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劇【誰是被害者】|證件性別欄比你想像中的重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誰是被害者】在演什麼 (無雷版)

不知道大家追【誰是被害者】了沒?這部在Netflix上熱播的台劇,講述的是七個詭譎的命案,以及每個命案背後所隱含了的社會議題,範圍涵蓋性別認同、霸凌、勞工權益、犯罪被害人權益、長照機構監督、兒少保護等。雖然透過命案來揭露社會議題的敘事手法,算是相當常見,但本劇透過人物角色的翻轉,不僅增加命案的懸疑感,也讓觀影者不至於覺得太老套,再加上劇情緊湊、節奏快,算是一部可以兼具商業價值的高質感戲劇。

本劇演員們的表現也非常突出,每個角色的詮釋都很完整,不過筆者想要再特別提到的,是男主角方毅任。這個角色由形象陽光的張孝全飾演,一度讓筆者不太看好,但最後證明顧慮是多餘的。張孝全將這位偏執狂鑑識員演得非常傳神,包括方毅任緊張或情緒激動時的口吃、眼神的閃爍飄移、臉部肌肉不協調的抽動等細節,都有細膩地表現出來,完全跳脫他之前陽光的男神形象,真的很令人驚豔 (也讓人很想衝去巴男主角的頭),大家在追劇的時候,也可以細細欣賞一下他精湛的演技歐。

C.C. 不負責任評分 (滿分10分)
  • 整體評分:8.5 (值得一看)
  • 劇情評分:6 → 結尾鋪陳的細節有點不足。
  • 畫面評分:7 → 前兩個命案的犯罪現場頗震撼,後面歸於平淡。
  • 演技評分:9 → 除了實力受肯定的大咖(林心如、許瑋甯等),其他角色也很突出

由於以下討論的法律問題,涉及第一個命案的背景故事,無可避免地會暴雷,如果還沒看劇的話,只好忍痛請你先左轉,畢竟用行動積極支持優質台劇,也是筆者一直很提倡的 (鞠躬遠送)。

==========防雷分隔線==========

















第一個命案:跨性別者的法律困境 (註1)

好的,既然看到這裡,想必你已經看完整部劇了,也知道第一個命案的死者,是由黃河飾演的跨性別者游誠皓(阿皓)。他假扮成過氣女星蘇可云,在旅館浴缸內注射藥物自殺,並模仿清大王水溶屍案,將現場布置成他殺。他的死除了為下一位被害者完成遺願,更是在實踐自己內心的女性身分,並控訴家人和社會對於他跨性別者身分的排斥、不諒解。

raw-image

我們對於性別的判斷,除了外貌和氣質外,最主要的標準其實就是身分證上的資訊,上面的身分證號碼和性別欄位,主要是紀錄我們出生時的性別狀態。而像阿皓這樣的跨性別者,能不能變更身分證上的性別,使證件上的記載與內心的性別認同趨於一致呢?

性別欄可以改嗎?

答:可以。跨性別者可以到戶政事務所辨理性別變更,但還是有一些條件限制。

以阿皓想要由男性改登記為女性為例,阿皓在辦性別變更之前,必須準備兩種文件 :1. 二位精神科專科醫師評估鑑定之診斷書;2. 合格醫療機構開具的性別重建手術完成診斷書,以證明已摘除男性性器官,包括陰莖及睪丸。也就是說,按照目前台灣的法規,單純心理上的性別認同,是不足以改變身分證上的性別,跨性別者必須同時改變自己的生理性徵才行。 (註2)

raw-image

就筆者的觀點,如果要求跨性別者一定要改變生理上的性別,才可以改身分證,無疑是忽略了跨性別者的本質—心理上的性別認同與外在生理不符。這也會變相壓縮跨性別者在法律上被承認的空間,其實很不適當。而這項條件確實也被檢討許久,為了解決這個為題,內政部在2018年時曾提議在身分證等文件上,增列第三種性別選項,但目前還沒有具體的規定可以參考 (註3)。

證件性別欄比你想像中的重要

你可能會覺得改變證件上的性別欄,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事,但你知道嗎? 根據《刺胳針公共衛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上的一項研究,讓個人性別認同和證件一致,可以減少跨性別者25%的自殺率。


raw-image

P.S. 本文僅限於分享基礎法律常識,並非針對具體個案的法律見解。如果遇到相關問題,請向律師尋求進一步的分析與協助。


註1:「跨性別者(transsexual)」是指心理性別認同與生理性別不符的人士。跨性別者通常透過荷爾蒙療法、外科手術及其他方式去改變身體,使身體盡可能符合他們的心理性別認同。參考文獻:美國心理學會。(2011 年)。《解答你的問題:關於跨性別者、性別認同及性別表達(Answers to your questions about transgender people, gender identity, and gender expression)》。

註2:內政部97年11月3日內授中戶字第0970066240號令。另外,如果是在國外進行性別重建手術,須檢附國內醫療機構依實際性器官特徵開立之診斷證明書,無須檢附經我國駐外館處驗證之國外手術證明文件。

註3:內政部戶政司 107 年人權教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當媽的法科
28會員
30內容數
停更將近三年的法科,在當媽之後轉型分享作為菜鳥媽媽的日常點滴
當媽的法科的其他內容
2021/01/28
這部關注現代女性生育議題的台劇,大家開始追了嗎?無獨有偶,中國女星在美國尋求代孕後棄養的新聞,剛好也在最近被炒得沸沸揚揚。也讓「代孕」這個議題,重新擄獲大家的眼球。究竟,這場子宮內的戰爭,法律能不能幫得上忙呢?就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Thumbnail
2021/01/28
這部關注現代女性生育議題的台劇,大家開始追了嗎?無獨有偶,中國女星在美國尋求代孕後棄養的新聞,剛好也在最近被炒得沸沸揚揚。也讓「代孕」這個議題,重新擄獲大家的眼球。究竟,這場子宮內的戰爭,法律能不能幫得上忙呢?就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Thumbnail
2021/01/14
讓人又愛又想看的【返校】劇集,已經在公視和Netflix上播畢,大家開追了沒呢?劇中制霸翠華中學的白教官,到底是什麼來頭?教官真的可以當30年這麼久嗎?今天就讓我們來瞧瞧教官與教官的產地吧! 【返校】在演什麼 劇情
Thumbnail
2021/01/14
讓人又愛又想看的【返校】劇集,已經在公視和Netflix上播畢,大家開追了沒呢?劇中制霸翠華中學的白教官,到底是什麼來頭?教官真的可以當30年這麼久嗎?今天就讓我們來瞧瞧教官與教官的產地吧! 【返校】在演什麼 劇情
Thumbnail
2020/11/04
最近發現一部討論度不高,但相當精彩的優質短劇:【追兇500天】。我們通常認為,法律是用來嚴懲兇手的,但看完這部短劇,或許你會不禁想問:能不能讓法律再給兇手一個選擇的機會?那麼話不多說,今天就來好好地介紹一下這部優質短劇,以及劇情背後的法律知識!
Thumbnail
2020/11/04
最近發現一部討論度不高,但相當精彩的優質短劇:【追兇500天】。我們通常認為,法律是用來嚴懲兇手的,但看完這部短劇,或許你會不禁想問:能不能讓法律再給兇手一個選擇的機會?那麼話不多說,今天就來好好地介紹一下這部優質短劇,以及劇情背後的法律知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改編日本知名小說的《模仿犯》在上線前就得到很多關注和討論。導演和編劇團隊很有企圖心,除了懸疑驚悚,也在乎社會層面的表達,不願意流為形式的警匪追兇。然而實際看完劇後,卻感覺改編後的劇情,無論是社會問題的討論、人物的刻畫,還是推理線索的鋪陳,都不是那麼完整...
Thumbnail
改編日本知名小說的《模仿犯》在上線前就得到很多關注和討論。導演和編劇團隊很有企圖心,除了懸疑驚悚,也在乎社會層面的表達,不願意流為形式的警匪追兇。然而實際看完劇後,卻感覺改編後的劇情,無論是社會問題的討論、人物的刻畫,還是推理線索的鋪陳,都不是那麼完整...
Thumbnail
本片是金馬培力新星程偉豪導演新作品,一如以往的選擇自己拿手的懸疑推理題材,與《目擊者》相同的辦案情節層層堆疊推理出隱藏的關鍵,作為觀眾的我們似乎都習慣著這樣的規律(或說導演的故事邏輯),這類型的電影第一直覺的兇手絕對不會是最後的真兇,在情節的層層積累與反轉,隱藏於作案手法後最赤裸的動機,在最終才
Thumbnail
本片是金馬培力新星程偉豪導演新作品,一如以往的選擇自己拿手的懸疑推理題材,與《目擊者》相同的辦案情節層層堆疊推理出隱藏的關鍵,作為觀眾的我們似乎都習慣著這樣的規律(或說導演的故事邏輯),這類型的電影第一直覺的兇手絕對不會是最後的真兇,在情節的層層積累與反轉,隱藏於作案手法後最赤裸的動機,在最終才
Thumbnail
我們的台劇終於在Netflix平台上出了一口氣。經歷過好多雷聲大雨點小的開發後,Netflix如今有了一部精彩的台灣原創作品叫作:《誰是被害者》,今天我們要來回顧劇中精彩的角色表現。
Thumbnail
我們的台劇終於在Netflix平台上出了一口氣。經歷過好多雷聲大雨點小的開發後,Netflix如今有了一部精彩的台灣原創作品叫作:《誰是被害者》,今天我們要來回顧劇中精彩的角色表現。
Thumbnail
我們的台劇終於在Netflix平台上出了一口氣。經歷過好多雷聲大雨點小的開發後,Netflix如今有了一部精彩的台灣原創作品叫作:《誰是被害者》
Thumbnail
我們的台劇終於在Netflix平台上出了一口氣。經歷過好多雷聲大雨點小的開發後,Netflix如今有了一部精彩的台灣原創作品叫作:《誰是被害者》
Thumbnail
「有些人活著的時候沒人在乎,死了的時候就很多人有興趣」 讓我們像個鑑識官來看看到底為什麼誰是被害者會這麼好看?
Thumbnail
「有些人活著的時候沒人在乎,死了的時候就很多人有興趣」 讓我們像個鑑識官來看看到底為什麼誰是被害者會這麼好看?
Thumbnail
又是一部難得的好片!! 演員卡司相當堅強之外 劇本也寫得很好 懸疑驚悚的氛圍開頭 慢慢帶出背後每一個人的情感 探討生死的議題 最後收的很圓滿(而且收的很完整! 小細節跟前面拋的梗都有收) 牽涉的議題也很多 亞斯伯格症.媒體.壓榨勞工.老人安養.性別認同..... 還有片尾曲竟然是李友廷的誰!! 整個
Thumbnail
又是一部難得的好片!! 演員卡司相當堅強之外 劇本也寫得很好 懸疑驚悚的氛圍開頭 慢慢帶出背後每一個人的情感 探討生死的議題 最後收的很圓滿(而且收的很完整! 小細節跟前面拋的梗都有收) 牽涉的議題也很多 亞斯伯格症.媒體.壓榨勞工.老人安養.性別認同..... 還有片尾曲竟然是李友廷的誰!! 整個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追完【誰是被害者】了沒,這部在Netflix上熱播的台劇,講述的是七個詭譎的命案,以及每個命案背後所隱含了的社會議題。這些命案背後的故事,是否隱藏了你沒注意到的法律常識呢?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追完【誰是被害者】了沒,這部在Netflix上熱播的台劇,講述的是七個詭譎的命案,以及每個命案背後所隱含了的社會議題。這些命案背後的故事,是否隱藏了你沒注意到的法律常識呢?
Thumbnail
今年在大家被困家中時,應該 Netflix 虜獲了一大批的新粉絲!加上遇到楓林網被抄家,其他相關平台的噤若寒蟬效應,更是推升一波訂閱戶數量吧?
Thumbnail
今年在大家被困家中時,應該 Netflix 虜獲了一大批的新粉絲!加上遇到楓林網被抄家,其他相關平台的噤若寒蟬效應,更是推升一波訂閱戶數量吧?
Thumbnail
《誰是被害者》專題|所有好的故事,都是文化與社會的象徵。以失語的被害者渴望訴說、追求理解為主題的《誰是被害者》,同樣,也呼應了我們社會的焦慮。在國際上被剝奪話語權的台灣,是否能夠訴說自己的故事,被聽見、被理解,從而在遺棄我們的世界,找到自己的定位?
Thumbnail
《誰是被害者》專題|所有好的故事,都是文化與社會的象徵。以失語的被害者渴望訴說、追求理解為主題的《誰是被害者》,同樣,也呼應了我們社會的焦慮。在國際上被剝奪話語權的台灣,是否能夠訴說自己的故事,被聽見、被理解,從而在遺棄我們的世界,找到自己的定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