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在看到未來,我們需重視的不再只是「競爭力」; 更需重視的是「共榮力」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從工業革命到世界大戰再到現在2020瘟疫大爆發,三個影響世界的重大事件,分別創造出三個不一樣的普世價值,人類的精神層次都做了轉換。
一. 工業革命之後的普世價值: 戰爭
工業革命之後很多西方國家及日本紛紛快速的發展工業,各國軍力快速提升,倚強欺弱的戰爭不斷發生,舉凡你能想到的: 英法戰爭、鴉片戰爭、一次大戰及二次大戰等。工業革命帶來的戰爭造成傷亡的人數或許遠比帶來的技術革新創造的幸福還要多。
二. 二次大戰之後的普世價值: 競爭
二次大戰後許多國家紛紛將重心從軍是轉變成經濟,因為很多人都體悟到戰爭的殘酷以及不值,與其花時間與他國發生戰爭讓自己的國家民不聊生,倒不如強化自己國家的經濟來證明自己不僅是會毀壞或侵占,更會生產與創造。當然要提高生產力及創造力就必須透過不斷競爭才行。
三. 新冠毅情之後的普世價值: 共榮
這次2020新冠毅情相信已經讓很多國家認清一件事情: 世界上還有比國家經濟或生產力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世界能共榮。所有人都發現到一味的競爭最後的結局可能就是引發更激烈的戰爭,這並不代表競爭本身是錯的,只是競爭的手段往往五花八門,有良善的當然更多的是惡意的。
2020已經發生太多事情,或許今年真的是一個特別的一年。現在全世界都看到有一個古老大國,它的想法跟世界很多國家不一樣,他刻意的強化自己的經濟,讓自己的經濟立於世界的輕重地位,其目的不是追求更良善的全球競爭環境; 而背後所展示的真正野心是要征服全球人民。
我相信很多國家正要早在幾年前或更早之前就了解到某大國的異樣,但多國政要及企業紛紛為了發展自家的經濟,為了不與強國在經濟競爭上強碰,讓自己在競爭中失去地位,因此紛紛妥協。但他們想不到的事,這種妥協,這種為了維持經濟上競爭地位的讓步,導致原本已經離我們很遙遠的戰爭又回來了。
過度追求競爭的結果居然是戰爭! 其實這結果也不另人意外,因為競爭存在著太多的不平等及手段和價值上的偏差
我們所有人都該適時選擇了,看是要從競爭的普世價值回歸到用戰爭決定一切;還是應該團結共榮讓所有人都能活在一個更美好和平的未來。
圖摘自:https://hatrabbits.com/en/gather-problems/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1會員
    84內容數
    網路上的資訊這麼多,懶得花時間瀏覽,亦或是無心看太多文字嗎? 說文嚼字系列就是為此而存在的。 你可能聽過youtube上有很多說書人,但你有聽過"說文人"嗎? "說文人"就是為大家說明及解讀關於網路上特定議題的文章,當然會加入個人主觀或客觀觀點。網路世界早已與我們不可分割,他就像是平行世界一樣; 現實中的資訊顯而易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我的未來不是人|方格子╳釀電影(此徵文已結束)動筆寫下你心中的科幻影評,即有機會獲得釀電影最新雜誌乙本!➢還記得「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這句經典廣告詞嗎?高度自動化的城市裡,人與人造人共存,我們在虛擬空間經歷生與死,並眼見自己的身體、夢境和記憶都可以「人造」。不再是「人」的自己,是讓你害怕,還是興奮?
    Thumbnail
    avatar
    方格子 vocus
    2021-08-25
    我只是影響了你們看到的世界。在看完《天橋上的魔術師》之後天橋上的魔術師,吳明益。 這本書是一系列關於商場的短篇小說,那是坐落在台北市中華路一段和縱貫線鐵路之間、北起忠孝西路口、南至愛國西路口的中華商場,於1961年啟用,1992年拆除。 小說一共有九篇,以〈流光似水〉中提到的《星際大戰》放映日計算,主人翁們大約是在1970年左右出生,
    Thumbnail
    avatar
    壹肆說
    2021-06-03
    《諸神的起源》:在這個世俗到不行的世界裡,我們還需要宗教嗎?它並不是一部宗教史,在裡面看不到東西教會的對抗,或是希臘神祇的愛恨情仇。館長選了三十個主題,以文物當主角,來為讀者說明「信仰」在社會裡的角色與變遷。在啟蒙運動之前,宗教與政治是密不可分的,你可以看到信仰有時做為統治者的政治工具,有時也是人民自發的力量,使自己能夠完成更偉大之事。
    Thumbnail
    avatar
    Kuan
    2021-02-12
    業務就是要不斷整合資源,找出更有利的夥伴在全世界。你是嗎?我看到的 Tommy 是。業務就是要不斷整合資源,找出更有利的夥伴在全世界。你是嗎?我看到的 Tommy 是。 今天介紹的是中賀海貿好友——Tommy。說明一下,貿易行其實不算報關行,也不是運輸公司,比較像是一個世界貿易的串流者,某部分跟我的行業很像。旅遊業是透過整合交通、住宿、餐廳,給予客戶一個配套解決方案;而 Tommy
    Thumbnail
    avatar
    岳志剛
    2020-10-21
    《書樓弔堂》X《活著的圖書館》X《我這個謎》:從閱讀到虛構,「書」,從來就不只是書由左至右:《書樓弔堂——破曉》、《活著的圖書館》、《我這個謎——寺山修司自傳抄》,皆截自博客來官網。 如果我們認為迷信,指的是去相信某種虛無、怪力亂神、不實際存在的事物,那麼沈迷閱讀、喜愛小說的行為會是一種迷信嗎?  在文明開化的現代,小說,或者說,書跟迷信等會連結到超自然想像之間的關聯基本上不容
    Thumbnail
    avatar
    藍玉雍
    2020-02-04
    《剝蝦論—或許我們的社會要的從來就不是男女平權,只是要補償女性長久以來所受到的剝削。》   日前台灣知名女星在一檔中國的真人實境秀節目,一個剝蝦論引起了網路上一陣的討論。「男生要XXX,我才覺得XXX。」、「一定要男人XXX」的這種言論,那我們身為男性是不是也可以說女人一定要XXX才可以呢?
    avatar
    向右靠
    2018-08-26
    2017史蒂芬‧金【誰找到就是誰的】這從來就不是我的。人生狗屁,沒啥意義    ●2017史蒂芬‧金【誰找到就是誰的】這從來就不是我的。人生狗屁,沒啥意義  莫瑞斯:「你創造出美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角色,然後在他身上拉屎。….幹這種事的人不配活著。」原來「搶匪」還是自己作品的鐵桿粉絲書迷,老作家羅斯史坦說:「如果你這麼想,你根本就不懂我寫的東西。」
    Thumbnail
    avatar
    優雅下決心
    2017-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