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11月27日

歷史上的今天─11月27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大事─霧社原住民反抗日本殖民統治事件爆發

*1930年10月27日 台灣中部霧社地區賽德克族原住民,寫下悲壯的霧社抗暴事件史詩。

賽德克族原住民頭目莫那魯道,發動原住民突擊在霧社公學校舉行的聯合運動大會,殺死134名日本人,奪取武器彈藥退入山中繼續抵抗,日本殖民統治台灣當局調集軍隊警察2千多人,強迫遷移族人至其他聚落,全面淨空後出動包括大炮在內的優勢武力展開強力鎮壓。

駐紮屏東的日本陸軍飛行第8聯隊,在霧社抗暴事件爆發第2天派出4架飛機,對抗暴的原住民展開近1個月大規模偵查與轟炸,投下包括瓦斯彈在內的各式炸彈上千枚,展開無差別殺戮,造成慘重死傷。

日本陸軍飛行第8聯隊是台灣第1個常駐航空軍事單位,中華民國陸軍於2018年10月竟然計畫以新台幣755萬元在屏東大聖西營區以公共藝術名義紀念這支部隊,引起強烈抨擊是數典忘祖的叛國行為。

霧社原住民堅拒投降,退守山區誓死對抗到底,經過50多天頑強抵抗終告失敗,原有1,400族人僅剩500多人,殺伐慘烈程度不想可知,莫那魯道和10多名核心部屬堅不投降,縱身跳崖殉難,寫下悲壯的霧社抗暴事件史詩,霧社抗暴事件平息。

霧社抗暴事件餘波盪漾,日本警察1931年4月唆使親日原住民再次突擊,又有多數人被殺害,徹底瓦解霧社反抗勢力,是為第2次霧社事件。

日本殖民統治台灣當局在霧社事件後,開始在高山族原住民部落推動皇民化政策,並徵召擅長山地作戰的高山族原住民組成高砂義勇軍,前往東南亞地區支援太平洋戰爭,充當日本侵略軍的馬前卒,將高山族原住民視為廉價的戰爭機器,喪盡天良,天理難容。

日本於1945年在第2次世界大戰戰敗投降,結束殖民統治台灣51年歲月,台灣回歸中華民國,台灣省政府在霧社設立「碧血英風」紀念碑,1973年10月27日霧社事件43週年時,為莫那魯道舉行隆重安葬典禮。


avatar-img
吳僑生的沙龍
11會員
297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吳僑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焦點─暗殺亞洲政治領袖          1909年 日本第1任總理大臣兼韓國總監伊藤博文(Ito Hirobumi,1841~1909),在中國東北哈爾濱火車站檢閱俄羅斯儀仗隊,在走向各國外交使節團時時,被韓國抗日愛國青年安重根(1879~1910)近距離連開6槍,當場身中3槍擊中要害,急救
        2020年這一年,是中國傳統60甲子紀年法的庚子年,歷史的經驗再三顯示,庚子年是凶年,各式各樣花朵競相綻放,在人世間留下最後的美麗身影,「花盛年凶」一言成讖。        
 今天焦點─暗殺亞洲政治領袖          1909年 日本第1任總理大臣兼韓國總監伊藤博文(Ito Hirobumi,1841~1909),在中國東北哈爾濱火車站檢閱俄羅斯儀仗隊,在走向各國外交使節團時時,被韓國抗日愛國青年安重根(1879~1910)近距離連開6槍,當場身中3槍擊中要害,急救
        2020年這一年,是中國傳統60甲子紀年法的庚子年,歷史的經驗再三顯示,庚子年是凶年,各式各樣花朵競相綻放,在人世間留下最後的美麗身影,「花盛年凶」一言成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