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2020年代局勢的成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經過武漢肺炎以及新冷戰對峙後,過去二十一世紀初期的全球化秩序,已經基本上瓦解了。但是新型態的國際秩序仍未穩定,我們已經進入到了一個舊的秩序已經結束,但新的秩序尚未到來的時代。
全球化時代發生的許多事情,這些將會如同冷戰時代般成為上個時代的回憶
二十一世紀虛假黎明的結束與真正秩序的到來
蘇聯的解體結束了短暫的二十世紀,並開啟了未知的二十一世紀。我們可以這樣說,大勢已經底定,這個世界幾乎沒有任何勢力能夠以外部力量打敗美國勢力,如果美國要出問題,那就只能是美國社會內部發生問題。
而這也造就了蘇聯解體後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對於世界的支配與一個和平的全球化時代,各種商品能以便宜的價格購入,一個人可以在佛羅里達州度假,而一個禮拜後到非洲的某個鄉鎮對新人進行培訓工作。一切都賴於美國對世界和平的維持;但是隨著10年代後期美國政治的不穩定,後次貸危機後全球經濟體系趨於不穩定,最後則是武漢肺炎以及新冷戰的對峙,預示了全球化的虛假黎明已經結束了,而二十一世紀真正的秩序正在緩緩地升起。
正如二十世紀初期的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了十九世紀的落日餘暉。新世紀的第一場世界鬥爭會在未來幾年帶來二十一世紀真正的國際與社會變革。
東亞地圖發生大規模改變時將會發生的事情
你爭我奪的時代
未來幾年,從東歐到東亞;乃至於全世界的政治版圖將會產生大規模的改變。我們現在正處於一個類似兩次世界大戰的時代,如果2008年的次貸危機類似1929年的大蕭條那現在就是1930-1940年代世界各國版圖大規模改變的時代,目前在冷戰後就「凍結」的世界地圖將在未來幾年再次發生大規模的改變,2020年代將會決定領土大規模變化的趨勢,而直到2030年代這個趨勢還是會造成各地小規模的重組。
按照目前美國同盟勢力與反美國軸心的對立來看,主要會變動的區域有4個,3個直接位於對立的前線,東歐、中東、以及東亞、而剩下那個則是中亞地區。形勢則是以美國勢力佔大優勢,並趨向於反美軸心的全面瓦解的結果。而位於前線的三個美國盟友,波蘭、土耳其、日本則有大機率會進入反美軸心瓦解後的區域以穩定局勢。
嶄新的技術總是給人無限的想像力,儘管最終能實現的想像是有限的
舊技術的停滯以及新技術的到來
1970年代,西方科技在能量與動力學達到了其瓶頸,許多技術如核融合與載人火星任務等變成了「永遠的未來科技」;而在同時晶圓技術,半導體等科技快速發展,並在1990年代windows問世後開始飛速發展,但是隨著摩爾定律的終結、最新幾個版本的Apple風潮趨近於終結,正如同當年的肌肉車風潮與超音速客機實際上是載人動力機器最後的狂歡一般;新的技術也將未來幾年興起,這些技術將會使得2020年代之後時代的景觀與生活發生大規模的改變。
領域上來說個人認為有潛力的產業有下列幾個:
  1. 3D列印產業
  2. 蜂巢數據農業
  3. 各種生物科技
我沒有把半導體相關的產業放進去,的確半導體還有一些成長空間,但這已經是接近技術的終點,而非起點,大多數半導體相關產業(EX.Al產業、元宇宙產業)的預測將會像是1980年代的超音速客機或是太空殖民地一樣淪為空談,甚至本身就跟反物質能源一樣只是科幻小說般的炒作。
埃隆.馬斯克的超音速客機計畫與火星計畫,我也沒有放進去,因為這些計畫不是重新引入已經擁有的事物(超音速飛機),就是繼續畫科幻小說的大餅(火星計畫),這更多不過是把舊技術與懷舊之情包裝為進步的前沿,而不是真正的進步。
總歸來說未來幾十年還是會有技術的創新,但是正如同相比於核能與快速載人交通工具,計算機產業不過是一個更精細但對人生活影響更小的創新,不要認為新技術會比目前的計算機產業還要能帶給人更多的驚奇。
以為是1930年代末期的西班牙?不,這是2010年代末期的西班牙
意識型態的轉變與現實法西斯主義
自蘇聯解體以來,關於社會主義(左派)與資本主義(右派)的分別已經越來越不適用於描述目前各國的政治,最近幾年來的政治演化的趨勢是大多數國家上述兩派的政治集團趨於解體,並在同時導致許多激進小黨的主流化。
後冷戰後全球化的政治共識已經解體,目前全世界是在朝向區域化-民族主義化的方向發展,而各個民族國家則以意識形態/社會型態的相似性相互結盟,而過去那種地球村的世界觀則在成為過去,就如同十九世紀末期的全球化在世界大戰後變成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大陣營;這次全球化終結後,世界也會分成兩邊;一邊是美國勢力,另一邊則是反美勢力。宣稱這樣的世界仍是一個全球化的世界就如同說,美蘇冷戰雙方內部的交流仍然存在所以十九世紀末的全球化仍沒有死一樣。
而在美國勢力的邊界穩定前,大多數的國家正在被被所謂的現實法西斯主義所主導,以國家利益為最高行動準則,即便由於美國的獨強地位,會趨向於妥協為美國附庸,但是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強烈的民族主義反動,而左派則與民族主義脫節,最終朝向徹底瓦解的方向發展,二戰後的左右共治將不再重現,取而代之的則是右派政黨的長期執政;世界各國政治日本化,或是說英國化。
由於左派需要改進的政治思想,而這類政治思想的泉源已經枯竭(所以才有後現代主義左派這種破爛出現),因此未來的政治會趨向於保守民主,或是說後自由主義民主的方向發展。而自由主義的全面衰竭也預示著現代性的終結將在二十一世紀結束後到來。
avatar-img
101會員
158內容數
本專題目的在於介紹德國歷史哲學家史賓格勒,在二十世紀初提出的一個歷史哲學體系,目的在於讓更多人了解更多看歷史的角度,並破除漢字圈對於啟蒙進步史觀的崇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扣掉核融合,即便今年已經聽到輸出大於輸入的好消息,走到商轉、普及,進而開始改變世界,筆者大概看不到了,依照經驗幾十年跑不掉。技術的驅動力如此,但這只是指整個系統的技術性,人性的驅動力是什麼?這個答案,叫做「市場」。
Thumbnail
全球化的困境最後還是會回到原物料產區,這並非是指製造業邏輯,而是距離。 今天會有全球化的出現,是因為有國際安全,所以海盜國家無法存在,追溯這個全球安定力量,就是美軍。
Thumbnail
科技的發展 科技的發展並非是不斷加速進行,而是在某一個時間點有個突然的大幅進展 19世紀通訊革命改變了政治、軍事、經濟的樣貌 科技與經濟成長率的關係 經濟成長率未必完全來自於科技 ex: 美國以及英國都是為在科技的前端,但美國GDP卻高於英國 從歷史觀察科技對經濟的影響 科技最早都集中
Thumbnail
引言 在全球經濟動盪和多變的背景下,經濟形勢的變遷對各地市場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自COVID-19大流行以來,全球供應鏈、貿易動態、以及消費模式等方面都發生了顯著變化。隨著各國逐步復甦,經濟增長的動力正重新分布,尤其在先進科技和可再生能源領域,出現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 對於亞洲市場來說,這些變遷
Thumbnail
由於人類與AI的戰爭爆發,加上外星人的幫忙,主角踏上了一段莫名其妙的冒險。
Thumbnail
在當今全球經濟格局中,半導體產業無疑是一個關鍵領域,其重要性在未來十年將更加突顯。這一領域不僅涉及深層的技術問題,也與國際政治經濟有著密切的聯系。儘管晶片戰爭對許多人來說仍然是一個相對遙遠的概念,但對其未來走向的關注和討論卻是不斷加深。
Thumbnail
本文解析《決勝矽紀元》觀點,探討了黃欽勇討論中國電動車產業的發展,以及半導體產業在中美競爭下的地位。同時,也提到了臺灣半導體產業的特色,以及全球供應鏈的重組和去全球化現象,討論了半導體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文章內容涉及中國、韓國、日本等國家的半導體產業佈局和發展戰略。
Thumbnail
本文探討科技發展史以及與能源和資訊的相關性,討論歐洲和東方在科學和技術方面的發展。文章還比較了不同時期在能源利用和資訊技術方面的差異,從機械方法論到原子能和資訊技術的發展。此外,還提出摩爾定律對科技發展的影響,並討論了工業革命以及現今科技的發展方向。
Thumbnail
未來世界的趨勢,是科技發展,南韓已經計畫要打造全球最大的半導體科技園區。 疫情後的全球經濟如何產生變化。 美國的航空業有了新的革命性突破,將可以大幅縮短航程時間,這些時間將換取更多金錢價值。
Thumbnail
逆全球化的未來已經開始在各國呈現變化,而全球化供應鏈的緊密程度也受到地緣政治變化的衝擊。 彼得‧澤汗為我們呈現了他對美國前景的樂觀看法,並剖析了少子化對於全球經濟與政治的影響。他所提供的未來展望與策略規劃,正是我們在逆全球化的世界中迫切需要的。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扣掉核融合,即便今年已經聽到輸出大於輸入的好消息,走到商轉、普及,進而開始改變世界,筆者大概看不到了,依照經驗幾十年跑不掉。技術的驅動力如此,但這只是指整個系統的技術性,人性的驅動力是什麼?這個答案,叫做「市場」。
Thumbnail
全球化的困境最後還是會回到原物料產區,這並非是指製造業邏輯,而是距離。 今天會有全球化的出現,是因為有國際安全,所以海盜國家無法存在,追溯這個全球安定力量,就是美軍。
Thumbnail
科技的發展 科技的發展並非是不斷加速進行,而是在某一個時間點有個突然的大幅進展 19世紀通訊革命改變了政治、軍事、經濟的樣貌 科技與經濟成長率的關係 經濟成長率未必完全來自於科技 ex: 美國以及英國都是為在科技的前端,但美國GDP卻高於英國 從歷史觀察科技對經濟的影響 科技最早都集中
Thumbnail
引言 在全球經濟動盪和多變的背景下,經濟形勢的變遷對各地市場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自COVID-19大流行以來,全球供應鏈、貿易動態、以及消費模式等方面都發生了顯著變化。隨著各國逐步復甦,經濟增長的動力正重新分布,尤其在先進科技和可再生能源領域,出現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 對於亞洲市場來說,這些變遷
Thumbnail
由於人類與AI的戰爭爆發,加上外星人的幫忙,主角踏上了一段莫名其妙的冒險。
Thumbnail
在當今全球經濟格局中,半導體產業無疑是一個關鍵領域,其重要性在未來十年將更加突顯。這一領域不僅涉及深層的技術問題,也與國際政治經濟有著密切的聯系。儘管晶片戰爭對許多人來說仍然是一個相對遙遠的概念,但對其未來走向的關注和討論卻是不斷加深。
Thumbnail
本文解析《決勝矽紀元》觀點,探討了黃欽勇討論中國電動車產業的發展,以及半導體產業在中美競爭下的地位。同時,也提到了臺灣半導體產業的特色,以及全球供應鏈的重組和去全球化現象,討論了半導體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文章內容涉及中國、韓國、日本等國家的半導體產業佈局和發展戰略。
Thumbnail
本文探討科技發展史以及與能源和資訊的相關性,討論歐洲和東方在科學和技術方面的發展。文章還比較了不同時期在能源利用和資訊技術方面的差異,從機械方法論到原子能和資訊技術的發展。此外,還提出摩爾定律對科技發展的影響,並討論了工業革命以及現今科技的發展方向。
Thumbnail
未來世界的趨勢,是科技發展,南韓已經計畫要打造全球最大的半導體科技園區。 疫情後的全球經濟如何產生變化。 美國的航空業有了新的革命性突破,將可以大幅縮短航程時間,這些時間將換取更多金錢價值。
Thumbnail
逆全球化的未來已經開始在各國呈現變化,而全球化供應鏈的緊密程度也受到地緣政治變化的衝擊。 彼得‧澤汗為我們呈現了他對美國前景的樂觀看法,並剖析了少子化對於全球經濟與政治的影響。他所提供的未來展望與策略規劃,正是我們在逆全球化的世界中迫切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