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就喜歡運動的曾上源,國中加入田徑隊時專攻跳遠,由於教練為舉重專項的教練,在訓練時通常是上午練田徑、下午練舉重,因而接觸「舉重」這項運動。同時參加田徑及舉重比賽的他說:「我田徑的成績不好,市賽都沒辦法得名」,惟舉重練了一年後,國二就可以拼到全國前三名,且在國三時榮獲全國冠軍。
「我本身高、不是很大隻,條件看起來就不像(練)舉重」,聽到曾上源要練舉重,身邊的人都對他說:你練這個不會有前途。但他反思教練對他說-練舉重不但可以得名,還能申請獎金-考量自己目前的優勢,便毅然決然在升學時選擇有舉重隊的高中就讀。曾上源當時想要證明自己,在高一就獲得全國前三名,他從五十幾公斤,練到七十幾公斤,更在高三時拼到全國冠軍。
田徑是運動之母,而舉重就是運動之父
由於爸媽不在身邊,求學階段都是教練帶他長大的,田徑與舉重-猶如曾上源的父母-賦予他生存的能力。在八十五年區運會(現為全國運動會)奪得第四量級金牌後,則因腰傷終止訓練,畢業後選擇服兵役,退出選手之路。但讓他重拾練舉重的笑容-是當兵期間把傷養好,退伍後在健身房工作時-他找到適合自己的訓練模式,成績反而比以往更好。
民國九〇年代,健身風氣低迷,民眾對於運動存有-為什麼要花錢去健身?-的心態,大型連鎖健身房陸續倒閉,也迫使曾上源思考「這份工作的前景為何?」,他重新拿起書本,考學士後並修習教育學程,開啟他的流浪教師之路。想當正式老師,必須先修完教育學分、並取得實習合格後,通過教師資格檢定考,才獲得教師證,但這僅能稱為「準教師」;取得教師證後,才有報考教師甄試的資格,通過「教師甄試」的「筆試」與「面試、試教」兩個階段,並經過學校錄取後,才能成為「正式教師」。
那時仍是舊制,曾上源一邊讀學程修教育學分、一邊擔任代理老師,實習結束後,他說拼死拼活讀書考兩年才通過檢定考,拿到教師證後,因教甄考不上一直在流浪,「流浪過,覺得找不到目標,而且一直一直考不上,也很失志」,流浪的這十年,他毫無目標,每天等下班、等放假,每年都要煩惱下一餐在哪裡,更懷疑自己堅持當老師對嗎?
在哪裡跌倒,哪裡就有寶藏
有著不被環境打敗、凡事自己承擔的成長歷練,104年時,曾上源看到東原國中開了舉重教練的職缺,他想了想最壞的打算:如果當教練挑戰失敗的話,再回去當老師就好啦。雖然薪水比當老師還少,但他想換個環境,也想挑戰自己的能力,便果斷的報考,一考上,就是七個年頭。
110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簡稱全中運),台南市立東原國中及國立白河商工-由曾上源成立的原力舉重隊-在舉重項目榮獲三金三銀一銅的佳績,國男、高女組雙獲團體季軍,三位選手創下三項大會紀錄,兩項改寫全國青少女紀錄。看到這裡,你可能很疑惑:「為什麼要加上白河商工的成績呢?」
到職東原國中後,他開始思考「如何延續選手的運動生涯?」他回顧以前學生時期,從國中、高中到大學,只要畢業就是換新的環境,若是仿效完全中學的型態,讓選手能無後顧之憂,不僅在這六年專心訓練,還能將選手留在本地長期栽培,政府也會挹注更多資源。因此,考量學費及通勤,他選擇鄰近的國立學校-白河商工,讓孩子讀完國中後還能銜續下個階段,擁有一個完整的體系及穩定的資源。
這不是身體要打的仗,而是心靈的掙扎
「舉重是一個很有挑戰性的運動,你要看著一個小朋友,從無到有、從不會得名到會得名,這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而且每個小朋友的身體素質是不一樣的,那你怎麼找到他的定位,給他目標,讓他一步一步成長?怎麼讓他挑戰更高的殿堂?這個就已經讓你學都學不完!等到他可以跟人家競爭,甚至是得到他該有的名次,這就是讓我不斷有活力的地方。」從105年全中運獲一金一銅,到107年全中運奪得一金一銀二銅,再到110年全中運的三金三銀一銅,曾上源用他最極致的熱情,將不可能化為可能。
舉重運動起源於人類的求生與生活,而這些練舉重的孩子,也透過自己的「力量」翻轉人生。「我們招舉重,老實講,都是家境不好的,他才有可能會來,家境好的幾乎都不會來,都不會讓小孩子吃苦,我們只能找一些弱勢的,幫他養小孩子」。相較於可看性較高的球類運動,「舉重長不高」的舊觀念,導致舉重運動在招生上非常艱辛,「我們不會叫小朋友花錢,只要你願意練舉重,你就有機會贏得獎金」。
由於選材的需求大於供給,曾上源秉持著有教無類的態度-只要有一個孩子願意練,多遠他都願意過去登門拜訪。訪談當天,我一踏入舉重練習教室,最吸睛的莫過一位四肢細瘦的女孩,她的大腿大概只比槓鈴粗一些,「她剛來的時候才二十四公斤,現在已經吃到二十八公斤了!」,舉著跟她差不多體重的重量,只見她眼中寫著「無懼」。曾上源給人一種安全感-他讓每個孩子有信心做完動作-「啪!」一聲,瞬間身體就承載所有重量-槓鈴穩穩地在他們頭上。在他手中的孩子,每一個都是從瘦瘦小小,練到有稜有角-他幫助選手找到自己最大效能的動力鏈。
真正的快樂來自追逐,而非獲得
孕育夢想永遠是實現的第一步。「找資源是最辛苦的,沒有資源,比賽錢哪裡來?吃飯錢哪裡來?」剛開始,曾上源自己開車載孩子去比賽,甚至旅館一間兩人房偷偷擠到四個人,透過成績寫計畫爭取經費及獎助金,直到第三年漸漸有贊助商願意支持選手的裝備及營養品。他告訴孩子:「要懂得飲水思源,人家贊助你,是看到你努力,那你今天不努力就什麼都沒有」。
第二步就是堅持到底。「大人出去不想輸,相信小朋友出去也不想要輸」,一年中除了六日,曾上源都住在學校、只放過年三天假,初三便恢復正常訓練,讓孩子們習慣規律的訓練模式。「為了得到更好的成就,就是必須要犧牲一些假期,人家在玩樂,那你就是犧牲,你才有機會去贏別人」。他寒暑假則安排移地訓練,到北中南東各大學走走,讓偏鄉的孩子有機會看看外面的世界,一邊訓練一邊玩樂。
曾上源成立「原力舉重隊」,以東「原」國中的原為根基命名。「我希望多發展幾間學校,讓我帶出來的子弟兵,畢業之後想回來從事教練工作的話,有地方可以發揮」。近幾年,他也積極與鄰近大學商談舉重項目的發展,栽培孩子根留在地,讓臺南的舉重能夠以一條龍的方式,得到最完善的照顧與培訓,建構一個永續經營的體系。
110年對於曾上源是個豐收年,除了全中運戰果豐碩,更獲頒教育部體育署-學校體育傳炬獎-個人教練獎。「我覺得這個獎,是對我這幾年在基層運動努力的一個肯定,並不是終點」,他想帶領選手往更高層級的運動賽事去挑戰,「而目標還沒達成,就是我熱情的泉源」。
偉大的事物往往從小地方開始
-克萊德・布洛林《為什麼贏家不思考》“最燦爛的夢想總會驅策我們幫助別人,而不是自顧自地追求勝利。這並不是說靠別人來實現我們的夢想,而是讓他們的夢想透過我們獲得實現,而我們最後也必然因此受益。”
影響最深的是他的啟蒙教練-廖志明,「他帶我的時候也是二十幾歲,但他現在還在職場上努力,保持一樣的熱忱跟態度」,曾上源認為他從無到有、從培育基層體育到奧運金牌選手,是個很了不起的人生經歷。「我也希望有朝一日往這種地步去努力、去證明自己-你今天把我教出來,我也可以像你一樣到那個地步,這就是一個成就的累積」,他說:「不用刻意想要做什麼,我們每天把本分做好」,希望自己能一步步陪著孩子站上國際。
如今,健身風氣跟以往截然不同,「不管年紀小的、中年到老年人,人體每天要做工,你要靠身體的肌肉跟力量去支撐你的體重。那你的肌力根基怎麼來的?就是要靠重訓去減緩身體的老化」。曾上源發現,有許多人逐漸接受舉重運動,在健身房學習這項技巧。打造一個舞台-讓舉重運動的生態有永續的循環,這也是曾上源最大的目的。
在110年的年底,他舉辦第一屆「素人舉重比賽」,獲得熱烈的迴響。「健身房其實起起落落很多次,每個運動它有高峰期,也有低潮期。我不知道舉重運動到什麼地步會落幕,如果落幕下來,是不是後面從事運動教學的就沒有飯吃了?」曾上源辦理這場比賽,就是為了讓全民接受這項運動,有一個目標來挑戰自己。「跟選手是一樣的,訓練就是為了要挑戰、想要競爭、表現自己。如果辦了運動賽事,他有熱情去參加比賽,他為了要讓自己更好,就會花錢請教練。我們創造一個機會,讓大家都有良性的循環,這是我最大的目的。」
他讓事情看來輕而易舉
第一次跟曾上源老師學舉重時,感覺氣氛很嚴肅,所有人都屏氣凝神的專注在自己的動作上。舉重讓我有種跟投籃相似的感覺-蹲、跳,把力量向上送出,球精準地從籃網落下-如同槓鈴與槓片在頭頂上到達平衡的位置-那是一種力量流暢與控制的感覺,是他讓這件事看來輕而易舉。
無論是曾上源對舉重的熱愛,或是培育選手的旅程,我們都能從中獲得滿滿的慰藉與感動。原本因腰傷而離開舉重,再重新找回練舉重的快樂,歷經不計其數的痛苦挫敗,他仍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堅持著,數年更甚數十年始終如一。這段失而復得的過程,也反映出他最在意和想望的是什麼-每個練舉重的孩子,背後都藏著一段令人心疼的故事,他舉起的不只是硬梆梆的鐵塊,而是生命中最強韌的意志-曾上源賦予孩子們面對逆境的能力,讓他們知道自己具有龐大的潛力。
—亨利・大衛・梭羅《湖濱散記》Henry David Thoreau, Philosopher“一個人只要充滿自信地朝夢想前進,努力過著想像的生活,他將在某一天得到意想不到的成功。”“If one advances confidently in the direction of his dreams, and endeavors to live the life which he has imagined, he will meet with a success unexpected in common h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