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中美對立激化無可避免,日本也不能向中國妥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逮捕香港民主運動人士動作恍若天安門事件重演,當時日本判斷錯誤

原文發佈日期:2020.8.15
原文作者:舛添 要一
授權翻譯:波波先生

raw-image

(舛添 要一:國際政治學者)

中美關係陷入緊張。中國逮捕香港民主運動人士、美國衛生部長阿扎爾訪台,將中美對立的緊張程度推上一個高峰。我們要怎麼解讀這一連串的事件呢?

從長期面來看,美國與中國互相爭奪世界霸權。美國死守著當今的美利堅治世(美國和平),而中國則試圖樹立中華治世(中華和平),雙方在各個領域中展開炙烈的爭鬥。


中國瞄準世界第一實現「東山再起」

為了成為支配世界的大國,必須要在軍事、經濟、金融、科學技術、文化等方面都能領先全球。經過19世紀的不烈顛治世(英國和平)來到20世紀的美利堅治世,中國懷抱成為21世紀霸權的野心。2049年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100週年,在這一年帶領中國成為世界第一是習近平的夢想。

從中國的觀點上來看,在過去的歷史中國的GDP一直是世界第一,只有19世紀後半葉受到列強蠶食鯨吞時期為例外。進入21世紀,中國要東山再起、重返第一,將再興中華帝國當做目標。在GDP部分,中國已經超越了日本並緊追美國成為第二。(關於GDP的延伸閱讀:《是什麼讓中國開始與國際社會衝撞?》)

從習近平的立場上,這個「偉業」藉由中國共產黨的指揮,正往不斷實現的方向前進,任何反對意見都是不被接受的。這時,先進民主國各國,特別是美國卻站在打壓獨裁中國的最前線,對此中國採取強硬的處理態度以表達自身的決心。

中國專注強化軍事力量,特別是擴張海軍藉以進出南海與太平洋。在經濟方面,與美國不斷產生貿易摩擦,當美國做出經濟制裁處置時,中國也立刻發出對抗措施。

支持軍事與經濟的基礎為技術,在尖端技術領域上的競爭,延伸到美國對中國企業的監管。8月13日川普政權根據2018年通過的國防授權法,對於採購華為、ZTE(中興通訊)、海能達通信、海康威氏、大華科技等5間公司產品的企業,美國政府將終止與其交易。

從美國的立場來看,中國盜取美國等先進民主國家的技術,再利用此技術收集個人情報,並使用在外交上。禁止TikTok的動作也是其中一環。

通信與自由表達意見是民主社會保障的基本人權,利用尖端科技來違反基本人權的行為,是身為民主主義守護者的美國所不能容忍的。

從尼克森之後改變對中策略的川普

川普政權認為從尼克森總統以來的對中「交往政策」是錯誤的,並試圖轉換成「圍堵政策」。1972年尼克森訪中,與台灣斷交並與中國建交。1978年由於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放,而先進民主國家認為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起來,在政治方面也會往民主化未來推進,所以各國達成幫助中國發展經濟的共識。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國承諾英國維持50年「一國兩制」不變。在此產生了一個樂觀的推測:按照中國經濟發展的趨勢,一定會迎來民主化的一天,只要有30年的時間就可以達成「一國一制」的目標。筆者記憶中,當時在香港舉行包含民主派政治人士參與的議論當中,持悲觀看法的人相當少數。

產生此種樂觀論點的背景,源自1989年的柏林圍牆倒塌。美蘇對立的冷戰時期,由美國獲得勝利而迎來終結。蘇聯雖然在建設機械等重化工業上成績斐然,但對半導體產業等輕薄短小的尖端情報科技,卻落後西方各國相當大的程度。

1976年9月6日蘇聯的一架米格-25戰鬥機降落在日本函館,操作這架戰鬥機的維克多·別連科中尉後來逃亡到了美國,當時全世界對這架站戰鬥機並非使用半導體而是真空管零件的發現感到震驚。

維克多·別連科中尉當時逃亡駕駛的MiG-25P(同型機)

維克多·別連科中尉當時逃亡駕駛的MiG-25P(同型機)

尖端科技領域落後的產生,是由於在蘇聯共產黨獨裁體制下沒有言論自由帶來的結果,一般認為這連帶影響後來蘇聯體制的瓦解。亦即,當時各國體認到要想在尖端科技的競爭當中勝出、在軍事面、經濟面上取得絕對的領先地位,就必須要有民主體制的支撐。人們相信特別是在情報領域的尖端科技,更是需要民主體制。

各國認為這樣的觀念在中國也是行得通的,只要有30年的時間中國終有一天會香港化。但是中國在5G與AI人工智能發展領域上覺醒,從筆者每年造訪視察中國的所見,日本在這方面的發展反倒大幅落後,我們必須懷抱危機意識。

基本人權不受保障的獨裁體制、專制國家也能夠開發尖端情報科技,臉部認證等技術,因為有國家監視的需求反而在印象中比自由國家更快開始普及。因此「當經濟發展起來就會民主化」這個觀念,在面對中國時不過就是一個天大的幻想


美國與中國,報復與恫嚇的連鎖

從習近平政權的角度,香港或台灣的獨立都是絕對不被允許的。對這個透過一帶一路的政策試圖復興世界上最偉大的中華帝國的人物來說,必須全力阻止腳下的香港或是台灣離開。

但是,以香港年輕人為中心要求自由的聲浪日益升高,從2014年的雨傘運動以來,這波潮流一發不可收拾。

為了阻止勢態發展,中國制定了香港國家安全法,加強對港控制。8月10日對中國持批評論調的香港媒體「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人等,以違反香港國安法為由遭到香港警察逮捕。黎智英批判國安法是「扼殺金雞母」,他警告沒有了自由,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將受到動搖。(參考文章:抗戰!香港媒體發佈創辦人遭警方帶走的緊張現場(日文)

另一方面,香港的民主運動人士周庭也因為違法國安法遭到逮捕。周庭是香港民主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此次逮捕事件激起世界民主社會的強烈批判。雖然被逮捕的民主派人士都已被保釋,但不知今後前方會有什麼樣的命運在等待著他們。

在這次的逮捕行動前,川普政權針對中國的人權問題逐漸採取較嚴厲的措施。美國政府在7月關閉了中國於德克薩斯州休士頓的大使館。作為報復,中國也關閉了美國在四川成都的大使館。之後,香港林鄭月娥等一眾政府高官的美國境內資產遭到凍結,中國也對反中強硬派的議員發出抵制。

8月9日,美國衛生部長阿扎爾訪問台灣,這是自台美斷交之後美國最高層級官員訪台。阿扎爾部長與蔡英文總統進行會談、稱讚台灣的民主,並對新冠狀肺炎疫情的抗疫成效給予高度正面評價。中國對此,激烈的抗議這是「外國勢力對中國內政的干涉」,甚至往台灣海峽派出戰鬥機進行恫嚇。

raw-image
鎮壓香港民主派人士是天安門事件的重演

在新冠肺炎的問題上,也是中美雙方對立激化的重要原因。

川普政權對去年12月武漢開始爆發感染時,中國並未公開情報一事展開強烈批判,並對「台灣自由且透明的民主社會,成功阻止了感染的擴大」讚賞有加。

但之後,疫情感染得到控制的中國為了與感染者超過500萬人、死者超過16萬人的美國對抗,展開對全世界提供口罩、醫療設備等支援的「口罩外交」,甚至散佈專制國家比民主體制國家更能迅速的控制病毒擴散的政治宣傳。新冠肺炎宛如成為宣傳中華治世的戰略道具。

川普政權展現出對中國的強硬姿態,也與總統大選連任策略有關。候選人拜登為了加強選戰攻勢,選擇聯邦參議院議員卡瑪拉・哈里斯(賀錦麗)作為他的副手。根據最近ABC新聞的民調顯示兩人的支持率分別為71%對29%,拜登拉大與川普的差距。

在這樣的情況下,川普陣營將中國當做敵人,試圖利用攻擊中國的動作來恢復支持率。雖然目前還沒有辦法看出是否奏效,但川普面對中國的姿態只會愈來愈強硬。

另一方面,TikTok在美國擁有與多使用者,年輕人又佔了絕大多數。川普陷入若是禁止TikTok有可能會失去年輕人選票的兩難境地。這時微軟等願意收購的企業出現,對川普政權來說也不失為一個停損點。

筆者在黎智英或是「民主女神」周庭的逮捕事件中,想起了1989年6月4日的天安門事件。這個由追求自由與民主的學生們所發起的運動,被戰車輾碎。推動改革開放讓中國經濟有著飛躍式發展的鄧小平,表示出了強硬的態度並出動人民解放軍鎮壓民主運動。黎智英就是以六四事件為契機,踏足新聞媒體產業並決心支持民主派。

本次鎮壓民主派行動,可視為與天安門事件性質相同。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時,如前所述一般,對中國何時會打破「一國兩制」抱持懷疑態度的人佔少數,反倒是認為中國經過30年後會成為像西方各國一般的自由民主國家的意見佔多數,那時許多人認為天安門事件不具有參考價值。

天安門事件後,雖然中國遭到西方各國的經濟制裁,在隔年日本卻率先成為解除制裁的領頭羊。接著世界各國也漸漸再度展開與中國的貿易活動,因為透過貿易,從經濟上獲得的利益得到更多重視的緣故。

30年過去了。在這30年當中,中國的經濟發展崛起,GDP超越日本,連尖端科技都領先日本。另一方面,在政治上卻因為習近平強化獨裁體制而彷彿回到毛澤東時代。這一次,世界、甚至是日本要怎麼因應呢?

30年後中華治世實現,日本成為中華帝國的屬國(東夷)的情況,無論如何都必須要避免。

<通知>舛添要一開設YouTube頻道『舛添要一、世界と日本を語る』也可以看到針對最新時事問題敏銳的見解。

原文網址:https://jbpress.ismedia.jp/articles/-/61296,正式授權翻譯
有興趣的朋友或其他相關文章歡迎訂閱我的《日本媒體國際觀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波波先生的沙龍
51會員
103內容數
在詭譎多變的國際情勢下,日本媒體與評論家們是怎麼看待這些問題的呢? 與聚集了日本眾多新聞工作者網站ーJBpress達成合作,不定期翻譯國際觀點相關文章,期待帶給大家不同的視野與思考方式。 ※本專題文章皆為授權翻譯作品
波波先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04
電影 《PLAN 75》與小說《篡改的命》 兩個距離這麼近但又這麼遠的國家
Thumbnail
2023/04/04
電影 《PLAN 75》與小說《篡改的命》 兩個距離這麼近但又這麼遠的國家
Thumbnail
2022/07/15
「年滿75歲即能選擇迎接安寧的人生結尾」,難道你不心動嗎? 現代版的姥捨山,由急速邁向高齡少子化的日本來刻劃此一題材,令人感觸頗深。 預計今年秋天於台灣上映的《PLAN 75》,一定不能錯過!
Thumbnail
2022/07/15
「年滿75歲即能選擇迎接安寧的人生結尾」,難道你不心動嗎? 現代版的姥捨山,由急速邁向高齡少子化的日本來刻劃此一題材,令人感觸頗深。 預計今年秋天於台灣上映的《PLAN 75》,一定不能錯過!
Thumbnail
2022/06/03
「戶外配戴口罩問題,日本政府打算隨波逐流嗎?」 隨著歐美國家對戶外配戴口罩政策的放鬆,日本國內對此議題的態度又是如何呢?
Thumbnail
2022/06/03
「戶外配戴口罩問題,日本政府打算隨波逐流嗎?」 隨著歐美國家對戶外配戴口罩政策的放鬆,日本國內對此議題的態度又是如何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文 / 高希均 (一)21世紀的「驚」與「喜」 我一生的重大改變,是從23歲由台灣到美國去讀書,看到了一個自由與富裕的國家開始。可惜,在以後的40多年中,幸或不幸地親身看到了美國經過二次大戰後的越戰與阿富汗戰爭;又陸續看到國內外政治經濟與社會的風暴:1958的蘇俄領先放射人造衛星、1961的古巴危機
Thumbnail
文 / 高希均 (一)21世紀的「驚」與「喜」 我一生的重大改變,是從23歲由台灣到美國去讀書,看到了一個自由與富裕的國家開始。可惜,在以後的40多年中,幸或不幸地親身看到了美國經過二次大戰後的越戰與阿富汗戰爭;又陸續看到國內外政治經濟與社會的風暴:1958的蘇俄領先放射人造衛星、1961的古巴危機
Thumbnail
第一步就是「儘早讓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 正如喬治・歐威爾在《1984年》書中所描寫的反烏托邦,但其實身處當中人們並沒有任何不滿......
Thumbnail
第一步就是「儘早讓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 正如喬治・歐威爾在《1984年》書中所描寫的反烏托邦,但其實身處當中人們並沒有任何不滿......
Thumbnail
『逮捕香港民主運動人士動作恍若天安門事件重演,當時日本判斷錯誤』 中美關係陷入緊張。中國逮捕香港民主運動人士、美國衛生部長阿扎爾訪台,將中美對立的緊張程度推上一個高峰。我們要怎麼解讀這一連串的事件呢?
Thumbnail
『逮捕香港民主運動人士動作恍若天安門事件重演,當時日本判斷錯誤』 中美關係陷入緊張。中國逮捕香港民主運動人士、美國衛生部長阿扎爾訪台,將中美對立的緊張程度推上一個高峰。我們要怎麼解讀這一連串的事件呢?
Thumbnail
中美貿易戰以及反修例運動的持續下,曾是中西緩衝區的一線城市現今成了各式制裁與「人質外交」的案發現場。本是一貫以「世界仔」聞名的香港人,在此等情況下,未來之路又該如何走下去?
Thumbnail
中美貿易戰以及反修例運動的持續下,曾是中西緩衝區的一線城市現今成了各式制裁與「人質外交」的案發現場。本是一貫以「世界仔」聞名的香港人,在此等情況下,未來之路又該如何走下去?
Thumbnail
富裕後的中國選擇了一條孤立的道路   是什麼導致近年中國與各國衝突不斷?越南Vingroup首席經濟顧問川島博之先生從近代中國歷史切入,探討背後的中國心態。
Thumbnail
富裕後的中國選擇了一條孤立的道路   是什麼導致近年中國與各國衝突不斷?越南Vingroup首席經濟顧問川島博之先生從近代中國歷史切入,探討背後的中國心態。
Thumbnail
美中對抗現在圍繞著香港來展開,中共強行通過「港版國安法」,引來美國國會立馬通過「香港自治法」來反制,背後的大國博弈很深,很意外的但也可理解的是:美國與中共對香港的立場居然非常相似,就是香港的土地與人民分開處理,一邊要土地,一邊要人民!
Thumbnail
美中對抗現在圍繞著香港來展開,中共強行通過「港版國安法」,引來美國國會立馬通過「香港自治法」來反制,背後的大國博弈很深,很意外的但也可理解的是:美國與中共對香港的立場居然非常相似,就是香港的土地與人民分開處理,一邊要土地,一邊要人民!
Thumbnail
宏觀來看,中共在掙扎、在誤判、在掉入美國設下的陷阱。 中共的思考確實跟外面的人不同。他以為要強硬,才可以為將來爭取30年的和平,就像跟美國打了一場韓戰,付出重大犧牲,在之後的30年美國反而看得起中共,以致於後來甚至要「聯中制蘇」。
Thumbnail
宏觀來看,中共在掙扎、在誤判、在掉入美國設下的陷阱。 中共的思考確實跟外面的人不同。他以為要強硬,才可以為將來爭取30年的和平,就像跟美國打了一場韓戰,付出重大犧牲,在之後的30年美國反而看得起中共,以致於後來甚至要「聯中制蘇」。
Thumbnail
自2014年「佔中」後,「一國兩制」如很多中國製造的產品一樣,走樣、變型。最露骨的說法要算「堅持「一國」之本  善用「兩制」之利」。
Thumbnail
自2014年「佔中」後,「一國兩制」如很多中國製造的產品一樣,走樣、變型。最露骨的說法要算「堅持「一國」之本  善用「兩制」之利」。
Thumbnail
是說雖然中國與美國近日宣布達成第一階段的初步貿易協議,但從已知的協議內容來看,雙方要達成全面性的貿易協議,恐怕還有很遙遠的距離,目前這個初步協議恐怕只是暫時滿足習近平與川普兩人之間的國內政治需求而已。而從貿易戰延燒至今,我們其實可以發現美、中兩國之間的關係,已經陷入近三十年來的最低潮.....
Thumbnail
是說雖然中國與美國近日宣布達成第一階段的初步貿易協議,但從已知的協議內容來看,雙方要達成全面性的貿易協議,恐怕還有很遙遠的距離,目前這個初步協議恐怕只是暫時滿足習近平與川普兩人之間的國內政治需求而已。而從貿易戰延燒至今,我們其實可以發現美、中兩國之間的關係,已經陷入近三十年來的最低潮.....
Thumbnail
中國在改革開放以後取得了很豐碩的經濟成果,又在沒有國會監督下,把這些資源用於擴大國防建設,並進行各種援助外交。這幾項因素加總起來,讓中國社會擁有了空前的自信心,而中國共產黨就是需要利用這樣的自信心,來鼓動民族主義,並形塑共產黨政府的執政是成功的。這樣的情況幾乎不用贅述,因為目前任何人都可以清楚看到.
Thumbnail
中國在改革開放以後取得了很豐碩的經濟成果,又在沒有國會監督下,把這些資源用於擴大國防建設,並進行各種援助外交。這幾項因素加總起來,讓中國社會擁有了空前的自信心,而中國共產黨就是需要利用這樣的自信心,來鼓動民族主義,並形塑共產黨政府的執政是成功的。這樣的情況幾乎不用贅述,因為目前任何人都可以清楚看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