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今年最意外的台灣電影《親愛的殺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每次看台灣電影都很難得遇到同樣的共鳴,不是身邊沒人看,就是很難有人能討論,或者只要太偏門的還常因為檔期的關係就錯過想看但沒有看到的電影。這幾年台灣電影都會給我非常意外的驚喜,比如說去年(2019)的《下半場》(我還院線看了兩次、線上看了一次)、前年(2018)的《狂徒》,以及今年的《親愛的殺手》,都會讓我有撿到寶的感覺,為了撿這種寶,我願意給每一部我不確定好不好看的片子,一場電影票的錢!

拜疫情所賜,連雜誌都做起「瘋台灣電影」的主題(明明就很多很好看,而且會有人去看),不知道是不是《親愛的殺手》的情慾戲太多,連youtube都一大堆假片源,還被安排在大廳,而且人數幾乎是小廳的滿場,讓我在心中驚呼了一下!

台灣電影是這樣,沒有話題的沒人要看、劇情太悶的沒有人要看、沒有爆點的沒有人要看、議題太偏門太嚴肅通通沒人要看。可以說是沒有「大眾」這回事,在各種外片夾擊的時候,台灣電影就是小眾,像《親愛的殺手》這種更是極小眾的小眾!

以往總是讚歎著韓國電影不避諱性、暴力這種題材裡的裸露、見血的畫面,《親愛的殺手》大概滿足了我這部分「對於現實就應該直視,不要以為閃開就沒發生」的觀影期待,如同今年另一部電影《無聲》,很多毫無避諱的場面,都讓人看得過癮,也許不完全是現實的百分之百呈現,但至少不閃避就足以衝撞出觀眾對現實狀態的反思。

現實是殘酷的,電影裡的六和泡麵一個身體障礙在生活中受到絕對的限制,不論是生活上、精神上、肉體上,都被限縮在那張輪椅和動彈不得的人生;一個因為照顧精障母親而壓縮自己的人生,在依存關係中不斷地被掠奪,從性的強暴到遺忘自我的生存,同樣是動彈不得無法解脫。

我原以為這部電影就這麼灰暗下去,直到六和泡麵相遇、相識,互相取暖和依靠,腦袋像被敲了一下:「對啊!這樣被擠壓的人生,一定還有一部分是期待、渴望有那麼一種時刻,是可以暫時忘憂的笑著,與旁人一起玩樂,也一起抵擋生命中自己難以跨越的痛苦!」(這應該是導演最後想要說的事。)

這部電影不只是六和泡麵,一個被困在身體,一個被困在現實。六的父親被困在懊悔,泡麵的母親被困在精神障礙,而那個看起來是這部電影裡最該死的保全也同樣被困在現實對於性和愛的生活中。他們有人想掙脫,有人是連「掙扎」的念頭都不會有(不曾有/沒有能力有)。

如果你是一個長期活在飽受性暴力和精神暴力之下的人,你可以聘請一個殺手幫你殺人,你會殺掉誰?劇本沒有給出這個「最想殺害的人」的答案,但卻精準安排讓兩個暴力形成的原因在一瞬間都消失了,於是明天就成為一種可被期待的未來,但要用什麼樣的心情期待?像是六的父親想要了結六的一生,失手後的那抺微笑嗎?

非常喜歡邱志偉那個保全的角色,他怎麼可以演得這麼猥䙝?骯髒得那麼自然、徹底!他的角色設定根本就準確的把「現實」從他的角色毫不保留地發揮到極致。你可以跟它親近、你可以依賴那些安全的事物、你可以妥協、你可以逃跑、你可以用力反擊,但不可避的即是,你永遠都必須回頭面對它,只看以什麼姿態去面對!

也當然,要大大讚揚一下黃采儀那些三字經實在太到位了。(是說,為什麼這部電影不用台語發音呢?我想那味道會更對味。)

唯一一點比較弱的部分是最後的結尾,收得太夢幻了一點。那個「期待明天」有點多,如果能停在六的父親那抹微笑、六被帶走的那一場,會比後面加了對明天的期待好很多(或者收在字幕就好)。「明天」不能期待嗎?可以的。但明天,通常不會是「太美好」的那一種,可能只是更平淡無奇、索然無味的,那麼「明天」就不值得被期待了嗎?(還是可以的嘛!)

很意外的一部電影,很喜歡!有時候台灣電影不被愛,是因為說了太多平淡無奇的日常,但有時候,正因為從這樣的平淡無奇裡,發現自己的平淡無奇被看見的時候,也會有一種「啊!有人看見了呢!」的那種被同理的心情。換個角度看台灣電影,你會發現有些你被寫在電影裡!然後喜愛它!電影還在院線,希望可以多留一點時間讓更多人看到!

《親愛的殺手》Be Alive Just Like You/2020
導演/編劇:賴孟傑
演員:鄭人碩、邱偲琹、邱志偉、喜翔、黃采儀

圖片來源:台灣電影網

看完的可以聽這一集podcas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換日線的沙龍
16.7K會員
883內容數
自由工作者、上班族究竟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來看線線怎麼說;業餘的時候,也來跟線線一起看劇看電影及看書;有空的話一起來學做出版、編輯和電子書吧!
換日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29
《女孩上場2》給打過籃球的女生、還在打籃球的女生、熱愛籃球的女生,非常大的想像空間與對未來的期許,或者在戲劇上、在運動的選項裡,告訴觀眾在這些領域裡終須有女性的一席之地!
Thumbnail
2024/11/29
《女孩上場2》給打過籃球的女生、還在打籃球的女生、熱愛籃球的女生,非常大的想像空間與對未來的期許,或者在戲劇上、在運動的選項裡,告訴觀眾在這些領域裡終須有女性的一席之地!
Thumbnail
2024/10/16
故事最後,編劇還是留了個溫柔的結局,但我還是選擇相信它就是一場表演!因為在現實的人生中,真正反轉的人生少,故態復萌的例子比比皆是!這也許是我人到中年,對於溫暖或溫柔的情境比較不抱持期待吧!
Thumbnail
2024/10/16
故事最後,編劇還是留了個溫柔的結局,但我還是選擇相信它就是一場表演!因為在現實的人生中,真正反轉的人生少,故態復萌的例子比比皆是!這也許是我人到中年,對於溫暖或溫柔的情境比較不抱持期待吧!
Thumbnail
2024/09/03
從打壓女性到男性的變裝,電影最後回到了「我」這個課題上,不論男性或女性,都有各自在社會中的刻板印象,女性應該怎麼樣、男性就是要成為什麼,「我」才是最重要的事!這部電影不單單偷渡了對女性的反省,也同時是在解放男性那些必然被局限的角色扮演。
Thumbnail
2024/09/03
從打壓女性到男性的變裝,電影最後回到了「我」這個課題上,不論男性或女性,都有各自在社會中的刻板印象,女性應該怎麼樣、男性就是要成為什麼,「我」才是最重要的事!這部電影不單單偷渡了對女性的反省,也同時是在解放男性那些必然被局限的角色扮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愛死這個故事了!能將一個大議題包裹得如此可親可愛且深入人心,真的很厲害。一切都恰到好處,我真的愛死這個劇本、這個剪輯、這些角色、這首台味十足的〈峇里島〉、這些聞得到日常味道的喜怒哀樂,與這個混亂又充滿愛的台北。 劇情紮實、對白精妙、角色張力十足,且充滿極致又生活化的哭點與笑點
Thumbnail
我愛死這個故事了!能將一個大議題包裹得如此可親可愛且深入人心,真的很厲害。一切都恰到好處,我真的愛死這個劇本、這個剪輯、這些角色、這首台味十足的〈峇里島〉、這些聞得到日常味道的喜怒哀樂,與這個混亂又充滿愛的台北。 劇情紮實、對白精妙、角色張力十足,且充滿極致又生活化的哭點與笑點
Thumbnail
《小偷家族》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沒有血緣關係,且要靠偷竊維生的家庭 — 裡面的「家人」們所度過的日常故事。電影前半大部分是溫馨的,其中有不少情節感人至極,但後半忽然變得殘酷與黑暗,最後結局流露著絲絲憂傷,所以它顯得很矛盾和雙面。 只是我仍然覺得,它對我來說是美好的。
Thumbnail
《小偷家族》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沒有血緣關係,且要靠偷竊維生的家庭 — 裡面的「家人」們所度過的日常故事。電影前半大部分是溫馨的,其中有不少情節感人至極,但後半忽然變得殘酷與黑暗,最後結局流露著絲絲憂傷,所以它顯得很矛盾和雙面。 只是我仍然覺得,它對我來說是美好的。
Thumbnail
每個寫實的話題背後,是導演想表達對社會基層的弱勢團體的關注和悲歌,看完影片的我,內心沉重卻又覺得自己很幸福,四肢健全的身體,就是爸媽給自己最好的禮物。 人活著有三個理由:一個依靠、一個是期待、最後一個理由,我把他寫在下面,就請大家好好地往下看吧!
Thumbnail
每個寫實的話題背後,是導演想表達對社會基層的弱勢團體的關注和悲歌,看完影片的我,內心沉重卻又覺得自己很幸福,四肢健全的身體,就是爸媽給自己最好的禮物。 人活著有三個理由:一個依靠、一個是期待、最後一個理由,我把他寫在下面,就請大家好好地往下看吧!
Thumbnail
看完紀錄片 #我的兒子是死刑犯 ,導演李家驊紀錄並訪談了台灣幾個死刑犯事件出發,從家屬、律師的訪談角度出發,更有震驚社會離我們非常近的鄭捷事件,我想起了那年我看《我們與惡的距離》的感受,非常不同,沒有戲劇與人物的刻畫,真實報導、家屬、犯罪的監視錄影畫面,感受到更深的負面與更無奈的情緒。
Thumbnail
看完紀錄片 #我的兒子是死刑犯 ,導演李家驊紀錄並訪談了台灣幾個死刑犯事件出發,從家屬、律師的訪談角度出發,更有震驚社會離我們非常近的鄭捷事件,我想起了那年我看《我們與惡的距離》的感受,非常不同,沒有戲劇與人物的刻畫,真實報導、家屬、犯罪的監視錄影畫面,感受到更深的負面與更無奈的情緒。
Thumbnail
死亡和失去,一直都是日常;錯過和遺憾,也幾乎是拼湊或連結起死亡和失去的方式。同樣的故事用不同方式表現和詮釋,也許會產生不同的火花,但不一定可以加深感動。我想電影院裡的眼淚是真的,對電影所帶來的感動也是真的,但是澎湃的情緒在面對的瞬間,常常是措手不及、無從反應的,而這部電影,缺了這樣一點點的堆疊⋯⋯
Thumbnail
死亡和失去,一直都是日常;錯過和遺憾,也幾乎是拼湊或連結起死亡和失去的方式。同樣的故事用不同方式表現和詮釋,也許會產生不同的火花,但不一定可以加深感動。我想電影院裡的眼淚是真的,對電影所帶來的感動也是真的,但是澎湃的情緒在面對的瞬間,常常是措手不及、無從反應的,而這部電影,缺了這樣一點點的堆疊⋯⋯
Thumbnail
如果你是一個長期活在飽受性暴力和精神暴力之下的人,你可以聘請一個殺手幫你殺人,你會殺掉誰?劇本沒有給出這個「最想殺害的人」的答案,但卻精準安排讓兩個暴力形成的原因在一瞬間都消失了,於是明天就成為一種可被期待的未來,但要用什麼樣的心情期待?像是六的父親想要了結六的一生,失手後的那抺微笑嗎?
Thumbnail
如果你是一個長期活在飽受性暴力和精神暴力之下的人,你可以聘請一個殺手幫你殺人,你會殺掉誰?劇本沒有給出這個「最想殺害的人」的答案,但卻精準安排讓兩個暴力形成的原因在一瞬間都消失了,於是明天就成為一種可被期待的未來,但要用什麼樣的心情期待?像是六的父親想要了結六的一生,失手後的那抺微笑嗎?
Thumbnail
親愛的殺手,這是一部沒有殺手的電影,當兩個對的人相遇就完整彼此的生命。這是一個關於殘缺的故事。 2020私心唯一推薦的好電影「親愛的殺手」。
Thumbnail
親愛的殺手,這是一部沒有殺手的電影,當兩個對的人相遇就完整彼此的生命。這是一個關於殘缺的故事。 2020私心唯一推薦的好電影「親愛的殺手」。
Thumbnail
《親愛的殺手》在我看來不會是一部符合大眾口味的作品,整體色調灰暗,幾乎所有角色都十分抑鬱,如同社會最不透光的角落,發生的最殘酷的現實。 什麼樣的人,能成為殺手? 一個委託、一個目標、一個報酬。 或許,還有再最壞的時代哩,所遇見的那個妳。 準備好了嗎? 那麼,我們開始吧。
Thumbnail
《親愛的殺手》在我看來不會是一部符合大眾口味的作品,整體色調灰暗,幾乎所有角色都十分抑鬱,如同社會最不透光的角落,發生的最殘酷的現實。 什麼樣的人,能成為殺手? 一個委託、一個目標、一個報酬。 或許,還有再最壞的時代哩,所遇見的那個妳。 準備好了嗎? 那麼,我們開始吧。
Thumbnail
當你已經習慣活在黑暗中,從要脫離黑暗的那一刻起,你將要承受的是百倍的痛楚。 先說結論,我喜歡《親愛的殺手》,但你可能不會喜歡,因為相對富足和幸福的生活是你的日常,你也許會不好入口、不好咀嚼,然後不好下嚥。但這都無法掩蓋它值得被更多人看見。
Thumbnail
當你已經習慣活在黑暗中,從要脫離黑暗的那一刻起,你將要承受的是百倍的痛楚。 先說結論,我喜歡《親愛的殺手》,但你可能不會喜歡,因為相對富足和幸福的生活是你的日常,你也許會不好入口、不好咀嚼,然後不好下嚥。但這都無法掩蓋它值得被更多人看見。
Thumbnail
《怪胎》並不真的在講述強迫症那些細微的舉動和大腦的運行,它是一部讓人陷入那甜甜膩膩的熱戀期,又讓人在最後感到害怕失去和真的失去的痛苦悲傷的電影。
Thumbnail
《怪胎》並不真的在講述強迫症那些細微的舉動和大腦的運行,它是一部讓人陷入那甜甜膩膩的熱戀期,又讓人在最後感到害怕失去和真的失去的痛苦悲傷的電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