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的房間 誰說房間一定要打掃才是衛生,我在養好菌,你們不懂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大礁島林鼠(Key Largo woodrats)是生長在佛羅里達大礁島上的瀕危動物,牠們有個神秘的文化,那就是世襲祖厝。在森林裡,體型只有手掌大的大礁島林鼠,收集樹枝蓋出來的巨大巢穴可以有1個人高,5個人寬。一代傳一代的巢穴裡,屎尿縱橫(包括阿祖的阿祖的千年老屎....),科學家本來以為牠們生活在這樣胎哥的環境裡,總有一天自尋毀滅。沒想到,最新的研究發現,這些巢穴裡非但完全沒有常見的鼠類病菌,還找到一大堆會產生抗生素的細菌,這都源自於那些塞柳....

在抗生素濫用有點嚴重的現代,人們正在尋找新的抗生素來源,大礁島林鼠老窩裡滿滿的抗生素,讓這些珍貴的塞柳看在科學家的眼裡,像黃金一樣閃閃發光.....

從1800年開始,大礁島林鼠的地盤就一點一點的被開發為鳳梨田。1980年,大礁島林鼠的數量已經不到6500隻。直到今天大礁島林鼠的生存區域已經不到1000公頃。大礁島林鼠老窩的建材,都是些生長緩慢的硬木,如桃花心木(也太講究了吧....那個很貴的捏....),因為砍伐的關係,數量大伏減少,讓大礁島林鼠們修繕祖厝不容易。再加上大礁島林鼠喜歡住祖厝的習性,讓牠們更容易在老巢被鏟除之後,流落街頭,客死異鄉。

有趣的來了,因為大礁島的交通不便,垃圾車很久才會去給愛麗絲一下,居民們常常懶得處理一些大型垃圾,比如說廢車,廢洗衣機等等,就棄置於森林之中,成了大礁島林鼠的新興住宅。研究者賣扣扣(Michael Cove)說道:當你發現一台爛車,外面鏽到不行,裡面塞滿樹枝,那就是大礁島林鼠的傑作,牠們的新祖厝了。

發現大礁島林鼠的新居住習慣,科學家們就展開了瀕危動物救援計畫,打造大礁島林鼠社會住宅,把大型垃圾和大塑膠水管什麼的都丟到森林裡,為大礁島林鼠做了1000多個新家(supplemental nests)。

科學家們覺得提供大礁島林鼠們一個乾淨的家應該可以提升大礁島林鼠的健康,但是也不知道牠們會不會水土不服,反而出現文明病,所以收集大礁島林鼠身上以及舊家和新家裡面的細菌去做分析。結果出來,科學家們還以為機器壞去,完全沒有發現鼠疫(plague),鉤端螺旋體病(leptospirosis)的存在,反而找到大量會產生一種人類用來治療呼吸道和皮膚感染的抗生素(紅黴素 Erythromycin)的假諾卡氏菌(Pseudonocardiaceae)和鍊黴菌(Streptomycetaceae)。雖然不知道這些產抗生素的菌是不是真的幫大礁島林鼠們趕走了病原菌,但是大礁島林鼠巢穴裡的菌種非常多,或許這多樣化的菌相也是原因之一。

在人類身上也同樣發現過這些產抗生素的菌,所以是不是同理可證,金窩銀窩,都不如自己的狗窩。明天開始,為了健康,我們拒絕打掃!(額... 好像有點歪的結論.... 大家還是三思好了....)

資料來源:
https://www.sciencemag.org/.../florida-woodrat-nests-ar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ey_Largo_woodrat
https://esajournals.onlinelibrary.wiley.com/.../ecs2.3239

圖片來源:
https://reurl.cc/Grebox
https://reurl.cc/8nq2W7
https://reurl.cc/r8L1QO


大礁島林鼠穿上最時尚的洗衣袋,意外的可愛(疑...

大礁島林鼠穿上最時尚的洗衣袋,意外的可愛(疑...


大礁島林鼠尤抱樹枝半遮面....

大礁島林鼠尤抱樹枝半遮面....


大礁島林鼠祖厝

大礁島林鼠祖厝


大礁島林鼠新居...

大礁島林鼠新居...


大礁島上林鼠的棲地地圖

大礁島上林鼠的棲地地圖


島上居民養的家貓出來夜遊,就這樣幹掉了一隻瀕危動物.... 這樣合法嗎....

島上居民養的家貓出來夜遊,就這樣幹掉了一隻瀕危動物.... 這樣合法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ky in the wall 的沙龍
34會員
80內容數
我們是一群科學博士所組成的科學概念推廣團隊, 落腳世界各地追尋夢想. 秉著對科學原初的熱情與好奇, 分享科學角度中的生活. podcast (Sat 10am) 與科學家系列小文 (日更), 歡迎訂閱分享.
2023/11/16
企鵝是世界上唯一一種,不會飛行,只會潛水的鳥。企鵝家族廣佈在南半球,現存共有18個種類。 企鵝們到底什麼時候開始這麼特立獨行的生活方式,成為鳥中怪咖的呢?又到底企鵝是從南極出發探險非洲和澳洲,還是反過來從非洲澳洲前往冰天雪地的南極?這些問題,從2005年開始,科學家們就吵吵鬧鬧的爭辯著,還沒有個結
Thumbnail
2023/11/16
企鵝是世界上唯一一種,不會飛行,只會潛水的鳥。企鵝家族廣佈在南半球,現存共有18個種類。 企鵝們到底什麼時候開始這麼特立獨行的生活方式,成為鳥中怪咖的呢?又到底企鵝是從南極出發探險非洲和澳洲,還是反過來從非洲澳洲前往冰天雪地的南極?這些問題,從2005年開始,科學家們就吵吵鬧鬧的爭辯著,還沒有個結
Thumbnail
2021/01/04
很久很久以前,大約西元前六世紀時,希臘有個人叫伊索(Aesop),他是個奴隸,長得奇醜無比(希臘版鐘魁),連話都說不好,但是他有顆善良的心。 有一天,伊索看到一個迷路的女祭司,就前往搭訕....   喔,是幫助女祭司,給她小點心,並為她指路。女祭司倍受感動,就向女神愛西施(Isis)祈求,賜給伊索說
Thumbnail
2021/01/04
很久很久以前,大約西元前六世紀時,希臘有個人叫伊索(Aesop),他是個奴隸,長得奇醜無比(希臘版鐘魁),連話都說不好,但是他有顆善良的心。 有一天,伊索看到一個迷路的女祭司,就前往搭訕....   喔,是幫助女祭司,給她小點心,並為她指路。女祭司倍受感動,就向女神愛西施(Isis)祈求,賜給伊索說
Thumbnail
2021/01/04
人類對野味永遠無止境的追求,已經讓許多物種消失,也為人類帶來災難性的疾病。每年,非法交易野生動物的金額,估計可高達265億美金。然而執法單位只能在人贓俱獲的時候阻止這些非法交易,野生動物們經常已經受到無可挽回的傷害,為時已晚。 科學家黑人肥膝小姐(Helen Pheasey)與研究團隊,柄持著科技始
Thumbnail
2021/01/04
人類對野味永遠無止境的追求,已經讓許多物種消失,也為人類帶來災難性的疾病。每年,非法交易野生動物的金額,估計可高達265億美金。然而執法單位只能在人贓俱獲的時候阻止這些非法交易,野生動物們經常已經受到無可挽回的傷害,為時已晚。 科學家黑人肥膝小姐(Helen Pheasey)與研究團隊,柄持著科技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就診日期:113.01.30 鼠名:萬海 就診原因: 送養人先前就有觀察到鼠鼠嚴重軟便,中途收容後便帶去剛果動物醫院就醫。
Thumbnail
就診日期:113.01.30 鼠名:萬海 就診原因: 送養人先前就有觀察到鼠鼠嚴重軟便,中途收容後便帶去剛果動物醫院就醫。
Thumbnail
《我的野蠻室友:細菌、真菌、節肢動物與人同居的奇妙自然史》 作者|羅伯・唐恩 譯者|方慧詩, 饒益品 出版|商周出版
Thumbnail
《我的野蠻室友:細菌、真菌、節肢動物與人同居的奇妙自然史》 作者|羅伯・唐恩 譯者|方慧詩, 饒益品 出版|商周出版
Thumbnail
就診日期:110.10.09 鼠名:靈芝 就診原因:已到中途家近半年,故進行健康檢查。 就診結果:檢查後,外觀、觸診、聽診皆無問題。 糞檢有看到一隻鞭毛蟲,醫生推斷有可能因家中其他鼠有寄生蟲病史,故間接接觸有的。 建議吃益生菌保養,再觀察之後有沒有臨床症狀 ( 軟便)及體重變化。 鼠名:奶茶湯圓
Thumbnail
就診日期:110.10.09 鼠名:靈芝 就診原因:已到中途家近半年,故進行健康檢查。 就診結果:檢查後,外觀、觸診、聽診皆無問題。 糞檢有看到一隻鞭毛蟲,醫生推斷有可能因家中其他鼠有寄生蟲病史,故間接接觸有的。 建議吃益生菌保養,再觀察之後有沒有臨床症狀 ( 軟便)及體重變化。 鼠名:奶茶湯圓
Thumbnail
海洋存在很多垃圾,其中塑膠袋害死不少生物。如果喜歡吃海鮮,要擔心無形中你體內也充滿塑膠粒子,有人去做排毒,糞便含著不少塑膠粒子。
Thumbnail
海洋存在很多垃圾,其中塑膠袋害死不少生物。如果喜歡吃海鮮,要擔心無形中你體內也充滿塑膠粒子,有人去做排毒,糞便含著不少塑膠粒子。
Thumbnail
大礁島林鼠(Key Largo woodrats)是生長在佛羅里達大礁島上的瀕危動物,牠們有個神秘的文化,那就是世襲祖厝。在森林裡,體型只有手掌大的大礁島林鼠,收集樹枝蓋出來的巨大巢穴可以有1個人高,5個人寬。一代傳一代的巢穴裡,屎尿縱橫(包括阿祖的阿祖的千年老屎....),科學家本來以為牠們生活在
Thumbnail
大礁島林鼠(Key Largo woodrats)是生長在佛羅里達大礁島上的瀕危動物,牠們有個神秘的文化,那就是世襲祖厝。在森林裡,體型只有手掌大的大礁島林鼠,收集樹枝蓋出來的巨大巢穴可以有1個人高,5個人寬。一代傳一代的巢穴裡,屎尿縱橫(包括阿祖的阿祖的千年老屎....),科學家本來以為牠們生活在
Thumbnail
所有實驗模式動物裡,牆編最愛的就是裸鼹鼠了,他們小小的眼睛,大大的哈每兩齒,光溜溜的粉紅身體,皺巴巴的皮膚,真是太促咪了。但就像只吃過豬肉沒看過豬走路的都市俗一樣,裸鼹鼠在原生家鄉到底過著怎麼樣的生活,牆編是一點概念也沒有。 生長在東非的裸鼹鼠是目前所知,唯二的社會性哺乳動物(eusocial sp
Thumbnail
所有實驗模式動物裡,牆編最愛的就是裸鼹鼠了,他們小小的眼睛,大大的哈每兩齒,光溜溜的粉紅身體,皺巴巴的皮膚,真是太促咪了。但就像只吃過豬肉沒看過豬走路的都市俗一樣,裸鼹鼠在原生家鄉到底過著怎麼樣的生活,牆編是一點概念也沒有。 生長在東非的裸鼹鼠是目前所知,唯二的社會性哺乳動物(eusocial sp
Thumbnail
類似的問題,可以用一樣的方法解決嗎? 1887年,加州柑橘面臨重大的病蟲害,是吹綿介殼蟲。你說噴殺蟲劑吧,那個時候DDT還沒有發明,殺蟲殺不了,就算真的有DDT,噴下去反而會讓這個蟲有抗藥性,將來就更麻煩... -追蹤、訂閱《郝廣才日日談》來閱讀全文,每天為你說一個故事。
Thumbnail
類似的問題,可以用一樣的方法解決嗎? 1887年,加州柑橘面臨重大的病蟲害,是吹綿介殼蟲。你說噴殺蟲劑吧,那個時候DDT還沒有發明,殺蟲殺不了,就算真的有DDT,噴下去反而會讓這個蟲有抗藥性,將來就更麻煩... -追蹤、訂閱《郝廣才日日談》來閱讀全文,每天為你說一個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