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通告】近期的兩場放送事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很榮幸被趨勢教育基金會邀請,近期錄製了兩場該會與教育廣播電台共同製播的「文學四季」廣播節目,新一季的主題是講「文學中的城市風景」,跟主持人一起對談兩位19世紀旅人的遊記,他們筆下的東京與倫敦。
※主持人:歷史系出身,「故事」網站共同創辦人暨著名作家謝金魚
※對談人:也是歷史系出身,但人參還在迷路中的流浪博土蔡凱西
東京的部分談的是伊莎貝拉博兒的《日本奧地紀行》,這本書我自己也寫過閱讀紀錄,廣播主要講的是博兒動身北上奧地之前,停留東京期間的城市探訪之旅。
倫敦的部分則是對談19世紀中葉的晚清外交官劉錫鴻,他在《英軺私記》這本遊記中,所描述的倫敦風景。對台灣聽眾來說,《英軺私記》絕對不是耳熟能詳的文本,這本遊記的作者劉錫鴻也大概連聽都沒聽過。有興趣的話,收聽之前可以看一下我寫的背景介紹:
人生難免有第一次,我又是個很容易緊張的人,對談的時候可能有講錯的地方,歡迎指正與報警處理,謝謝大家!

兩場廣播的線上收聽連結如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愛嚕貓的狗奴,很魯蛇的自由寫作者,2018年定居方格子,在這裡寫旅行史、遊記與魯蛇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德川承平時期,每年踏上江戶參勤之旅,與完成交代回到領國居住的大名,約佔各半。對必須履行義務的大名來說,除非因病難以長途跋涉,或國內發生天災等特殊事由,不然參勤交代都是每隔一段時間,不得不再度動身的旅行。
作者Dominic Ziegler以鄂嫩河為旅行的起點,陸續探訪黑龍江流域的及其周邊的幾座城市。每個城市各自背負了不同時期的帝國、政權、國際變局、人群移動,所賦予的歷史印刻,及其後發展的蛻變與起落。 沒穿褲子的人跳進黑龍江,應該不用擔心水退的問題。
日旅曾是大家心心念念的生活日常。正值海外旅行尚未解封,恢復說走就走的自由仍須一段時間。或許這本書,能在這個談到日旅仍然使人為之色變的當下,扮演臥遊、談資的角色,提供另一扇了解往昔日旅史的窗口,聊慰暫時無法赴日爽玩爽吃爽買的旅人。不過,比起買書來看,還不如看我寫還比較有趣,真心不騙。
黨國版的地理課本就是歷史,歷史課本就是小說,使得西伯利亞鐵道在小說裡不折不扣的與軍事、戰略與侵門踏戶掛勾。不過,通過作者Christian Wolmar在書中所鋪陳,西伯利亞鐵道的興建,其動因比小說所講的更為錯綜複雜。
清明連假墾丁街頭出現大批繞境的遊客,但是原訂的大甲媽祖繞境卻在不久前為了配合防疫,忍痛宣布取消。一樣都是人群逛大街,不知道那位姓林的祖嬤,有沒有托夢給誰為自己抱不平。
出身於英格蘭牧師家庭的博兒,最初苦於脊椎的病痛,在家人與醫者的建議下,試圖以旅行作為療病的解方,而遠離家園展開一段又一段的旅程。1878年,遠赴日本的博兒亦是為了養病散心,她從橫濱上陸,展開為期半年多的日本之旅。
德川承平時期,每年踏上江戶參勤之旅,與完成交代回到領國居住的大名,約佔各半。對必須履行義務的大名來說,除非因病難以長途跋涉,或國內發生天災等特殊事由,不然參勤交代都是每隔一段時間,不得不再度動身的旅行。
作者Dominic Ziegler以鄂嫩河為旅行的起點,陸續探訪黑龍江流域的及其周邊的幾座城市。每個城市各自背負了不同時期的帝國、政權、國際變局、人群移動,所賦予的歷史印刻,及其後發展的蛻變與起落。 沒穿褲子的人跳進黑龍江,應該不用擔心水退的問題。
日旅曾是大家心心念念的生活日常。正值海外旅行尚未解封,恢復說走就走的自由仍須一段時間。或許這本書,能在這個談到日旅仍然使人為之色變的當下,扮演臥遊、談資的角色,提供另一扇了解往昔日旅史的窗口,聊慰暫時無法赴日爽玩爽吃爽買的旅人。不過,比起買書來看,還不如看我寫還比較有趣,真心不騙。
黨國版的地理課本就是歷史,歷史課本就是小說,使得西伯利亞鐵道在小說裡不折不扣的與軍事、戰略與侵門踏戶掛勾。不過,通過作者Christian Wolmar在書中所鋪陳,西伯利亞鐵道的興建,其動因比小說所講的更為錯綜複雜。
清明連假墾丁街頭出現大批繞境的遊客,但是原訂的大甲媽祖繞境卻在不久前為了配合防疫,忍痛宣布取消。一樣都是人群逛大街,不知道那位姓林的祖嬤,有沒有托夢給誰為自己抱不平。
出身於英格蘭牧師家庭的博兒,最初苦於脊椎的病痛,在家人與醫者的建議下,試圖以旅行作為療病的解方,而遠離家園展開一段又一段的旅程。1878年,遠赴日本的博兒亦是為了養病散心,她從橫濱上陸,展開為期半年多的日本之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披星戴月,為口奔馳,很久沒有靜聽身邊的聲音,包括自己的内心。有些痛,難以減退,亦難以啓齒。或許,我們也渴望有人能傾聽自己的故事,分擔彼此的憂愁,讓那難以忘懷的痛楚能夠被卸去一些。許廷鏗的音樂侘寂之道來到第二站——倫敦,尋找散落在此地的香港人,互相分享自身的經歷,也純粹的為《聆聽世界這分鐘》進行了
Thumbnail
  當孿生於田野追逐圓形飛碟,唱片騎師在夜店搓揉着黑膠轉盤;當夜光箏落於百年古樹,迪斯可球懸在天花內頂打轉;當貴梅不得不致電劉民告急,雨順對兒子送院的事仍毫不知情、流連舞池獵艷。   忽藍忽紫的迷幻光束,循着混音歌曲的鼓點四射,男男女女搖曳身軀,忘情熱舞互相推搡。   看中兩名年輕少女的雨順,上
Thumbnail
序 週末的夜晚,城市宛如一個巨大的心臟,在黑夜的包圍中依舊跳動不息。街道上燈火通明,霓虹燈閃爍著各種色彩,映照在濕潤的路面上,如夢如幻。每一束光、每一聲喧嘩、每一個行人的身影,都在訴說著不同的故事,而我,在這片燈海中尋找著自我的認同,享受著屬於我的夜晚。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kG1SM5ZfvQ16.06草籽飛入都市(台語漢字) 〈我在大度山的歌〉 車行抵暗時之高速公路 予我更想起少年時之盼望 都市不夜城 七彩之霓虹燈 男女鶯鶯燕燕 溫柔鄉三步一間 我抵青紅燈腳 暗夜四處揮花
Thumbnail
由澳門音樂學協會和澳門音樂演奏協會舉辦的《夜與曲: 十九世紀藝術音樂之「夜」》講座音樂會,將帶領觀眾深入探索19世紀藝術和文學作品中的「夜」之美學。活動以演奏舒伯特、託斯蒂、德布西等著名作曲家的作品為主,呈現對「夜」的多樣詮釋和豐富情感。觀眾可免費入場,明日4月15日下午6時半於官樂怡基金會上演。
Thumbnail
當鐘聲在遠處響起時,城市的街道上瀰漫著一種悠遠的寧靜。在這個充斥著高樓大廈和繁忙車流的現代都市中,每當夜幕降臨,人們的步伐似乎都慢了下來,彷彿是在迎接著某種神聖的時刻。 艾莉絲一直對這樣的夜晚情有獨鍾。她喜歡在城市的街道上漫步,聆聽著夜間的聲音,感受著微風輕拂臉頰的涼意。她的內心充滿著對未知的好奇
Thumbnail
亂讀新聞(二十八) 2024年3月25日 1. 開始之前,都係例牌頭盔架喇,英國新聞我係自己譯,所有正確既報導以原文為準啊吓。(今次都係懶到直接copy and paste之前果句,哈哈。) 2. 上星期3月22日發生既莫斯科音樂廳恐怖襲擊震驚全球,造成超過130人死亡,相
10/28/2015 曼哈頓的夕陽   在曼哈頓的下城區,華爾街,金牛,市政廳,去年才建好的一號大樓, 人山人海中,四十二個人跟著我在紐約街頭沿著百老匯大道往北走。   就像在打一場限時的戰爭。 我一直看著手錶,時間在我腦海中不停的倒數著。 接著,還得搭船離開曼哈頓,再開一小時的車程
Thumbnail
在如同廣播的一串英文中,有被刻意打斷的處理或是被干擾的狀態,而在一些帶點跳針的字句背後,是一段漸速減慢加快的聲響,在我聽來,不知何故地聯想到紅綠燈的質地——這種快脆的聲音,總是牽起我對城市的印象。聲響在開首消失過後,又再不斷以不同的質感和形式穿插這七分多鐘的音樂𥚃。
Thumbnail
街頭小提琴演奏。 封面圖由Gerd Altmann在Pixabay上發布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披星戴月,為口奔馳,很久沒有靜聽身邊的聲音,包括自己的内心。有些痛,難以減退,亦難以啓齒。或許,我們也渴望有人能傾聽自己的故事,分擔彼此的憂愁,讓那難以忘懷的痛楚能夠被卸去一些。許廷鏗的音樂侘寂之道來到第二站——倫敦,尋找散落在此地的香港人,互相分享自身的經歷,也純粹的為《聆聽世界這分鐘》進行了
Thumbnail
  當孿生於田野追逐圓形飛碟,唱片騎師在夜店搓揉着黑膠轉盤;當夜光箏落於百年古樹,迪斯可球懸在天花內頂打轉;當貴梅不得不致電劉民告急,雨順對兒子送院的事仍毫不知情、流連舞池獵艷。   忽藍忽紫的迷幻光束,循着混音歌曲的鼓點四射,男男女女搖曳身軀,忘情熱舞互相推搡。   看中兩名年輕少女的雨順,上
Thumbnail
序 週末的夜晚,城市宛如一個巨大的心臟,在黑夜的包圍中依舊跳動不息。街道上燈火通明,霓虹燈閃爍著各種色彩,映照在濕潤的路面上,如夢如幻。每一束光、每一聲喧嘩、每一個行人的身影,都在訴說著不同的故事,而我,在這片燈海中尋找著自我的認同,享受著屬於我的夜晚。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kG1SM5ZfvQ16.06草籽飛入都市(台語漢字) 〈我在大度山的歌〉 車行抵暗時之高速公路 予我更想起少年時之盼望 都市不夜城 七彩之霓虹燈 男女鶯鶯燕燕 溫柔鄉三步一間 我抵青紅燈腳 暗夜四處揮花
Thumbnail
由澳門音樂學協會和澳門音樂演奏協會舉辦的《夜與曲: 十九世紀藝術音樂之「夜」》講座音樂會,將帶領觀眾深入探索19世紀藝術和文學作品中的「夜」之美學。活動以演奏舒伯特、託斯蒂、德布西等著名作曲家的作品為主,呈現對「夜」的多樣詮釋和豐富情感。觀眾可免費入場,明日4月15日下午6時半於官樂怡基金會上演。
Thumbnail
當鐘聲在遠處響起時,城市的街道上瀰漫著一種悠遠的寧靜。在這個充斥著高樓大廈和繁忙車流的現代都市中,每當夜幕降臨,人們的步伐似乎都慢了下來,彷彿是在迎接著某種神聖的時刻。 艾莉絲一直對這樣的夜晚情有獨鍾。她喜歡在城市的街道上漫步,聆聽著夜間的聲音,感受著微風輕拂臉頰的涼意。她的內心充滿著對未知的好奇
Thumbnail
亂讀新聞(二十八) 2024年3月25日 1. 開始之前,都係例牌頭盔架喇,英國新聞我係自己譯,所有正確既報導以原文為準啊吓。(今次都係懶到直接copy and paste之前果句,哈哈。) 2. 上星期3月22日發生既莫斯科音樂廳恐怖襲擊震驚全球,造成超過130人死亡,相
10/28/2015 曼哈頓的夕陽   在曼哈頓的下城區,華爾街,金牛,市政廳,去年才建好的一號大樓, 人山人海中,四十二個人跟著我在紐約街頭沿著百老匯大道往北走。   就像在打一場限時的戰爭。 我一直看著手錶,時間在我腦海中不停的倒數著。 接著,還得搭船離開曼哈頓,再開一小時的車程
Thumbnail
在如同廣播的一串英文中,有被刻意打斷的處理或是被干擾的狀態,而在一些帶點跳針的字句背後,是一段漸速減慢加快的聲響,在我聽來,不知何故地聯想到紅綠燈的質地——這種快脆的聲音,總是牽起我對城市的印象。聲響在開首消失過後,又再不斷以不同的質感和形式穿插這七分多鐘的音樂𥚃。
Thumbnail
街頭小提琴演奏。 封面圖由Gerd Altmann在Pixabay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