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2020年代局勢的成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經過武漢肺炎以及新冷戰對峙後,過去二十一世紀初期的全球化秩序,已經基本上瓦解了。但是新型態的國際秩序仍未穩定,我們已經進入到了一個舊的秩序已經結束,但新的秩序尚未到來的時代。

全球化時代發生的許多事情,這些將會如同冷戰時代般成為上個時代的回憶

全球化時代發生的許多事情,這些將會如同冷戰時代般成為上個時代的回憶

二十一世紀虛假黎明的結束與真正秩序的到來

蘇聯的解體結束了短暫的二十世紀,並開啟了未知的二十一世紀。我們可以這樣說,大勢已經底定,這個世界幾乎沒有任何勢力能夠以外部力量打敗美國勢力,如果美國要出問題,那就只能是美國社會內部發生問題。

而這也造就了蘇聯解體後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對於世界的支配與一個和平的全球化時代,各種商品能以便宜的價格購入,一個人可以在佛羅里達州度假,而一個禮拜後到非洲的某個鄉鎮對新人進行培訓工作。一切都賴於美國對世界和平的維持;但是隨著10年代後期美國政治的不穩定,後次貸危機後全球經濟體系趨於不穩定,最後則是武漢肺炎以及新冷戰的對峙,預示了全球化的虛假黎明已經結束了,而二十一世紀真正的秩序正在緩緩地升起。

正如二十世紀初期的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了十九世紀的落日餘暉。新世紀的第一場世界鬥爭會在未來幾年帶來二十一世紀真正的國際與社會變革。

東亞地圖發生大規模改變時將會發生的事情

東亞地圖發生大規模改變時將會發生的事情

你爭我奪的時代

未來幾年,從東歐到東亞;乃至於全世界的政治版圖將會產生大規模的改變。我們現在正處於一個類似兩次世界大戰的時代,如果2008年的次貸危機類似1929年的大蕭條那現在就是1930-1940年代世界各國版圖大規模改變的時代,目前在冷戰後就「凍結」的世界地圖將在未來幾年再次發生大規模的改變,2020年代將會決定領土大規模變化的趨勢,而直到2030年代這個趨勢還是會造成各地小規模的重組。

按照目前美國同盟勢力與反美國軸心的對立來看,主要會變動的區域有4個,3個直接位於對立的前線,東歐、中東、以及東亞、而剩下那個則是中亞地區。形勢則是以美國勢力佔大優勢,並趨向於反美軸心的全面瓦解的結果。而位於前線的三個美國盟友,波蘭、土耳其、日本則有大機率會進入反美軸心瓦解後的區域以穩定局勢。

嶄新的技術總是給人無限的想像力,儘管最終能實現的想像是有限的

嶄新的技術總是給人無限的想像力,儘管最終能實現的想像是有限的

舊技術的停滯以及新技術的到來

1970年代,西方科技在能量與動力學達到了其瓶頸,許多技術如核融合與載人火星任務等變成了「永遠的未來科技」;而在同時晶圓技術,半導體等科技快速發展,並在1990年代windows問世後開始飛速發展,但是隨著摩爾定律的終結、最新幾個版本的Apple風潮趨近於終結,正如同當年的肌肉車風潮與超音速客機實際上是載人動力機器最後的狂歡一般;新的技術也將未來幾年興起,這些技術將會使得2020年代之後時代的景觀與生活發生大規模的改變。

領域上來說個人認為有潛力的產業有下列幾個:

  1. 3D列印產業
  2. 蜂巢數據農業
  3. 各種生物科技

我沒有把半導體相關的產業放進去,的確半導體還有一些成長空間,但這已經是接近技術的終點,而非起點,大多數半導體相關產業(EX.Al產業、元宇宙產業)的預測將會像是1980年代的超音速客機或是太空殖民地一樣淪為空談,甚至本身就跟反物質能源一樣只是科幻小說般的炒作。

埃隆.馬斯克的超音速客機計畫與火星計畫,我也沒有放進去,因為這些計畫不是重新引入已經擁有的事物(超音速飛機),就是繼續畫科幻小說的大餅(火星計畫),這更多不過是把舊技術與懷舊之情包裝為進步的前沿,而不是真正的進步。

總歸來說未來幾十年還是會有技術的創新,但是正如同相比於核能與快速載人交通工具,計算機產業不過是一個更精細但對人生活影響更小的創新,不要認為新技術會比目前的計算機產業還要能帶給人更多的驚奇。

以為是1930年代末期的西班牙?不,這是2010年代末期的西班牙

以為是1930年代末期的西班牙?不,這是2010年代末期的西班牙

意識型態的轉變與現實法西斯主義

自蘇聯解體以來,關於社會主義(左派)與資本主義(右派)的分別已經越來越不適用於描述目前各國的政治,最近幾年來的政治演化的趨勢是大多數國家上述兩派的政治集團趨於解體,並在同時導致許多激進小黨的主流化。

後冷戰後全球化的政治共識已經解體,目前全世界是在朝向區域化-民族主義化的方向發展,而各個民族國家則以意識形態/社會型態的相似性相互結盟,而過去那種地球村的世界觀則在成為過去,就如同十九世紀末期的全球化在世界大戰後變成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大陣營;這次全球化終結後,世界也會分成兩邊;一邊是美國勢力,另一邊則是反美勢力。宣稱這樣的世界仍是一個全球化的世界就如同說,美蘇冷戰雙方內部的交流仍然存在所以十九世紀末的全球化仍沒有死一樣。

而在美國勢力的邊界穩定前,大多數的國家正在被被所謂的現實法西斯主義所主導,以國家利益為最高行動準則,即便由於美國的獨強地位,會趨向於妥協為美國附庸,但是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強烈的民族主義反動,而左派則與民族主義脫節,最終朝向徹底瓦解的方向發展,二戰後的左右共治將不再重現,取而代之的則是右派政黨的長期執政;世界各國政治日本化,或是說英國化。

由於左派需要改進的政治思想,而這類政治思想的泉源已經枯竭(所以才有後現代主義左派這種破爛出現),因此未來的政治會趨向於保守民主,或是說後自由主義民主的方向發展。而自由主義的全面衰竭也預示著現代性的終結將在二十一世紀結束後到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龜兔的沙龍
108會員
171內容數
本專題目的在於介紹德國歷史哲學家史賓格勒,在二十世紀初提出的一個歷史哲學體系,目的在於讓更多人了解更多看歷史的角度,並破除漢字圈對於啟蒙進步史觀的崇拜。
龜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2
老歐洲的問題是,他們不相信自己的利益比意識形態更重要;並且他們也不真正的相信自己的意識形態值得捍衛。今天在貿易戰的混亂中,來稍微講講一下,我對歐洲的一些問題的看法。
Thumbnail
2025/04/12
老歐洲的問題是,他們不相信自己的利益比意識形態更重要;並且他們也不真正的相信自己的意識形態值得捍衛。今天在貿易戰的混亂中,來稍微講講一下,我對歐洲的一些問題的看法。
Thumbnail
2025/03/22
最近使用AI分析了一些現象,發現在整理某些實體數據上來說AI確實有用。也順便用AI造了一篇小說。但是也發現了在某些情況下AI不但難以推論一些能正常推論的東西。甚至有可能產生與實質情況差異甚大,甚至毫無邏輯與證據的結果。 以下說說幾個使AI無法產生接近更客觀或是有效資訊/統整的原因。
Thumbnail
2025/03/22
最近使用AI分析了一些現象,發現在整理某些實體數據上來說AI確實有用。也順便用AI造了一篇小說。但是也發現了在某些情況下AI不但難以推論一些能正常推論的東西。甚至有可能產生與實質情況差異甚大,甚至毫無邏輯與證據的結果。 以下說說幾個使AI無法產生接近更客觀或是有效資訊/統整的原因。
Thumbnail
2025/02/22
短暫的20世紀早在1990年代就結束了,現在的世界類似1790年代到1820年代的歐美,或是1910年代到1940年代的世界。 這是一個轉變的時代,舊時代的最後殘餘正在被清除,新的社會型態將在未來幾年內就固化,就像是1940年代的歐洲跟1910年歐洲的差異遠大於1820年代的歐洲跟1900年代的歐洲
Thumbnail
2025/02/22
短暫的20世紀早在1990年代就結束了,現在的世界類似1790年代到1820年代的歐美,或是1910年代到1940年代的世界。 這是一個轉變的時代,舊時代的最後殘餘正在被清除,新的社會型態將在未來幾年內就固化,就像是1940年代的歐洲跟1910年歐洲的差異遠大於1820年代的歐洲跟1900年代的歐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進步主義的敘事中,我們已經擺脫了塑造過去文明歷史的興衰循環。當然,就我的看法而言,這種敘事是錯誤的。循環就像是演化論本身一樣,是自然法則的一部分,一個事物能夠有一個開始就會必然性的有一個結束。而現實中自然的複雜度則容許多個社會循環同時出現。我們將探討現在我們這個社會所屬的循環在歷史中的位置。
Thumbnail
進步主義的敘事中,我們已經擺脫了塑造過去文明歷史的興衰循環。當然,就我的看法而言,這種敘事是錯誤的。循環就像是演化論本身一樣,是自然法則的一部分,一個事物能夠有一個開始就會必然性的有一個結束。而現實中自然的複雜度則容許多個社會循環同時出現。我們將探討現在我們這個社會所屬的循環在歷史中的位置。
Thumbnail
隨著舊時代的總體戰機制逐漸沒落,新時代的戰爭模式也將到來。未來將會是更小、更精實、且死亡率遠低於二十世紀戰爭的時代。雖然到達那個時代仍有一段距離,但是我們可以從三個趨勢看出事情會如何進行。技術進步與擴散的形式、國際政治的趨勢、與意識型態演變的方向。
Thumbnail
隨著舊時代的總體戰機制逐漸沒落,新時代的戰爭模式也將到來。未來將會是更小、更精實、且死亡率遠低於二十世紀戰爭的時代。雖然到達那個時代仍有一段距離,但是我們可以從三個趨勢看出事情會如何進行。技術進步與擴散的形式、國際政治的趨勢、與意識型態演變的方向。
Thumbnail
Covid-19的疫情,可以看出全球化的緊密,短短的時間病毒散佈了,直到如今仍然未結束,但對經濟的影響,因著隔離封城等因素,造成生產運輸等問題,使得本來過剩的全球化產業,瞬間進入了原物料短缺,全球物資配送受到了限制,這時來閱讀這本《全球化的過去與未來》格外有感觸,更帶來許多值得思考的議題。
Thumbnail
Covid-19的疫情,可以看出全球化的緊密,短短的時間病毒散佈了,直到如今仍然未結束,但對經濟的影響,因著隔離封城等因素,造成生產運輸等問題,使得本來過剩的全球化產業,瞬間進入了原物料短缺,全球物資配送受到了限制,這時來閱讀這本《全球化的過去與未來》格外有感觸,更帶來許多值得思考的議題。
Thumbnail
如果說現在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有甚麼問題的話,最大的問題在於該經濟需要持續不斷的成長,而隨著技術進步的放緩,能夠被納入新自由主義秩序國家的減少。事實證明雷根開始的新自由主義體系正在走向終結.....
Thumbnail
如果說現在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有甚麼問題的話,最大的問題在於該經濟需要持續不斷的成長,而隨著技術進步的放緩,能夠被納入新自由主義秩序國家的減少。事實證明雷根開始的新自由主義體系正在走向終結.....
Thumbnail
過去二十一世紀初期的全球化秩序,已經基本上瓦解了。但是新型態的國際秩序仍未穩定,我們已經進入到了一個舊的秩序已經結束,但新的秩序尚未到來的時代。
Thumbnail
過去二十一世紀初期的全球化秩序,已經基本上瓦解了。但是新型態的國際秩序仍未穩定,我們已經進入到了一個舊的秩序已經結束,但新的秩序尚未到來的時代。
Thumbnail
新冠病毒持續肆孽讓全球各地陷入更大層面的斷鏈,無論是航運供應鏈,商品銷售與產業都面臨極大威脅,旅遊住宿與相關娛樂產業經過兩年的壓抑也奄奄一息,依附相關產業而生的下游產業更是生死存亡,甚是直接淘汰GG了。這種演進讓人類社會益發依賴科技產業來進行交流溝通,因此科技更獲得顛覆性的改革與成長,以一年半載式快
Thumbnail
新冠病毒持續肆孽讓全球各地陷入更大層面的斷鏈,無論是航運供應鏈,商品銷售與產業都面臨極大威脅,旅遊住宿與相關娛樂產業經過兩年的壓抑也奄奄一息,依附相關產業而生的下游產業更是生死存亡,甚是直接淘汰GG了。這種演進讓人類社會益發依賴科技產業來進行交流溝通,因此科技更獲得顛覆性的改革與成長,以一年半載式快
Thumbnail
這個世界的樣貌,正以超乎以往認知理解的方式迅速變遷。在我看來,不論是全球各地頻傳的天災人禍,抑或是這段期間內新興事物的蓬勃發展,都在昭示著以往習以為常的舊世界、舊體系正面臨著崩坍瓦解的考驗,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無可限量的新時代來臨的序曲!當巨變時代來臨,如何化危機為轉機,晉升人生遊戲的一級玩家?
Thumbnail
這個世界的樣貌,正以超乎以往認知理解的方式迅速變遷。在我看來,不論是全球各地頻傳的天災人禍,抑或是這段期間內新興事物的蓬勃發展,都在昭示著以往習以為常的舊世界、舊體系正面臨著崩坍瓦解的考驗,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無可限量的新時代來臨的序曲!當巨變時代來臨,如何化危機為轉機,晉升人生遊戲的一級玩家?
Thumbnail
(圖:flickr) 「廣」、「深」至少可以是未來三年的可見狀態,「廣」在於目前世界永遠都有新事物的誕生,「深」在於身為造物者的人,終於意識到自身也有敵不過的事物,像是瘟疫、戰爭,都有可能捲土而來。 之所以會有這一篇文章的誕生,是因為近期總是在社群平台上看到朋友抱怨,像是2020年到底怎麼了?那麼多
Thumbnail
(圖:flickr) 「廣」、「深」至少可以是未來三年的可見狀態,「廣」在於目前世界永遠都有新事物的誕生,「深」在於身為造物者的人,終於意識到自身也有敵不過的事物,像是瘟疫、戰爭,都有可能捲土而來。 之所以會有這一篇文章的誕生,是因為近期總是在社群平台上看到朋友抱怨,像是2020年到底怎麼了?那麼多
Thumbnail
19世紀末、20世紀初 工業革命和大航海時代帶來的轉變到了一個瓶頸 兩次世界大戰的發生 是權力重整的必然 制度的改變 是權力重整的副產品 其中有多少是真的為了全人類的福祉... 毋寧說我比較相信 歷史是為勝利者書寫 而為賢者諱、為長者諱的典型塑造 是為了讓權力穩定的必要工作....
Thumbnail
19世紀末、20世紀初 工業革命和大航海時代帶來的轉變到了一個瓶頸 兩次世界大戰的發生 是權力重整的必然 制度的改變 是權力重整的副產品 其中有多少是真的為了全人類的福祉... 毋寧說我比較相信 歷史是為勝利者書寫 而為賢者諱、為長者諱的典型塑造 是為了讓權力穩定的必要工作....
Thumbnail
萬曆十五年(1587年)似乎無足輕重的一年,回看卻是明朝走向滅亡的節點。2019年紛亂不絕,因為被壓迫的群眾已經看不到出路,科技催趕社會大幅前進,卻無力解決曝露出來的價值觀問題。
Thumbnail
萬曆十五年(1587年)似乎無足輕重的一年,回看卻是明朝走向滅亡的節點。2019年紛亂不絕,因為被壓迫的群眾已經看不到出路,科技催趕社會大幅前進,卻無力解決曝露出來的價值觀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