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不怕坐板凳-陳奕凡打造獨領風騷的籃球舞台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運動員然後呢 EP4 #陳奕凡
如果今天遇到一個跟國中時期一模一樣的我,我要怎麼教他打籃球?」
就讀高雄師範大學體育系的陳奕凡,其實在大學以前,從來沒有受過正規的籃球訓練。國、高中念的是以升學為重的私立學校,沒有校隊,但校內舉辦的籃球三對三比賽-他想贏-所以他積極的自主訓練,也開啟了這趟熱血的籃球旅程。
陳奕凡高中時奪得三對三籃球賽冠軍

看動漫成痴,畫下自己的訓練故事

陳奕凡說:「我要當這樣的人,你(敵人)來了,我就是要再站起來打倒你」。
那些童年動漫卡通中帶給他的精神-海賊王的魯夫被打爆,後來就變強;七龍珠的悟空被打爆,就進化成超級賽亞人;棒球大聯盟的茂野吾郎,右手廢了就換左手,這些都有著「不服輸」的王道風範-造就如今的奕凡!
陳奕凡的目標很明確-想要上電視打球,於是他選擇加入UBA(大專籃球聯賽)公開一級的強隊-高師太極龜籃球隊。對比高中時期,參加籃球鬥牛比賽是常勝軍,上大學卻只能乾坐冷板凳,他意識到-「在真正最厲害的殿堂裡面,你很普通」,面臨截然不同的舞台,陳奕凡要克服沉重的挫敗感。
幸運的是,奕凡與同是一般生的隊友,一起晨操、練完球再去加練。
陳奕凡與好戰友一同去加練
不是主力的緣故,在移地訓練比賽時,上場時間微乎其微,奕凡和這幾個好戰友想著:別人上場比賽,有練習的機會,但我們卻沒練到。為此,他們比球隊表訂的晨操時間更早起床,在武漢的街頭運球、在大樓的逃生梯衝刺。
記得在金門移地訓練時,那天一樣比別人早起自主練球,沒想到練完後,遇到教練去買早餐,教練還因此唸了球隊一頓,說他們幾個一般生比體保生還積極。想當然爾,鐵定是被其他人嘴砲,也使得他們只能「偷偷地認真」。
陳奕凡在大學時期是防守悍將
極度渴望變強的他,大學四年著迷於籃球技術的鑽研,除了訓練就是打NBA 2K,幾乎是籃球癡的狀態;也因而延畢了一年,補救課業。那年,陳奕凡褪下選手的身分,投入更多心思擔任教練,將所學教給系籃球員。這個決定,讓陳奕凡從此踏上了-與「師範體系」迥然不同的路。

投注曾經的自己,複雜的事情要會簡單說

相較於校隊,大多系籃球員的「身體素質及基本動作」能力懸殊。在甲級球隊中學到的是球隊的體系,陳奕凡察覺-「自己學的不夠幫他們變厲害」。為了各別拉高球員的技能,他開始大量閱讀「肌力體能」與「籃球技術」的書籍及資訊。
不僅獲得全球最大的籃球技術訓練機構-I’m Possible Training(簡稱IPT)訓練師認證,甚至還考取美國肌力與體能協會-私人教練(NSCA-CPT)證照。
陳奕凡獲得I’m Possible Training(簡稱IPT)訓練師認證
「我學了這些東西,不是為了把它弄得很難」,從小功課都是爸爸教的,而陳奕凡最佩服爸爸的就是-將很難的東西講得很簡單:「如果你可以把一個概念用很簡單的方式呈現給別人,就代表你真的懂。」而這句話一直烙印在陳奕凡的心裡。在備課時,陳奕凡投射曾經那個-很喜歡打籃球、但沒有任何基礎的自己,他強調「要用最簡單的方式讓球員了解、並學會」。

Bench Player-從板凳出發,挑戰夢想

將Youtube頻道取名「Benchplayer」(板凳球員)有個很重要的意涵-你要努力變強,否則你只能當板凳球員-甚至沒有上場時間,所以Benchplayer也象徵「挑戰者」-你必須很努力,才有可能挑戰夢想。
在創立頻道之前,陳奕凡從寫部落格開始。
陳奕凡在大學時期執教英語系籃
投入系籃的那年,除了現場教學,他透過部落格,替球員補充籃球知識及觀念。他發現,只有文字和圖片仍然無法「讓球員快速理解」;他開始剪影片,透過影片的方式,球員更容易吸收,也在此時成立頻道。 從團隊傳球、區域聯防,到投籃、進攻步法等個人基本動作,還有籃球員需特別加強的肌力訓練,陳奕凡在Youtube分享五花八門的訓練法。
他說:「很多想學籃球的人,跟我國高中一樣,很有熱情,可是我們沒有資訊和方法。」以此為出發心,陳奕凡吸引到越來越多想學籃球的人訂閱頻道,開始有人問他是否能授課,漸漸發展成一個客源穩定的生存模式。

不當老師,當專屬籃球的訓練師

原以為自己會循規蹈矩-畢業後考試當老師,結果這段教學經歷,反而讓他逐漸找到「夢想」與「現實」之間的平衡。
「一開始不覺得一定要做這件事(籃球訓練師),」他陶醉於-研究技術及教學開發,常常研究一個技術,回過神來已經凌晨兩三點,陳奕凡說,手機裡都是籃球-相片、影片、記事本-一有靈感就記錄下來,在投入教學與鑽研技術的過程-「慢慢地,變成我生活的一部份」。
吸收大量知識的初期,陳奕凡將資訊照單全收。同時具有肌力與體能背景的他,發覺有些籃球技術訓練,不適合馬上教給身體素質尚未健全的球員。
起步時,有很多想法跟知識的碰撞,陳奕凡藉由多重的技術拆解-從初學者應建立的肌力訓練,漸進式引導-進階到高端的技巧練習,且將這段消化知識的過程,透過影片剪輯呈現給觀眾。
訂閱Benchplayer(以下簡稱BP)的粉絲,對於獲取籃球技術的資訊非常強烈。
陳奕凡進行籃球技術訓練教學
裝備豐富的知識,陳奕凡抱著籃球,在畫面中展現「我就是要把你教會」的熱忱、說著簡單明確的指導語,既堅定又專注,一步步取得粉絲信任。而粉絲們覺得「臭味相投」,一傳十、十傳百地分享頻道、累積了一群死忠的客群。
在教系女籃時最讓他印象深刻。有位球員剛加入時很擅長跑步,卻完全不會打籃球,只會追著球跑、用手指彈球,後來比盃賽時,這個球員變成防守的大鎖,還會投外線,最後拿到了冠軍。
在教學生涯中,最讓陳奕凡感到成就的-並非頂尖選手,而是素人球員-將一個完全不會打球的人,練到有模有樣,甚至愛上籃球。

不斷尋找希望,我要站起來打倒你

籃球對陳奕凡而言,是一個媒介。而他經由這個媒介,追尋一個互相碰撞競爭的過程。如同刻在他腦海裡的茂野吾郎(棒球大聯盟主角)-右手廢了就換左手-不斷尋找希望。
短短不到三年,陳奕凡的Youtube頻道訂閱數呈爆炸性成長,至今已十萬粉絲。
「觀眾夠大量的時候,一定不會全部挺你」,開始有不同想法的人會在影片留言發表意見,更甚的是抨擊自己亂教。好勝心極強的他,最苦悶的時刻就是-觀眾不懂他在講什麼。陳奕凡不逃避問題,他立刻蒐集更完備、且支持自己論點的資料,不厭其煩地解釋給粉絲聽。
在這個雙向反饋的過程中-BP不斷給予粉絲新的資訊,而粉絲也積極的互動與討論,陳奕凡認為對彼此皆是良性成長。
陳奕凡進行籃球技術訓練教學
「我不知道(BP)十年後的願景是什麼,」
「但我知道-我現在做這件事很有熱忱、有被需要存在的價值及意義。」
陳奕凡不會停下他的腳步,持續打造他獨一無二的籃球舞台。

9會員
27內容數
🕵🏻‍♀️ ▷ #找到你的光 發自內心欣賞自己,因此真正快樂 ​ ​👟▷ #運動員然後呢 ⊹致力於比運動更真實的故事⊹ ⠀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最大的敵人, 不是老闆昨天早上老闆說, 她並沒有想要找人, 她想要挽回前天, 對我說過的話。 然而辦公室主任麗莎說, 老闆已經上網開始動作了, 意思是, 她的行為永遠不符合她說過的話。 如果不是臉皮夠厚, 自己早就甩門, 拂袖而去, 再也不要回到這個坑人又狗屁倒灶的小地方。 要不是去年被老闆抓包手機簡訊, 被她苦苦哀求留
avatar
張予晴
2021-04-08
副業賺錢【斜槓青年實踐法】:找到天命,再也不怕老闆跑路斜槓、副業、知識變現、不離職斜槓創業? 列出自己的三個標籤 1.身分標籤,從職場、生活、專業三個維度包裝自己的身分標籤; 2.能力標籤,亮相自己身上具備的能力; 3.市場標籤,通過產品連結資源和人脈。
avatar
蜜絲那迪 Ms. naughty
2020-11-27
小朋友不肯坐餐椅怎麼辦? 規劃合理用餐時間 希望孩子坐餐椅,我們先要自己問自己一件事,「我們希望孩子坐餐椅多久?」 大人吃一頓飯的時間大概是30分鐘左右,如果在外面吃一道一道菜上的餐廳大概是一個小時,可是一個小時還包括了大人們彼此的聊天對話,但相對對於對孩子來說,一個小時的時間無法參與大人們的對話只能坐在椅子上吃東西,是
Thumbnail
avatar
祁孝鈞醫師-小森林兒科診所
2020-11-09
檔案16 不敢坐船的單身女子她有一個奇怪的毛病:不敢坐船。不是會暈船,而是懼船,一看到船就覺得頭暈目眩、兩腿發軟、手心冒汗。連在街道上或人家家裡看到船的照片,也會渾身不舒服,常驚恐地連忙避開。   這種毛病為她的日常生活帶來了若干不便與困擾,於是她去尋求精神科醫師的幫助。
Thumbnail
avatar
王溢嘉
2019-12-31
國二日誌 32 已經不必坐在旁邊範奏了2014-2-8 彈奏小奏鳴曲需要教的真的很多,但可以讓孩子自己上路,重要的關鍵在於基礎打的穩不穩。 這週開始進入小奏鳴曲的練習,給第一首新曲子,已經不必坐在旁邊範奏了,他完全可以自己讀譜,自己照練琴的韻律進行。 今天晚上的練琴聲聽起來三連音和16分音符對的還滿準確的,感謝節拍器當了三天老師,我
avatar
Ocarina
2019-12-26
如果你不是老闆,在喊出「不爽不要做」前,可以多想兩秒鐘關於長榮空服員罷工,這次有不少人高喊「支持資方!」「不爽不要做!」但是,如果這個社會文化真的變成了沒有人想爭取權益,大家不滿意勞動條件都只會默默地「不爽不要做」,那麼,這些來自各科系條件不差的人們,離職之後會去哪裡呢?
Thumbnail
avatar
雪羊
2019-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