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中國開始與國際社會衝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富裕後的中國選擇了一條孤立的道路

原文發佈日期:2020.7.18
原文作者:川島 博之
授權翻譯:波波先生

raw-image

(川島 博之:越南・Vingroup,Martial Research & Management首席經濟顧問)

以中國與美國為首,圍繞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初期應對的議題,國際社會間對立日益加深。加上中國為強化對香港的控制,通過「香港國家安全法」,造成香港原宗主國英國也與其產生隔閡。

與印度則是在邊境問題上爆發衝突,進而導致傷亡出現的事態,更加速惡化兩國原本就不甚友好的關係。在南海進行航空母艦軍事演習,更是觸怒越南周邊諸國。

基於戰略考量,中國為避免同時與美日兩國敵對,對日本露出明顯友好的態度,卻反手連連將海警船駛入釣魚台列嶼海域,中國究竟是想與日本和睦相處還是挑起紛爭,讓人一頭霧水。

中國早先利用一帶一路、AIIB(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等經濟手段,強化自己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如今,卻漸漸看不到類似的動作。現在的中國選擇更直接的方式強迫各國接受自己的意見,似乎與全世界為敵也毫不在意。

為何會演變至此?筆者在此順著近代中國的軌跡來思考。


中國漸漸富裕而甦醒的原始情感

中國開始與國際社會對立的真實理由,在於中國富起來的事實上。1997年香港回歸時,中國GDP不過佔美國的11%、英國的62%;2019年來到美國的67%、甚至是英國的5倍,順帶一提,是日本的2.8倍。中國增強了自信心,許多中國人甚至認為與國際規則格格不入。

讓我們從香港問題來思考,晚清在鴉片戰爭與英法聯軍的戰敗下,香港被迫割讓給英國。1949年新中國誕生,原本有機會可以用武力解放香港,但以當時中國的國力,卻沒有辦法做到。

raw-image

之後,中國了解到可利用香港作為與西方各國溝通的窗口,但當深圳的GDP超越香港時,香港便失去其重要性。就算失去香港這個對西方的窗口,實際並未有太大的損失。

當初願意採取一國兩制,也是由於1990年代與英國交涉時,英國國力凌駕在中國之上的緣故。弱者在要求強者歸還領土時,必須要做出讓步。但若是放在現在交涉,想必英國也只能摸摸鼻子全面交還香港了。

不只習近平與共產黨黨員產生此種想法與情感,一般民眾也對鴉片戰爭以來歐美列強對中國的侵略行為懷抱著憤怒。雖然在江澤民主政時代推動的反日教育下,日本的侵略行為被放大強調,但中國人內心深處對西歐各國心懷怨恨。

中國認為自己擁有不遜於西歐各國的歷史及文化,現今又在經濟上取得成功,自然開始思考沒有必要遵守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規則。

中國有中國的規則。中國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是由皇帝與科舉制度選拔出來的優秀官僚來統治國家。民主主義是以英國為首的西歐建構的制度,香港沒有必要去順應民主制度。論語泰伯篇提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根據為政者的引導可以使人民依令而行,但要讓人民理解卻很困難),這是中國傳統的政治思想。藉此來看中國政府對新冠病毒疫情的處理,便不難理解其作為。

對香港、新冠病毒疫情的處理祭出強硬手段的中國,是政府與許多中國人都有同樣思維的背景下所產生的結果。

近來中國與國際社會頻起衝突並非由於習近平的個性,而是源自中國一般民眾原始情感的延伸。


中國不惜被孤立也要選擇的道路

尋思這份情感我們可窺見,今後的中國想必會持續掀起與國際社會的衝突。雖不致發展成熱戰,卻會以類似貿易戰的形式,和各國激烈競爭。中國現正與澳洲進行貿易戰。 

中國由於人口眾多,發展達到一個程度後光憑國內市場,經濟就可自行運轉。推出只能在中國使用的APP也有利可圖,根本不需要google。

raw-image

18世紀後半葉英國為了與中國通商貿易而遣使來訪,當時清朝的乾隆皇帝對馬加爾尼使團說到:「天朝撫有四海(土地廣闊物產豐饒)…並無更需爾國製辦物件(無需與他國貿易)」,這就是中國人基本的思路。

1978年後改走改革開放路線,中國利用廉價勞工來生產工業製品,並輸出至他國累積大量財富。在漸漸富裕後,回到乾隆年間盛況已不再是夢想,輝煌的時代吸引人們。許多中國人都有這個想,造就現在中國行為的背景原因。

中國不畏孤獨也要選擇的道路,這個方向今後也不會改變。直到由於孤立造成經濟與科學大幅落後他國時,才能讓中國再次與國際社會和平共處。想必那時中國內部恐怕伴隨著巨大的混亂,這都是後話了。

由於過去30年中國快速崛起,許多日本企業認為中國市場具有吸引力,但這些都是過去的觀點。中國今後將拒絕與不遵守中國規則的企業往來,中國市場會變得棘手。中國過去雖然為了便於發展經濟提出「政經分離」的作法,國家富饒之後的高傲姿態勢必要求他國配合「政經一體」。想與中國持續往來的企業,對此必須要有心理準備。

原文網址:https://jbpress.ismedia.jp/articles/-/61296,正式授權翻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波波先生的沙龍
52會員
103內容數
在詭譎多變的國際情勢下,日本媒體與評論家們是怎麼看待這些問題的呢? 與聚集了日本眾多新聞工作者網站ーJBpress達成合作,不定期翻譯國際觀點相關文章,期待帶給大家不同的視野與思考方式。 ※本專題文章皆為授權翻譯作品
波波先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04
電影 《PLAN 75》與小說《篡改的命》 兩個距離這麼近但又這麼遠的國家
Thumbnail
2023/04/04
電影 《PLAN 75》與小說《篡改的命》 兩個距離這麼近但又這麼遠的國家
Thumbnail
2022/07/15
「年滿75歲即能選擇迎接安寧的人生結尾」,難道你不心動嗎? 現代版的姥捨山,由急速邁向高齡少子化的日本來刻劃此一題材,令人感觸頗深。 預計今年秋天於台灣上映的《PLAN 75》,一定不能錯過!
Thumbnail
2022/07/15
「年滿75歲即能選擇迎接安寧的人生結尾」,難道你不心動嗎? 現代版的姥捨山,由急速邁向高齡少子化的日本來刻劃此一題材,令人感觸頗深。 預計今年秋天於台灣上映的《PLAN 75》,一定不能錯過!
Thumbnail
2022/06/03
「戶外配戴口罩問題,日本政府打算隨波逐流嗎?」 隨著歐美國家對戶外配戴口罩政策的放鬆,日本國內對此議題的態度又是如何呢?
Thumbnail
2022/06/03
「戶外配戴口罩問題,日本政府打算隨波逐流嗎?」 隨著歐美國家對戶外配戴口罩政策的放鬆,日本國內對此議題的態度又是如何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逮捕香港民主運動人士動作恍若天安門事件重演,當時日本判斷錯誤』 中美關係陷入緊張。中國逮捕香港民主運動人士、美國衛生部長阿扎爾訪台,將中美對立的緊張程度推上一個高峰。我們要怎麼解讀這一連串的事件呢?
Thumbnail
『逮捕香港民主運動人士動作恍若天安門事件重演,當時日本判斷錯誤』 中美關係陷入緊張。中國逮捕香港民主運動人士、美國衛生部長阿扎爾訪台,將中美對立的緊張程度推上一個高峰。我們要怎麼解讀這一連串的事件呢?
Thumbnail
中美貿易戰以及反修例運動的持續下,曾是中西緩衝區的一線城市現今成了各式制裁與「人質外交」的案發現場。本是一貫以「世界仔」聞名的香港人,在此等情況下,未來之路又該如何走下去?
Thumbnail
中美貿易戰以及反修例運動的持續下,曾是中西緩衝區的一線城市現今成了各式制裁與「人質外交」的案發現場。本是一貫以「世界仔」聞名的香港人,在此等情況下,未來之路又該如何走下去?
Thumbnail
富裕後的中國選擇了一條孤立的道路   是什麼導致近年中國與各國衝突不斷?越南Vingroup首席經濟顧問川島博之先生從近代中國歷史切入,探討背後的中國心態。
Thumbnail
富裕後的中國選擇了一條孤立的道路   是什麼導致近年中國與各國衝突不斷?越南Vingroup首席經濟顧問川島博之先生從近代中國歷史切入,探討背後的中國心態。
Thumbnail
中共明知西方國家會堅決反對,還硬幹到底,擺明了雙方撕破臉,準備正式展開火車對撞的世紀大戲。
Thumbnail
中共明知西方國家會堅決反對,還硬幹到底,擺明了雙方撕破臉,準備正式展開火車對撞的世紀大戲。
Thumbnail
中共明知西方國家會堅決反對,還硬幹到底,擺明了雙方撕破臉,準備正式展開火車對撞的世紀大戲。
Thumbnail
中共明知西方國家會堅決反對,還硬幹到底,擺明了雙方撕破臉,準備正式展開火車對撞的世紀大戲。
Thumbnail
在貿易戰與疫情的雙重打擊下,中國經濟出現嚴重的困境。習近平於是必須轉移焦點,將內部問題轉成外部問題,將經濟壓力轉成軍事衝突,以便讓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得到宣洩。習近平的策略就是:必須對外表現強硬,以便壓制黨內反對勢力,但又要懂得避免爆發戰爭。
Thumbnail
在貿易戰與疫情的雙重打擊下,中國經濟出現嚴重的困境。習近平於是必須轉移焦點,將內部問題轉成外部問題,將經濟壓力轉成軍事衝突,以便讓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得到宣洩。習近平的策略就是:必須對外表現強硬,以便壓制黨內反對勢力,但又要懂得避免爆發戰爭。
Thumbnail
宏觀來看,中共在掙扎、在誤判、在掉入美國設下的陷阱。 中共的思考確實跟外面的人不同。他以為要強硬,才可以為將來爭取30年的和平,就像跟美國打了一場韓戰,付出重大犧牲,在之後的30年美國反而看得起中共,以致於後來甚至要「聯中制蘇」。
Thumbnail
宏觀來看,中共在掙扎、在誤判、在掉入美國設下的陷阱。 中共的思考確實跟外面的人不同。他以為要強硬,才可以為將來爭取30年的和平,就像跟美國打了一場韓戰,付出重大犧牲,在之後的30年美國反而看得起中共,以致於後來甚至要「聯中制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