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世界沒有你想像中的美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因為要逃離台灣,逃離不快樂,逃離噁心的職場,逃離家庭的枷鎖,逃離美好愛情的破裂,在痛苦與極致的邊緣,我一個人離開台北,來到蘇澳旅行了三天,騎著機車,站在蘇花公路上的一個角落,我對太平洋大喊,帶我走吧,我沒辦法再活在這個時間空間。
還記得那是2014年的11月,那天回到蘇澳破舊的小旅館,與老公電話徹夜長談,他是台大高材生,求學路上順遂就是學霸,他早就已經察覺我的痛苦,老公一句話,那我來申請美國的學校努力爭取獎學金,帶你離開台灣吧!
接續開始我的世界徹底改變。2016年8月8日(我最恨的父親節),我們離開了這片土地。搭上了達美航空的班機,當時的我們已經意識到,這輩子我們的家就在美國。另一半在那裏, 家就在那裏。
來到美國的第一個月,原本就有過敏體質的我,全身皮膚大過敏,甚至發燒,陰道發炎,每天都癢的睡不著覺,老公一到美國就投入實驗室的研究工作,只帶我看了一次的醫生之後,我自己想辦法搞定看診與用藥,一個人在家裏面的日子很孤單,我最重要的支持就是朋友們,但是他們都離我距離至少12個小時的時差。我在兩周內學會開車,我自己去超市買菜,我結帳時不知道店員在說什麼?我打開電視卻完全聽不懂英文。
公婆給了我們三十萬台幣之後,每天打電話處處干預著我們的生活,他們不允許我出門,因為我出門就會花錢或是危險,他們希望我每天在家照顧好老公,婆婆不斷責罵我,為什麼在美國租房子一個月居然要700美金?為什麼吃飯兩個人居然要400美金?婆婆認為都是我的錯,肯定是我不懂得持家,愛花錢。這樣子每天都得要報備的日子,加速了我的崩潰。我們決定不再花公婆的錢,老公為了我,正式與公婆決裂再也不與他們聯繫(後來公婆甚至說出,你不准生我兒子的孩子,看樣子是準備等老公一畢業就讓老公與我離婚,我就是服務我老公念書期間的免費傭人)
在美國的前兩年,我們為了省錢,我們吃了很多很多冷凍食品,一個七美金的冷凍披薩可以讓我們果腹,數不完的冷凍食品,最後學會了煮的並不好吃的菜,終於把預算壓到兩個人每個月吃飯全部只花250美金,甚至被當地學生會邀請分享省錢的講座。吃得不好,但是日子還是要過。記得來到美國第二年,我們終於有錢,我帶老公去買一杯4.5美金的珍珠奶茶,他臉上的笑容與滿足感讓我終身難忘。日子很苦,但是還是要過。老公一個月扣稅完只有1499.46美金,我們想辦法省吃儉用。在家裏面不捨得開暖氣,我們就穿著厚厚的衣服,讓家裡暖氣維持在攝氏13-15度(無法調更低,因為屋外水管會低於零度爆裂)
我想台灣,老公忙到昏天黑地,實驗室的美國人因為語言問題,瞧不起他,他用每天睡不到5小時的努力,在半年內終於贏得美國人的尊重。我想你們,我想要自由,我需要錢,但這些,我都說不出口,每天等老公回到家,我就裝作我的日子很充實,為了轉移注意力,我開始找尋教會提供的免費英語課程,同時也開始接觸教會,透過讀經認識一些美國白人阿姨,至少她們是單純無害的。
在美國的台灣人,坑殺台灣人。這件事情要等到親身體會你才會發現。陸續遇到幾個台灣人極其的自私,接觸你只是為了要利用你的資源,當發現你沒有用時,對你頤指氣使,甚至要求你當免費的司機接送他們進行多次的採買,或是說好一起組團簽約電信業,卻在簽約之後不到兩周,為了買一送一的iPhone臨時跑票,強迫讓大家一起承擔因為她跑票而多出來的網路費用,或是一些天之嬌女到電信解約,打電話要求你現在「馬上」到需要開車20分鐘的現場幫忙跟店員溝通。還有許多不可思議的事件,老公跟我決定不再主動參加台灣人的聚會,除非是相處過幾次確定是真誠的朋友,不然我們也不再主動聯繫。好像在這裡,你越善良,越無條件的付出,就有越多的鯊魚等著利用你,吃掉你。來到美國,念大學、碩士與博士的心態三者完全不一樣,基本上博士生也不太可能跟每天重心放在玩樂的大學生,重心放在結交人脈為求職的碩士生結交太深。博士生活的苦楚充實快樂,點滴在心,目前仍持續中。
然後慢慢著,台灣的朋友們一個一個不再聯絡,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時間點,時間空間的距離逐漸現。我已經無法想像我是如何熬過前幾年在美國的日子。人長大之後,不知道為什麼很難再結交到真心的朋友,這一點,是我當初離開台灣沒有認清楚的事實,現在的我,逐漸看開,逐漸學會一個人的生存與獨立。我常常在想,人真的可以沒有真心的朋友而獨活在這個世界嗎?
這就是來美國,你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慶幸我們活到現在!苦,但是日子是美好的。
蘇澳一角
avatar-img
2會員
2內容數
二十年的歲月,我與憂鬱症共生共存。蕭索,是為了春。但等不到天明的黑暗,我以爲全世界都拋棄了我。以為換個國度生活,認真追夢,但卻還是擺脫不掉這些惡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子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7歲,我沒有去上學,也沒有吃飯,我被母親反鎖在廚房內,夏天的高溫幾乎讓我昏厥,身上都是血痕,她用鐵絲打我,用掃把打我,用衣架打我,用水管打我,我是唯一在這個家被她挑中用來威脅的孩子。我有四個姊姊一個弟弟,我的出生顛覆了我父母的人生與經濟。我是不應該出生的,我是不應該活著的。 真正激發憂鬱症的那一年,
7歲,我沒有去上學,也沒有吃飯,我被母親反鎖在廚房內,夏天的高溫幾乎讓我昏厥,身上都是血痕,她用鐵絲打我,用掃把打我,用衣架打我,用水管打我,我是唯一在這個家被她挑中用來威脅的孩子。我有四個姊姊一個弟弟,我的出生顛覆了我父母的人生與經濟。我是不應該出生的,我是不應該活著的。 真正激發憂鬱症的那一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就我的旅美經驗跟大家聊聊美國獨特的小費文化。小費公定價是多少? 不給會發生什麼事? 為什麼於情於理上我還是建議給小費?
Thumbnail
疫情開始幾年沒見的朋友,再次相約卻收到將移居外地的消息。 朋友是名律師,育有三名兒女,放下專業身分,為小孩的教育發展移居。 「就是破釜沉舟的決心。」她說到加拿大做全職媽媽,老公大概找份倉務員的工作,能應付生活基本開銷即可。 我問:「會捨不得自己的事業嗎?」
Thumbnail
從高中開始,我對旅行一直有很強烈的執著,因此大學後,我打過不少工,當過作文批改助教、補行班行政、家教,甚至在路邊舉過招牌,最終存了一點錢,加上家人贊助,大學四年間去過美國打工度假、到中國當交換學生等。 21歲時,我便獨自到中國西塘打工換宿,這篇文章分享的是,如何用超低預算完成一趟深度旅遊體驗。
Thumbnail
美國,和我想像的有點相同又有點不同, 我不是很喜歡美國文化,但是因為有重要的朋友、喜愛的人在這裡, 於是對這趟旅程仍然充滿期待!
Thumbnail
隨先生搬來美國也快一年了,說實話我相當適應不良, 總是懷念起在台灣方便且自由的日子。 為了轉換心情,多發覺住在“好山好水好無聊的州”的好(我離那些繁華的城鎮都有段距離) 我決定在這裡開啟我自己的專欄。 目標是寫下100篇文章,並配上自己畫的插圖。 在我可以更習慣(或喜歡)美國之餘,希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臺灣女生疲憊生活的壓力,於是選擇到加拿大尋找全新的開始。文章描述了她在加拿大的適應過程和新生活的體驗。
Thumbnail
大學畢業前夕,我有個夢想就是在家鄉工作,為祖國貢獻。可惜的是,我的家並不需要我大學修讀的專業。所以我決定大學考完試後,先好好休息,和剛失戀的影去遊台灣!
Thumbnail
有不錯的收入卻還是選擇離澳?在澳洲生活一年半後,因為這四個原因我們做出了這個決定。
Thumbnail
自從看了“做自己喜歡的事真的能賺錢”和“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後就一直想著要開始練習紀錄和分享生活。但從“想”到開始已經是4年了。 從懷孕、小孩出生、回到職場然後又舉家搬到美國生活一年剛好4年的時間,今天這篇分享文著重在“美國”生活的感想,外國的月亮真的比較圓嗎? 先說說我個人背景:在台灣長大,
Thumbnail
來到美國已經一個月了。 常常聽到大家問我:“你過得好嗎?”、“會不會不適應啊?”、“放棄台灣熟悉的人事物,你會不會很想念呢?”等問題。 這段時間過得不錯,在新環境中,每件小事都充滿新奇,另外,在文化、飲食及生活上的適應也還不錯,只是有時候會不太習慣什麼時候要給小費。 目前我最不適應的是交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就我的旅美經驗跟大家聊聊美國獨特的小費文化。小費公定價是多少? 不給會發生什麼事? 為什麼於情於理上我還是建議給小費?
Thumbnail
疫情開始幾年沒見的朋友,再次相約卻收到將移居外地的消息。 朋友是名律師,育有三名兒女,放下專業身分,為小孩的教育發展移居。 「就是破釜沉舟的決心。」她說到加拿大做全職媽媽,老公大概找份倉務員的工作,能應付生活基本開銷即可。 我問:「會捨不得自己的事業嗎?」
Thumbnail
從高中開始,我對旅行一直有很強烈的執著,因此大學後,我打過不少工,當過作文批改助教、補行班行政、家教,甚至在路邊舉過招牌,最終存了一點錢,加上家人贊助,大學四年間去過美國打工度假、到中國當交換學生等。 21歲時,我便獨自到中國西塘打工換宿,這篇文章分享的是,如何用超低預算完成一趟深度旅遊體驗。
Thumbnail
美國,和我想像的有點相同又有點不同, 我不是很喜歡美國文化,但是因為有重要的朋友、喜愛的人在這裡, 於是對這趟旅程仍然充滿期待!
Thumbnail
隨先生搬來美國也快一年了,說實話我相當適應不良, 總是懷念起在台灣方便且自由的日子。 為了轉換心情,多發覺住在“好山好水好無聊的州”的好(我離那些繁華的城鎮都有段距離) 我決定在這裡開啟我自己的專欄。 目標是寫下100篇文章,並配上自己畫的插圖。 在我可以更習慣(或喜歡)美國之餘,希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臺灣女生疲憊生活的壓力,於是選擇到加拿大尋找全新的開始。文章描述了她在加拿大的適應過程和新生活的體驗。
Thumbnail
大學畢業前夕,我有個夢想就是在家鄉工作,為祖國貢獻。可惜的是,我的家並不需要我大學修讀的專業。所以我決定大學考完試後,先好好休息,和剛失戀的影去遊台灣!
Thumbnail
有不錯的收入卻還是選擇離澳?在澳洲生活一年半後,因為這四個原因我們做出了這個決定。
Thumbnail
自從看了“做自己喜歡的事真的能賺錢”和“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後就一直想著要開始練習紀錄和分享生活。但從“想”到開始已經是4年了。 從懷孕、小孩出生、回到職場然後又舉家搬到美國生活一年剛好4年的時間,今天這篇分享文著重在“美國”生活的感想,外國的月亮真的比較圓嗎? 先說說我個人背景:在台灣長大,
Thumbnail
來到美國已經一個月了。 常常聽到大家問我:“你過得好嗎?”、“會不會不適應啊?”、“放棄台灣熟悉的人事物,你會不會很想念呢?”等問題。 這段時間過得不錯,在新環境中,每件小事都充滿新奇,另外,在文化、飲食及生活上的適應也還不錯,只是有時候會不太習慣什麼時候要給小費。 目前我最不適應的是交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