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編輯的事說來話:方格子沙龍
161會員
42內容數
Hi!我是M編,編輯的事說來話長站長,現為全職接案編輯。歷年文章散見方格子、Matters以及「出版魯蛇碎碎念」粉專等處。希望透過分享身為出版產業裡小小螺絲的觀點,幫助自己釐清與找出成為一位合格編輯的眉眉角角。歡迎發案!
你可能也想看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作者片山一行為什麼寫這本書?
他認為──編輯的職責在做出好書和暢銷書,但如今出版業卻一片混亂,編輯才更應該找出「編輯這一行」的價值與意義。

作者片山一行為什麼寫這本書?
他認為──編輯的職責在做出好書和暢銷書,但如今出版業卻一片混亂,編輯才更應該找出「編輯這一行」的價值與意義。

「編輯就像捕手。不過,沒有棒球選手那種豪氣,說是整理場地的人還比較貼切。」
「編輯就好比沒有 道具的魔術師,要將人的思想與意識製作成商品」
「編輯是作者與讀者之間的橋梁,所以必須隨時都在思考「讀者想知道什麼?」
熱愛編輯的編輯,無不以各式各樣的比喻來闡述自己的理念與志業。
我們能透過這些形容中得知

「編輯就像捕手。不過,沒有棒球選手那種豪氣,說是整理場地的人還比較貼切。」
「編輯就好比沒有 道具的魔術師,要將人的思想與意識製作成商品」
「編輯是作者與讀者之間的橋梁,所以必須隨時都在思考「讀者想知道什麼?」
熱愛編輯的編輯,無不以各式各樣的比喻來闡述自己的理念與志業。
我們能透過這些形容中得知

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在於作者片山一行明確定位在談所謂的「商業書」的編輯,並從就是為了「暢銷」的目標而行動,以此為基礎來談所謂的編輯與出版。這自然與所謂的文藝線編輯有所區隔。我自己待的出版社是小型的學術導向出版社,運作模式與工作自然與商業出版社有天壤之別,但依然能感同身受那種「逐利」的出版職場;而就整個

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在於作者片山一行明確定位在談所謂的「商業書」的編輯,並從就是為了「暢銷」的目標而行動,以此為基礎來談所謂的編輯與出版。這自然與所謂的文藝線編輯有所區隔。我自己待的出版社是小型的學術導向出版社,運作模式與工作自然與商業出版社有天壤之別,但依然能感同身受那種「逐利」的出版職場;而就整個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我總是忍不住想起以前在做故事開發的那段日子。我始終很難跟別人介紹自己,雖然職稱掛著「編輯」,但做的工作卻不盡然與編製書本有關,著重的反倒是前期的內容開發。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我總是忍不住想起以前在做故事開發的那段日子。我始終很難跟別人介紹自己,雖然職稱掛著「編輯」,但做的工作卻不盡然與編製書本有關,著重的反倒是前期的內容開發。
這本書幫助我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出版」的本質概念,建立對出版社運作模式的了解,理解「編輯」是什麼樣的角色,然後知道我負責的工作事項在整個出版環節的意義與目的(品質要求才能有所依據),還有老闆的指令可能包含哪些考量(考量若合理,做起事會更甘願)。
這本書幫助我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出版」的本質概念,建立對出版社運作模式的了解,理解「編輯」是什麼樣的角色,然後知道我負責的工作事項在整個出版環節的意義與目的(品質要求才能有所依據),還有老闆的指令可能包含哪些考量(考量若合理,做起事會更甘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