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從法國及奧地利恐攻,看歐洲種族宗教信仰之敏感議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實際上因為法國歷史老師被斬首殘殺事件,觸碰了法國教育機構的言論自由、信仰自由,也刺開了向來避而不談的【敏感議題】,法國一直以來的難民、非法移民及宗教衝突問題…
raw-image

宗教信仰引發的恐攻反法潮

2020年無疑是法國黑暗的一年,除了COVID-19病毒疫情外還有恐攻,早前在9月25號巴黎第十一區的「查理周刊」舊址,發生持刀攻擊行刺事件,當時兩名被害人傷勢嚴重。

接著在10月16日晚間,一位法國歷史老師因為在上言論自由課時,向學生展示那篇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諷刺漫畫,而被學生家長將資料公佈在網路上,被信奉伊斯蘭恐怖主義,來自車臣的18歲難民砍頭的事件,而又一次割開因種族宗教信仰因素的衝突序幕。

法國許多城市如巴黎、里昂、里爾…等,都為此舉行哀悼聲援遊行,認為這項殘忍罪行,就是恐怖主義向法國言論自由的挑釁行為。

10月19日的新聞上看到法國內政部長說明,政府將驅逐231名在押的伊斯蘭極端恐怖份子,而法國總統馬克宏表示「伊斯蘭分離主義」,對法國是非常的危險的,因為這種主義擁有自己的規範,而且將此規範凌駕於一切,甚至高過法國的一切法律

在10月25日被害歷史老師的追悼紀念會上,法國總統馬克宏表示法國不會禁止出版,代表言論自由的諷刺漫畫作品,也就是那篇關於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引發2015年1月7日發生於法國巴黎查理週刊總部,導致12死11傷的恐攻槍擊案),以捍衛保護法國的言論自由

接著中東地區許多伊斯蘭穆斯林國家不滿,聯合呼籲抵制法國產品、暫停客機飛往法國消費、許多穆斯林商店將法國貨下架、燒法國總統照片洩憤的反法潮,也引發了接下來一連串在法國的恐攻行動。

10月29日上午9點左右,在法國尼斯熱鬧的市中心,聖母升天大教堂,發生持刀恐怖攻擊事件,造成三人死亡,數人受傷,被害死者中為兩女一男,其中一名婦人被斬首在教堂內,攻擊犯己被捕。尼斯的恐攻犯是21歲的突尼西亞人,報導中稱他9月底進入歐洲,並乘船經過意大利之後再抵達法國。

10月31日下午4點左右,一名52歲希臘籍東正教教士,在法國里昂7區的教堂,被槍手持獵槍開槍攻擊,教士身中兩槍重傷急救治療,嫌犯隨後持獵槍逃逸,警方在里昂三區緝捕到一名嫌疑犯。

法國因疫情再度封城的排華攻擊

raw-image

而法國目前因為COVID-19病毒確診數字居高不下的疫情,而在10月底宣佈開始二度封城,這次等於半封式的封城,因宗教信仰而造成的恐攻,還有伴隨疫情而來的特定【排華攻擊】

就在10月28號晚上,法國總統馬克宏宣佈法國封城令沒多久,竟有人在推特發起攻擊【中國人】的行動,有人報警所以己看不到推文,然後10月29號下午就傳出有亞洲人被毆,10月30號也有亞洲人被攻擊頭部昏迷送醫。

我看了一下截圖資料,有人發推號召,巴黎大區的renois(指黑人群體),以及rebeus(指阿拉伯裔群體)無差別攻擊每一位【中國人】。

重點是這些人根本分不清誰是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台灣人…,等於所有的亞裔族群都成為被暴力攻擊的目標(當然也包括持法國籍、或出生在法國,但頂著【亞洲臉孔】的法國人)。

雖然可能是因疫情帶來的不便和憤怒,將對中國的種種不滿轉嫁給在法的中國人,但也不能成為攻擊無辜民眾的藉口和理由,就像不能因為宗教信仰立場不同,而以此為藉口殺人。

目前法國處於封城狀態中,外出時需備好外出單,勾選可外出的選項、填寫個人資料、外出日期及時間地點,大家仍可以每天在距離住所,1公里範圍內的戶外運動1小時,也可以外出購買民生用品食材,出門上班、接送孩子上課或看醫生,食品賣場商店(只能販賣民生必須品)、五金材料店、洗衣店、藥房都仍有營業。

11月2日秋假結束,除了大學之外,所有學生出門上學的第一天,早上所有人都戴著口罩上學,學校還發了證明孩子就學文件,證明外出單上確實是接送孩子上學。

全法學校在11月2日早上11點時默哀1分鐘,為前陣子被殺害的歷史老師默哀,目前9歲的兒子放學回家對我說,學校特別上課解釋,那位歷史老師為何被殺害、尼斯教堂的恐攻、里昂教堂槍擊(因宗教信仰觀念立場不同)。

說明法國是自由民主的國家,講解何謂自由、何謂言論自由,在法國大家都有言論的自由,即使不能認同別人的言論觀點,也要尊重別人的言論自由,不需要因彼此立場不同而攻擊別人。

raw-image

恐怖主義的威脅恐攻

在11月2日晚上又看到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在維也納封城前一天11月2日)晚上8點起,竟然也遭到多名裝備專業火力強大的槍手,在維也納市中心的老城區,6個不同地點發動恐怖攻擊,目前己知7人死亡,十多人受傷,1名槍手死亡,1名遭到逮補,己知1名攻擊槍手為IS支持者,但是仍有多名犯案槍手逃逸。

美國和歐洲各國紛紛聲援奧地利,表示不會受到恐怖主義的威脅,看看美麗的歐洲己經因為疫情而焦頭爛額,現在又有恐怖份子在歐洲搗亂殘殺無辜的平民百姓,法國部會首長們也警告,【可能】還會發生其他的伊斯蘭激進分子攻擊事件,所以身在歐洲的大家真的要小心保重。

我和先生針對最近的恐攻新聞一起討論,實際上因為歷史老師被斬首殘殺事件,觸碰了法國教育機構的言論自由、信仰自由,也刺開了向來避而不談的【敏感議題】,法國一直以來的難民、非法移民問題,法國極端伊斯蘭恐怖主義,將宗教信仰規範凌駕於一切,在法國的滲透及對治安的威脅。

再加上法國左右翼的政治角力,法國左派以各種人道立場、要幫助貧窮戰亂國家的難民,開了個方便進入美麗安全又高福利的法國大門,等於是引狼入室。

而這些人大部份都有自己的伊斯蘭宗教文化,並不想融入法國文化之外,還把自己國家宗教的教義凌駕在法國現有的法律之上,幾乎這幾年所有的恐攻都與此有關,完全是個難解的大問題。

但其實法國右派也有引進移工,只是原由立場不同,右派想以此壓低法國就業市場的薪資,所以2017年不是左派也不是右派的馬克宏,以66%的得票率,獲得大多數法國人的支持而當選法國總統。

但若真要以左右派兩相權衡,右派確實比左派好一點點,因為薪資被壓低總比隨便就被人以宗教信仰立場不同,動不動就來個恐攻被殺害來的好,無辜的法國民眾老百姓,只能為之前政黨立法及政府種下的「因」,為目前的種種「苦果」而買單了。

法國政府目前己部署數千名武裝士兵,巡邏保護教堂和學校等公共場所,接下來法國政府將要面對COVID-19病毒防疫失力、封城造成的經濟民生不滿,宗教信仰造成的恐攻…,該如何化解大眾的憤怒與不安的情緒,相信對馬克宏總統將會是一道大大的難題。

請大家能不吝給我支持和鼓勵,在閱讀過的文章右邊愛心處【點下愛心】(使用手機閱讀時,愛心則在文章下方)。若您有任何對於專欄文章上的意見和建議,都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或私訊到粉專告訴我,謝謝。

★【所有發表的文章,都可分享網址連結,但文章內容未經本人授權,請勿轉載 】

延伸閱讀:

也歡迎大家加入「法國宅媽der不負責觀察手扎」臉書專頁,更多精彩資訊、繽紛影片不漏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法國宅媽的沙龍
1.2K會員
352內容數
我想寫出能溫暖人心,或是可以帶來些許啟發的文字,包括身處在異國女性的迷人故事、法國文化符碼、社會生活時事觀察、法國教育側寫、斜槓世代的學習。將融合兩種文化做更深入的探索,和大家分享包羅萬象的生活經驗,觀察眼中閃現的光影片斷。🌹
法國宅媽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5/24
這個看似美好的世界裡,依然存在著令人心碎又可佈的黑暗角落…
Thumbnail
2024/05/24
這個看似美好的世界裡,依然存在著令人心碎又可佈的黑暗角落…
Thumbnail
2024/05/17
【教養失能】一定會導致許多負面狀況,更可能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來發展,產生不可預期的重大影響…
Thumbnail
2024/05/17
【教養失能】一定會導致許多負面狀況,更可能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來發展,產生不可預期的重大影響…
Thumbnail
2024/04/12
我們要以良善的心去看待這個世界,但也不要小看了可能存在人心中的惡意…
Thumbnail
2024/04/12
我們要以良善的心去看待這個世界,但也不要小看了可能存在人心中的惡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了解這些國際事務能進一步了解各國政局、產業、經濟…,對自己的國家乃至對個人所造成的種種影響…
Thumbnail
了解這些國際事務能進一步了解各國政局、產業、經濟…,對自己的國家乃至對個人所造成的種種影響…
Thumbnail
對種族的癡迷是現代西方社會的一個弊病。自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對於弱勢種族的愧疚已經變成了迫使文明人放棄文明的精神枷鎖。未來的世代將會表明,只有放棄二戰敘事,意即白人邪惡論,國家才會有明天。
Thumbnail
對種族的癡迷是現代西方社會的一個弊病。自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對於弱勢種族的愧疚已經變成了迫使文明人放棄文明的精神枷鎖。未來的世代將會表明,只有放棄二戰敘事,意即白人邪惡論,國家才會有明天。
Thumbnail
今天的中東新聞,開始新的聽眾點播專題《中東的基督社群》~ 第一集主要聚焦於兩個事件,首先是教宗於3月初首訪伊拉克的新聞,其次則是台灣近來再次沸騰的法國教師斬首案。 伊拉克基督社群經歷美軍入侵、伊斯蘭國崛起等摧殘,如今人數已大幅減少,基督徒若非逃往伊朗、敘利亞等鄰國,便是遁入庫德斯坦自治區,堪為中東基
Thumbnail
今天的中東新聞,開始新的聽眾點播專題《中東的基督社群》~ 第一集主要聚焦於兩個事件,首先是教宗於3月初首訪伊拉克的新聞,其次則是台灣近來再次沸騰的法國教師斬首案。 伊拉克基督社群經歷美軍入侵、伊斯蘭國崛起等摧殘,如今人數已大幅減少,基督徒若非逃往伊朗、敘利亞等鄰國,便是遁入庫德斯坦自治區,堪為中東基
Thumbnail
山姆.巴蒂(Samuel Paty),一位法國中學的史地老師,因為在課堂上與同學們一起討論"表達自由"課題時,展示出查理週刊出版的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圖片,而在學生家長群中引發熱議。
Thumbnail
山姆.巴蒂(Samuel Paty),一位法國中學的史地老師,因為在課堂上與同學們一起討論"表達自由"課題時,展示出查理週刊出版的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圖片,而在學生家長群中引發熱議。
Thumbnail
去年十月,,法國巴黎發生了一件轟動全法國的兇殺案,一位歷史老師薩繆爾帕迪(Samuel Paty)當街遭到一名18歲少年斬首,起因是該歷史老師曾在課堂上展示一幅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的諷刺漫畫,此事件不只在國際上引起廣泛討論,就連法國總統馬克宏都為此舉行國喪,藉此悼念該歷史老師為了傳道解惑的言論自由而不
Thumbnail
去年十月,,法國巴黎發生了一件轟動全法國的兇殺案,一位歷史老師薩繆爾帕迪(Samuel Paty)當街遭到一名18歲少年斬首,起因是該歷史老師曾在課堂上展示一幅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的諷刺漫畫,此事件不只在國際上引起廣泛討論,就連法國總統馬克宏都為此舉行國喪,藉此悼念該歷史老師為了傳道解惑的言論自由而不
Thumbnail
2015年法國著名雜誌《查理週刊》刊載了諷刺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引起眾多穆斯林信徒不滿,不久其總部旋即遭到恐怖攻擊;同年11月數名伊斯蘭狂熱分子大規模展開槍擊行動襲擊巴黎,多達131人不幸喪生,此後幾年穆斯林於法國的恐怖攻擊便烽火般不斷延燒,直至幾個月前法國又傳出一名中學歷史老師展示了當年引起爭議的
Thumbnail
2015年法國著名雜誌《查理週刊》刊載了諷刺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引起眾多穆斯林信徒不滿,不久其總部旋即遭到恐怖攻擊;同年11月數名伊斯蘭狂熱分子大規模展開槍擊行動襲擊巴黎,多達131人不幸喪生,此後幾年穆斯林於法國的恐怖攻擊便烽火般不斷延燒,直至幾個月前法國又傳出一名中學歷史老師展示了當年引起爭議的
Thumbnail
尼斯恐攻後(圖片來源:wikimedia) 今年九月開始法國恐攻事件頻傳,在10月29日甚至一天出現兩起恐攻,不管是九月發生於巴黎的刺傷事件,又或十月備受關注的教師被斬首事件,都受到法國當局乃至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而就在這恐攻頻發的社會氛圍下,法國政府所做出的反應導致許多穆斯林族群不滿,導致法國與
Thumbnail
尼斯恐攻後(圖片來源:wikimedia) 今年九月開始法國恐攻事件頻傳,在10月29日甚至一天出現兩起恐攻,不管是九月發生於巴黎的刺傷事件,又或十月備受關注的教師被斬首事件,都受到法國當局乃至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而就在這恐攻頻發的社會氛圍下,法國政府所做出的反應導致許多穆斯林族群不滿,導致法國與
Thumbnail
實際上因為法國歷史老師被斬首殘殺事件,觸碰了法國教育機構的言論自由、信仰自由,也刺開了向來避而不談的【敏感議題】,法國一直以來的難民、非法移民及宗教衝突問題…
Thumbnail
實際上因為法國歷史老師被斬首殘殺事件,觸碰了法國教育機構的言論自由、信仰自由,也刺開了向來避而不談的【敏感議題】,法國一直以來的難民、非法移民及宗教衝突問題…
Thumbnail
10月16日,遭「辱穆」疑雲纏擾多時的法國教師帕蒂(Samuel Paty)遇襲,成為2012年圖盧茲連環槍擊案以來,第257位命喪極端伊斯蘭恐襲的法國公民。
Thumbnail
10月16日,遭「辱穆」疑雲纏擾多時的法國教師帕蒂(Samuel Paty)遇襲,成為2012年圖盧茲連環槍擊案以來,第257位命喪極端伊斯蘭恐襲的法國公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