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是假不是你說的算,是人民。」
我們每天都在傳遞真相和聽取真相,而到底真相是否正如柯南說的只有一個呢?
《新聞記者》電影改編自望月衣塑子的同名小說,望月衣塑子是一位曾經多次揭露日本政府醜聞的社會線記者,電影中的女主角吉岡也是作為她的原型而打造。
故事一開始從雙主線出發,我們透過女主角吉岡的視角看到處於社會線記者的正反兩面,一種是對於事件追查的犀利,與被高層壓住發表自由的權力。另外也藉由男主杉原,窺探作為內調一員,不斷的接受偽造真相的命令,利用網軍散布不實消息,從而起到主導大眾風向的目的。
這也剛好符合文章一開頭提的那句話,到底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在這個社會上並不是你一個人說的算,而是多數人相信的真相就會成真,這也造成了沉默的螺旋,一旦自己所堅信的真相與大眾不符,我們選擇了沉默,因為深怕說出來,就會被攻擊與批判。因此只要掌握住絕大多數人信任,不管這件事情是否為真,這個主流真相就能夠成為真實。
但是這個主流真相該怎麼形成,仔細思考平常你所接觸的資訊大多從哪裡獲得,不管是網路還是紙張,我們最常會得資訊的地方就是主流媒體與報章雜誌,也因此他們擁有了操控話語的權力,在加上資訊科技進步了現在,隨著自媒體成熟之後,也成為了一個話語霸權之地。
女主角吉岡正是在充斥虛假與真相的報社中工作的一員,然而她心中微小的正義感與自己父親過往的遭遇,他決定提起那心中的正義,成為那個有可能被封殺的吹笛人。
報社主管對吉岡提到這個社會是一個病態卻仍然存在希望的地方,社會上仍然有許多人的心中存有正義,但因為各個方面的壓力之下,在還沒發聲之前就被噤聲,尚未說出口的話就這樣哽在了喉嚨,這時候需要的是第一個發聲的人,當有了第一個,就容易激起其他人心中的那一絲光亮,從而響起陣陣漣漪。
這也正是吉岡一直以來想要做的事,揭露醜聞並不是在擾亂政權或是社會秩序,而是把社會大眾該知道的真相,還給他們,讓他們享有接收真相的權力。
「這個社會只需要形式上的民主就夠了。」
極具殺傷力的一句話卻也是血淋淋的事實,特別是在投票率與政治冷漠的日本,國民享有他們參政的權力,但他們懶的使用,即使投了票,也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投,為了什麼未來而投。作為本部電影的必要之惡「內閣情報調查室」也就是杉原所處的「內調」,原本是為了保護政府的機構,卻成為了政府手中的一柄利刃,政府握住了刀柄,揮下去斬斷了人民知曉真相的權力。
然而所謂的組織必然不會全然鐵板一塊,神崎對杉原說出:「一直以來我們捍衛的是什麼?」「杉原,你可別變得像我這樣喔」。他醒悟了,但醒悟的太晚太慢,最後逃離了這個昏暗的地方。作為神崎最親近的同事,這段話與神崎之死彷彿把杉原內心的那一絲正義硬深深的拉開了一條橫溝,他開始思考,開始掙扎,開始做出拉扯,決心不當那待宰的綿羊。
電影中有個圖案貫穿全場,那是一隻黑眼綿羊,碩大空洞的黑眼睛就像是被戳瞎般的掛在臉上,我想神崎畫出黑眼綿羊,是要告訴看到這張圖的人,自己已經成為了被戳瞎眼的綿羊,已經無力傳達出事實。同時那個瞎眼綿羊也代表著這個社會上的每一個人,或許我們都曾經自瞎雙眼過,不願意看到眼前的事實,而是盲目的追尋我們想要相信的真相,諷刺的是,這些綿羊多半不是被旁人戳瞎,而是自己選擇往臉上捅出兩個窟窿,假裝視而不見這些真相,繼而快快樂樂的活著。
如同杉原最後無聲的「對不起」,他最後還是步上了神崎的後塵,戳瞎了雙眼,就這樣頭也不回的轉身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