符號。剛開始印刷術發明時,祂們也處理得開心,當時人們手抄文字或手捧書籍,一個字一個字去閱讀、詮釋的光景,是鯨族打造的盛世。」——《狸貓的故事》
Thumbnail
Tamaru 在他判斷大概是最後一次見到殺手青豆時,他跟青豆說了一段小時候在孤兒院的經歷。當時身為朝鮮人的他保護了一名黑人混血的孩子,他形容那名孩子雖然塊頭很大,腦筋卻不靈活,於是同樣是被歧視階層的他,擔任起保護者的工作。接著,他開始形容這名孩子專注於雕刻的模樣。
Thumbnail
最近看了BBC的電視紀錄片《文明》,講述了世界各個角落不同文明和藝術的起始和發展,恍然發覺人類從是多麼久遠以前、文明出現之初甚至之前、就已經有了宗教性質的儀式;那些洞穴深處的動物壁畫或手印,與獸角或其他簡易樂器一起被發現,很可能就是遠古祖先群聚在那彷彿超脫時空的洞穴裡舉行宗教儀式......
Thumbnail
我們真的能原諒這樣的母親嗎? 她站在窗邊往城市看,黑夜突然降臨,她的身體出水,流出袖口,流遍腳下。
Thumbnail
我深深地記得,姪子兩歲多時一次午睡醒來,睡晚了,發現窗外天色暗下,還無法言語的他用短小的指頭指向窗外,突然痛心欲絕地嚎啕大哭。起初我以為他看到了什麼,後來理解,他看到的只不過是天黑。
Thumbnail
走出毒氣室,正午的陽光開始刺眼,卻沒有透出任何暖意,我的寒顫無法歇止。再次回到入口附近,如今火車盡頭的遼闊和青草之青,恍如隔世。我就那樣站著望著,腦海依然一片空白,彷彿那股無可言喻的冷冽悄悄奪走了應該要有的理性和感性、思考和情緒,而我渾身上下只剩對擁抱的渴求。
Thumbnail
歐洲的日光時間好短,短到我那當時還是男朋友、現在已是先生的伴侶有點憂愁。研究生的末期,他到布拉格當交換學生,我也在完成論文後送自己一份昂貴的禮物,飛到東歐,我們展開一趟旅行。
Thumbnail
最近開啟了大量胡亂吸收知識的模式,關於時間、語言、記憶、民族、戰爭。大抵因為這陣子世界太不平靜,每日不間斷地傳來新聞和壞消息,恍惚讓人有種歷史年代的錯置感;眼睜睜看著事態一步步走向難以挽回的局面,心中對於個人渺小又無能為力的焦慮擔憂揮之不去,唯有閱讀能稍微與之抗衡。
Thumbnail
她的腦內細胞使用了「反應1號」來暫時代理金柔美,讓反應1號給予外界回應,因為心碎的金柔美已經失去所有成人應該要有的社交功能。有趣的是,除了「有點奇怪」,這樣的金柔美還是可以過日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