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法庭是政變合法性的化妝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泰國軍事政變成為常態,自1932年立憲革命以來發生25次政變,但政變之後的合法性,所依賴是國王的支持與默許,其次使用憲法法庭定奪被政變的執政者或政黨的非法性。

泰國王室就不需要討論,而泰國憲法法庭是1997年金融風暴後設立,憲法法庭原先是由15名成員組成,其中七位是泰國司法部委任,八個人是由參議院委任,2006年拉下塔信(Thaksin Chinnawat)的軍事政變之後,憲法法庭被終止,改以泰國憲法仲裁委員會所取代,其成員九位全部都是由司法部委任。目前法庭的負責人是檢察總長,也是塔信長期的政敵。

如今泰國軍政府總理巴育(Prayut Chan-o-cha)被在野黨檢舉非法住在陸軍的官舍,巴育從政前是陸軍司令,2014年5月發動政變,推翻為泰黨(Pheu Thai Party)總理盈拉(Yingluck Shinawatra)的政府後成為總理,並在2019年的國會選舉後,由國會推舉繼續擔任總理。在野黨為泰黨2020年初檢舉指出,巴育在2014年9月30日卸下陸軍司令職務後,仍然免費住在陸軍的官舍裡,巴育這麼做是違反陸軍的規定,也傷害了他擔任總理的合法性。

泰國憲法法院今天宣布巴育沒有違法,陸軍則解釋巴育居住的館舍在2012年已經從陸軍的宿舍轉型成為招待外賓的館舍,且總理必須住在一個安全受保護的地方。判決結果代表巴育總理寶座非常穩固。

有趣的是,泰國憲法法庭卻曾經拉下三位總理,塔信被政變之後,選舉上台的新總理沙馬·順達衛(Samak Sunthorawet)被檢舉反了憲法中有關內閣成員不准參與商業活動的禁令。判決書稱沙瑪上民營電視台主持烹飪節目,領取出席費,九個人所組成的憲法法庭以六票支持,三票反對,做出沙瑪必須辭職的決定。

繼任者宋才·旺沙瓦(Somchai Wongsawat)是塔信的妹夫,盈拉的姐夫,憲法法庭判決宋才在選舉中賄選,除了必須辭總理以外,更判決連宋才等108位官員五年內不得參政。

盈拉·欽那瓦(Yinglak Chinnawat)在2014年5月7日,泰國憲法法庭認定盈拉違法濫權調動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長,迫令她即時下台。2017年9月27日,泰國最高法院對盈拉「大米瀆職案」宣判,法庭判處盈拉5年有期徒刑。

拉下政敵最有效的工具是憲法法庭,如今反對黨及學生抗議團體,想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如果巴育被拉下來,或許也是目前的學運及泰國政治帶來改變,但如今憲法法庭的判決,恐怕引發另一波的抗議潮。

泰國王室、軍方、憲法法庭三位一體,要經過政變合法取得政權,除了要軍方將領的支持以外,更要王室首肯,也要透過憲法法庭拉下政敵,或保障上位者,憲法法庭成為政變者合法性的化妝師,所以學潮團體們的訴求,巴育下台(終結政變)、修憲及王室改革,其來有自。


巴育的競選看板

巴育的競選看板

盈拉勝選的姿態

盈拉勝選的姿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洪耀南的沙龍
45會員
148內容數
透過新聞事件,了解中國體制的運作,看新聞了解背後的邏輯,有些是千年古中國文化,有些是政治運作的淺規則,更多是意識形態下的中國。
洪耀南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03
在泰國過去二十年中,民主黨與為泰黨之間的激烈鬥爭隨著貝東丹的總理任命和兩黨聯合執政的討論而出現微妙變化。雖然這樣的政治妥協旨在推動國家穩定和發展,但兩黨支持者之間的歷史仇恨和分歧仍然存在。本篇文章將探討這次聯合執政的歷史背景、所面臨的挑戰,以及它對泰國政治未來可能產生的影響。
2024/09/03
在泰國過去二十年中,民主黨與為泰黨之間的激烈鬥爭隨著貝東丹的總理任命和兩黨聯合執政的討論而出現微妙變化。雖然這樣的政治妥協旨在推動國家穩定和發展,但兩黨支持者之間的歷史仇恨和分歧仍然存在。本篇文章將探討這次聯合執政的歷史背景、所面臨的挑戰,以及它對泰國政治未來可能產生的影響。
2024/07/28
本文討論了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的相關民調數據。根據分析,淨喜歡度成為了影響選舉結果的一個關鍵指標。文章持續關注特朗普和拜登的淨喜歡度數據,並進行了相應的分析和比較。
Thumbnail
2024/07/28
本文討論了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的相關民調數據。根據分析,淨喜歡度成為了影響選舉結果的一個關鍵指標。文章持續關注特朗普和拜登的淨喜歡度數據,並進行了相應的分析和比較。
Thumbnail
2024/07/25
2020年美國大選期間,民調結果顯示兩候選人的喜歡度和討厭度,以及淨支持度有明顯差異。資料顯示拜登的負評遠高於正評,而川普的支持度在槍擊案後出現下降。文章分析這些民調資料對兩位候選人勝出的影響。
Thumbnail
2024/07/25
2020年美國大選期間,民調結果顯示兩候選人的喜歡度和討厭度,以及淨支持度有明顯差異。資料顯示拜登的負評遠高於正評,而川普的支持度在槍擊案後出現下降。文章分析這些民調資料對兩位候選人勝出的影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8月14日,泰國前首相賽塔遭憲法法庭解職,眾議院於16日選出同屬為泰黨的貝東塔成為泰國最年輕、同時也是該國第2位女首相。貝東塔更是繼父親戴克辛、姑姑盈拉與盈拉姊夫旺沙瓦後家族中的第4任首相。這一切不只顯示戴克辛的勢力運作,更暗藏泰國三大政黨之間的合縱連橫,以及短期穩定政局背後的暗潮洶湧。
Thumbnail
8月14日,泰國前首相賽塔遭憲法法庭解職,眾議院於16日選出同屬為泰黨的貝東塔成為泰國最年輕、同時也是該國第2位女首相。貝東塔更是繼父親戴克辛、姑姑盈拉與盈拉姊夫旺沙瓦後家族中的第4任首相。這一切不只顯示戴克辛的勢力運作,更暗藏泰國三大政黨之間的合縱連橫,以及短期穩定政局背後的暗潮洶湧。
Thumbnail
泰國政治體系 泰國採用君主立憲制度,即君主(國王)作為國家元首,而政府則由首相領導。泰國憲法確立了分權制度,將政府權力分為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部門。然而,泰國政治在過去幾十年間經歷了多次軍事政變和政治危機,這些事件對泰國政治體系產生了深遠影響。 政府結構 泰國政府的結構包括: 國家元首:目前
Thumbnail
泰國政治體系 泰國採用君主立憲制度,即君主(國王)作為國家元首,而政府則由首相領導。泰國憲法確立了分權制度,將政府權力分為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部門。然而,泰國政治在過去幾十年間經歷了多次軍事政變和政治危機,這些事件對泰國政治體系產生了深遠影響。 政府結構 泰國政府的結構包括: 國家元首:目前
Thumbnail
試著融合臺灣現況、經濟發展與自我的使命,居然發現能一以貫之的邏輯,在無以回報的感激涕零裡,再試著將其分享出來。
Thumbnail
試著融合臺灣現況、經濟發展與自我的使命,居然發現能一以貫之的邏輯,在無以回報的感激涕零裡,再試著將其分享出來。
Thumbnail
2024年6月13日刊出的《時代》雜誌以賴清德總統為封面人物,以「賴清德堅持立場」為題的專訪內容。 《時代》記者問說:「您在就職演說當中也提到,兩岸互不隸屬,這也引起中國的軍事演習,臺灣在野黨有些人認為,這句話其實是打破之前所謂戰略模糊,也影響到兩岸和平與穩定,不知道您對此有什麼樣
Thumbnail
2024年6月13日刊出的《時代》雜誌以賴清德總統為封面人物,以「賴清德堅持立場」為題的專訪內容。 《時代》記者問說:「您在就職演說當中也提到,兩岸互不隸屬,這也引起中國的軍事演習,臺灣在野黨有些人認為,這句話其實是打破之前所謂戰略模糊,也影響到兩岸和平與穩定,不知道您對此有什麼樣
Thumbnail
2024年5月28日,由 ❙國民黨❙ 和 ❙民眾黨❙ 佔多數席位的 ❙立法院❙ 於晚間10時54分三讀通過《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案》的「總統國情報告」、「藐視國會」、「人事同意權」與「調查權與聽證權」等相關條文。 擴權後的立法院變相兼擁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成了架在總統﹑軍政人員,以及全體臺灣人
Thumbnail
2024年5月28日,由 ❙國民黨❙ 和 ❙民眾黨❙ 佔多數席位的 ❙立法院❙ 於晚間10時54分三讀通過《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案》的「總統國情報告」、「藐視國會」、「人事同意權」與「調查權與聽證權」等相關條文。 擴權後的立法院變相兼擁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成了架在總統﹑軍政人員,以及全體臺灣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