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被害者》角色剖析 / 「活下去的理由?活著比死亡更需要勇氣。」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們的台劇終於在Netflix平台上出了一口氣。經歷過好多雷聲大雨點小的開發後,Netflix如今有了一部精彩的台灣原創作品叫作:《誰是被害者》,今天我們要來回顧劇中精彩的角色表現。
-
全劇利用鑑識員、記者、刑警、被害者四方角度串連起整個故事線,也讓觀眾了解,在刑事案件中,每一個人、每個環節、每個證物,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記者與警方並非互相對立的,鑑識員同時必須深入的了解被害者,四方是互相牽制影響,且某種程度上互相幫助的。
張孝全飾演的鑑識官方毅任,從頭到腳都是戲,由於劇情設定為亞斯伯格症患者的關係,所以言行和肢體動作都得非常考究,才能讓觀眾信服,我認為張孝全在這繳出了亮眼的成績。而劇情也是透過他的角度,去切入整個故事,方毅任曾經因為埋首工作,而疏遠了家人,導致家庭決裂。所以全劇講述的不只是一位鑑識官,講述的更是一位父親、一位亞斯伯格症患者,從不懂人類情感,到最後學會與人相處,如何學著去愛別人,如何找回愛的感覺。
全片巧妙利用鑑識官的職位,探討案件背後乏人問津的小細節,鑑識官得查找犯罪現場所有的蛛絲馬跡,運用科學的方法、知識的累積,得到有利證據。但是知識是死的、是材料、是工具,是可以量化的,當我們查遍了知識,終究還是得回歸到人的本體。當今天我們只在意誰是兇手,或是為何查不到兇手的時候,鑑識官最後還是得要回歸「人性」的本質,脫離科學驗證的框架,去「認識被害者」、去「瞭解被害者」,真相才得已水落石出,是全劇有別於以往犯罪驚悚作品的呈現。
許瑋甯飾演的記者徐海茵,看她運用各種妙招與臨機應變的能力取得情資,是劇情的一大亮點。在劇中徐海茵因為童年的創傷,導致她在查案過程中不免心生畏懼,劇中與母親的互動、童年回憶的釋懷與理解,或是在眾人眼中得偽裝堅強,種種經歷與個性,都成功的讓徐海茵的角色更立體。她從原先嗜血追求第一手新聞的衝勁,到了解到有時媒體報導與輿論,不僅對於案情並無幫助,甚至有時加重了案情,最後漸漸軟化的過程。
一篇報導的威力是如此之大,報導中的每一個文字都具有渲染力,牽動被害者、加害者、兩者的家屬,甚至警方、民眾。媒體一會兒把人造神,下一秒可能又將人毀滅,記者何時有權力能夠代替警方,向大眾公布案情;又何時可以代表被害者,向社會大眾揭發真相,編導成功運用記者的角色,直指媒體、法治與人民,三方相互牽連的關係,也引領觀眾反思「媒體暴力」所帶來的亂象。
王識賢一直是我非常喜歡的台灣演員,從兩年前角頭續集,就可以見到他演出中濃濃的「本土味」。撇開他這一次「陳奕迅」式的頭髮不談,劇中他的演出不只臉部表情精準到位,每一句台詞都能被他詮釋出獨特的魅力,可惜的是,他在本劇使用的台語量好像有點少,他就是說台語很有味道呀XDDD。
王識賢飾演的趙承寬,行事風格直來直往,與看重細節的方毅任迥異,原先兩者是看似對立的存在,但是隨著劇情演進,趙承寬在查案過程中頻頻遇到「後台硬」的人刁難,讓觀眾了解到他嫉惡如仇的個性。趙承寬在劇中也有著家庭問題,因為工作而疏遠了家人,這讓他和方毅任多了一層微妙的關係,但是關於他的家庭問題沒有多加著墨讓人覺得可惜。
也是從《角頭2》展露頭角的張再興,從以前到現在都以誇張的表演方式,有點「衝康」的個性與「無奈」的神情,講話時不時用「國罵」輔助,深化了刑警的「本土感」,令人印象深刻;鄭人碩突破性一人分飾兩角,雖然戲份不多,但是兩個角色的個性大不同,能夠完整呈現算是可圈可點。
新演員李沐表現機會不多,彷彿完全跟江曉孟融為一體,未來潛力無窮;丁寧飾演過氣的女明星,她從渴望再戰歌壇到最後因為輿論而著魔,強烈的心境對比,丁寧發揮到淋漓盡致;演員黃河,已經不是第一次出演這種跨性別的角色了,很可惜的是,他應該是所有上述提到的演員中,出場時間最少的一位,讓人覺得有點可惜;最後夏靖庭和季芹這一對夫妻演得真是太讓人心疼了。
從海報到片頭一直掛著「特別演出」的林心如,原以為只是來客串小角色,殊不知她在後半段,直接搶走了所有觀影者的目光。林心如反轉以往大家對她甜姐兒的形象,詮釋的角色瘋狂卻又帶點理智,理由能讓觀眾信服,又不至於瘋癲到無可理喻,理智和瘋癲的一線之隔,可謂抓得精準,令我大開眼界。
我也看到網路上有不少對於林心如的負評,認為她撐不起角色、認為她講話有點北京腔、認為她大吼讓人出戲、認為她不能說廣東話?從我上一段你應該可以發現,這些負評對我並沒有影響。
撐不撐得起角色我覺得見仁見智,在我眼裡林心如,無疑地在劇中帶來了突破性的演出;而我認真上網查找,是真的有印尼籍華僑,是會說粵語的;有無北京腔的部分對我來說沒差;大吼回應刑警的部分,我認為是單純為了理念據理力爭,沒毛病。有些人認為她應該表現更加沉穩,但反過來看,一定又會有人說她「沒有情緒起伏」、「像死魚一樣」之類之類的話語,只能說人各有志啦!
《誰是被害者》聚焦在一群被社會忽略的人們,被害者是一群想放棄的人,同時對照到我們的主角,主角群也是在生命中掙扎生存的人,因為亞斯伯格症所以無法理解人的情感,疏遠了身邊的人;因為童年創傷所以用弱肉強食的工作環境,進而麻痺自己;因為不眠不休的刑警工作,所以無法完成家人的約定。
主角們並非完全的聖人,在世上的他們也是被害者,他們也面對著社會的控訴,但他們沒有放棄,他們透過這一連串的事件學著去面對內心的自己,他們依然堅信生命值得被拯救,他們願意付出心力,讓更多被害者的聲音傳達出來。
(注意:本故事劇情純屬虛構,其中包含自殺等暴力場面,如果您對這個主題感到不安或身心不適,本劇可能不適合您,建議斟酌觀賞並尋求專業協助。)
劇名:誰是被害者
導演:莊絢維、陳冠仲
演員:張孝全、許瑋甯、王識賢、林心如、鄭人碩 、李沐、丁寧、黃河、陳家逵、夏靖庭、張再興、洪都拉斯、陳為民、馬念先、季芹
發行:漢草影視、Netflix
-
如果你想要更關注我:
臉書主要頁面(不想錯過任何資訊)
IG版面(限時動態獨家的第一手感想)
痞客邦圖文好讀版(文章隨時更新)
相關邀約歡迎私訊或是透過Email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經典為何為經典,就是因為它有抵抗時代變遷的恆久性,在當時立下里程碑,打破語言、打破種族,並經得起各個時代不同眼光的檢視,流傳千古。經典不一定要拿下很多獎項、不一定要創下高票房成績。 五月天阿信說:「經不經典這種事每個人本來就不一樣嘛,你有你的回憶,我有我的傳記,只要感動,都是經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們的台劇終於在Netflix平台上出了一口氣。經歷過好多雷聲大雨點小的開發後,Netflix如今有了一部精彩的台灣原創作品叫作:《誰是被害者》
在疫情爆發的期間、臺灣的Netflix被韓劇佔領的階段,全球正掀起了「虎王」旋風。我不是責怪韓劇,我自己也看Netflix的韓劇,但是臺灣沒有跟到全球這一波「虎王旋風」,真的非常可惜。
在現在全世界都倡導非必要不要出門時,所以小編幾乎每一天都在挖掘Netflix上有趣的戲劇、電影、節目,也從每晚衝電影院,取代成每晚回家盯著手機與電腦螢幕的Netflix狂K猛看。
昨天是黑色星期五,Netflix特別選在這一天將《李屍朝鮮》的第二季釋出,在13號星期五帶大家回到血染大地與權力鬥爭激烈的古老朝鮮。 《李屍朝鮮》兩季都有六集,一集都是50-40分鐘上下,認真拚一個晚上就可以看完一季(就像小編一樣)。如果你是兩季一起看的觀眾,卯足全力的話也是一天就可以看完了。
我們的台劇終於在Netflix平台上出了一口氣。經歷過好多雷聲大雨點小的開發後,Netflix如今有了一部精彩的台灣原創作品叫作:《誰是被害者》
在疫情爆發的期間、臺灣的Netflix被韓劇佔領的階段,全球正掀起了「虎王」旋風。我不是責怪韓劇,我自己也看Netflix的韓劇,但是臺灣沒有跟到全球這一波「虎王旋風」,真的非常可惜。
在現在全世界都倡導非必要不要出門時,所以小編幾乎每一天都在挖掘Netflix上有趣的戲劇、電影、節目,也從每晚衝電影院,取代成每晚回家盯著手機與電腦螢幕的Netflix狂K猛看。
昨天是黑色星期五,Netflix特別選在這一天將《李屍朝鮮》的第二季釋出,在13號星期五帶大家回到血染大地與權力鬥爭激烈的古老朝鮮。 《李屍朝鮮》兩季都有六集,一集都是50-40分鐘上下,認真拚一個晚上就可以看完一季(就像小編一樣)。如果你是兩季一起看的觀眾,卯足全力的話也是一天就可以看完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最近保母虐死一歲男童剴剴的事件,引發社會廣大迴響,雖然這個事件牽涉到的議題太廣,失聯的父母、險惡的保母、以及失能的社會安全系統,都是造成悲劇的原因之一,但同為保母虐童的受害者家屬,我心裡實在五味雜陳,因為某些細節的雷同,不禁勾起我這一年來的許多感受。 1.保母知人知面不知心
Thumbnail
  2017年,台灣10大死因之首癌症,計4萬8,037人,自殺則排在第11位,計3,871人,而最懸疑、最恐怖、最佔媒體版面的他殺不過175人,僅佔該年死亡人數(17萬1,857人)的0.1%。世界衛生組織(2000)表示,每1起自殺死亡事件代表有10至20起自殺企圖發生,據統計(2008
Thumbnail
近年來,臺劇不論是在演技或是取材設定上都越來越備受肯定,其中更是不乏吸引人的內容,經過前幾期的分享,你是不是跟小編一樣有了更多「媒體識讀」的知識了呢? 今天就一起跟著小編一起進入小編的「媒體識讀」世界吧! 📺誰是被害者
Thumbnail
「活著比死亡更需要勇氣」-- 《誰是被害者》無疑為台劇製作創下一個新里程碑,除了張孝全、許瑋甯與李沐在劇中精湛且觸動心弦的演出外,此劇大膽將「自殺議題」搬上螢幕,透過劇中角色真實呈現精神疾病的不同角面,引領觀眾探尋光亮背後的黑暗與脆弱。
Thumbnail
起初包持著感同身受的心態看,每位死者卻各個不同的社會議題。
Thumbnail
精彩的戲劇題材與人設,探討許多現今社會議題,像是性別認同、高齡化照護、勞資剝削與過勞,以及媒體嗜血心態等,將整部影集的廣度與深度提升到台劇的新境界。
Thumbnail
刑偵破案劇。一個全世界都供不應求,永遠有觀眾在翹首期盼的劇種。尤其在美劇CSI出現之後,鑒識科學加刑偵破案的組合猶如炸雞要配啤酒一樣瞬間流行了起來;法醫和鑒識專業幾乎成了影劇中最不怕失業的兩種人才。同樣承襲這個經典組合,四月底上線的台劇《誰是被害者》雖有優異的外貌,骨子裡卻是一場拼接成的龐氏騙局。
Thumbnail
《誰是被害者》(以下簡稱《誰》)改編自天地無垠的推理小說《第四名被害者》,全劇以鑑識官方毅任視角為出發,在偵辦連續命案的過程中,意外發現自己多年未見的女兒也捲入了其中。不同於其他的懸疑推理劇,《誰》並非是要釐清「加害者」是誰,而是尋找「被害者」及「下一位潛在的被害者」的過程。
Thumbnail
《誰是被害者》的成果無庸置疑,它確立了「台式驚悚懸疑」作為一種可行的戲劇類型,不只達到前所未有的作品高度,也成功透過NETFLIX打開國際能見度。只是,如果拋開它的象徵性成就,這部戲在執行上明顯還是力有未逮,尤其一些細節並未得到妥善處理,甚至連帶影響了我的觀影體驗,總覺得有點可惜。
Thumbnail
心得,微雷,尚未追完的觀眾慎入。 最後一集讓我非常有感觸。 當方毅任對女兒說:「你有沒有拉他一把?」,「我現在想拉你一把」。 當徐海茵對李雅昀說:「活下去」、「想盡辦法活下去」。 這集對我來說就像在挖掘自殺的人在最後一刻,有沒有可能再看見一個陌生的曙光,再延緩一點時間,給予他們更多看見或是被理解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最近保母虐死一歲男童剴剴的事件,引發社會廣大迴響,雖然這個事件牽涉到的議題太廣,失聯的父母、險惡的保母、以及失能的社會安全系統,都是造成悲劇的原因之一,但同為保母虐童的受害者家屬,我心裡實在五味雜陳,因為某些細節的雷同,不禁勾起我這一年來的許多感受。 1.保母知人知面不知心
Thumbnail
  2017年,台灣10大死因之首癌症,計4萬8,037人,自殺則排在第11位,計3,871人,而最懸疑、最恐怖、最佔媒體版面的他殺不過175人,僅佔該年死亡人數(17萬1,857人)的0.1%。世界衛生組織(2000)表示,每1起自殺死亡事件代表有10至20起自殺企圖發生,據統計(2008
Thumbnail
近年來,臺劇不論是在演技或是取材設定上都越來越備受肯定,其中更是不乏吸引人的內容,經過前幾期的分享,你是不是跟小編一樣有了更多「媒體識讀」的知識了呢? 今天就一起跟著小編一起進入小編的「媒體識讀」世界吧! 📺誰是被害者
Thumbnail
「活著比死亡更需要勇氣」-- 《誰是被害者》無疑為台劇製作創下一個新里程碑,除了張孝全、許瑋甯與李沐在劇中精湛且觸動心弦的演出外,此劇大膽將「自殺議題」搬上螢幕,透過劇中角色真實呈現精神疾病的不同角面,引領觀眾探尋光亮背後的黑暗與脆弱。
Thumbnail
起初包持著感同身受的心態看,每位死者卻各個不同的社會議題。
Thumbnail
精彩的戲劇題材與人設,探討許多現今社會議題,像是性別認同、高齡化照護、勞資剝削與過勞,以及媒體嗜血心態等,將整部影集的廣度與深度提升到台劇的新境界。
Thumbnail
刑偵破案劇。一個全世界都供不應求,永遠有觀眾在翹首期盼的劇種。尤其在美劇CSI出現之後,鑒識科學加刑偵破案的組合猶如炸雞要配啤酒一樣瞬間流行了起來;法醫和鑒識專業幾乎成了影劇中最不怕失業的兩種人才。同樣承襲這個經典組合,四月底上線的台劇《誰是被害者》雖有優異的外貌,骨子裡卻是一場拼接成的龐氏騙局。
Thumbnail
《誰是被害者》(以下簡稱《誰》)改編自天地無垠的推理小說《第四名被害者》,全劇以鑑識官方毅任視角為出發,在偵辦連續命案的過程中,意外發現自己多年未見的女兒也捲入了其中。不同於其他的懸疑推理劇,《誰》並非是要釐清「加害者」是誰,而是尋找「被害者」及「下一位潛在的被害者」的過程。
Thumbnail
《誰是被害者》的成果無庸置疑,它確立了「台式驚悚懸疑」作為一種可行的戲劇類型,不只達到前所未有的作品高度,也成功透過NETFLIX打開國際能見度。只是,如果拋開它的象徵性成就,這部戲在執行上明顯還是力有未逮,尤其一些細節並未得到妥善處理,甚至連帶影響了我的觀影體驗,總覺得有點可惜。
Thumbnail
心得,微雷,尚未追完的觀眾慎入。 最後一集讓我非常有感觸。 當方毅任對女兒說:「你有沒有拉他一把?」,「我現在想拉你一把」。 當徐海茵對李雅昀說:「活下去」、「想盡辦法活下去」。 這集對我來說就像在挖掘自殺的人在最後一刻,有沒有可能再看見一個陌生的曙光,再延緩一點時間,給予他們更多看見或是被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