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老李登輝”看香港的“小李登輝”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撰寫:于品海
李登輝去世了,而臺灣今天已經不再一樣,內部嚴重分裂是它的政治現實,兩岸人民對統一的認知也發生了轉變。數百萬臺灣人與內地關係緊密,不是在內地讀書或就業,就是配偶來自內地,頻密往返,很多人甚至以內地為主要居住地;企業之間的交往也已經無法分割,大多數臺資已是“紅色產業鏈”的一環,鳳梨是臺灣水果最大的出口種類,有97%出口到大陸,而臺灣超過40%總出口的目的地也是內地。

然而,在李登輝主政年代出生的臺灣青年,他們今天的主流意見卻是兩岸區隔,認為兩岸“一邊一國”,雖然沒有人知道它如何實現,但就是堅持這樣的認定,而且透過網路手段攻擊不認同他們的觀點。臺灣政客很懂得利用民粹手段爭取選票,民進黨是操弄輿論的高手,這種“主流”民意自然讓它成為獲益者,不斷曖昧地以“維持現狀”、“中華民國臺灣”等不倫不類的政治囈語,矇蔽那些憑著感覺往前走的“覺醒青年”。現實上這種偷換概念是奏效的,至少蔡英文已經連任臺灣總統,民進黨第二次完全執政。

香港有一堆“小李登輝”

無論臺灣未來如何發展,“兩岸統一”都是唯一的終站,究竟透過和平還是武力手段,或許只在政治家的一念之間。如果能夠實現和平統一,必然是因為政客們失去了玩弄民意的本錢或土壤,它最符合兩岸人民的利益,就好像當年英國政府不在香港迴歸問題上故弄玄虛。如果要透過武力手段,那是中國人的“不幸”,但承受最嚴重後果的,一定是玩弄政治的政客,他們將會被法律和政治消滅在歷史的程序中,成為兩岸人民“不幸”遭遇的祭品。到時候,香港人必將為香港不用經歷這種災難而感到欣慰。

可惜,近年香港也身陷相類似的政治“不幸”中。我們沒有“李登輝”,而是有一堆“小李登輝”,他們以為可以依靠狡辯和野蠻的勇武行為,讓香港發生自己想像的政治變化。不過,“小李”們沒有“老李”的本事,無法像他那樣長年潛伏在國民黨的封建體制之內,伺機而動。在香港的無序和躁動中,“小李”們早就將自己的弱點完全暴露,中央政府不需要用上武裝力量,更不用出動航母與導彈,只需要動動手、預備幾份檔案,就將其中的“港獨”輕鬆取締,更將幻想自己是李登輝的無知政客逐一從體制內攆出去。

香港政治的躁動當然不會就此消失,其他問題也不可能就這樣解決,但那些在過去二十三年裡一邊抨擊中央政府“專制”、一邊以為可與其一搏的“沖沖子”,到頭來是自取其辱,一敗塗地。這是因為中共的城府夠深,還是抗爭派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斤兩?看得清的事實是,他們以為可以狐假虎威,仗著英美的撐腰和街頭暴力壯膽,在香港事務上高談闊論、裝腔作勢,其實只是“鼠假狐威”,站在後面的甚至只是狐狸的影子。這又能怪誰?恐怕只能怪自己就像漫畫中的虛幻角色,本以為是颶風,最後連作為讓人傷風感冒的一抹秋涼都說不上。

政治是權謀,是力量之間的博弈,這是政客應有的初階認知。沒有人可以快速成為政治天才,權謀和力量並非與生俱來,必須透過浴血沙場的考驗和實踐積累,才能真正獲得;就算是天生麗質,如果不知道如何呵護,很可能只是霎眼嬌。當我看見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擺足姿態接見羅冠聰,心裡一陣感觸--又一個無知“小女子”自以為天生麗質,連被狡猾的政治流氓“調戲”都不自知。為什麼年輕人如此容易被偉大謊言所迷惑,連高高翹起的狐狸尾巴都看不見?可是,當上了年紀的政治人物亦同樣愚蠢,我們又如何怪責年輕人?或許陳方安生和李柱銘等應該坦誠告訴後輩,自己花了幾十年去討好這些外國政客卻依然一無所獲,年輕人應該更有智慧,比老一輩更早察覺到在關懷和微笑背後的陰謀和蹊蹺。

臺港都淪為美英棋子

臺灣和香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卻不完全一樣。如果英國人真的認為幾份不平等條約是有效的,就不應該“離棄”香港,而是應該一如當年不遠千里,動用軍隊和戰艦“光榮”地保護靠近阿根廷的馬爾維納斯群島(Falkland Islands)。然而,當撒切爾夫人(Margaret Hilda Thatcher)在人民大會堂被鄧小平訓斥之後,她也只能坦誠告訴香港人,大英帝國必須離開這個自己用槍炮霸佔的地方,可恥的是這些道貌岸然的英國紳士當年連讓普通香港人移居英國的姿態都吝嗇。

美國人對臺灣一樣虛偽,他們首先斷絕臺美關係,現在卻貓哭老鼠,將話說得漂亮,一些政客開始擺擺“協防颱灣”的姿態,但絕不提出派兵駐守,更不會像北約那樣,出錢出力。既然如此,蔡英文是“吹著口哨走夜路”,還是也被美國人欺騙了?我對這位總統的“忍辱負重”總有些許憐憫,明知道是在被美國政客玩弄,卻無法不配合演好這齣戲,或許她的要求只剩下要保住總統大位以及無數黨內同志的榮華富貴。

香港抗爭派的“國際線”何嘗不是如此,他們真的認為英國和美國會為了保護他們的利益,不惜與中國撕破臉嗎?西方國家只是在那裡虛晃一槍,為的是做好圍堵中國的大戲,轉移自己國內民粹力量的視線。美國珍惜出售大豆和玉米的機會多過香港抗爭派的命運。西方國家或許會歡迎幾個或者幾十個香港“政治犯”做自己的花瓶,除此之外,年輕的抗爭派從狡猾政客手中能爭取到什麼?他們是否應該稍作檢討,不要到最後“賠了夫人又折兵”?

最近一個多月香港發生了不少事情,《港區國安法》的製定,讓一眾“自決”、“港獨”組織實時解散,抗爭派還未意識到發生什麼事,繼續在炫耀“墨落無悔”,結果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參選立法會的念想短短幾天就被蒸發掉。就好像李登輝苦心營造的臺獨生態即使已經成型,但完全執政的民進黨也不敢為自己念茲在茲的“臺灣共和國”正名,只能每隔一段時間空喊“東奧委會正名”、 “華航正名”、“護照正名”,繼續操弄民意,繼續蹉跎臺灣的歲月。李登輝活了足足97歲,卻連一個臺獨願望都沒有實現,但他算是幸運的,至少不像香港的抗爭派,“35+”的攬炒大計一轉眼就被中央一紙公文變得“灰飛煙滅”?

狡猾的里根荼毒了美國

在記憶中,比李登輝還狡猾的政客還有一個,就是被保守派共和黨人高度讚譽的美國前總統裡根(Ronald Wilson Reagan)。他被視為鬥垮蘇聯的民主鬥士而聞名於世,但在美國,一些人認為“裡根經濟學”才是他萬世流芳的政績。事實上,如果沒有戈爾巴喬夫(Mikhail Gorbachev),美國或許還在繼續與蘇聯這個冷戰對手周旋。對歷史稍有研究的人都知道,戈爾巴喬夫是蘇聯瓦解的始作俑者,真正打倒蘇聯的是它自己的橫徵暴斂,美國沒有那個本事,裡根只是剛好在場的旁觀者而已,但一個在雨中路過的騙子竟然讓遭受乾旱的人們相信他為世界帶來了雨水。

狡猾的政客當然熟悉如何收拾殘局,竊取時勢為自己提供的機遇。裡根經濟學更是穿著經濟外衣的政治噱頭。它是今天美國過度金融化和嚴重分配不公的結構性源頭,美國的次按金融風暴,以致到今天依然無法擺脫的債務陷阱和嚴重的產業失衡,都可以從這種經濟思想中找到土壤和理論虛構。特朗普(Donald Trump)和小布什(George Walker Bush)只知道用減稅和印鈔來解決經濟問題,民主黨的克林頓(William Jefferson Clinton)和奧巴馬(Barack Hussein Obama)對此更是毫無認識,繼續鞏固去工業化的惡果,這都是列根經濟學的遺傳。

一直以來,少有學者會如此評價裡根經濟學,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 就是寥寥無幾的一位。近年一批反對放任市場和重視分配的經濟學家終於冒起,左翼經濟思想在美國開始普及,特別在年輕人群體中得到迴響,他們強烈呼喚公平正義。

為什麼狡猾政客的惡劣行為如此難以被發現?是因為他們懂得欺騙,還是人民實在無知,看不透政客的偽裝,抑或自甘被利用?李登輝今天甚至被冠以“民主先生”的美譽,裡根也算得上是受到極高榮寵的美國總統,香港抗爭派也收穫不少年輕人的支援。他們雖然各有不同,卻同時被帶上光環。諷刺的是,這個光環就好像教堂裡蠟像頭頂的光,根本不代表什麼,與小說家的創想無異。“推翻”極權和“再造”繁榮的里根、為臺灣“開創”民主的李登輝、為香港人“出了一口怨氣”的勇武抗爭派,他們“成就”的共通之處就是與人民生活毫無關係,而且撕裂了社會、留下了惡根。這就回到一個根本命題,從政者的目的究竟是什麼,他們跟科幻小說作家提供的服務是否應該有些分別?

治理才是從政王道

香港的問題是多樣的,但核心只有一個,就是開創一個能夠為香港人生活提供保障和發展機會的環境,不只是為年輕人,而是要為所有人;年輕人的問題更為突出,更不容易解決,所以更易突顯。過去好幾年的政治鬥爭讓我們真正看到曾經被忽略的社會不公、怨恨和憤怒,中央最近頻頻出手,看似有效打擊了毫無結果的港獨和街頭抗爭,讓它們偃旗息鼓,但如果不能將社會焦點轉移到公平正義之上,繼續像過往那樣,只是口頭的、走走過場的改革,如何嚴厲的打擊都只能治標不治本、"沖沖子"又會捲土重來。香港的社會衝突絕非偶然,更不是因為香港人"食飽飯、無嘢做",而是因為"食唔飽",年輕人直腸直肚,是怨恨的放大鏡,很可惜他們應對的手段是錯誤的。

很多人說,如果中央用同樣的果敢措施讓香港社會發生改革,如指令香港政府改弦易轍,將民生政策、社會公平正義放到首要位置,必然會一石二鳥,既解決了政治紛爭,還可以讓社會復歸和諧;既緩和了"兩制"矛盾,還可以重建"一國"認同。然而,如果什麼事情都要中央代勞,香港追求的高度自治是否還存在?老實說,我無法相信港府能夠解決香港面對的問題,這不是對能力的評價,而是這個政府連正確的認識和啟動改革的魄力都沒有。就好像抗疫一樣,香港當然做得到,但最終還是要中央出手,它成為無奈之中的唯一選擇,因為港府官員缺乏承擔。如果香港繼續沉醉在雜亂的虛幻想像之中,繼續在漫畫書中尋找自己的角色,港府繼續縮手、中央持續出手,這確實不再是"港人治港"。話雖如此,政治場域的風雨交加既可以是混亂,亦可以證明香港人決心求變,只要將橫衝直撞、和勇不分的無意義躁動轉化為堅持改革、理性抗爭,找到出路並非如此艱難。

香港人都知道中美之間正進行世紀大斗爭,有機會發展為一場冷戰。冷靜的人看得見,當美國總統和國務卿不斷叫囂著制裁中國、禁止TikTok經營、從德國撤軍等不知所謂的政治妄言,中國政府卻積極而謹慎地恢復經濟,包括啟動2035年遠景目標的規劃。資料告訴我們,美國經濟第二季度下滑超過32%,相對於中國增長的3.2%,現實比較再次證明專心於治理比虛幻而嘈雜的政治更來得現實。當兩種情況都活生生呈現在我們面前,香港人究竟應該選擇什麼其實並不困難。希望在政治爭吵塵埃落定之後,中央政府、香港政府、城中各路政治力量、社會精英能夠反思香港前路,不要繼續讓光陰流逝,而是要下定決心,堅定地推動改革,實現絕大多數香港市民心中追求的改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5會員
    189內容數
    《多維TW》月刊是一本深度分析政經評論雜誌 以時政評論、國際新聞資訊搭建溝通橋樑 突破地域主張以『多維觀點』提供『寰球視野』 全方位解讀和剖析中國政治、兩岸關係、以及國際現勢牽動下的全球局勢發展與影響。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多維TW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撰寫:黃雅慧 在中美競合的氛圍下,蔡英文政府極力推動與中國大陸脫鉤,宣揚台商回流政績並強化美台經貿合作關係。不過台灣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通過港媒“中評社”指出,實際上台商從大陸撤離情形不多,台灣自身五缺問題反而越嚴重;此外,台美如果簽自由貿易協議(FTA)絕對會剝台灣好幾層皮。 蔡練生說,蔡英文
    撰寫:譚英瑛 北檢日前偵辦立委涉嫌收賄案,事涉藍綠黃三黨現、前立委,引發政壇軒然大波。面對時代力量傳出該黨秘書長陳志明指出,前黨主席徐永明之所以被捲入此案,“也是因為黨發不出薪水,所以去借錢來發。”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林為洲於8月3日表示,這理由社會大眾完全無法接受,假使如此,那國民黨不就缺更多
    撰寫:鄭文翔 “台灣文化”是什麼? 若要分析什麼是台灣文化,或許該從對“文化”的定義開始。簡單來看,文化就是社會中的語言、文字、風土民情、生活習慣、思想、以及綜合實力的加總,分別從物質、制度與精神層次構築而成。 比如說,從中國大陸沿襲至今仍在台灣使用的注音符號教學與正體漢字、香火鼎盛的廟宇祭祀
    撰寫:譚英瑛 前台灣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即將於8月1日出任台灣監察院長,其他新任監察委員也將一同上任,但台灣民眾黨依舊未放棄對監委適格性的質疑。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於當地時間7月28日召開記者會,公佈該黨針對本次監委人事爭議的“釋憲申請書”,擬以“釋憲”與暫停處分,使新任監委不得行使職權。 圍繞
    撰寫:譚英瑛 由於陳菊的台灣監察院人事案成為藍綠前一次攻防重心,使得台灣監察院、考試院的存與廢再度成為台灣政壇話題,即便陳菊人事已順利通關,國民黨依舊未放棄憲改這個未來的政治戰場。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林為洲於當地時間7月27日重申立場,強調國民黨中央支持黨團自主,黨團支持個別委員提案權,但他同時
    撰寫:黃瀾思 民進黨前秘書長羅文嘉日前接受《聯合報》訪問時表示,歷經一整年的黨務工作,他必須承認,民進黨從政黨文化、派系生態乃至政黨價值,有非常多改變,當年在街頭衝撞、充滿理念的民進黨,如今已成世俗化政黨,且有些處理事情的界線,超過他的理解,他並判斷民進黨“遲早會出事”。 民進黨真的遲早會出事
    撰寫:黃雅慧 在中美競合的氛圍下,蔡英文政府極力推動與中國大陸脫鉤,宣揚台商回流政績並強化美台經貿合作關係。不過台灣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通過港媒“中評社”指出,實際上台商從大陸撤離情形不多,台灣自身五缺問題反而越嚴重;此外,台美如果簽自由貿易協議(FTA)絕對會剝台灣好幾層皮。 蔡練生說,蔡英文
    撰寫:譚英瑛 北檢日前偵辦立委涉嫌收賄案,事涉藍綠黃三黨現、前立委,引發政壇軒然大波。面對時代力量傳出該黨秘書長陳志明指出,前黨主席徐永明之所以被捲入此案,“也是因為黨發不出薪水,所以去借錢來發。”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林為洲於8月3日表示,這理由社會大眾完全無法接受,假使如此,那國民黨不就缺更多
    撰寫:鄭文翔 “台灣文化”是什麼? 若要分析什麼是台灣文化,或許該從對“文化”的定義開始。簡單來看,文化就是社會中的語言、文字、風土民情、生活習慣、思想、以及綜合實力的加總,分別從物質、制度與精神層次構築而成。 比如說,從中國大陸沿襲至今仍在台灣使用的注音符號教學與正體漢字、香火鼎盛的廟宇祭祀
    撰寫:譚英瑛 前台灣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即將於8月1日出任台灣監察院長,其他新任監察委員也將一同上任,但台灣民眾黨依舊未放棄對監委適格性的質疑。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於當地時間7月28日召開記者會,公佈該黨針對本次監委人事爭議的“釋憲申請書”,擬以“釋憲”與暫停處分,使新任監委不得行使職權。 圍繞
    撰寫:譚英瑛 由於陳菊的台灣監察院人事案成為藍綠前一次攻防重心,使得台灣監察院、考試院的存與廢再度成為台灣政壇話題,即便陳菊人事已順利通關,國民黨依舊未放棄憲改這個未來的政治戰場。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林為洲於當地時間7月27日重申立場,強調國民黨中央支持黨團自主,黨團支持個別委員提案權,但他同時
    撰寫:黃瀾思 民進黨前秘書長羅文嘉日前接受《聯合報》訪問時表示,歷經一整年的黨務工作,他必須承認,民進黨從政黨文化、派系生態乃至政黨價值,有非常多改變,當年在街頭衝撞、充滿理念的民進黨,如今已成世俗化政黨,且有些處理事情的界線,超過他的理解,他並判斷民進黨“遲早會出事”。 民進黨真的遲早會出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因為我們不知道何時會死,我們就以為生命取之不盡,雖說很多事情都值得珍惜,但是有極少數時光,才是真正珍貴的,比如你多少次的回想起,記憶中童年裡的下午呢?那個下午,深深地印在你的生命中,怎麼也無法抹去,你可能回想起四五次,或著根本不會想起,又比如,你會花多少時間,會欣賞升起來的滿月呢?因為一切看起來像是
    Thumbnail
    解嚴時我還沒出生;1996年總統直選時我才1歲,所以當李登輝前總統過世時我就一直在思考90年代出生的我到底該如何看待李登輝總統呢?但在寫這一篇文章時,我感到很難下手,因為有一群人覺得他是民主先生;有一群人覺得他是黑金教父,這或許都是他執政時期某一部分台灣的政治環境,但這些事情都是李登輝的功勞或過錯?
    Thumbnail
    李登輝前總統逝世了,最近興起了一波評價他執政功過的浪潮,那如何評價他對台灣社會福利、社會工作專業的貢獻、影響? 他執政的12年間就是台灣社會福利制度、社工專業快速發展的年代,對於90年代現在已有台灣「社福黃金10年」的說法。各種社福法令大幅制定和翻修,如1995年《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老
    Thumbnail
    <p>難民問題似乎離台灣人非常遙遠?其實不然,在台灣歷史上,有很多「被消失」於社會目光的逃難者和流離失所的人;也曾經有人因為台灣尷尬的國際地位,而連帶「被成為」難民的。</p>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因為我們不知道何時會死,我們就以為生命取之不盡,雖說很多事情都值得珍惜,但是有極少數時光,才是真正珍貴的,比如你多少次的回想起,記憶中童年裡的下午呢?那個下午,深深地印在你的生命中,怎麼也無法抹去,你可能回想起四五次,或著根本不會想起,又比如,你會花多少時間,會欣賞升起來的滿月呢?因為一切看起來像是
    Thumbnail
    解嚴時我還沒出生;1996年總統直選時我才1歲,所以當李登輝前總統過世時我就一直在思考90年代出生的我到底該如何看待李登輝總統呢?但在寫這一篇文章時,我感到很難下手,因為有一群人覺得他是民主先生;有一群人覺得他是黑金教父,這或許都是他執政時期某一部分台灣的政治環境,但這些事情都是李登輝的功勞或過錯?
    Thumbnail
    李登輝前總統逝世了,最近興起了一波評價他執政功過的浪潮,那如何評價他對台灣社會福利、社會工作專業的貢獻、影響? 他執政的12年間就是台灣社會福利制度、社工專業快速發展的年代,對於90年代現在已有台灣「社福黃金10年」的說法。各種社福法令大幅制定和翻修,如1995年《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老
    Thumbnail
    <p>難民問題似乎離台灣人非常遙遠?其實不然,在台灣歷史上,有很多「被消失」於社會目光的逃難者和流離失所的人;也曾經有人因為台灣尷尬的國際地位,而連帶「被成為」難民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