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臺北文學.閱影展)《寺山修司:明日在何方》--- 創作天才背後的絕世叛逆與成長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9 分鐘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部落格,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到「SJKen的浮光掠影FB粉絲頁」按讚,謝謝。

<一分鐘影評>

「無論是在詩歌,或者是其它創作中,我都極度討厭「告白」,

我認為,我不是為了「表露自己的內心實情」而寫,

而是為了「隱藏自己的內心實情」而寫…..」------ 寺山修司(1935 ~ 1983)


每一位創作者的背後,都有著不為人知的成長經歷,交錯著幸福與悲傷,甜蜜與苦痛,但這些都成就了藝術家創作的養份,2020年9月4日至2020年9月17日,為期14天的第八屆「2020臺北文學.閱影展」即將開映,本次影展聚焦在20世紀意充滿爭議的前衛藝術家,集日本集詩人、小說家、劇作家、舞台劇、賽馬評論家與電影導演多重身份於一身的寺山修司(1935 ~ 1983)的創作,他正是這樣的一位創作者,他的作品橫跨多種不同媒介,更吸收了西方1960、70年代反抗傳統規範習俗和當時政治的嬉皮文化思想,東西文化相互呼應與滋養,成就了他短暫卻遺留豐富多樣化創作的人生。

今天先跟大家分享一部由日本導演相原英雄2017執導,將在本次影展放映三個場次(2020年9月4日(五)19:30/2020年9月9日(三) 20:55/2020年9月13日(日)15:20)的紀錄片《寺山修司:明日在何方》(Where Is Tomorrow, Shuji Terayama),片中以寺山修司執導過,跨越戲劇舞台與真實,演員與觀眾界線的街頭劇「敲門」為軸心,大量採訪了包括前妻與製作人、長年與他工作,後來在他死後入籍的義弟、與他一起創立演劇實驗室「天井棧敷」的朋友、曾參與行動劇的主角與工作人員。

透過這些遺留下來珍貴的影像文字畫面,與受訪者娓娓道來對於他的觀察,引領觀眾深入地了解隱身在寺山修司背後不為人知的苦澀童年,與他長大後歷經抄襲與偷窺等虛實無情攻擊後的叛逆創作之間的連結,一窺這位高舉著反戰反政府反傳統,不斷突破自己,改變傳統影像視野的絕世創作者,如何透過他不同時期的解構傳統與權威的影像創作,在交錯著冷冽黑暗與瑰麗夢幻的多變風格背後,所深藏的作家悲憐的成長歷程,與生前無法企及,關於幸福的想望。

「2020臺北文學.閱影展」預告,影片引用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U-gV_Fr7z4

出生於日本青森縣弘前市紺屋町的他,一個原本幸福快樂的家庭,備受祖母與雙親的呵護,沒想到一場太平洋戰爭(1941 ~1945),父親戰死住屋燒毀,母親不得已帶著幼年的他暫居三澤市的大舅家,單親的母親為了養活他,不惜賣淫求生,後來更成了美軍的情婦,這樣的舉止招來寧靜純樸的街坊議論,讓他的童年飽受歧視的眼光,承受了莫大的成長壓力,也造成了他與母親之間愛恨交錯一生糾纏的情感輾轉。

不管是天才還是平凡人,當年紀尚幼無力抗衡大時代命運的捉弄,與家人的安排時,總會在稚幼的心靈留下成長的陰霾,而本次影展中以最完整的篇幅,將這位20世紀60 ~ 70年代日本反叛文化浪潮中最具代表性的指標人物,與神代辰巳(1927~ 1995)、大島渚(1932~板)、若松孝二(1936 ~ 2012)並稱日本四大異類導演,一系列重要劇情長片作品,完整地展現在台灣觀眾的眼前,包括

1971年《拋掉書本到街上去》中絕望家庭的少年覺醒

1974年《田園死神》中電影導演的後設追尋

1981年《上海異人娼館》將情色文學(O孃的故事)轉化為性愛與肉體的自覺

1984年最後遺作《再見箱舟》等片。


日本導演寺山修司(1935 ~ 1983)從小體弱多病,幼時飽受胰臟方面的疾病所苦,長大後更受制於肝病的糾纏,年僅47歲就因肝硬化辭世,他生前曾說過:「我的電影是我的詩,我的暴力,我的性愛與玩笑,也是我的名片。」


攝影機對他而言,不僅僅只是影像書寫的鋼筆,更是他打穿日本20世紀戰後60、70年代政府與社會傳統世俗成見與迷思的機關槍,他的電影創作中,每一格膠卷都以極具前衛風格的影像美學,挑釁也挑動了世間凡人的主政者的神經,在他的跨界跨媒體的創作中,我們看到了在他奄奄一息的病體內,無人可取代豐沛而源源不斷的創作能量,充滿了各種的美學視聽創作的可能,將視覺、肉體、音樂與詩熔冶為挑戰傳統的革命宣言,也徹底顛覆了世人對於影像視野的可能性,但隱身在其後,竟是那讓他感到充滿岐視不愉快的成長記憶,苦痛讓人成長,憤怒讓人跨越,也許是他短暫一生最好的註解,也是他作品最好的總成結語。

<導演簡介>

1954年生於日本東京的導演相原英雄 (Aihara Hideo),高中時期因受到寺山修司的實驗電影啟發,開始拍攝獨立電影。

1973年執導之電影《冥想之森》,便是與天井桟敷的演員們合作的作品,並獲得「讀賣新聞社」頒發大獎,以及大島渚導演的高度讚賞,大學畢業後,進入電視圈,監製多部影像作品。

1991年成立「PLANET ENTERTAINMENT股份有限公司」,持續與海內外等多位影像工作者合作,製作不同類型的影視作品。因熱愛寺山修司,故親自執導本片,希望藉由電影回顧寺山修司,在執導街頭劇《敲門》過程中的內心轉折。

電影《寺山修司:明日在何方Where Is Tomorrow, Shuji Terayama》放映場次共三場,依播映日期時間依序如下 :

2020年9月4日(五)19:30

2020年9月9日(三) 20:55

2020年9月13日(日)15:20

《電影本事》

1975年4月19日星期六,發生了一連串的意外。

有人在公眾澡堂,自顧自地演起戲來了,一個被放在港口的箱子,裡頭裝了觀眾……。三百輛摩托車橫行無阻地湧入東京杉並區,街上有一名木乃伊男,引領著群眾前往國宅公寓到處敲門。頓時,街頭陷入一片混亂,記者蜂湧而至。

警方擔心演變成暴動,出動大批人馬,欲逮捕策劃活動的劇團團員,卻又導致看戲觀眾心生不滿,進而變成民眾與警方的對峙,衝突一觸即發,這全是寺山修司執導的街頭舞台劇《敲門》中出現的內容。


寺山修司認為,大家應該「用戲劇敲敲封閉已久的人心之門,讓自己的思想產生變革」。因而策劃在杉並區內三十個地點,同時上演近似於游擊戰的街頭舞台劇,激烈的內容,引發觀眾瘋狂,更因為事先沒有申請許可,而被警方要求停止演出。


然而,警察、記者的出現,其實都在寺山的算計之內,因為人們一旦進入了這個空間,無論其真實身分為何,都會化身成「演員」,其所作所為,也只會是「戲劇」的一部分。


寺山修司真正的用意是,希望打破「真實」與「戲劇」的界線,讓人們在「戲劇」的空間,出現「思想」上的變革,進而回到「真實」的世界,去引發「革命」。


究竟寺山修司為何對「思想革命」如此執著?當年參與此劇的工作人員,在事隔四十年後,又是如何面對自己所做的一切?導演以街頭舞台劇《敲門》當作引子,採訪多位天井桟敷的前團員,以及寺山童年、學生時代的親戚、好友,試圖從最根本挖掘,這位從不迎合體制的怪胎、最愛挑釁觀眾的無政府主義者,一路走來、不斷轉變的心路歷程。





寺山修司:明日在何方 Where Is Tomorrow, Shuji Terayama

出 品 國:日本

語 言:日文

電影類型:紀錄片

上映日期:2020年9月4日(五)19:30/2020年9月9日(三) 20:55/2020年9月13日(日)15:20

片  長:1時40分

導 演:相原英雄 (Aihara Hideo)

演 員:

寺山修司(Shûji Terayama)

萩原朔美(Sakumi Hagiwara)

九條今日子(Eiko Kujo)

新高惠子(Keiko Nitaka)

笹目浩之(Hiroyuki Sasame)

寺原孝明(J.A.Seazer)

Nobuhiro Kawanaka

Hisayoshi Kyôbu

Henriku Morisaki

Hideaki Sasaki

Kôshirô Terayama


第八屆《2020臺北文學_閱影展》

影展期間:2020年9月4日~ 2020年9月17日

影展地點:光點台北電影院

策展人序:http://literature.festival.taipei/2020/film.html?fbclid=IwAR0mctyWlQ-NZ334w8dYTbkgRbao_tumeorHrJ5WW32dZ21o5svDQho9MMs

放映場次:http://literature.festival.taipei/2020/film-schedule.html

影展開賣:8月14日(五)12:00起,請親洽光點台北服務櫃台或上全台兩廳院售票系統購買。

影展票價:全票200元/1張,套票960元/6張(藝FUN券及三倍券亦可使用,套票僅限現場購買,需於現場確認場次)

影展套票禮|由 HYDY 提供「乾燥玫瑰或桑格莉亞-經典直條紋雙層玻璃蛋型杯」乙份。(數量有限,隨機出貨不挑色,送完為止)

臺北文學季FB粉絲頁: 臺北文學季


(註)

一、本文中介紹的電影海報與劇照係取自臺北文學季第八屆《2020臺北文學_閱影展》FB粉絲專頁相簿https://www.facebook.com/Literature.Taipei/photos/?ref=page_internal),圖片僅作為推薦好電影之目的,無任何商業利益之考量,版權歸屬第八屆《2020臺北文學_閱影展》與電影公司所有,請勿任意轉載,或另移作商業使用。


二、本文介紹的電影相關影片,無任何商業利益考量,是引用自YouYube影音頻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U-gV_Fr7z4 ),版權歸屬第八屆《2020臺北文學_閱影展》與電影公司所有。


三、本文觀影心得文字,版權歸屬SJKen個人所有,未經本人書面同意,請勿任意引用、分享、轉載與下載,盜文必究。

出生於日本青森縣弘前市紺屋町的他,一個原本幸福快樂的家庭,備受祖母與雙親的呵護,沒想到一場太平洋戰爭(1941 ~1945),父親戰死住屋燒毀,母親不得已帶著幼年的他暫居三澤市的大舅家,單親的母親為了養活他,不惜賣淫求生,後來更成了美軍的情婦,這樣的舉止招來寧靜純樸的街坊議論,讓他的童年飽受歧視的眼光,承受了莫大的成長壓力,也造成了他與母親之間愛恨交錯一生糾纏的情感輾轉。


不管是天才還是平凡人,當年紀尚幼無力抗衡大時代命運的捉弄,與家人的安排時,總會在稚幼的心靈留下成長的陰霾,而本次影展中以最完整的篇幅,將這位20世紀60 ~ 70年代日本反叛文化浪潮中最具代表性的指標人物,與神代辰巳(1927~ 1995)、大島渚(1932~板)、若松孝二(1936 ~ 2012)並稱日本四大異類導演,一系列重要劇情長片作品,完整地展現在台灣觀眾的眼前,包括

1971年《拋掉書本到街上去》中絕望家庭的少年覺醒

1974年《田園死神》中電影導演的後設追尋

1981年《上海異人娼館》將情色文學(O孃的故事)轉化為性愛與肉體的自覺

1984年最後遺作《再見箱舟》等片。

日本導演寺山修司(1935 ~ 1983)從小體弱多病,幼時飽受胰臟方面的疾病所苦,長大後更受制於肝病的糾纏,年僅47歲就因肝硬化辭世,他生前曾說過:「我的電影是我的詩,我的暴力,我的性愛與玩笑,也是我的名片。」

攝影機對他而言,不僅僅只是影像書寫的鋼筆,更是他打穿日本20世紀戰後60、70年代政府與社會傳統世俗成見與迷思的機關槍,他的電影創作中,每一格膠卷都以極具前衛風格的影像美學,挑釁也挑動了世間凡人的主政者的神經,在他的跨界跨媒體的創作中,我們看到了在他奄奄一息的病體內,無人可取代豐沛而源源不斷的創作能量,充滿了各種的美學視聽創作的可能,將視覺、肉體、音樂與詩熔冶為挑戰傳統的革命宣言,也徹底顛覆了世人對於影像視野的可能性,但隱身在其後,竟是那讓他感到充滿岐視不愉快的成長記憶,苦痛讓人成長,憤怒讓人跨越,也許是他短暫一生最好的註解,也是他作品最好的總成結語。

<導演簡介>

1954年生於日本東京的導演相原英雄 (Aihara Hideo),高中時期因受到寺山修司的實驗電影啟發,開始拍攝獨立電影。

1973年執導之電影《冥想之森》,便是與天井桟敷的演員們合作的作品,並獲得「讀賣新聞社」頒發大獎,以及大島渚導演的高度讚賞,大學畢業後,進入電視圈,監製多部影像作品。

1991年成立「PLANET ENTERTAINMENT股份有限公司」,持續與海內外等多位影像工作者合作,製作不同類型的影視作品。因熱愛寺山修司,故親自執導本片,希望藉由電影回顧寺山修司,在執導街頭劇《敲門》過程中的內心轉折。

電影《寺山修司:明日在何方Where Is Tomorrow, Shuji Terayama》放映場次共三場,依播映日期時間依序如下 :

2020年9月4日(五)19:30

2020年9月9日(三) 20:55

2020年9月13日(日)15:20


《電影本事》

1975年4月19日星期六,發生了一連串的意外。

有人在公眾澡堂,自顧自地演起戲來了,一個被放在港口的箱子,裡頭裝了觀眾……。三百輛摩托車橫行無阻地湧入東京杉並區,街上有一名木乃伊男,引領著群眾前往國宅公寓到處敲門。頓時,街頭陷入一片混亂,記者蜂湧而至。

警方擔心演變成暴動,出動大批人馬,欲逮捕策劃活動的劇團團員,卻又導致看戲觀眾心生不滿,進而變成民眾與警方的對峙,衝突一觸即發,這全是寺山修司執導的街頭舞台劇《敲門》中出現的內容。

raw-image
raw-image

寺山修司認為,大家應該「用戲劇敲敲封閉已久的人心之門,讓自己的思想產生變革」。因而策劃在杉並區內三十個地點,同時上演近似於游擊戰的街頭舞台劇,激烈的內容,引發觀眾瘋狂,更因為事先沒有申請許可,而被警方要求停止演出。

然而,警察、記者的出現,其實都在寺山的算計之內,因為人們一旦進入了這個空間,無論其真實身分為何,都會化身成「演員」,其所作所為,也只會是「戲劇」的一部分。

寺山修司真正的用意是,希望打破「真實」與「戲劇」的界線,讓人們在「戲劇」的空間,出現「思想」上的變革,進而回到「真實」的世界,去引發「革命」。

究竟寺山修司為何對「思想革命」如此執著?當年參與此劇的工作人員,在事隔四十年後,又是如何面對自己所做的一切?導演以街頭舞台劇《敲門》當作引子,採訪多位天井桟敷的前團員,以及寺山童年、學生時代的親戚、好友,試圖從最根本挖掘,這位從不迎合體制的怪胎、最愛挑釁觀眾的無政府主義者,一路走來、不斷轉變的心路歷程。

raw-image
raw-image

寺山修司:明日在何方 Where Is Tomorrow, Shuji Terayama

出 品 國:日本

語 言:日文

電影類型:紀錄片

上映日期:2020年9月4日(五)19:30/2020年9月9日(三) 20:55/2020年9月13日(日)15:20

片  長:1時40分

導 演:相原英雄 (Aihara Hideo)

演 員:

寺山修司(Shûji Terayama)

萩原朔美(Sakumi Hagiwara)

九條今日子(Eiko Kujo)

新高惠子(Keiko Nitaka)

笹目浩之(Hiroyuki Sasame)

寺原孝明(J.A.Seazer)

Nobuhiro Kawanaka

Hisayoshi Kyôbu

Henriku Morisaki

Hideaki Sasaki

Kôshirô Terayama


第八屆《2020臺北文學_閱影展》

影展期間:2020年9月4日~ 2020年9月17日

影展地點:光點台北電影院

策展人序:http://literature.festival.taipei/2020/film.html?fbclid=IwAR0mctyWlQ-NZ334w8dYTbkgRbao_tumeorHrJ5WW32dZ21o5svDQho9MMs

放映場次:http://literature.festival.taipei/2020/film-schedule.html

影展開賣:8月14日(五)12:00起,請親洽光點台北服務櫃台或上全台兩廳院售票系統購買。

影展票價:全票200元/1張,套票960元/6張(藝FUN券及三倍券亦可使用,套票僅限現場購買,需於現場確認場次)

影展套票禮|由 HYDY 提供「乾燥玫瑰或桑格莉亞-經典直條紋雙層玻璃蛋型杯」乙份。(數量有限,隨機出貨不挑色,送完為止)

臺北文學季FB粉絲頁: 臺北文學季


(註)

一、本文中介紹的電影海報與劇照係取自臺北文學季第八屆《2020臺北文學_閱影展》FB粉絲專頁相簿https://www.facebook.com/Literature.Taipei/photos/?ref=page_internal),圖片僅作為推薦好電影之目的,無任何商業利益之考量,版權歸屬第八屆《2020臺北文學_閱影展》與電影公司所有,請勿任意轉載,或另移作商業使用。


二、本文介紹的電影相關影片,無任何商業利益考量,是引用自YouYube影音頻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U-gV_Fr7z4 ),版權歸屬第八屆《2020臺北文學_閱影展》與電影公司所有。


三、本文觀影心得文字,版權歸屬SJKen個人所有,未經本人書面同意,請勿任意引用、分享、轉載與下載,盜文必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輕煙跟你聊聊
170會員
662內容數
透過跟你聊聊的方式,聊電影、聊戲劇、聊音樂、聊教育、聊網路觀察、聊小說、圖文與音樂劇場創作、聊藝術、聊愛情,藉由分享觀看不同領域不同世代的藝術創作者的作品,持續保持對各國民族、歷史、文化、語言、宗教、信仰、音樂、舞蹈與戲劇創作的開闊視野與敏銳度,並與世界各地讀者交流,豐富深刻彼此的生命意涵。
輕煙跟你聊聊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一部將年少青春暗戀與相愛勇氣描繪到最深刻,同時旁及友情與親情的夏日浪漫電影,片中男女主角青春三人行,書店前帽子被吹走、公車上偷拍車外、腳踏車雙載、共同的攝影興趣、淋雨下撐傘、鐵道深情呼喊, 將浪漫無限飛揚發揮到淋漓盡致的浪漫,電影採倒敘的手法,開始也是結束的一幕
Thumbnail
2025/04/25
一部將年少青春暗戀與相愛勇氣描繪到最深刻,同時旁及友情與親情的夏日浪漫電影,片中男女主角青春三人行,書店前帽子被吹走、公車上偷拍車外、腳踏車雙載、共同的攝影興趣、淋雨下撐傘、鐵道深情呼喊, 將浪漫無限飛揚發揮到淋漓盡致的浪漫,電影採倒敘的手法,開始也是結束的一幕
Thumbnail
2025/04/24
本片除了有傳統恐怖片必看得到的虐殺尖叫追逐情節外,最吸睛的地方,在於導演與編劇玩出恐怖電影的新趣味,電影前半段充滿懸疑靈異,光怪陸離的死法,緊緊抓住觀眾的眼球與好奇新,電影後半段一反必死無疑的終極結局,闖入詭屋者展開絕地大反攻,充滿創意的反擊,緊迫盯人分秒必爭節奏感,讓全片從頭到尾緊扣心弦淋漓爽快!
Thumbnail
2025/04/24
本片除了有傳統恐怖片必看得到的虐殺尖叫追逐情節外,最吸睛的地方,在於導演與編劇玩出恐怖電影的新趣味,電影前半段充滿懸疑靈異,光怪陸離的死法,緊緊抓住觀眾的眼球與好奇新,電影後半段一反必死無疑的終極結局,闖入詭屋者展開絕地大反攻,充滿創意的反擊,緊迫盯人分秒必爭節奏感,讓全片從頭到尾緊扣心弦淋漓爽快!
Thumbnail
2025/04/24
李景白導演擁有超過 30 年以上的潛水經驗,其作品多次入圍金鐘獎並三度奪獎,他與他的團隊長期關注台灣海洋的生態變遷,這次透過拍攝在台澎金馬海域8艘沈船的影片,引領觀眾了解我們所面臨的海洋浩劫,因為很少人知道四面環海的台灣,沉睡在水底下多年的巨人,也就是這些沉船,早已被時間與人們所遺忘。
Thumbnail
2025/04/24
李景白導演擁有超過 30 年以上的潛水經驗,其作品多次入圍金鐘獎並三度奪獎,他與他的團隊長期關注台灣海洋的生態變遷,這次透過拍攝在台澎金馬海域8艘沈船的影片,引領觀眾了解我們所面臨的海洋浩劫,因為很少人知道四面環海的台灣,沉睡在水底下多年的巨人,也就是這些沉船,早已被時間與人們所遺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線,畫出的我》,改編自水墨畫家砥上裕將所寫的同名小說,由小泉德宏執導,兩位影壇前輩三浦友和、江口洋介飾演水墨大師,年輕人氣演員橫濱流星與清原果耶演繹水墨畫壇後起之秀,帶給觀眾一場精采絕倫的水墨畫之旅。
Thumbnail
《線,畫出的我》,改編自水墨畫家砥上裕將所寫的同名小說,由小泉德宏執導,兩位影壇前輩三浦友和、江口洋介飾演水墨大師,年輕人氣演員橫濱流星與清原果耶演繹水墨畫壇後起之秀,帶給觀眾一場精采絕倫的水墨畫之旅。
Thumbnail
寺山修司說:「人類最後患上的,就是名為希望的疾病。」 這個因為希望這個病,才保持讓孤獨的眼睛不閉上的人, 他所看到的這些人那些事,就像在最佳狀況時候的黃春明跟吳念真一樣, 讓我們驚為天人,讓我們掩卷嘆息。
Thumbnail
寺山修司說:「人類最後患上的,就是名為希望的疾病。」 這個因為希望這個病,才保持讓孤獨的眼睛不閉上的人, 他所看到的這些人那些事,就像在最佳狀況時候的黃春明跟吳念真一樣, 讓我們驚為天人,讓我們掩卷嘆息。
Thumbnail
二次大戰對人類命運和價值觀所造成的衝擊和轉變,深刻影響了石黑一雄,顯示他對自由、民主、博愛、和平等普世價值被挑戰的省思和憂慮,歷史、記憶與遺忘,成為石黑一雄文學世界的一貫主題。 (ㄧ)日本文化情境與認同 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1954-),6歲時就跟隨父親
Thumbnail
二次大戰對人類命運和價值觀所造成的衝擊和轉變,深刻影響了石黑一雄,顯示他對自由、民主、博愛、和平等普世價值被挑戰的省思和憂慮,歷史、記憶與遺忘,成為石黑一雄文學世界的一貫主題。 (ㄧ)日本文化情境與認同 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1954-),6歲時就跟隨父親
Thumbnail
在寺山修司的詩裡,是悲傷與浪漫的混合體, 你感受到多少愛,就感受到同等重量的孤獨。
Thumbnail
在寺山修司的詩裡,是悲傷與浪漫的混合體, 你感受到多少愛,就感受到同等重量的孤獨。
Thumbnail
以享譽國際的日本江戶繪師葛飾北齋的生平改編的電影《北齋:浮世繪傳奇》,敘述從青壯時期,年少無知、憤世忌俗的勝川春朗被逐出門戶,意外被江戶頗具盛名的出版商-蔦屋重三郎看中,開啟兩人孽緣。在江戶取締低俗與怪力亂神的時代下,北齋從開始到最後都期許一個能自由表達創作的時代到來。
Thumbnail
以享譽國際的日本江戶繪師葛飾北齋的生平改編的電影《北齋:浮世繪傳奇》,敘述從青壯時期,年少無知、憤世忌俗的勝川春朗被逐出門戶,意外被江戶頗具盛名的出版商-蔦屋重三郎看中,開啟兩人孽緣。在江戶取締低俗與怪力亂神的時代下,北齋從開始到最後都期許一個能自由表達創作的時代到來。
Thumbnail
2020是一個充滿動盪的年份。在這年,瀰漫全球的疫情雖然帶動了電子書的產業,但國際書展的停辦、紙本書市場的萎縮、實體書店景氣的下降,依舊重創了出
Thumbnail
2020是一個充滿動盪的年份。在這年,瀰漫全球的疫情雖然帶動了電子書的產業,但國際書展的停辦、紙本書市場的萎縮、實體書店景氣的下降,依舊重創了出
Thumbnail
2020年,距離金閣寺縱火事件七十年,距離一代文壇傳奇三島由紀夫切腹自殺五十年,他筆下遺留文學世界依舊栩栩如生,那種剛猛如火的暴烈,注定悲劇性的幻滅,把他永遠止於高峰,星辰永不墜落。
Thumbnail
2020年,距離金閣寺縱火事件七十年,距離一代文壇傳奇三島由紀夫切腹自殺五十年,他筆下遺留文學世界依舊栩栩如生,那種剛猛如火的暴烈,注定悲劇性的幻滅,把他永遠止於高峰,星辰永不墜落。
Thumbnail
「無論是在詩歌,或者是其它創作中,我都極度討厭「告白」, 我認為,我不是為了「表露自己的內心實情」而寫, 而是為了「隱藏自己的內心實情」而寫…..」------ 寺山修司
Thumbnail
「無論是在詩歌,或者是其它創作中,我都極度討厭「告白」, 我認為,我不是為了「表露自己的內心實情」而寫, 而是為了「隱藏自己的內心實情」而寫…..」------ 寺山修司
Thumbnail
睽違九年,吉田修一再為他筆下最受喜愛的角色說故事。 日本讀者盛讚:幸好我們還有橫道世之介。 以一九八七為時空,從外地來到東京念大學的青年一年間的故事,吉田修一的青春小說《橫道世之介》有續集了。
Thumbnail
睽違九年,吉田修一再為他筆下最受喜愛的角色說故事。 日本讀者盛讚:幸好我們還有橫道世之介。 以一九八七為時空,從外地來到東京念大學的青年一年間的故事,吉田修一的青春小說《橫道世之介》有續集了。
Thumbnail
年輕真好,但人生好難 !  青春,究竟是言之有物的叛逆,還是一場鬧劇? 為了不容妥協讓步的原則奮戰到底,是年輕人專屬的特權 ! 如果成為大人,就不能誠實做自己,那我寧可...
Thumbnail
年輕真好,但人生好難 !  青春,究竟是言之有物的叛逆,還是一場鬧劇? 為了不容妥協讓步的原則奮戰到底,是年輕人專屬的特權 ! 如果成為大人,就不能誠實做自己,那我寧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