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開「家」就來|從漂泊到歸屬的美國生活轉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記得剛抵達美國時,文化衝突又孤立無援的境況讓我一直懷念著台灣的人事物,始終沒有融入的感覺。2022年我終於踏上故鄉,在台灣停留了三個月,這三個月卻使我充分認知到「愛的人在哪,哪裡就是家」這句話的意涵。

「愛的人在哪,哪裡就是家」這句話,是知心告訴我的!在這之前,我對於美國的居所始終沒有「家」的情感。

為了省房租,我們幾乎每年一遷。旅居三年時,我們已經住過兩個地方,如今又準備再次搬家。頻繁的變動無法給人足夠的安全感,加以美國槍案頻傳的犯罪率、居高不下的通膨指數⋯⋯都讓人很難把這裡當成「家」,我也始終把自己視為「過客」。

惴惴不安的焦慮、面對未來的恐懼、他人看待的眼光,都給身體帶來了一定負擔,就連健康檢查報告上的赤字,都反映出身心上的透支。這三年我過得不快樂,旁人或許一眼就能察覺,但這份不快樂其實是我自己一手造成的,我心知肚明。

海外生活,從來就不是藍天白雲、花好月圓。但能否擁抱生活、享受其中,其實也牽涉到個人心態的調整。

長久以來,我都堅信必須要在短期內取得各種證照,才能證明自己雖沒有工作但也未曾懈怠。然而身體的警訊卻促使我思考,究竟哪裡錯了?

回到台灣三個月,我最常說的話是自己終於「活了過來」。字面上是指氣候的宜人、人情的溫暖、豐富的美食和便利的交通。實際上是在台灣的時候,我才有喘口氣的空間,才有自己終於可以做點什麼的歸屬感。

然而,這是真的嗎?究竟要證明什麼?又該向誰證明?為此賠上健康值得嗎?

身體的警訊成了我轉念的契機,我終於明白「證明自己很努力」這樣的想法很可笑。精進是必須的,但不是為了向別人亮牌,也不是為了得到他人的認同。施力的方向錯誤了,難怪始終像一把沒有標的的箭,惶恐度日。

再次踏上美國,我知道自己仍然需要持續精進,不過不是為了做給誰看,而是「為了面對許多未知、卻令人雀躍的事物,得以持續學習和探索。」--《灰階思考

心態變了,景色漸漸開闊。雖然仍不確定未來長怎樣,但是曾經讓我感到受限的環境,如今卻多了一些可能性。原來自始至終,「心魔」都是自己造作出來的。

「勇敢去闖,但切記永遠沒有什麼比『健康』和『安全』重要!」是來自台灣每位師長的諄諄叮嚀。生命經驗的積累,是在人生苦短、無常隨侍的大千世界中,實踐擁抱生活、也被生活擁抱的唯一真諦。

台灣永遠是我的家,心靈之故鄉。但這裡也是我的家,和先生胼手胝足共創的「家」。走了三年,終於調準了心的焦距,那麼我得先去擁抱我的家和一連串未知了,萬般期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謝伊太太的沙龍
64會員
140內容數
Reflect. Belong. Unfold. 在異鄉,每一個「第一次」都是風景。 從語言卡關到寄出第一封信,從文化衝擊到親密互動的微光片刻, 那些忐忑與驚喜、懷疑與堅持,都是生活留下的註腳。 謝伊太太的沙龍,記錄這些日常的浮光掠影, 一筆一筆,留下我們如何在陌生中慢慢長出歸屬的痕跡。
謝伊太太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09
North Market,走過了繁榮與沈寂,最終迎來了新生。我,似乎也走過了低谷與不適應,漸漸擁抱了成長。
Thumbnail
2023/04/09
North Market,走過了繁榮與沈寂,最終迎來了新生。我,似乎也走過了低谷與不適應,漸漸擁抱了成長。
Thumbnail
2023/03/18
那天和D視訊通話,看見她的虛擬背景出現了一道彩虹,彩虹的鏡頭還有個捧著一筐金幣的綠色小矮人,正在疑惑是不是有什麼涵義?她倒是先發問了:「妳知道週五是什麼節日嗎?」 「啥?什麼節日?」我滿臉疑惑。 「是聖派翠克節(Saint Patrick's Day)!」她很興奮的說,期待的看著我。
Thumbnail
2023/03/18
那天和D視訊通話,看見她的虛擬背景出現了一道彩虹,彩虹的鏡頭還有個捧著一筐金幣的綠色小矮人,正在疑惑是不是有什麼涵義?她倒是先發問了:「妳知道週五是什麼節日嗎?」 「啥?什麼節日?」我滿臉疑惑。 「是聖派翠克節(Saint Patrick's Day)!」她很興奮的說,期待的看著我。
Thumbnail
2023/02/17
當友人R說:「我們到了」時,本人還有點疑惑,這不是就個倉庫嗎?怎麼停車場幾乎全滿,只剩下兩個車位。R將車子停進其中一個車位,催促著:「我們晚了七分鐘,東西很有可能剩不多了」便帶頭走進了倉庫。「不會吧?不過也才七分鐘!」半信半疑地,我不禁在心中反駁。
Thumbnail
2023/02/17
當友人R說:「我們到了」時,本人還有點疑惑,這不是就個倉庫嗎?怎麼停車場幾乎全滿,只剩下兩個車位。R將車子停進其中一個車位,催促著:「我們晚了七分鐘,東西很有可能剩不多了」便帶頭走進了倉庫。「不會吧?不過也才七分鐘!」半信半疑地,我不禁在心中反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海漂返鄉
Thumbnail
海漂返鄉
Thumbnail
再次踏上美國,我知道自己仍然需要持續精進,不過不是為了做給誰看,而是「為了面對許多未知、卻令人雀躍的事物,得以持續學習和探索。」--《灰階思考》
Thumbnail
再次踏上美國,我知道自己仍然需要持續精進,不過不是為了做給誰看,而是「為了面對許多未知、卻令人雀躍的事物,得以持續學習和探索。」--《灰階思考》
Thumbnail
現在人在日本,也三十幾了,覺得成就了一點,得到了一些,卻失去了回家的路。這只是一篇失眠中年人的無病呻吟。
Thumbnail
現在人在日本,也三十幾了,覺得成就了一點,得到了一些,卻失去了回家的路。這只是一篇失眠中年人的無病呻吟。
Thumbnail
「家」是存活於我們心靈上的一點平靜。正是這點平靜,能讓我們勇敢,能讓我們充滿力氣,去探索去冒險,因為我們知道自己永遠有退回去的根據地。Heart is where Heart is .「心安便是家」。
Thumbnail
「家」是存活於我們心靈上的一點平靜。正是這點平靜,能讓我們勇敢,能讓我們充滿力氣,去探索去冒險,因為我們知道自己永遠有退回去的根據地。Heart is where Heart is .「心安便是家」。
Thumbnail
旅外歸國的遊子,異鄉感不僅於國外,也是自己生長的地方。 因緣際會有出國唸書的機會,在美國求學生活的這幾年,全心全意的投入,不論是在新觀念的吸收浸淫或是自我探索內在與外在世界,成長與收穫遠超乎想像,超乎那本論文。然再怎麼努力,孤身一人在異鄉的孤獨感有時會出現。這時,很想家。 回到台灣,自己的故鄉,
Thumbnail
旅外歸國的遊子,異鄉感不僅於國外,也是自己生長的地方。 因緣際會有出國唸書的機會,在美國求學生活的這幾年,全心全意的投入,不論是在新觀念的吸收浸淫或是自我探索內在與外在世界,成長與收穫遠超乎想像,超乎那本論文。然再怎麼努力,孤身一人在異鄉的孤獨感有時會出現。這時,很想家。 回到台灣,自己的故鄉,
Thumbnail
每當聽見長榮航空客艙登機降落音樂「雨夜花」交響樂,我知道我回到家了,而2019年8月,這是我最後一次聽到這首歌。對!我從美國回到台灣了,歷經四年的時間,從一開始英文不太流利到能夠應付外國客戶的我,非常值得的一趟人生歷程。
Thumbnail
每當聽見長榮航空客艙登機降落音樂「雨夜花」交響樂,我知道我回到家了,而2019年8月,這是我最後一次聽到這首歌。對!我從美國回到台灣了,歷經四年的時間,從一開始英文不太流利到能夠應付外國客戶的我,非常值得的一趟人生歷程。
Thumbnail
因為要逃離台灣,逃離不快樂,逃離噁心的職場,逃離家庭的枷鎖,逃離美好愛情的破裂,在痛苦與極致的邊緣,我一個人離開台北,來到蘇澳旅行了三天,騎著機車,站在蘇花公路上的一個角落,我對太平洋大喊,帶我走吧,我沒辦法再活在這個時間空間。 還記得那是2014年的11月,那天回到蘇澳破舊的小旅館,與老公電話徹夜
Thumbnail
因為要逃離台灣,逃離不快樂,逃離噁心的職場,逃離家庭的枷鎖,逃離美好愛情的破裂,在痛苦與極致的邊緣,我一個人離開台北,來到蘇澳旅行了三天,騎著機車,站在蘇花公路上的一個角落,我對太平洋大喊,帶我走吧,我沒辦法再活在這個時間空間。 還記得那是2014年的11月,那天回到蘇澳破舊的小旅館,與老公電話徹夜
Thumbnail
寫在2020大選前: 交通便利了,回家的路卻更遠了。今年過年,要不要請假回家呢? 放長假了,要省機票錢一個人在國外待著,還是狠下心刷機票回去,即使只能待個幾天? 這種掙扎,是我在出國前,從未感受過的。15、6小時的長途飛行雖然遠,但是習慣了以後倒也不至於難以忍受,只是走得越遠,看得也越遠了...
Thumbnail
寫在2020大選前: 交通便利了,回家的路卻更遠了。今年過年,要不要請假回家呢? 放長假了,要省機票錢一個人在國外待著,還是狠下心刷機票回去,即使只能待個幾天? 這種掙扎,是我在出國前,從未感受過的。15、6小時的長途飛行雖然遠,但是習慣了以後倒也不至於難以忍受,只是走得越遠,看得也越遠了...
Thumbnail
繼上一篇文章分享自己人生已走完四分之一的體悟,文中有一小段提到千萬別被自己的框架給限制住,是因為每當自己要去嘗試一件新的事情,內心總會出現一段話「我真的可以嗎?」 正因為這樣的念頭出現,那一刻就把自己給框制住了。
Thumbnail
繼上一篇文章分享自己人生已走完四分之一的體悟,文中有一小段提到千萬別被自己的框架給限制住,是因為每當自己要去嘗試一件新的事情,內心總會出現一段話「我真的可以嗎?」 正因為這樣的念頭出現,那一刻就把自己給框制住了。
Thumbnail
 日語有個詞語叫作「居場所」。自分の居場所を作る。創造屬於自己的地方。  這一年,就是這樣一種感覺。  在過去從未抵達的異域,向著前所未有的生命,以開拓者之姿,一畝一畝開墾出自己的居場所。因為一件小事而氣急敗壞,或是說錯話而羞愧地想從地球消失。抱怨迭迭發生的不如意事,笑的時候用力笑,哭的時候大聲哭。
Thumbnail
 日語有個詞語叫作「居場所」。自分の居場所を作る。創造屬於自己的地方。  這一年,就是這樣一種感覺。  在過去從未抵達的異域,向著前所未有的生命,以開拓者之姿,一畝一畝開墾出自己的居場所。因為一件小事而氣急敗壞,或是說錯話而羞愧地想從地球消失。抱怨迭迭發生的不如意事,笑的時候用力笑,哭的時候大聲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