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族與現代西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對種族的癡迷是現代西方社會的一個弊病。自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對於弱勢種族的愧疚已經變成了迫使文明人放棄文明的精神枷鎖。未來的世代將會表明,只有放棄二戰敘事,意即白人邪惡論,國家才會有明天。

法國的暴動問題

最近幾天,法國發生了一場暴動,主流媒體基本上淡化了其報導,因此雖然法國移民後裔的暴動已經達到了准內戰的程度,但是許多人對於法國發生的事情還是處於一知半解的情況。

暴動分布的地區來看,我們可以發現這些暴動幾乎集中於法國的大城市之中。因為法國的大城市是一國中經濟繁榮且居民受到進步思想的教育更深,因此對移民的排斥性不高,加上法國本土人的生育率在大城市中特別低弱,造就出了缺工的現象,種種原因導致了外國移民對法國大城市的「入侵」與「佔領」,而移民高度年輕化,暴民的平均年齡為十七歲

這次暴動總共使法國部屬了近四萬名的警察人力來維持秩序,軍隊曾經建議馬克宏不只要發動戒嚴,還要讓軍隊直接進駐城市鎮壓,但是這些建議依然被馬克宏所否決,原因不外乎就是動用軍隊會使過去幾十年來法國進步派建立起來的多元幻象破滅。而更深層的原因在於派出軍隊儘管是更有效的做法,但是實際上會使極右派對法國政壇的影響力增加(法國軍隊中支持國民聯盟的比例更高),這基本上是法國進步主義的死結,根據進步主義必須歡迎新移民,並盡可能地使歐洲的人口種族比例接近美國,但是移民又具有反進步主義的作為,這又反過來摧毀了進步主義的基礎立論(即移民會主動接受進步價值觀)。曾經被喻為啟蒙進步價值中心的法國現在檯面上還有政治能量的,僅有正在崛起的極右派與馬克宏這個「中間派」了。

而移民問題的結局不是極右派贏得選舉,並對境內數百萬的穆斯林移民實施排除政策;就是中間派-左派繼續執政,直到穆斯林移民群體的力量大到足以顛覆這些政黨,並反過來摧毀世俗主義這個啟蒙進步運動的遺產。

raw-image

美國平權政策被廢除

最高法院認為,任何將種族因素納入考量的招生政策,必須設定時間上的終止點。 上週四,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判決,哈佛大學及北卡羅萊納大學的招生計劃將「種族」納為標準,違反憲法增修條文「平等保護條款」的保障。此項判決被認為宣告終結「積極平權措施」。--- The End of Affirmative Action

平權政策的廢除可以說是過去幾十年來,逆向種族歧視的反動。由於過去幾十年來對黑人、拉丁人等少數族裔的扶持政策失敗,導致了越來越激進的種族分配行動,但是這些措施並沒有顯著的消除各種美國人之間的財富差異,最終導致了法案本身被質疑最後被廢除的結果。

當然左派媒體與學術界早在最高法院判決前,就在大罵種族歧視要復活之類的話,但實際的情況來說,法院的這個判決還是沒辦法影響美國的大學招生系統。大學還是會偷偷依照申請者的種族進行招生,只是不會像現在這麼的明顯。

raw-image


而目前可能的方向,也就是不去看申請者的種族,而是看申請者的階級,最好的大學、研究所將會選擇貧民窟中的孩子,無論那些孩子的能力有多麼的比不上上層階級孩子的能力。而這也能避開黑人富人靠低分錄取的尷尬情境。當然這種理論上全面用下層階級照比例塞滿學校的作法當然會導致學術品質的加速下降,而且將會比之前那種照比例,但還是能錄取少數民族菁英的做法還要更低,但是學術的普及往往代表著學者的能力劣化,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龜兔的沙龍
109會員
186內容數
本專題目的在於介紹德國歷史哲學家史賓格勒,在二十世紀初提出的一個歷史哲學體系,目的在於讓更多人了解更多看歷史的角度,並破除漢字圈對於啟蒙進步史觀的崇拜。
龜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2
老歐洲的問題是,他們不相信自己的利益比意識形態更重要;並且他們也不真正的相信自己的意識形態值得捍衛。今天在貿易戰的混亂中,來稍微講講一下,我對歐洲的一些問題的看法。
Thumbnail
2025/04/12
老歐洲的問題是,他們不相信自己的利益比意識形態更重要;並且他們也不真正的相信自己的意識形態值得捍衛。今天在貿易戰的混亂中,來稍微講講一下,我對歐洲的一些問題的看法。
Thumbnail
2025/03/22
最近使用AI分析了一些現象,發現在整理某些實體數據上來說AI確實有用。也順便用AI造了一篇小說。但是也發現了在某些情況下AI不但難以推論一些能正常推論的東西。甚至有可能產生與實質情況差異甚大,甚至毫無邏輯與證據的結果。 以下說說幾個使AI無法產生接近更客觀或是有效資訊/統整的原因。
Thumbnail
2025/03/22
最近使用AI分析了一些現象,發現在整理某些實體數據上來說AI確實有用。也順便用AI造了一篇小說。但是也發現了在某些情況下AI不但難以推論一些能正常推論的東西。甚至有可能產生與實質情況差異甚大,甚至毫無邏輯與證據的結果。 以下說說幾個使AI無法產生接近更客觀或是有效資訊/統整的原因。
Thumbnail
2025/02/22
短暫的20世紀早在1990年代就結束了,現在的世界類似1790年代到1820年代的歐美,或是1910年代到1940年代的世界。 這是一個轉變的時代,舊時代的最後殘餘正在被清除,新的社會型態將在未來幾年內就固化,就像是1940年代的歐洲跟1910年歐洲的差異遠大於1820年代的歐洲跟1900年代的歐洲
Thumbnail
2025/02/22
短暫的20世紀早在1990年代就結束了,現在的世界類似1790年代到1820年代的歐美,或是1910年代到1940年代的世界。 這是一個轉變的時代,舊時代的最後殘餘正在被清除,新的社會型態將在未來幾年內就固化,就像是1940年代的歐洲跟1910年歐洲的差異遠大於1820年代的歐洲跟1900年代的歐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某個討論串看到有人提到這本書,關於美國憲法增修條文保障言論自由、關於我們憎惡的思想也應享有自由這件事。讓人感到好奇,對於“異見”,我們究竟該抱持甚麼樣的態度、為什麼? 在推薦序的部分,好像大部分人都關注在言論自由的發展,這與我關注的焦點不太一樣,我比較想知道的是:為什麼我們需要保障異見的自由
Thumbnail
在某個討論串看到有人提到這本書,關於美國憲法增修條文保障言論自由、關於我們憎惡的思想也應享有自由這件事。讓人感到好奇,對於“異見”,我們究竟該抱持甚麼樣的態度、為什麼? 在推薦序的部分,好像大部分人都關注在言論自由的發展,這與我關注的焦點不太一樣,我比較想知道的是:為什麼我們需要保障異見的自由
Thumbnail
美國最高法院說了什麼? 去美國念大學和研究所變簡單了?
Thumbnail
美國最高法院說了什麼? 去美國念大學和研究所變簡單了?
Thumbnail
對種族的癡迷是現代西方社會的一個弊病。自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對於弱勢種族的愧疚已經變成了迫使文明人放棄文明的精神枷鎖。未來的世代將會表明,只有放棄二戰敘事,意即白人邪惡論,國家才會有明天。
Thumbnail
對種族的癡迷是現代西方社會的一個弊病。自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對於弱勢種族的愧疚已經變成了迫使文明人放棄文明的精神枷鎖。未來的世代將會表明,只有放棄二戰敘事,意即白人邪惡論,國家才會有明天。
Thumbnail
圖片取自npr.org   只要是在歐美國家居住過的人,因該多多少少會接觸到所謂的"政治正確"。政治正確是近年來歐美國家所產生的一種意識,主要是針對種族和性別歧視的行為,包括言語侮辱、工資不對等、甚至種族犯罪。政治正確目前已具有極大的影響力,並為歐美國家在性別和種族平等上達到了很大的進步。同時,政治
Thumbnail
圖片取自npr.org   只要是在歐美國家居住過的人,因該多多少少會接觸到所謂的"政治正確"。政治正確是近年來歐美國家所產生的一種意識,主要是針對種族和性別歧視的行為,包括言語侮辱、工資不對等、甚至種族犯罪。政治正確目前已具有極大的影響力,並為歐美國家在性別和種族平等上達到了很大的進步。同時,政治
Thumbnail
5月7日,No. 127,和而不同的法國國家格言 #自由、#平等、#博愛——法國國家格言
Thumbnail
5月7日,No. 127,和而不同的法國國家格言 #自由、#平等、#博愛——法國國家格言
Thumbnail
美國侯任副總統賀錦麗於推特講述平等(Equality)與公平(Equity)的分別。她指平等是每個人獲相同對待,但因人人起點不一樣,單憑平等不能解決社會不公。政府必須按市民需要提供資源,保證所有人從同樣起點競爭,最後達致公平 — 大家有相同結果。
Thumbnail
美國侯任副總統賀錦麗於推特講述平等(Equality)與公平(Equity)的分別。她指平等是每個人獲相同對待,但因人人起點不一樣,單憑平等不能解決社會不公。政府必須按市民需要提供資源,保證所有人從同樣起點競爭,最後達致公平 — 大家有相同結果。
Thumbnail
—「在美國, 沒有犯錯的權利。」 —「警察應該是安全與保護的象徵, 但在我的幼年卻非全然如此。」
Thumbnail
—「在美國, 沒有犯錯的權利。」 —「警察應該是安全與保護的象徵, 但在我的幼年卻非全然如此。」
Thumbnail
鑰匙串,代表著個人隱私的那面,而綁在上頭的彩帶則代表著社會的模樣。 我們總是認為事事都要公平,從出生到成長,認為著一切都應該是要平等的,而希望降臨在每個人身上所擁有的資源、機會也是一樣的。 總是希望著,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現象可以改善,希望著一切不公平的事物得已得到平衡, 可是我們對於平等又做了什麼樣子
Thumbnail
鑰匙串,代表著個人隱私的那面,而綁在上頭的彩帶則代表著社會的模樣。 我們總是認為事事都要公平,從出生到成長,認為著一切都應該是要平等的,而希望降臨在每個人身上所擁有的資源、機會也是一樣的。 總是希望著,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現象可以改善,希望著一切不公平的事物得已得到平衡, 可是我們對於平等又做了什麼樣子
Thumbnail
大多數法國人都認為身分認同,指的不是你來自哪裡?或是你的膚色、血統,而是表現在相同的語言、認同的文化信念以及價值觀上
Thumbnail
大多數法國人都認為身分認同,指的不是你來自哪裡?或是你的膚色、血統,而是表現在相同的語言、認同的文化信念以及價值觀上
Thumbnail
導演 Ava DuVernay 改編「中央公園五罪犯」(The Central Park Five)事件的 Netflix 迷你影集《別人眼中的我們》(When They See Us)明天上線,今天先來介紹這部由她導演、同樣為 Netflix 發行的 2016 年紀錄片。
Thumbnail
導演 Ava DuVernay 改編「中央公園五罪犯」(The Central Park Five)事件的 Netflix 迷你影集《別人眼中的我們》(When They See Us)明天上線,今天先來介紹這部由她導演、同樣為 Netflix 發行的 2016 年紀錄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