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者蝙蝠俠:三個願望一次滿足

忍者蝙蝠俠:三個願望一次滿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Batman Ninja, what if Batman was created by Japanese?

❤ 共賞影友:設計師、喜歡動漫、喜歡環太平洋、喜歡動作片、會喊WTF

看這部片的過程中,共賞影友很可能會發出聲音(至少跟我一起看的兩個人和我自己都發出了聲音),怕干擾的人可以選擇自己看。

先說,這是爽片。因為劇情或角色深度喜歡 TDK 的人,請不要把它當蝙蝠俠電影看。劇情一句話說完,就是蝙蝠俠穿越劇,時間地點在日本戰國時代。

首先推薦所有設計師朋友都去看這部片,如果可以,看幕後花絮。角色設計師岡崎能士同時也是 Afro Samurai 的作者。這部片的人物造型非常強,把所謂「東西融合」這種執行上難度超高的設計做到令人驚豔的程度。絕對不會有洋娃娃穿和服的違和感,而是這些角色的每個鏡頭都像是這樣穿才有最佳視覺效果的戲服設計。

再來,喜歡鋼彈、喜歡環太平洋、喜歡哥吉拉,甚至喜歡航海王和火影忍者的人,這部片有非常令人滿足的設定和場面,打群架的場景數量遠勝過平時孤獨面對世界的蝙蝠俠。也是有單人對戰的動作場面,而且動作設計還不錯。

最後,對於喜歡蝙蝠俠系列故事的人,雖然這次從腳本到視覺都是純日系風格,完全不是一貫的高智慧寂寞英雄路線,但當成蝙蝠俠個人的無限之戰,其實也說得通,特別適合布魯斯偉恩迷重溫舊夢。

這部電影說穿了,就是動畫功力高強的日本製作公司取得 DC 版權,想盡辦法玩透蝙蝠俠在日式動畫中的一百種可能性。風格是純日式的,連角色戰鬥變身時絕對不會有人發動攻擊,都跟美少女戰士如出一轍。但是日式風格純粹而強烈地貫串其中,連分鏡都是日式動畫手法,讓我非常感動。蝙蝠俠在 DC手上打不破的陰鬱規格,被日本人一搞,就開啟了五百種新的表現形態。

除了單單為了美術就值得看這部片兩遍,從字幕到街道上的字樣,能讀漢字的你我,挺容易會心一笑。

avatar-img
麟左馬騳驫
283會員
244內容數
麟左馬,旅美台灣小說家,主要寫科幻跟推理。已出版作品裡最滿意的是《搏落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麟左馬騳驫 的其他內容
可能是最好的超級英雄電影。如果對超級英雄的期待不是讓他們做你做不到的事,來滿足你的幻想,只是基於對超級英雄的角色喜愛或期待,這是一個絕無僅有的超級英雄故事,真的以超級英雄為主角,而不是以腎上腺素為主角。
這部 2009 年的電影,是導演戴立忍無意間讀到報上的一則新聞後,以社會版上小小一塊版面發展出的 92 分鐘故事。個人最喜歡的台灣電影之一。
電影的鏡位、轉場、剪接都非常活潑流暢,而且趣味橫生,喜歡電影的人可以看得津津有味。就算對這些手法和技巧沒那麼在意,明快的色調和節奏,彷彿跟主角一起踏著滑板穿梭世界,也是非常愉快的觀影體驗。
這是一部很容易被低估的電影,因為情慾比例偏高,片商一定會以此為賣點,當成古裝三級片推銷。但是美術和劇本其實都很出色。
年輕演員金香起表現不俗。所有她存在的畫面裡,戲幾乎都在她身上。外貌出眾的朱智勳,因為所有畫面都與她共存,幾乎無法被看見。這個情況在她出演 눈길 (中譯:雪路/雪地裡的擁抱)這部慰安婦電影時,也明顯把外貌出眾的長腿美少女金賽綸吃掉。那時她不過十四歲。為了金香起,還是值得看這部電影。
再見瓦城出師不利,叫好不叫座,成為票房遺珠。除了檔期被夾殺得厲害,以台灣演員和製作團隊拍攝的東南亞故事,不討好、不容易切中市場的動脈。但這是好電影,有三個令人動容的好處:
可能是最好的超級英雄電影。如果對超級英雄的期待不是讓他們做你做不到的事,來滿足你的幻想,只是基於對超級英雄的角色喜愛或期待,這是一個絕無僅有的超級英雄故事,真的以超級英雄為主角,而不是以腎上腺素為主角。
這部 2009 年的電影,是導演戴立忍無意間讀到報上的一則新聞後,以社會版上小小一塊版面發展出的 92 分鐘故事。個人最喜歡的台灣電影之一。
電影的鏡位、轉場、剪接都非常活潑流暢,而且趣味橫生,喜歡電影的人可以看得津津有味。就算對這些手法和技巧沒那麼在意,明快的色調和節奏,彷彿跟主角一起踏著滑板穿梭世界,也是非常愉快的觀影體驗。
這是一部很容易被低估的電影,因為情慾比例偏高,片商一定會以此為賣點,當成古裝三級片推銷。但是美術和劇本其實都很出色。
年輕演員金香起表現不俗。所有她存在的畫面裡,戲幾乎都在她身上。外貌出眾的朱智勳,因為所有畫面都與她共存,幾乎無法被看見。這個情況在她出演 눈길 (中譯:雪路/雪地裡的擁抱)這部慰安婦電影時,也明顯把外貌出眾的長腿美少女金賽綸吃掉。那時她不過十四歲。為了金香起,還是值得看這部電影。
再見瓦城出師不利,叫好不叫座,成為票房遺珠。除了檔期被夾殺得厲害,以台灣演員和製作團隊拍攝的東南亞故事,不討好、不容易切中市場的動脈。但這是好電影,有三個令人動容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