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人形町的人們通常都是以甘酒橫丁為主,再以分散出去的巷道為輔。甘酒橫丁的由來起源自明治時代,於現今的入口附近有一間名為「尾張屋」的甜酒店,所以被稱作甘酒屋橫丁(日語的「甘」是甜的意思)。從那時開始,此小路因為去聽落語或常到明治座劇場觀戲的觀眾而熱鬧非凡。

謊言,是真實的影子。
一旦找到就得踩住不放。
──加賀恭一郎--- 【原發文期間為2016】---
這名台詞來自於2010年TBS所製播的春季日劇,改編自東野圭吾的同名小說《新參者》、是阿部寬所飾演的主角加賀恭一郎的口頭禪。我相當喜歡這部日劇,甚至可以說是從這部日劇開始喜歡上東野圭吾的作品。
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說中,加賀恭一郎系列是深受許多書迷喜歡的警官角色,外表冷酷卻擅長從人的謊言中閱讀出真相,嗜吃甜食,興趣是到處去找受歡迎的點心店,老是說吃甜食會促進腦內運轉。
而阿部寬透過銳利而專注的雙眼將該角色詮釋得如同從小說走出來一般,書迷完全無法反駁,此角色同時也成了阿部寬的代表作之一。

《新參者》除了主角阿部寬這大咖之外,其他配角也是知名大牌演員一列排開。雖然是推理劇,卻充滿人情味與世間溫暖,每一集的謊言核心都藏著一則不可告人的祕密,而每一則謊言在被加賀恭一郎揭穿後都留下不禁讓觀眾熱淚盈眶的結局(真的每一集都可讓人感動)。
殘酷的殺人事件在推理過程中一一引出許多旁枝末節的小故事,串出人與人交流的暖度,就是《新參者》的精彩之處。
但是喜歡《新參者》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我喜歡日劇的場景是在實際的街景、風景上拍攝的,特別是能夠明確顯示區域特色的日劇,這會讓所有劇情更加顯得日常以及讓觀眾感到親近。

《新參者》的多數場景都是在東京人形町上演,在實際的店家、街景內拍攝,幾乎沒有攝影棚的拍攝景。光從畫面似乎可感受到人形町裡吹來的風、穿梭來往的車聲,甚至連人形燒的甜味彷彿都在不遠處。
加上劇裡對於當地的名勝、名產、名店的置入性宣傳簡直不遺餘力,對於外國人的老少女來說,到人形町等同於走入《新參者》的世界中,一直是相當憧憬的一個下町區域。
如果可以從第一集阿部寬老是排隊買不到的鯛魚燒店開始走到最後一集的傳統玩具雜貨店,這應該是所有影迷的最大心願吧!可是…可是…在同樣《新參者》拍攝、櫻花飄逸的春季大老遠一趟來到了人形町,當天是星期日居然一堆店家都休息,《新參者》氣氛只獲得30%,真是令人微微地喪氣。


到人形町的人們通常都是以甘酒橫丁為主,再以分散出去的巷道為輔。
甘酒橫丁的由來是因在明治時代,於現今的入口附近有一間名為「尾張屋」的甜酒店,所以被稱作甘酒屋橫丁(日語的甘是甜的意思)。從那時開始,此小路因為去聽落語,或常到明治座劇場觀戲的觀眾而熱鬧非凡。大家在娛樂之後會順路到此路來吃吃喝喝、買點小點心回去。
後因關東大地震,才將道路拓寬成目前的樣子,雖然已經不是小路了,但仍被稱為「甘酒橫丁」,現在也因《新參者》而多了許多臨時《新參者》來訪(我就是其中一員)。
到訪當天,曾經讓《新參者》當過拍攝場景的店家幾乎都會在店門口貼著劇照,儘管老少女只有品嚐到甘酒橫丁路口的烘培茶冰淇淋和買了安產的煎餅,看到了改建後正好開放沒幾天的水天宮,經過濱町公園及走過幾間七福神的神社,但無論如何,沒吃到阿部寬老是買不到的鯛魚燒真的是讓人飲恨百年啊!
老少女不才,對於人形町的介紹不佳,歡迎大家點入下方兩個連結繼續閱讀。(下方照片中亦有《新參者》的影片,供各位觀賞。)
------
作家張維中的〈甘酒下町,下町風味〉
水天宮暫時神社的介紹→http://www.thenewslens.com/article/41222




















《新參者》的片頭,建議沒看過日劇的人可以先看一下影片,這樣更能快速進入《新參者》的世界。此劇的片頭配樂以及片尾曲都完整呈現出《新參者》的氛圍,只要一聽到這開頭配樂《新參者》的畫面立刻浮上腦海。
山口達郎作詞作曲的〈街物語〉,每一集結尾時只要出現他的歌聲,就會是令人感傷的時刻。Youtube中只有翻唱版。中文歌詞請參考此→網址←。
加碼推薦:東野圭吾的《麒麟之翼》,同樣是加賀恭一郎系列,不過是地點改為日本橋為主的電影(2012)。劇情一樣充滿加賀恭一郎式的懸疑與感人,沒看過的人可以看第四台什麼時候有重播,或找DVD來看看。


====
歡迎追蹤-->【日本旅後,喃喃隨筆】雖然新旅程不知何時才能開始......
推薦相關文章-->【掰青的東京】~6~午前,漫步神樂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