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同學麥娜絲|無奈總是常有時,還活著就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大佛普拉斯》後,我很怕看完片又是無限的惆悵感。
果然黃信堯導演不會讓我(你)失望。

(雷)
導演很實在(壞),用一個同學的平視視角,帶領我們走過四種平凡又催悲人生,這樣的人生不是有什麼高低起伏,而是千辛萬苦的冒出頭的綠芽,卻一腳被人生踩扁。什麼是甜頭?都還沒嚐過不知道味道。

在我差點相信還是有好事的時候。 導演又把我推下去,推到一個沒有底的懸崖,醒來的時候,覺得不能接受的結束。
「現實」就是一點餘地都留不給你,把導演都氣到進電影打人的那種氣憤。但來不及難過,你又會開始被角色給逗樂。
我曾出現過一種情緒,發生在別人身上的悲慘,我會覺得很痛苦。
不是想自命清高,而是怪現實怪生命怪老天爺的那種氣。

有時候現實就是難,要不你就關掉、要不你就會出來打爆一場然後崩潰,打氣力耗盡,也只能關掉。關掉還是要活著,只是常常有人會不小心把靈魂關起來了。
所以,我可以理解為什麼導演要安排自己氣到跑進鏡頭打人。

永遠替人著想的同學,不曾有怨懟單純有義氣,沒有好下場。
不得志的導演同學,找到一線生機,抓緊機會出軌、掌權。
生命中擁有唯一(女神)信仰的同學。看見他的女神落入凡間的難受。
認真很認真也只能認真,卻像是在泥沼裡越用力陷越深的同學。
從左至右:罐頭、電風、吳銘添、閉結
四個角色隱喻了滿多能不小心對號入座的特質,沒做過什麼壞事,也沒什麼功績,在路上你不會注意他,就算在臉書上,他們可能也是被演算法略過的那群人。
這次不談親情、友情,聚光燈照在這些比重平均的角色上。
委屈,通常是自己的感受。但大部分,在實際發生事情的人物們,甚至連思考自己委不委屈的時間都沒有。叼根菸說著,啊人生不就都這樣,混口飯吃而已?然後繼續埋首維持生活。
黃信堯:現實的殘酷,往往是最溫暖的體貼,換來世間的無情。
道盡現實白話文,我想不只是五六年級生的語言,這也是七年級生的感觸。
「很多人工作一輩子,也買不起一間房子」、「身為一個新人,最重要的就是要聽」、「我做任何事情都很認真,但任何事情都不如意」、「公司看的不是你工作效率,是你加班的時數夠不夠多」
五六年級的男子,往前看似乎看見人生終點了,不情願又怎樣。不可能努力不往前,還活著,不然怎麼辦呢?
溫溫凱/地下電影專訪問導演:
聊完創作、談完核心,訪問最後我問啊堯期許《同學麥娜絲》對台灣觀眾帶來什麼影響嗎?黃信堯搔搔頭,用他一慣冷靜的口吻說:「希望觀眾會喜歡,但反正電影看完也不會改變人生,一覺醒來能去上班就好,繼續活著就好。」
可能有一天我們都會明白「活著就好」不是生活的最低標,而是一個中心思想,大道至簡,不必追求大富大貴,都平安,偶爾還能讓自己開心一下,還活著就好。

因為導演知道光是「活著」就已經很辛苦了,這是他的溫柔。
鄭人碩飾演的電風
日子推著你走,你也就接受了。主管說著要共體時艱,你也能接受了。以為這是一種體貼,卻是對自己的殘忍。
先說電風吧,這樣的角色也許我們都有擔任過吧,到底是做人重要還是做事重要?你明明是知道的吧,只是不想承認而已。對於個人感受的不如意,也會擔心未來,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快樂模組,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沒想到加入了一個意外老婆,還沒想到要怎麼照顧人家,一轉眼已經舉辦婚禮了。

他是負責的人,但卻是充滿惆悵的負責。他說著,對方很好,但卻覺得自己何德何能給別人幸福呢?想著這件事情的同時,他早就成了人父了。
罐頭
人生就是活著就好,看看成人片擁有著自己的幻想,何妨?遇見暗戀20年的女神落入人間,像是自己打造的城堡被挖空一樣。不是誰的錯,最後的自尊卻像是被偷走了,而且,再也找不回來了。
這是罐頭。罐頭做什麼都沒差,看似瀟灑走一回,沒事就想開小姐,傻直的做什麼工作也不會有怨言,其實好像有點夢想的,但也無力去實踐了吧。
看似最輕浮的吳銘添,當導演似乎也不上心,對於技術面,還需要自己的朋友罐頭指導,成了委員的棋子,卻當得稱職,也知道怎麼在這個環境生存。頭洗下去了,不然呢?只可憐了多年在家守候他的妻子,幸好妻子也不是省油的燈。
我只是順著生命走,我哪有錯?我很忙錯過很多事情,我也沒有錯。別人勾引我,我跟她上床錯了嗎?
劉冠廷飾演閉結
閉結是我最喜歡的角色。善良、替他人著想,雖然天生結巴但卻依然樂觀,世界很小,但懂得照顧身邊每一個人。殘忍又現實,看似最明亮的角色,卻是用這樣的方式收場,多現實啊,來不及反應,事情就來了。
有時候現實就是讓你來不及哭,事情就發生了。在這個時空裡,也由不得你的接受不接受,來了就來了吧。啊,真惆悵。
看似人人都是配角的一部電影,就想你我一樣,我們只是別人眼中的配角。你的努力活著,如果有一天走了,別人也只能送送你,上上香,人們會遺忘的。
所以不如活得任性一點吧,不管了,活著就好,對吧。
離開戲院時,我跟朋友說著,現在我們三十歲,如果四十歲來看的心情會是什麼呢。這樣殘酷的點出自己世代面對的,或許是40世代每個人都要面對的事情。

你一直以為,未來,應該會,一片光明。
原來,到最後未來總是殘酷地告訴你,就是這樣了,一翻兩瞪眼。
不是你想像的,有車有房有伴的天天開心時光。
我們能做的就是 不 要 管 別 人 。不管活到40歲、50歲、60歲,都一樣,辛苦了,活著就好,也希望我們能感受到,活著真好。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8會員
77內容數
出社會後,跟書越來越有交集,熱愛埋沒在書海裡,跟書越靠近越覺得心很平靜,似乎稍微跟世界接軌,從外往內,希望能寫更多心得分享給大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是凱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所有的優秀者都在讓我責怪自己,為什麼我沒有辦法成為他們。從沒有過到成為誰的我,瞬間轉化到,為什麼我誰都不能成為。 這個心情是高度落差的。從零參考答案到爆炸性的參考答案。 突然間我想成為每個人,那時候的我,不斷的向外找答案,每個優秀的人們,似乎都擁有著最高的智商、最美的外表、最稱羨的職業,他們是那
想像你是一股意識 你是飄在空氣中的21克靈魂 想像你是樹 想像你是風 想像你是鳥 想像你是貓 想像你是烏龜 想像你是海豚 然後 想得過程,你正在曬著太陽 你覺得陽光很和緩、微風徐徐 想像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接觸 想像這個生命與這個世界互動的方式 想像你被撫摸 想像你被經過 想像你被餵食
看了那麼多溝通、心理學的書後,我開始觀察自己的溝通日常。 有個奇妙的小發現,我開始還算能接受「衝突」發生,不是因為我很享受跟別人吵架或是有情緒上的糾葛,當下是很不舒服,但我開始運用了表達感受與需求的學習,從中也自己設定了一些跟比較親密的朋友的問題,作為雙方的回答,就像是有個無形的諮商師在引導我一樣。
網路世代貼標籤成了一種習性 在跟朋友聊天時,我發現一件事情,雖然我們嘴裡偶爾提醒著對方「你幹嘛亂貼標籤」。你有沒有發現事實是,其實我們都在用這貼標籤來定義別人與自己。 我回憶了貼標籤這個詞彙怎麼來的,我的直覺來自Instagram推出Hushtag後,我們快速的為事件分類,讓他人容易理解,照片中的狀
世界是有秩序的 萬物是規矩的 看似凌亂則有序 它們用一種無聲的方式流動 我們發現數學是用來證明祢 數學像是大自然的編碼 像詩一樣 緩緩地解讀出你的美 生命、物質的世界早就被編碼 無處不在 被隱形的棋盤、盤根的網 無限延伸的碎形理論 每個造物都有其無限切割的本質 所謂碎形 我被造,我擁有身體、大腦、靈
這部紀錄片的導演是Jeff Orlowski,他在大學時代就認識紀錄片的關鍵人物 Tristan Harris。他看到Tristan轉發的貼文資訊,開始有意識地思考這個上癮議題,因此開始了這部片的動機。
所有的優秀者都在讓我責怪自己,為什麼我沒有辦法成為他們。從沒有過到成為誰的我,瞬間轉化到,為什麼我誰都不能成為。 這個心情是高度落差的。從零參考答案到爆炸性的參考答案。 突然間我想成為每個人,那時候的我,不斷的向外找答案,每個優秀的人們,似乎都擁有著最高的智商、最美的外表、最稱羨的職業,他們是那
想像你是一股意識 你是飄在空氣中的21克靈魂 想像你是樹 想像你是風 想像你是鳥 想像你是貓 想像你是烏龜 想像你是海豚 然後 想得過程,你正在曬著太陽 你覺得陽光很和緩、微風徐徐 想像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接觸 想像這個生命與這個世界互動的方式 想像你被撫摸 想像你被經過 想像你被餵食
看了那麼多溝通、心理學的書後,我開始觀察自己的溝通日常。 有個奇妙的小發現,我開始還算能接受「衝突」發生,不是因為我很享受跟別人吵架或是有情緒上的糾葛,當下是很不舒服,但我開始運用了表達感受與需求的學習,從中也自己設定了一些跟比較親密的朋友的問題,作為雙方的回答,就像是有個無形的諮商師在引導我一樣。
網路世代貼標籤成了一種習性 在跟朋友聊天時,我發現一件事情,雖然我們嘴裡偶爾提醒著對方「你幹嘛亂貼標籤」。你有沒有發現事實是,其實我們都在用這貼標籤來定義別人與自己。 我回憶了貼標籤這個詞彙怎麼來的,我的直覺來自Instagram推出Hushtag後,我們快速的為事件分類,讓他人容易理解,照片中的狀
世界是有秩序的 萬物是規矩的 看似凌亂則有序 它們用一種無聲的方式流動 我們發現數學是用來證明祢 數學像是大自然的編碼 像詩一樣 緩緩地解讀出你的美 生命、物質的世界早就被編碼 無處不在 被隱形的棋盤、盤根的網 無限延伸的碎形理論 每個造物都有其無限切割的本質 所謂碎形 我被造,我擁有身體、大腦、靈
這部紀錄片的導演是Jeff Orlowski,他在大學時代就認識紀錄片的關鍵人物 Tristan Harris。他看到Tristan轉發的貼文資訊,開始有意識地思考這個上癮議題,因此開始了這部片的動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綠光劇團的「台灣文學劇場」,一直是我的心頭好,去年改編小說家鄭清文的作品《清明時節》,尤其難忘金鐘視帝游安順的演出。游安順飾演看似內斂的已婚中年男子,實則內心藏著一座一觸即發的火山,當他發現自己承擔不了責任,也無法一輩子在美夢之中,選擇讓自己消融在自造的岩漿之中再無法返還。游安順的精彩,在於明明不是
Thumbnail
《三流之路》裡頭,沒有什麼大起大落的情節,只有你我熟悉的日常:面試屢屢受挫、面對愛情的受傷、理想與現實的掙扎、被金錢困擾地喘不過氣……活在如此現實的殘酷現狀之中,如果「驚奇四傻瓜」沒有彼此的陪伴,相信他們沒辦法度過一次又一次的難關,而這也是讓我如此深愛這部劇的理由——堅韌生命力的展現。
Thumbnail
  《不夠善良的我們》是最近幾天開始播放的台灣影集,共八集。我至今透過網路的串流斷斷續續地看完了六集。第一集像個跑馬燈,播放著馬不停蹄的生活,出生、求學、結婚、生子、養育孩子、旅遊的開心、學習的成就、照顧年邁的爸媽、最後離去。人生之中有好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完成,都會經歷許多的痛苦,而痛苦過後會有稍
Thumbnail
在觀看故事或電影時,我們經常將自己想像成主角,但事實上我們更可能是身邊的配角或其他人。
Thumbnail
當我在欣賞《大佛普拉斯》這部電影時,我會引用三島由紀夫形容他閱讀太宰治作品的感受:一種「生理性的抵抗」。當我看見了社會的黑暗、人性的墮落,以及小人物的無奈與困難,然而戲外的我什麼事都做不了,只能持續做一個旁觀者,眼睜睜地看著這部悲劇上演,任由自己的意志無限下沉。
Thumbnail
它必須是短暫的,如同末日裡燃燒綻放的生命;它必須被見證,因為痛苦是那麼的真實,生命卻又那麼虛幻。這中間發生了什麼、乃至結果如何,其實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為了生存、為了理想付出所有,沒有太多思考和辯證,沒有精心設計的對策,也許太過單純、乏善可陳──但他們已經付出一切。
Thumbnail
「你叫我不要放棄,繼續生活下去,但我不行。你知道我活得很辛苦嗎?」-- 《富都青年,阿邦》
Thumbnail
《怒嗆人生》這樣的譯名、脫口秀演員黃艾莉,彷彿很好笑,實則令人悲愴。所有角色的苦悶、嫉妒,與那股如鯁在喉難以解釋的衝動:「去傷害他人,去自私,因為過得好辛苦。」你都懂。誰沒有生活中某個時刻,你想要敗德,想要控制,想要解放及坦誠,想要「做自己」,縱使你也曉得事情會因此變得很糟。 也許那更爽,不是嗎?
Thumbnail
電影「終極追殺令」裡瑪蒂達問:「人生總是這麼苦,還是只有童年如此?」       萊昂:「總是這樣。」   很多年前,作家張愛玲接受某個採訪時曾說:「人生是在追求一種滿足,雖然往往是樂不抵苦的!」   我不太清楚張愛玲說這話的背景,但是卻讓我想到鹿橋所著未央歌書中女主角藺燕梅的話:「人生實在甜
Thumbnail
寫了太多怕劇透 所以這次只寫 電影教我的五件事: 1.吳慷仁果然是名不虛傳的最佳男主角XD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綠光劇團的「台灣文學劇場」,一直是我的心頭好,去年改編小說家鄭清文的作品《清明時節》,尤其難忘金鐘視帝游安順的演出。游安順飾演看似內斂的已婚中年男子,實則內心藏著一座一觸即發的火山,當他發現自己承擔不了責任,也無法一輩子在美夢之中,選擇讓自己消融在自造的岩漿之中再無法返還。游安順的精彩,在於明明不是
Thumbnail
《三流之路》裡頭,沒有什麼大起大落的情節,只有你我熟悉的日常:面試屢屢受挫、面對愛情的受傷、理想與現實的掙扎、被金錢困擾地喘不過氣……活在如此現實的殘酷現狀之中,如果「驚奇四傻瓜」沒有彼此的陪伴,相信他們沒辦法度過一次又一次的難關,而這也是讓我如此深愛這部劇的理由——堅韌生命力的展現。
Thumbnail
  《不夠善良的我們》是最近幾天開始播放的台灣影集,共八集。我至今透過網路的串流斷斷續續地看完了六集。第一集像個跑馬燈,播放著馬不停蹄的生活,出生、求學、結婚、生子、養育孩子、旅遊的開心、學習的成就、照顧年邁的爸媽、最後離去。人生之中有好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完成,都會經歷許多的痛苦,而痛苦過後會有稍
Thumbnail
在觀看故事或電影時,我們經常將自己想像成主角,但事實上我們更可能是身邊的配角或其他人。
Thumbnail
當我在欣賞《大佛普拉斯》這部電影時,我會引用三島由紀夫形容他閱讀太宰治作品的感受:一種「生理性的抵抗」。當我看見了社會的黑暗、人性的墮落,以及小人物的無奈與困難,然而戲外的我什麼事都做不了,只能持續做一個旁觀者,眼睜睜地看著這部悲劇上演,任由自己的意志無限下沉。
Thumbnail
它必須是短暫的,如同末日裡燃燒綻放的生命;它必須被見證,因為痛苦是那麼的真實,生命卻又那麼虛幻。這中間發生了什麼、乃至結果如何,其實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為了生存、為了理想付出所有,沒有太多思考和辯證,沒有精心設計的對策,也許太過單純、乏善可陳──但他們已經付出一切。
Thumbnail
「你叫我不要放棄,繼續生活下去,但我不行。你知道我活得很辛苦嗎?」-- 《富都青年,阿邦》
Thumbnail
《怒嗆人生》這樣的譯名、脫口秀演員黃艾莉,彷彿很好笑,實則令人悲愴。所有角色的苦悶、嫉妒,與那股如鯁在喉難以解釋的衝動:「去傷害他人,去自私,因為過得好辛苦。」你都懂。誰沒有生活中某個時刻,你想要敗德,想要控制,想要解放及坦誠,想要「做自己」,縱使你也曉得事情會因此變得很糟。 也許那更爽,不是嗎?
Thumbnail
電影「終極追殺令」裡瑪蒂達問:「人生總是這麼苦,還是只有童年如此?」       萊昂:「總是這樣。」   很多年前,作家張愛玲接受某個採訪時曾說:「人生是在追求一種滿足,雖然往往是樂不抵苦的!」   我不太清楚張愛玲說這話的背景,但是卻讓我想到鹿橋所著未央歌書中女主角藺燕梅的話:「人生實在甜
Thumbnail
寫了太多怕劇透 所以這次只寫 電影教我的五件事: 1.吳慷仁果然是名不虛傳的最佳男主角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