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生活 Story 46:Mei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愛知縣・名古屋市・第1年

Mei其實從國二就開始對日本流行文化有興趣,但她實際開始認真學習日文則是近來這三年的事。Mei在本來台灣的工作上遇到瓶頸而準備換工作時,首度生出了離開台灣的念頭,想藉著這個時機一鼓作氣轉換一下生活環境。由於常常去日本玩,本來便相當喜歡這裡的文化,再加上離台灣也不遠,Mei很快便決定申請了日本的打工度假簽證,同時也雙管齊下,試著從台灣的人力仲介公司找找看有沒有適合的工作。沒想到在拿到打工簽證以前她就收到京都一間機械製造公司的錄取通知,並且直接提供正式的工作簽證,Mei沒多思索便痛快的接受職位並飛來了這個曾是千年繁華的日本古都。

raw-image

作為日本傳統文化的重鎮,京都像是有著和其他地方不同的時間流速,包含商業活動在各方面都還是相當保守,就算是現代化的公司也不例外。進入公司以後,Mei驚訝地發現日本職場至今仍然有非常強烈的性別刻板印象。在台灣應徵時,Mei原本以為自己的職位是類似採購人員,但是到了京都才發現自己的工作內容基本上屬於業務助理的範圍。最初她也曾經想過可能是因為台灣與日本在職位劃分上的不同使自己產生誤會,卻很快地發現在這間公司裡面所有的男性員工都會自動被分配到業務,而女性則是助理,依照性別而分得涇渭分明,完全忽略個人的專業能力。因為這樣,明明公司的商品是以各種精密機械為主,理科出身的Mei卻被安置在處理文書作業的營業助理,甚至公司內在交付工作時也常會可以聽到「那是男生要做的工作」、「這是女生要做的工作」這種充滿刻板印象的說法。

Mei感覺這種父權思想並非來自這些日本員工的惡意,大家平常對待女性時都也相當和善,若是工作上有她不懂的部分也會親切的教導她,當出外參加機械展示會等活動時男性上司還會輪流請女性職員吃午餐。只不過就算本人沒有惡意,仍然不能正當化這些行為本身所造成的性別歧視,而姑息和冷漠更是助長這樣的環境成為更龐大、更難以察覺的歧視環境。這種長期由社會默認的「性別天花板」作祟使得日本的職場大多假設女性在職場無法發揮所長,限制了女性的職涯發展,也讓Mei感到氣餒。

我覺得日本職場的男生自己會覺得這樣做是優しい(溫柔)的表現。而且不只男生,日本的女生也時常會做一些迎合這種不平等環境的行為。

除了工作,生活環境也帶給Mei相當大的衝擊,由於在京都生活跟旅遊有著不同的節奏,使得同樣的街道也會在真的定居時呈現新的景色。作為世界知名的旅遊景點,Mei曾經來京都遊玩過幾次,但當實際成為這座城市的一份子時,她發現「越是適合旅遊的地方其實越不適合定居」。

受到政府的大力宣傳,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旅客來到京都見識日本的歷史風情,作為觀光客可能還不是非常在意,但對於實際居住在當地的人來說這卻不是太值得高興的一件事。出自保護古蹟的想法,京都在鐵路的鋪設上有諸多限制,導致到了現在市內的電車系統仍然不怎麼發達,大量湧入的觀光人口直接擠壓到當地人較常使用的公車系統,不只是常常誤點,許多次甚至連公車都擠不上去。幸好的是Mei本來就習慣以腳踏車代步,在生活安頓下來之後就不怎麼需要依賴公車來移動了。

raw-image

日常的便利性不足之外,京都也因為觀光客的增加而造成物價水平水漲船高,不管是食衣住行都比隔壁的大阪還要高出一截,讓京都漸漸成為一個對當地居民不是那麼友善的城市。

另外,不論是外國人或是日本人,只要移居到京都都會心有戚戚焉的是京都人說話方式,拐彎抹角的程度簡直讓日常會話和解讀暗號一樣累人。舉例來說,Mei的公司除了她之外還有幾個台灣人同事,有的時候她們為了方便會直接用華語溝通,某次一位京都人同事卻突然告訴她們「你們不需要使用華語也沒關係喔,多多用日語才能夠達到練習的效果」,讓Mei跟台灣人同事一頭霧水 — — 台灣人跟台灣人要怎麼練習日語?由於這實在是個相當突兀的建議,Mei還很認真的和台灣同事討論過幾次這個建議到底是想表達什麼。直到某次的展覽會時,來自東京分所的同事在她們用華語溝通時開玩笑的說「妳們不用日語的時候是不是在偷偷說我們壞話?」,她們才靈機一動的想起之前京都的同事可能話中有話。

京都這邊的人會用一套他們覺得比較有禮貌的方式來表達意見,但我覺得他們想要我們用他們聽得懂的日語溝通的話直接講就好了,不懂為什麼要用一個好像是為我們好但根本沒有道理的理由。

不只是人際關係,日本各種重視表面功夫的程度是Mei來到日本之後感觸最深的事物之一。在市內騎腳踏車時會發現明明有經費可以將觀光區的道路整備到像是用尺量過那樣平整,但是部分居住區的建設卻可以明顯看到不像觀光區那麼用心,或是電車明明因為地震而停駛,卻得依然硬是走兩個小時去上班,然後被困在公司回不了家。Mei感覺周圍時常可以看到像是為了維持表面上「我有在做事」的形象而花費許多力氣,但卻不一定真的有把資源花在刀口上。

日本的生活還充滿許多讓Mei打從心底覺得自相矛盾的事,會跟員工一起下班的ATM、每一張都要價日幣3000塊和費時兩週才拿得到的診斷證明書等等,雖然有時使她需要花費額外的精力去適應,但靠著周圍還有許多友善的當地人,她感覺到自己仍緩慢但確實的在習慣這裏的生活。不過,Mei還是時常會思考自己的下一步是什麼。

Mei所在的公司雖然稱不上黑心,但是除了性別不平等之外其實還有許多問題,特別是在效率上面簡直是慘不忍睹。她作為助理工作一陣子之後其實自己大部分的工作內容都可以用軟體來解決,但公司卻要求她們用最基本的Office來完成,和手寫其實沒有本質上的差別,即使花上許多時間也無法整理完善,還因此需要大量的助理。

作為助理之一的Mei在工作間開始感覺到其實自己的工作不論是誰來做都可以,雖然工作量不少,但都是一些比較瑣碎的整理作業,自己也說不上來在這個職位上有學習到或是達成什麼。對於自己的職涯沒有什麼安排的人可能不會對單調的工作內容有什麼意見,但若是有所目標的人卻可能會感到相當的危機感,Mei猜測當初會遠赴台灣徵才說不定就是因為沒有找不到願意從事這份缺乏發展空間的工作的日本人,而不是工作本身會有台灣人的特殊需求。

raw-image

考慮了一下未來幾年的日子,Mei決定還是趁早離開這個職位。在「回台灣」與「繼續留在日本」的岔路上,Mei選擇繼續在日本努力一下。記取上次的經驗,她在轉職的時候先尋找跟自己原本的專業相關確實相關的職位後直接跟公司聯繫投履歷。成功找到新工作這個月Mei就要搬到愛知縣名古屋去,雖然需要遠離一個已經熟悉的環境,但她不怎麼擔心,還可以說是充滿期待。

我覺得不能因為只待過一間公司就打壞對日本的所有好印象,要增加比較的對象避免一竿子打翻一船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千人千日. 1000個在日本的故事的沙龍
23會員
91內容數
10個人看到的會比1個人看到的完整,100個人看到的會比10個人看到的完整,1000個人看到的會比100個人看到的完整。
2025/04/24
從幼稚園就開始接觸日本動漫的niwa,和許多台灣年輕人一樣對日本的流行文化非常熟悉。這些奇想天外次文化所描繪出的日本,雖然只存在於想像中,卻是在她心中埋下了前往一探真實的日本的念頭,還促使她大學期間開始學習日語。
Thumbnail
2025/04/24
從幼稚園就開始接觸日本動漫的niwa,和許多台灣年輕人一樣對日本的流行文化非常熟悉。這些奇想天外次文化所描繪出的日本,雖然只存在於想像中,卻是在她心中埋下了前往一探真實的日本的念頭,還促使她大學期間開始學習日語。
Thumbnail
2025/04/17
大學時期就讀日文系的中森太太,最初對日語的興趣源於一個單純的想法:會說日語的女生看起來很有魅力。相較於英語這個從小就接觸的語言,日語不管是咬字還是腔調,都帶給她一種特別的吸引力。
Thumbnail
2025/04/17
大學時期就讀日文系的中森太太,最初對日語的興趣源於一個單純的想法:會說日語的女生看起來很有魅力。相較於英語這個從小就接觸的語言,日語不管是咬字還是腔調,都帶給她一種特別的吸引力。
Thumbnail
2025/04/07
與其他同樣成長於哈日世代全盛期的台灣人一樣,藍醬從小就浸潤在日本流行文化之中。她喜歡聽日本音樂、看日本節目,這份對日本的嚮往,讓她在國中畢業後毅然決定投考文藻外語學院的日文科。
Thumbnail
2025/04/07
與其他同樣成長於哈日世代全盛期的台灣人一樣,藍醬從小就浸潤在日本流行文化之中。她喜歡聽日本音樂、看日本節目,這份對日本的嚮往,讓她在國中畢業後毅然決定投考文藻外語學院的日文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過了許久,我終於來到京都。 小學時,母親赴日工作,一年會回來看我們一次,陪我們兩星期,那是我一年裡最快樂的日子。 在我十四歲的時候,母親打算把我帶到日本去,我高興極了,便開始學日語。但因我的赴日簽證辦不出來而未能成行,從那時起,我便期待能和母親及其他家人在京都團圓,但我的希望不久便被失望所取代
Thumbnail
過了許久,我終於來到京都。 小學時,母親赴日工作,一年會回來看我們一次,陪我們兩星期,那是我一年裡最快樂的日子。 在我十四歲的時候,母親打算把我帶到日本去,我高興極了,便開始學日語。但因我的赴日簽證辦不出來而未能成行,從那時起,我便期待能和母親及其他家人在京都團圓,但我的希望不久便被失望所取代
Thumbnail
到東京滿三個月後,打工工作也總算是塵埃落定了,在開始每天通勤來回一個半小時、每天工作6小時的生活後,回想起當初在台灣想像自己到日本後的生活,以為是可以輕輕鬆鬆的打個工然後下班可以逛街玩樂的模樣,就覺得真是太天真了!實際生活的模樣根本就是沒有輕鬆的餘裕!!完全是「兩回事」。
Thumbnail
到東京滿三個月後,打工工作也總算是塵埃落定了,在開始每天通勤來回一個半小時、每天工作6小時的生活後,回想起當初在台灣想像自己到日本後的生活,以為是可以輕輕鬆鬆的打個工然後下班可以逛街玩樂的模樣,就覺得真是太天真了!實際生活的模樣根本就是沒有輕鬆的餘裕!!完全是「兩回事」。
Thumbnail
喜愛日劇的Mai周圍也有一群喜歡日劇或是去日本旅遊的好朋友,而這群朋友中,有不少人都有在日本打工度假過的經驗。耳濡目染之下,打工度假這個選項對於Mai來說越來越真實,因此在某次遇到工作上的瓶頸時,Mai乾脆就把工作給辭了,來到讓她憧憬多年的日本。
Thumbnail
喜愛日劇的Mai周圍也有一群喜歡日劇或是去日本旅遊的好朋友,而這群朋友中,有不少人都有在日本打工度假過的經驗。耳濡目染之下,打工度假這個選項對於Mai來說越來越真實,因此在某次遇到工作上的瓶頸時,Mai乾脆就把工作給辭了,來到讓她憧憬多年的日本。
Thumbnail
最初Mei的哥哥透過「世界有機農場機會組織」的介紹前往北海道農場打工換宿,隨後和農場主人成為朋友,並且受邀到由農場主人所營運的露營區幫忙。這次的打工換宿經驗讓Mei的哥哥難以忘懷,以至於回到台灣以後不斷推薦她要來這個農場體驗看看,因此Mei在繼哥哥之後第二年也來到了北國之境打工換宿。
Thumbnail
最初Mei的哥哥透過「世界有機農場機會組織」的介紹前往北海道農場打工換宿,隨後和農場主人成為朋友,並且受邀到由農場主人所營運的露營區幫忙。這次的打工換宿經驗讓Mei的哥哥難以忘懷,以至於回到台灣以後不斷推薦她要來這個農場體驗看看,因此Mei在繼哥哥之後第二年也來到了北國之境打工換宿。
Thumbnail
在Kokoro原本的想像中,自己在大學畢業後應該會在台灣就職,等工作幾年、有一點存款跟經驗以後自然會遇到時機出國闖蕩,不過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她在參加大學所舉辦的國際交流活動時遇到來自日本的對象,於是心生去日本留學的念頭。
Thumbnail
在Kokoro原本的想像中,自己在大學畢業後應該會在台灣就職,等工作幾年、有一點存款跟經驗以後自然會遇到時機出國闖蕩,不過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她在參加大學所舉辦的國際交流活動時遇到來自日本的對象,於是心生去日本留學的念頭。
Thumbnail
社會總要求女性們要維持外表美麗、內在聰明、還要獨立自主。更重要的是,要懂得自己的角色定位,以及學習如何不成為他人在社會地位中的威脅要素。在日本社會中,這些對女性的種種期望,更是遠遠超乎了我的想像。
Thumbnail
社會總要求女性們要維持外表美麗、內在聰明、還要獨立自主。更重要的是,要懂得自己的角色定位,以及學習如何不成為他人在社會地位中的威脅要素。在日本社會中,這些對女性的種種期望,更是遠遠超乎了我的想像。
Thumbnail
Mei其實從國二就開始對日本流行文化有興趣,但她實際開始認真學習日文則是近來這三年的事。Mei在本來台灣的工作上遇到瓶頸而準備換工作時,首度生出了離開台灣的念頭,想藉著這個時機一鼓作氣轉換一下生活環境。
Thumbnail
Mei其實從國二就開始對日本流行文化有興趣,但她實際開始認真學習日文則是近來這三年的事。Mei在本來台灣的工作上遇到瓶頸而準備換工作時,首度生出了離開台灣的念頭,想藉著這個時機一鼓作氣轉換一下生活環境。
Thumbnail
婕羚小時候其實對日本有些反感,因為歷史課本中提到日治時代的日本時常是比較負面的形象。高中時,人生中第一部日劇「電車男」才讓她開始對日本的印象有些改觀,。差不多同一個時期,婕羚從有些反日轉變成對日語有些興趣,並且以半是娛樂的心情開始學習日語。
Thumbnail
婕羚小時候其實對日本有些反感,因為歷史課本中提到日治時代的日本時常是比較負面的形象。高中時,人生中第一部日劇「電車男」才讓她開始對日本的印象有些改觀,。差不多同一個時期,婕羚從有些反日轉變成對日語有些興趣,並且以半是娛樂的心情開始學習日語。
Thumbnail
Midori在大學就讀日文系的時候就對於日語教育非常有興趣,也一直朝著這個目標在努力,但是擋在她面前的障礙除了和教學有關的能力外,更加現實的是簽證的問題。研究所畢業前半年左右開始求職的她發現:以一個外國人的身份在日本的語言學校擔任教職並不是不可能,但是基本上都需要自己想辦法處理簽證。
Thumbnail
Midori在大學就讀日文系的時候就對於日語教育非常有興趣,也一直朝著這個目標在努力,但是擋在她面前的障礙除了和教學有關的能力外,更加現實的是簽證的問題。研究所畢業前半年左右開始求職的她發現:以一個外國人的身份在日本的語言學校擔任教職並不是不可能,但是基本上都需要自己想辦法處理簽證。
Thumbnail
馬緻宇在實際來到日本之後的生活並不能夠說是非常的順遂。在前往日本之前,包含她在內的許多人都會對日本的生活有所憧憬,但是其中有許缺點卻需要到實際開始生活才能了解到。對於她來說,日本的教育機構在給予學生輔助這件事上可以說是相當的失職,讓她感到非常幻滅。
Thumbnail
馬緻宇在實際來到日本之後的生活並不能夠說是非常的順遂。在前往日本之前,包含她在內的許多人都會對日本的生活有所憧憬,但是其中有許缺點卻需要到實際開始生活才能了解到。對於她來說,日本的教育機構在給予學生輔助這件事上可以說是相當的失職,讓她感到非常幻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