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伯格以三大章節來闡述:
1)投資理財 2)經營企業 3)人生態度
投資理財章節首章就先貫徹伯格不論在書裡還書外常常強調的「費用太多,價值太少」的議題。伯格所謂的費用是指整體費用,包含每年收取幾%的管理費或是一次性收取的收續費等。伯格一生都非常努力降低自己公司旗下基金、ETF(Exchange Traded Fund)等的費用,使投資人能拿到合理的報酬的原因: 不管投資人在股債市賺到多少報酬,金融體系都會先把「中介費用」扣除,再把剩餘的報酬分給投資人,因此如果金融機構收取過高的費用(不論是管理費、經理費等),那投資人能拿到的報酬就更少。書中有一段話令我非常印象深刻:
投資人位於投資食物鏈的最下方,負責供養整個食物鏈,但整個食物鏈卻向投資人收取高額費用。
由此可見,在投資食物供應鏈底層的投資人並未被食物鏈頂層的金融機構善待,這是整個金融大環境,非常難去改變,但伯格卻窮極一生努力創立自己的公司帶頭開始改善這個問題,因此伯格也被稱作指數基金界的教父。
Photo by lo lo on Unsplash
在投資理財這章,伯格大多講述投資理財需要的基本心法與觀念,卻用伯格一概的敘述方式加上本身特有的人生哲學講解,讓讀者可以更能了解名詞觀念中背後真正的意義。例如「投資」與「投機」兩者的定義常常被混淆,「投資」簡單說就是成為企業股東,長期持有企業,投資人給予金錢讓企業能創新提供生產服務能力,並在其中找到賺錢機會,進而回饋給投資人;然而,「投機」則是專注在短期買賣,投機者不深入了解公司,甚至連公司主要經營項目是什麼都不知道,就只看股價,並開始猜測或稱預測其會上漲或下跌。
很明顯的可以發現,「投機者」正在參與一場必輸的遊戲,舉例來說,以加權指數(台灣加權指數、標準普爾500、道瓊指數等) 來說,裡面一半的股份由「投資人」擁有,另一半由「投機客」持有,那由於「投資人」是長期持有並沒有頻繁買賣股票,因此不需要支付高額交易費用;同理,「投機客」因頻繁買賣股票賺取短期價差,造成其獲得的報酬必須減去頻繁交易產生的費用,因此只能獲得比「投資人」較低的報酬。
Photo by Nick Chong on Unsplash
在經營企業這章中的一小節談到「商業太多,專業太少」,伯格以財富管理這行為例,他對於財富管理業利用企業賺到的報酬中榨取價值感到非常不以為然,並有了這個感嘆:「從過去一門不那麼看重商業的專業,變成不那麼看重專業的商業。」,當業界開始拋棄專業操守時,就會陸陸續續產生很多問題,像是以前的安達信(Arthur Anderson)或是安隆(Enron)都因為觸犯會計業界的操守行為不良,導致最終破產的下場,同樣的,不管是在會計界、醫界、法界等等,都存在類似的問題。當以前我們恪守每一條準則不模糊界線到現在:「大家都在做,所以我做也可以吧」的這種想法,會一點一滴慢慢侵蝕整個社會。
本書中個人最喜歡的章節就是最後一章的人生態度,我認為哲人們都有自己一套專屬的特質與看待世界任何事情的心智模組,所以很喜歡也很推薦大家閱讀偉人或哲人們的自傳、類自傳,例如另一位投資哲人查理蒙格的自傳。
在此章,伯格將自己的處事應對態度與自身認同的價值觀連結其一生努力推廣的基金業,讓讀者可以透過他的文字慢慢潛移默化的吸收伯格的價值觀,很喜歡他說的這句話:
這個世界資源有限,很多人卻只想把有限的資源用在微不足道、轉瞬即逝的東西上。全世界有數十億人們迫切需要幫助、保護、教育,也需要機會—這些無形事物的價值遠勝過太多有型事物的價值。
Photo by Ante Hamersmit on Unsplash
反思
其實說到底,這個世紀人們已經有太多太多東西了,尤其是看完Netflix的原創紀錄片「智能社會:進退兩難」之後更有感,隨著網際網路與電子產品的迅速演進,我們必須開始反思什麼是夠了?每天滑多久的社群媒體才是夠了?投資的費用多少才是夠了?又或者思考更廣的角度,人類在這個地球上要繼續需求無度的傷害地球、繼續為了金錢這種有型轉瞬即逝的事物上不斷持續的剝奪下一世代的生存權嗎?這些都非常值得我們反思。
什麼樣才是夠了?怎麼樣對你來說是足夠了呢?藉由這本書可以邊讀邊經由伯格的想法觀念來驗證自己對於「夠了」的定義與看法。
非常推薦這本書給想了解投資理財心法,甚至是對於人生態度如何看待的讀者,本書非常值得反覆閱讀,每讀一次細嚼慢嚥文字,都會有不同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