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還能更好的《誰是被害者》

2020/05/26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整體而言,《誰是被害者》站在台劇走向國際、走向類型化的潮流之上,無疑是立下了一個里程碑。所謂類型化,簡單來說就是「建立起某種敘事的慣例或風格」,它帶給觀眾一套想像故事的標準,並有預期產生的觀看體驗,久而久之能影響個人的收視偏好。而對產業來說,類型影劇不僅亟具市場開發的價值,更能在製作上憑藉其經驗優勢,編組成工業化的生產體系,甚至得以進軍國際通路。實際上,類型化也已經作為一種商業模式正在產業發展當中。
個人心目中理想的類型作品必須能「存同求異」,要在追求慣例或風格的同時,強化作品的在地特色或本土關懷,換言之,類型影劇必須要帶有強烈的台灣個性。關於這一點,《誰是被害者》的成果無庸置疑,它確立了「台式驚悚懸疑」作為一種可行的戲劇類型,不只達到前所未有的作品高度,也成功透過NETFLIX打開國際能見度。只是,如果拋開它的象徵性成就,這部戲在執行上明顯還是力有未逮,尤其一些細節並未得到妥善處理,甚至連帶影響了我的觀影體驗,總覺得有點可惜。以下我將列出幾個我認為比較重要的問題,歡迎討論。
(提醒:以下內容將提及劇情。)
取自 NETFLIX ASIA Youtube channel
沒學過新聞寫作的徐海茵
這絕對是整部戲最讓我在意的地方,但目前我沒看到任何人跟我有一樣的問題。不知道為什麼,近年台劇特別喜歡在戲裡安排記者角色,但卻常常處理得非常扁平或流於刻板。我相信《誰是被害者》對於如何描寫記者是很有意識的,角色的層次上也的確有所跳脫,但我要回歸一個最基本的問題:新聞寫作——那些在戲裡總是佔不到幾秒鐘的畫面,而且永遠不會發生在電視台記者身上。舉第二集為例:
獨家!遺願殺手?詭異巧合!

……但本台記者發現,在這兩起離奇命案中,卻有著詭異的共通點,可以推論是兇手刻意幫助死者完成生前遺願後,再將人殺害。……下一個被害者有可能會是張姓代銷業務?……凶手所建立的被害者死亡遊戲背後又代表什麼意義呢?
呃,徐海茵的報導這樣通篇臆測真的沒問題嗎?而且寫新聞又不是在寫小說,實在不需要自己開發「遺願殺手」、「死亡遊戲」這種華麗的詞彙。而更令我傻眼的是,「遺願命案」這個用語居然就這樣莫名其妙定案了,甚至還被後面的劇情所採用,害我每次聽到心中都會泛起無限疙瘩。除此之外,一般文字新聞的首段為「導言」,必須言簡意賅地交代新聞重點,通常設有字數上限,但這位海茵在寫莊姓兄弟的時候,劈頭就是文情並茂的長長九行字,簡直都能把事情的始末交代一輪了。
老實說,她這種寫新聞的方式,要是在學校裡,早就被教新聞寫作的老師釘在牆上了,更何況還放她進入職場,帶著自己的主觀意識荼毒社會。我真心無法理解。
可以不用是印尼人的李雅均
許多人都提出林心如的口音問題,對我而言其實並不太構成干擾,但我想這是因為我事前已經看過評論、打過預防針的關係。只是我一向認為,如果需要觀眾事後腦補或尋求解釋,才能讓角色形象變得圓滿且合理,那便算不上一個成功的設定。相較於口音,我認為問題反倒出在李雅均這個角色的本質上:她是不是印尼籍根本就無關劇情發展。當角色的鋪陳不足,多餘的設定反而是搬石頭來砸自己的腳,倒不如單純說她是個黑工就好。
類似的情形也出現在戲裡的一些配角上,像是海茵的競爭對手軒軒、牽涉譽品案的簡淑妃立委、趙承寬的老婆與孩子,他們全都煞有其事地登場,但也許是礙於篇幅,並未有機會好好描繪角色,這些人就黯然退場了,如此一來反而顯得雞肋無用。
這部戲其實還有一個無關角色的設定也讓我很困惑:到底為什麼故事要架空在一個虛構的「平霖市」?是為了避免指涉現實的某個城市而造成負面影響嗎?那為什麼還要突然把四腳亭車站拉進來,又安排曉孟說出清大、板橋、南港、新北石門山溪村這些實際存在的地名?這並不是什麼大問題,我只是很好奇把故事架空的用意,不然大可直接將故事設定在台灣的某一座城市,對我來說反而會比較親近。
然後,既然都提到口音了,還是不免俗要抱怨一下。不知道大華語區的觀眾聽到「影片」這個詞彙會不會覺得突兀,但完全可以預期到的是,台灣觀眾在台灣故事裡聽到「視頻」真的會一秒彈起來,而且居然還是在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突然從台到不行的王識賢嘴巴裡講出來,這叫人怎麼接受?
不要把你的堅強壓在別人身上
我其實不反對戲劇節目因其肩負的社會責任,而必須謹守一定的價值底線,但相對地也要盡量避免輸出不合適的陳腔濫調,不用那些太過片面、武斷的正能量來道德綁架觀眾。最後李雅均和徐海茵的那場對峙戲,或多或少也在引導著觀眾走向正向思考,避免美化自殺,但誰又能保證活下去就一定會比較好?某種程度上,這就跟要憂鬱者患者保持樂觀一樣荒謬,不是嗎?我反而期待故事收尾時,能將更多篇幅放在理解之上,做到真正的對話,而非透過安排制式的輸贏,來達成某種精神號召。真的永遠不要用自己的標準來定奪別人所承受的痛苦。
看完整部戲之後,個人覺得,情感本來就是台灣影劇很擅長處理的東西,也經常成為作品的核心價值,但不知道為什麼,在這裡卻好像成了一種包袱,尤其後段的劇情太著重在講人性,反而拖慢了前面推理所營造的明快節奏,同時也使戲劇的懸疑氛圍大為降低,多少帶給我頭重腳輕的落差感。

對我來說,《誰是被害者》的評價在「好看以上,頂尖未滿」,細節瑕疵雖有一些影響,但這部分見仁見智,整體觀看體驗還算是令人沉浸的。此外,因為故事已經給了相當明確的結局,一定程度限縮了發展的可能性,雖然目前已經有拍攝電影版的消息,但我個人其實並不樂見它再開發任何形式的續集,反倒是希望能以這部戲為首,期盼未來會有更多的類型故事在這塊土地上開花,並走出一條屬於「台式類型劇」自己的路。
toni
toni
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