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書評】一個人做出版,可能嗎?《圈外編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日前從事編輯工作的時候總想靠著書籍激勵自己,隨意開了個適合編輯閱讀的清單,但始終未能真正執行讀書計畫。辭職後得空終於翻開了這本口袋名單:都築響一《圈外編輯》。

然而,若是你想要從本書獲得一些些關於編輯的「技巧」那真的就誤會大了。

這本書從頭到尾很像是都築響一過去四十年來的編輯回憶錄,他訴說著究竟為何會成為編輯以及成為編輯之後他做過什麼。

但當然前人走過的路總會留下些值得我們後輩學習的地方。

想做就去做 不需要企劃

根據我先前短短五個月以來的編輯經驗,企劃和採訪絕對是身為一位編輯重點的工作的內容。

無論是專題採訪還是深入報導,主管總會要求我們先寫好一份詳盡的企劃,此時身為小小編輯的我們能想到的當然就是靠網路查資料,將可用的資料放置在企劃內。

然而,都築響一卻叫我們千萬不要這麼做,理由很簡單,「如果網路上就查得到資料的內容,就不再有新鮮感」顯然,身為網路原住民的我們早已太依賴用goole大神幫助我們解決各種疑難雜症,但說真的,在網路報導或是在其他媒體上出現過的內容顯然都已經成為「被處理過」的話題。如果此時做企劃還一昧的依賴網路資料是做不出讓人感到有趣的內容的。

都築響一不斷地在本書強調的編輯核心就是:「不要想著讀者,要想如何連自己都會喜歡這本書?」這樣單靠自己的感覺去做書,才有可能做出讓別人也願意閱讀的內容。

既是圈內也是圈外,編輯的圈子哪有那麼複雜?


raw-image

「我永遠都是圈外人,對室內設計圈、藝術圈、音樂圈、文學圈而言,我都是外人。」

這句話道盡都築響一對編輯這份工作的深刻想法。仔細玩味才會驚覺這是濃縮了多少年精華的編輯格言。許多業界人士都很羨慕他可以做自己喜歡的書,但都築響一卻認為做那些書並非是因為自己喜歡才去做,而是因為沒有人做所以才要做。「因為專家不動,所以我才要動起來。」

就是這樣有些傲骨的態度才讓他得以在這動盪的圈子中持續前行。都築響一的行動派性格讓許多非主流的雜誌與著作得已出版。

想聽就來,喜歡就留下

raw-image

隨著新媒體的流行,都築響一開始自己設立電郵雜誌,以訂閱制的方式吸引各個地區的讀者,那些無法出現在主流媒體中的內容才能呈現大眾(佔全世界90%的一般人)真正的生活。都築響一始終認為「藝術品有評價高低、價格高低,但真正的優劣並不存在。」隨便大眾怎麼想,主流如何遷徙。想聽就來,喜歡就留下,不強求讀者反而讓人感到樸實而自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微讀的沙龍
100會員
186內容數
讓閱讀與寫作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己。在漫長的時間裡,做個聰明人
微讀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可以利用財務規劃,促使自己更緩慢的深思熟慮,把錢花在對你最重要的事物上。」
Thumbnail
2025/04/29
「可以利用財務規劃,促使自己更緩慢的深思熟慮,把錢花在對你最重要的事物上。」
Thumbnail
2025/04/22
「清楚表達」永遠都有精益求精的空間,它是一種藝術,而不是科學。」
Thumbnail
2025/04/22
「清楚表達」永遠都有精益求精的空間,它是一種藝術,而不是科學。」
Thumbnail
2025/04/15
「倘若靈魂能共振,只因早是曲中人。」
Thumbnail
2025/04/15
「倘若靈魂能共振,只因早是曲中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都築響一,可說是日本此世代中最具真正獨立精神的自由編輯與文字工作者。 他於七〇年代擔任當時草創的文化雜誌《POPEYE》、《BRUTUS》特約採訪編輯,獨立前往美國等地採訪,引進介紹許多當時主流媒體未關注的當代藝術,也間接替這兩份雜誌打下後來能引領流行文化至今的基礎。 但面對轉為高薪穩定的正職編輯機
Thumbnail
都築響一,可說是日本此世代中最具真正獨立精神的自由編輯與文字工作者。 他於七〇年代擔任當時草創的文化雜誌《POPEYE》、《BRUTUS》特約採訪編輯,獨立前往美國等地採訪,引進介紹許多當時主流媒體未關注的當代藝術,也間接替這兩份雜誌打下後來能引領流行文化至今的基礎。 但面對轉為高薪穩定的正職編輯機
Thumbnail
作者片山一行為什麼寫這本書? 他認為──編輯的職責在做出好書和暢銷書,但如今出版業卻一片混亂,編輯才更應該找出「編輯這一行」的價值與意義。
Thumbnail
作者片山一行為什麼寫這本書? 他認為──編輯的職責在做出好書和暢銷書,但如今出版業卻一片混亂,編輯才更應該找出「編輯這一行」的價值與意義。
Thumbnail
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在於作者片山一行明確定位在談所謂的「商業書」的編輯,並從就是為了「暢銷」的目標而行動,以此為基礎來談所謂的編輯與出版。這自然與所謂的文藝線編輯有所區隔。我自己待的出版社是小型的學術導向出版社,運作模式與工作自然與商業出版社有天壤之別,但依然能感同身受那種「逐利」的出版職場;而就整個
Thumbnail
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在於作者片山一行明確定位在談所謂的「商業書」的編輯,並從就是為了「暢銷」的目標而行動,以此為基礎來談所謂的編輯與出版。這自然與所謂的文藝線編輯有所區隔。我自己待的出版社是小型的學術導向出版社,運作模式與工作自然與商業出版社有天壤之別,但依然能感同身受那種「逐利」的出版職場;而就整個
Thumbnail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我總是忍不住想起以前在做故事開發的那段日子。我始終很難跟別人介紹自己,雖然職稱掛著「編輯」,但做的工作卻不盡然與編製書本有關,著重的反倒是前期的內容開發。
Thumbnail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我總是忍不住想起以前在做故事開發的那段日子。我始終很難跟別人介紹自己,雖然職稱掛著「編輯」,但做的工作卻不盡然與編製書本有關,著重的反倒是前期的內容開發。
Thumbnail
編輯必須具備工匠的自覺 能與社會深入交流,認知自己是在做一件「作品」                       
Thumbnail
編輯必須具備工匠的自覺 能與社會深入交流,認知自己是在做一件「作品」                       
Thumbnail
日前從事編輯工作的時候總想靠著書籍激勵自己,隨意開了個適合編輯閱讀的清單,但始終未能真正執行讀書計畫。辭職後得空終於翻開了這本口袋名單:都築響一《圈外編輯》。 然而,若是你想要從本書獲得一些些關於編輯的「技巧」那真的就誤會大了。 這本書從頭到尾很像是都築響一過去四十年來的編輯回憶錄,他訴說著究竟為
Thumbnail
日前從事編輯工作的時候總想靠著書籍激勵自己,隨意開了個適合編輯閱讀的清單,但始終未能真正執行讀書計畫。辭職後得空終於翻開了這本口袋名單:都築響一《圈外編輯》。 然而,若是你想要從本書獲得一些些關於編輯的「技巧」那真的就誤會大了。 這本書從頭到尾很像是都築響一過去四十年來的編輯回憶錄,他訴說著究竟為
Thumbnail
千萬不要認為這本書只是要給出版界或是編輯圈看的,其實各行業都可能面臨到相同的狀況。都築響一,1956年出生的大叔編輯,看到1976年創刊的日本雜誌《POPEYE》介紹美國滑板的報導而開始進出編輯部,連結起人生和雜誌的緊密關係。
Thumbnail
千萬不要認為這本書只是要給出版界或是編輯圈看的,其實各行業都可能面臨到相同的狀況。都築響一,1956年出生的大叔編輯,看到1976年創刊的日本雜誌《POPEYE》介紹美國滑板的報導而開始進出編輯部,連結起人生和雜誌的緊密關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